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通用15篇)

我們說教是為了不教,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應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本節課章老師做的非常好,透過學生的看、測量、數、比等活動中,學習知識。下面小編帶來的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1

《體積和容積》是學生學習幾何體積的開始,在學習這個內容之前,學生在他們的生活中已經具備了許多關於體積和容積的具體的感性積累,容積單位升和毫升在三年級時已經初步認識,所以本節課王蔚老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主要充當了一個先行組織者為學生的有意義學習呈現典型材料,在學生已知和未知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幫助學生自主建構正確的概念。這堂課給我們的整體感覺是簡潔、流暢、樸實。

簡潔:

1、教師語言簡潔,如體積和容積的引入,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展示了王蔚老師幹練的教學風格。

2、材料的選用簡潔,各施其責,凸現數學本質。由於簡潔就體現了高效。

流暢:材料之間思維嚴謹,邏輯性強,層層遞進,又展現了數學獨特的魅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整個學習過程顯得很流暢。

樸實:王蔚老師上的是一堂真實的樸實的課,學生在這堂課上學到了知識,提升了能力,培養了良好的情感和價值觀,不是走過場、不是作秀,操作性強。是一堂值得大家學習和推廣的好課。

結合新課標,談談這堂課體現的三個亮點。

一、吃透教材新理念實施的前提

我們強呼叫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並不是說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置教材,畢竟我們教材的編者對教材所下的功夫要比我們老師多得多。但如果我們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不拘泥於教材,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在這基礎上把教材作一些調整和處理,那就事半功倍。

如教材上實驗:觀察兩個各放一塊大小不一石塊的杯加滿水取出石塊水相等嗎?為什麼?

我覺得,它的側重點更偏重兩個石塊誰大誰小的比較,停留在原來的認識層面。

王蔚老師的實驗:觀察一個杯水位猜想放入一塊石塊產生什麼現象驗證說理由得出概念。

此實驗的作用:

1、把原來實驗中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的比較抽出來了,移到了體積概念教學之後,作為體積單位引出的釣餌,邏輯性更強。

2、更強調了石塊佔據了空間,突出了體積概念的本質。

3、在學生後繼的生活、學習中會碰到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這個實驗對他的數學思維更具有正遷移。

二、重視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

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魅力

1、本節課中王老師非常注意數學是來源於生活的,她有目的的採用了大量實物:小石塊、鉛筆盒、撲克牌等等。用豐富的學習材料幫助學生感知數學概念。在教體積單位時讓學生舉例: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CM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重視概念的應用,強化理解課程改革賦予我們的任務之一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透過舉例說明,進行比較體積和容積的異同,在最後的練習中透過填上合適的單位來區分正反例,從而達到熟練掌握體積和容積、體積容積和麵積的概念及它們的單位。這一層次的練習更利於揭示新概念的本質屬性,同時讓學生融會貫通形成概念體系。

三、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

學生數學概念的獲得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要有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學生獲得正確的數學概念是一個主動的、複雜的思維過程,並不能由教師把現成的概念簡單地、原封不動地搬給學生。本課中教師以多樣化符合學生實際的方式呈現數學抽象、推理的過程,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從而由學會達到會學、樂學。

如:在教學體積單位時,通過幾個層次的比較物體體積大小來引入,直接觀察得出結果數物體中含有幾個小立方體的個數來比較物體體積有兩個分別由8個、27個小立方體組成的物體(其中27個小立方體是在袋裡看不見的哪個體積大?學生間就出現了爭議。這時學生對體積單位的認識有了一種強烈的學習需要。此時讓學生自學課本,理解體積單位,學生就有了學習的內驅力,積極主動的參與,產生最佳的學習效果。本堂課中,教師創造了多種學習的方式,如實驗、情境、自學、質疑解答,分析推導等讓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主動經歷從操作感知表象概念應用這個過程。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和良好的情感。

總之,王老師今天為我們上了一堂成功的優秀的課,同時也讓我們一睹了王蔚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技藝。然而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們追求的是更好,所以有一個小小的看法和大家探討,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必須在直觀感性的基礎上進行,這一點很重要。但直觀不是目的,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慢慢具有了抽象概括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們對觀察的事物進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教師的任務是引導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抽象概括,然後不斷補充修正。這樣才能使認識產生一個飛躍,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四單元長方體(二)的第一課時《體積與容積》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內容是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對以後學習長方體體積的計算以及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有著鋪墊的作用.

