1. 首頁
  2. 語文

《擁你入懷》的評課稿

《擁你入懷》的評課稿

“演繹激情,本色語文”全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在美麗的西子湖畔舉行,那天上午第一節是支玉恆老師執教的《擁你入懷》,聽著,聽著,我流淚了。

文章講述一位喪夫的母親與女兒相依為命,苦苦支撐,如今又不幸患上絕症,陷入了生活與生命的雙重絕望,在短短的幾個小時裡,為了愛,她緊閉門窗,旋開煤氣閥;為了愛,她又關了煤氣,開啟窗戶。

支老師在教學時,始終注意情感的鋪墊、蘊積,及至引發噴薄而發,他以有感情地讀為手段,透過對人物動作、語言、心理的細緻體會,去領會文章的表現手法和內容情感。透過對話,讓學生感悟到自己能感悟到的社會現象和人生道理,從而懂得要珍惜人生、敬畏生命。

一讀,在情境創設中鋪墊情感

入題之後,支老師先播放配樂朗誦,讓學生用心聽,結合自己預習時所讀的談感受。音樂是悲愴的,會場裡迴盪著一位心力交瘁的對生活失去信心卻又深愛著女兒的媽媽聲淚涕下的聲音。這樣的情,這樣的境,這樣的文字,撥動著學生的情弦,學生很自然地把自己融入到文字中,與文字對話,與作者共鳴,所以當他們站起來時,無一不是帶著悲傷的語調,悲愁的表情訴說著:他們太可憐,生活已經夠苦了,媽媽還患了絕症;女孩好可憐,從小失去父親,現在又要失去母親了;這個家庭太悲慘了;這位母親太偉大了,她想自殺,但她還是決定和女兒一起活下去……支老師借勢問大家:擁你入懷,是誰擁誰入懷?如果你是文章的作者,你還會用什麼題目?學生憑著他們的初步感受,為文章取了幾個很好的題目——《偉大的母親》、《無盡的母愛》、《媽媽,請不要再哭了》、《一句話的力量》。

二讀,在兩相對照中積澱情感

對照一,地點:街頭

文章一開始寫母親得知自己得了絕症,必須入院治療,但她是一位單身母親,一月只掙800元錢,她拒絕了。老師透過讀,讓學生感受母親悲痛欲絕的心理狀態,激發同情心,然後懷著人類最善良的同情心讀母親的心情,讀描寫女兒的內容。

在學生對第一段內容進行了充分的朗讀後,支老師說:母親是這樣的母親,女兒是那樣的女兒,兩相對照、互襯,你覺得怎樣?讓學生體會到這樣表現顯得這件事特別悽慘,文章顯得更加沉重,母親顯得更加可憐,幫助學生積澱情感。分角色繼續讀,在互襯中進一步感受母親的可憐,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同情心,於是懷著善良的同情走近了母親,走近了女兒。

對照二,地點:家裡

母親為了愛,選擇了與女兒同歸於盡,於是,那晚,她做了滿滿一桌子好吃的,不停地為女兒搛菜。

支老師讓學生讀讀做飯、吃菜的那兩段內容,然後說感受:這樣的家庭吃這樣的菜,是她們家最豐盛的一頓,你想到了什麼?讓學生想象,母親要自殺了,而且要帶著女兒一起離開人世間,這頓飯是她們在這個世界的最後一頓晚餐,她在親自烹製自己和女兒在這世上的最後一頓晚餐時是怎樣的?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老師更是飽含傷心的淚水,悲愴、哀婉地讀著,一般人家是好日子做好菜,可是這戶人家是離開人世前的最後一頓晚餐,所以每一刀切下去,每一塊搛起來,母親是……學生接著說,母親的心在哭,在流血,而女兒不知道,女兒以為今天是個好日子,興奮得大叫。極度的悲痛絕望和純真的欣喜無憂對照著,人物壓抑著痛苦的無聲動作與天真爛漫的語言映襯著,於是這一切化作了學生飽含情感的朗讀,一悲一喜在這裡撞擊,催人淚下,不忍卒讀。這時,坐在聽眾席上的我湧積在眼眶裡的淚水終於噴薄而發,我被感動了,學生們被感動了,全場的每一個人都被感動了。