這節課,我主要採取實驗活動,來幫助孩子們瞭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目標】

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透過具體的實驗活動,使學生了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在動手操作、探索、交流過程中,讓學生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3、在探究新知的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識,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在深入地鑽研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我全面把握了教學內容,基於以上教學目標的制定,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並感知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建立體積和容積的概念。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體積與容積的區別。

【教學資源】

為了讓學生在課上不斷體會感受,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因此,我和學生準備了豐富的課堂資源,引導學生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教學中要用到課件、量杯、紅薯、土豆、杯子、等是我這節課要準備的教具。而小長方體、橡皮泥等是學生要準備的學具。

【教學程式】

本著讓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識過程。為此,我主要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

做一個活動“比大小”,在這活動中有兩環節:

1.老師手中拿了兩個鉛筆盒,哪個大?哪個小?哪個裝的多,哪個裝的少?

2.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些物體大,哪些物體小?

(透過創設情境,匯入新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透過說一說的活動讓學生感受“物體有大有小,容器放的物體有多有少”)

第二環節:實驗探索,獲取新知(由三個活動)

1、.提出問題

物體有大有小,老師手中的土豆和紅薯,請同學們猜測一下誰大誰小?

2、演示實驗

實驗時,在兩個有刻度的量杯中放入同樣多的水,第一次讓學生觀察水面在哪裡,瞭解兩杯水是一樣多的。然後,慢慢將兩個物體放入杯中,再讓學生進行第二次觀察,並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觀察後讓學生討論兩個問題:“兩個杯子的水面分別發生了什麼變化,說明了什麼“”兩個杯子現在的水面不一樣高,又說明了什麼“。讓學生在討論中逐步明白,物體放入水中佔了一定的空間,所以水面上升了;而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樣,說明大小不同的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也不一樣。在體驗的基礎上,可以再舉一些實際例子,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隨後提示體積概念。

3,自己設計實驗

又提出”哪個杯子裝水多“的問題,引導學生設計實驗來解決。實驗方法是多樣的,如把兩個不同形狀的杯子裝滿水,然後將水倒入同樣大小的量杯中,再看哪個量杯中的水面比較高,其次是把其中一個杯子裝滿,往第二個杯子裡倒入,如果出現水溢位來的情況下,就說明第一個杯子的容積比較的,如果未溢位來的話,說明第一個杯子的容積比第二個杯子的容積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容器容納物體的體積的大小,再揭示容積的概念。

(從模仿演示實驗到自己設計實驗和從體積的概念上升到容積概念,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密切聯絡生活經驗,舉出有關體積和容積的例項,為進一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作好過度,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第三環節:加大練習,鞏固新知

我設計了四個鞏固體積與容積的作業讓學生完成:

1、比較誰搭的長方體體積大,(設計目的是為了給學生後面所學計算體積做基礎,透過這道題讓學生明白不僅可以數,而且還可以有策略的計算出誰的體積比較大!)

2、捏橡皮泥,(讓學生動手操作後發現同樣物體形狀無論怎麼變化,體積依然是不變的!)

3、比較三堆硬幣的體積(有兩個目的,

(1)透過比較讓學生明白同樣多的的硬幣體積不一定就想等

(2)擺放的方式不同體積不一定就不相等。)

4、1瓶飲料分別倒給小明和小紅? 這道題的設計是讓學生體會到如果每個杯子的大小不同,那麼3杯就可能等於2杯,這是為後面體積單位的教學作鋪墊。)

第四環節: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自由發言。這一環節讓學生檢測本節課是否真正做到了體積與容積概念教學的有效性。

我的板書意圖是:儘量用簡單明瞭的文字來表達重點內容。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在透過研究教材,研讀教法,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順利的結束了。 回顧起來有如下幾點體會:

1、在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中,理解體積、容積的概念。體積、容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我認為體積概念最難理解的是“佔空間”、容積概念最難理解的是“能容納”,只有把抽象的概念,透過操作形象化了才能使學生充分理解。我透過實驗讓學生看到“水面升高了”來體驗“物體佔有一定的空間”,比較水面升高的多少,使學生體驗“物體所佔的空間有大有小”。透過杯子和瓶子誰的容積比較大的實驗,讓學生體驗“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有多有少”這樣將難以理解的“佔空間”“能容納”變得可觀察、可感受。透過這些具體的實驗活動,基本上達到了學生初步建立了體積和容積的概念教學目標。

2、密切聯絡實際,引導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理解概念。教學中我不僅僅透過一個實驗來讓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而且聯絡實際,藉助生活經驗使學生對體積有初步的認識,在本課開始時,我就讓學生舉出許多在教室裡、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物體所佔的空間比較大、哪些物體所佔比較小的例子,感知物體的體積有大有小,在此基礎上揭示概念,有利於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3、在課堂知識結構的連貫性方面,從體積過度到容積的教學,考慮不夠成熟。整節課前松後緊,體積佔用的時間長,容積佔用的時間少,對內容安排不夠合理。

4、教學效果不是很良好,容積學生掌握不好。由於在前面備課的時候把體積容積的有關知識挖的過於深,導致我在昨天的試講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提出的問題學生不知該怎麼回答,前面做土豆紅薯的實驗時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後面很多的內容都沒有講完,所以經過修改我還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在某些環節處理上本來是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結果為了後面能完成本節課的內容,我就自己演示了實驗的過程,只是讓學生說說發現了什麼而已,同時教學過程中還出現了語速過於快,過於著急,沒有做到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動手實驗,所以最後呈現在各位老師面前的這堂課還很不成熟,希望再坐的各位老師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提出您寶貴的建議。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教材上冊《認識體積和容積》。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思想與方法以及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幾方面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是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展開圖以及探索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它也是認識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常用體積(容積)單位的基礎,由此可見,學好本課知識尤為重要。

本節課教學安排了兩個例題。例6透過三個層次的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初步認識體積的意義。第一層次讓學生感知物體佔有一定的空間;第二層次讓學生透過觀察倒進兩個杯裡水的多少,感知物體所佔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的;第三層次透過判斷哪個杯裡水佔的空間大,來推理驗證對三個水果所佔空間大小的判斷。透過此活動,學生不僅能體會到物體總是佔有一定的空間,而且能夠體會到物體所佔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是可以比較。接著揭示體積的概念。

例7及隨後的“試一試”教學容積的意義。教材先讓學生比較兩個大小不同的書盒中所裝的書的體積,形象直觀揭示了容積的概念。“試一試”讓學生想辦法比較兩個玻璃杯的容積,引導學生實際操作,逐步感受玻璃杯的容積。

二、教學目標

立體圖形中體積與容積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抽象的知識,只有結合生活實際,聯絡生活,才能使之成為具體的,可接受的知識,因此針對教材內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操作、交流中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2、在學習情境中經歷猜想、操作、驗證、歸納等數學過程,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感受數學的樂趣,體驗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教學難點:體會體積和容積的區別

三、教學思想與方法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具體的實物(桃、荔枝、蘋果等),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展開教學活動。如:對於體積和容積這樣抽象的概念,精心設計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放大小不同的水果等操作活動,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2、在實際的操作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升數學思考的水平。操作是學生認識圖形、探索與圖形有關知識的一個重要方法和途徑。如:在探究中比較幾種水果以及水杯中的水所佔空間的大小。再如:例7教學採用了小組合作探究,透過操作,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容積的大小。