三讀,在語言感悟中豐富情感

文章的語言很富感染力而又簡捷凝練,在具體的情境中反覆誦讀,認識人的內心世界,能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

支老師讓學生再反覆誦讀,劃出自己感觸最深的句子,再感動大家一下。下面是課堂上學生的感悟:

“如今,她要走了,女兒……女兒,她能指望誰”,她要離開這個世界,她並不留戀、惋惜,但是臨離開前,她最惦記的是女兒,所以她呼喚著女兒,女兒……

“她淚流滿面地拿出女兒的照片。家裡窮,照片還是女兒週歲時照的。”她們家的生活是多麼貧困,維持最簡單的生活還只是勉勉強強,現在母親又得了絕症,那真是雪上加霜呀!

“她吐出一口痰,痰裡有血,腥腥的。”她吐血了,是因為她心裡在流血,她傷心,她難過,她死了,女兒孤憐憐的,她的心在流血呀!

“她心如刀絞,坐下來,不停地搛菜。”母親是多麼傷心,她珍愛著自己的女兒,可她死了,女兒能指望誰?她要帶著女兒一起離開人世間,所以她不停地為女兒搛菜,在表達心中的歉意與疼痛。

四讀,在角色分演中體悟情感

文章的最後一段是全文最重要的一段。這一段,作者對人物的言行作了細緻的描繪來表現人物生命的走向。如何讓學生經歷母親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抉擇,如何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理解,去感悟社會現象、人生道理,從而懂得珍惜人生,敬重生命呢?支老師還是選擇讀。

支老師指名讓二名女生上臺分角色讀,讀出內心的情緒。因為有前面一步步情感的鋪墊、積澱、豐富,學生此時朗讀是水到渠成,有這樣的朗讀,當然有這樣的體悟:

她關了煤氣,打開了窗子,她也打開了新的希望。

她開啟窗戶,也打開了心扉。

是女兒把媽媽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了。

在學生講到開啟窗戶時,支老師緊緊抓住,問學生她兩次打開了什麼,關住了什麼?有什麼想法?在師生對話、文字對話中,學生各抒己見:

她開啟煤氣閥,是對女兒的愛,她要躲避折磨,逃離現實。

她開啟煤氣閥,是因為女兒沒有誰可指望,還不如跟母親去了。

她開啟窗戶,是打開了心扉,打開了新的希望。

她開啟窗戶,要和女兒一起堅強地活下去。

五讀,在激情澎湃中噴發情感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課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不僅僅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法培養能力,情感態度的培養和價值觀的樹立也是語文教學目標之一。為了能讓學生感悟到文章要表達的主旨,懂得生命的可貴,懂得人與人是需要互相支撐互相幫助的,支老師還是藉助於讀,引發學生內心善良的情感,並噴薄而發。

支老師透過讀第二部分讓學生說說對“好日子”的理解,再透過讀結尾部分,想想母親為什麼放棄了“好日子”?此時的學生為人物命運的轉變而終於鬆了口氣,情緒也引發到了極點,為母親正確的抉擇而寬心,為女兒逃脫死亡而高興,大家暢所欲言,更佩服病重的母親,明白逃避現實選擇死亡並不是走向好日子,母親剝奪女兒的生命,是愛,但那是狹隘的、懦弱的愛,生命是最可貴的,知道生命可貴,才會有勇氣面對真實生活帶給的苦難。擁你入懷,就是母親把堅強擁入懷中,無論命運如何,她們都會堅強面對。

結題之際,支老師又追問:兩個人回來了,面對生活可能會怎樣?從而引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弱勢群體的命運。而透過生活實際的回憶,讓學生相信社會會給以幫助,我們也會伸出援助之手,人人都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

正是因為支老師至始至終把有感情地朗讀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才會讓學生入情入境。課結束時,學生已不是原來的學生了,他們仍沉浸在故事當中,而支老師也正是藉助於讀,讓學生懂得珍惜人生,敬畏生命,懂得要學會愛。

擁你入懷,並不只是媽媽把女兒擁入懷,女兒擁媽媽入懷,母女把堅強擁入懷,不只是社會把弱勢群體擁入懷,對我而言,今天的語文課,支老師把我,把在座的每一位語文老師擁入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