3、透過有層次地操作,為學生留下適當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提升認識,獲得新知。如:例6中三個不同層次的操作及意圖,讓學生在頭腦中深刻地留下了體積的印象,化抽象為形象。

4、將所學體積(容積)應用於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感受學習的價值。如:“練一練”及“練習五”中的題目就有所體現。

四、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情境匯入,引入新課。

利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入新課,這個通俗易懂的故事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促進師生之間的默契,又能為學習體積作一個鋪墊。

(二)實際操作,感知體積。

教學例6,按三個層次逐步進行操作。第一層次讓學生感知桃佔去了杯中的一些空間;第二層次讓學生透過觀察倒進兩個杯裡水的多少,感知桃和荔枝這兩個水果所佔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的;第三層次透過判斷哪個杯裡水佔的空間大,來推理驗證對三個水果所佔空間大小的判斷。

小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透過此活動,充分讓學生觀察比較,並進行推想,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不僅能體會到物體總是佔有一定的空間,而且能夠體會到物體所佔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是可以比較。接著揭示體積的概念。

(三)合作學習,探究容積。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已經能夠自學一些描述性的知識了,加之學生有了體積意義的認知,例7則採取了學生自學的教學方式,最後再透過交流反饋來及時檢查自學效果,從中理解容積的意義。

(四)全課總結,課後延伸。

透過學生找出有體積(容積)的物體,鞏固了體積和容積的意義,也使得課堂總結更顯活潑更加生動。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41-42頁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的基礎上,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後的教學內容,《體積與容積》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體積的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也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

二、說教法: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操作,讓學生手、眼、腦、口並用,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建立有關體積和容積的正確表象,從而切實掌握所學的知識,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作好鋪墊。

三、說學法:

學生自主探索、發現,小組交流

四、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透過具體的實驗活動,瞭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意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喜愛數學的情感。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以及它們的聯絡和區別。

難點:建立體積和容積的表象。

突破方法:透過演示,引導學生觀察,使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變得直觀,容易理解。透過直觀的比較使學生理解體積與容積的區別與聯絡。

六、說教具

兩個量杯、兩個大小不同的水杯、形狀不同的石塊、小正方體、水。有關課件、茶葉罐,可樂瓶等容器。

七、說教學過程

(一)質疑匯入

出示課件烏鴉喝水動畫影片。

師:看完了動畫片,誰能說說烏鴉為什麼能喝到水呢?水面為什麼會上漲呢?是不是原來的水增加了?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概括出:小石子佔了一定的空間。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物體所佔空間有大小。

師: 我們周圍所有的物體都佔有一定的空間,只不過有的佔的空間大,有的佔的空間小。例如,課桌佔的空間大,墨水瓶佔得空間小;我佔的空間大,粉筆頭佔的空間小;教室佔的空間大,黑板擦佔的空間小。你能這樣的對比著舉幾個例子說一說嗎?(同桌互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為下面的探索活動做好鋪墊。)

2、提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法。

出示兩塊形狀不同的石塊,(一塊扁狀,一塊球形的)誰佔的空間大呢?

(1)學生觀察並獨立思考。

(2)指名說說看法。

師:看來,只憑觀察我們無法判斷誰佔的空間大,誰佔的空間小了。那你能不能想想辦法,看看究竟誰佔的空間大呢?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讓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不僅增強了學生探索的興趣,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能力。)

3、觀察實驗,感知體積的意義。

演示:將兩塊石頭放入兩個裝有同樣多水的杯子裡。

師:說說你有什麼發現?

生口答後,師追問:

師:水面為什麼會升高呢?上升的高度一樣嗎?說明了什麼問題?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引導生理解:兩塊石塊在量杯中都會佔一定的空間。所佔的空間大,水面上升的就高;所佔空間小,水面上升的就少。

從而揭示課題: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作物體的體積。(同時出示課件)

現在你能用“體積”這個詞來分別說說課桌、墨水瓶、教室和黑板擦嗎?如:課桌墨水瓶比,課桌的體積大,墨水瓶的體積小。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物體佔有一定的空間,而且所佔有空間的大小不同。學生經歷了實驗、觀察、交流等探究過程,感知了體積的實際含義。)

4、認識容積。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這麼多的物品,都可以用來裝東西。如:可樂瓶,茶葉罐,水杯,膠水瓶,

像量杯、紙箱、可樂瓶,茶葉罐這樣能裝其它東西的物體叫容器。你還知道哪些容器?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多,哪些容器裝的東西少?(學生例舉生活中的容器。)

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裝滿水的水杯,問:哪個水杯裝的水多?

引導學生認識:兩個杯子所能容納物體的大小是不同的。

揭示:容器所容納物體的體積,叫作這個容器的容積。

師:杯子裡裝滿水,水的體積就是這個杯子的容積,茶葉罐裝滿茶葉,茶葉的體積就是這罐子的容積。

5、區別體積和容積。

出示:用來裝小正方體的塑膠盒和正方體教具。

師:誰能指出這兩個物體的體積和容積呢?

交流中使學生明白:這兩物體體積相同,但正方體教具沒有容積。只有能夠裝東西的物體,才具有容積。引導學生髮現:一般情況下,物體的容積比體積小。

出示課件:體積與容積的區別

(設計意圖:透過比較讓學生感知“容積”和“體積”的聯絡和區別,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三)解決問題,鞏固應用

1、試一試(P42)

出示兩個相同小正方體讓學生比較大小,然後用4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擺出形狀不同的物體,讓學生判斷它們體積的大小。

師:透過觀察,你們發現什麼規律?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體積的大小與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無關。(同時出示課件)

2、課件出示:(第42頁“練一練”的第4題)

(1)搭出兩個物體,使它們的體積相同。

(2)搭出兩個物體,使其中一個物體的體積是另一個的2倍。

(學生先獨立按要求操作,然後同桌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學生搭出的圖形可能會不一樣,這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髮現體積相等,形狀可能不一樣,這樣可以為下一題的練習打下基礎。)

3、說一說。(第42頁“練一練”的第1、2題)

(課件出示插圖,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指名回答,說出理由。)

4、想一想。(第42頁“練一練”的第3題)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體現了層次性、科學性和趣味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問題,是所學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四)評價體驗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對體積和容積的知識,你還想知道什麼?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5

“體積和容積”一課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長方體(二)》中的起始課,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 教材分析

這節課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是關於概念的教學。本節教材把兩個全新的概念安排在同一節課中,目的是期望利用對比的方法理解辨別,領悟概念的內涵。但教材中割裂開的情境不利於學生探索兩者間的關係,教材中牽引性的問題不利於學生主動思考。為了突出教材的設計目的,我改變了教材安排,只用一個情境主線,藉助學生已有生活經驗,把學生的認知錯覺和表述含混作為教學起點,透過對問題的層層剖析達到理解概念,對比差異,把握內涵的目的。

二、 學情分析

此前學生已有長度、面積的相關知識,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並且,在掌握這些內容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學習經驗;但是,教材把這兩個全新的概念安排在一課中,而且這兩個概念有著密切聯絡,學生掌握起來容易產生模糊的認識。

三 、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基於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為這節課所要達成的知識目標是:使學生在比較活動中,體驗、概括、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及關係,其中理解兩者的關係是教學重點,理解兩個概念是教學難點。同時,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培養學生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和深入思考的習慣,成為本節課的過程與情感目標。

四、 教法和學法

學生的腦力勞動是教師腦力勞動的鏡子,教師透過這面鏡子,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的習得。

本課中,我利用學生的認知衝突創設情況,引領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辨析明理,以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反思深化所學內容,從而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標。

同時,在活動中,學生透過發現、思考、實踐、反思、再實踐,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達到能夠自學的目的。

五、 教學環節設計

教材把兩個全新的概念放在同一節課中,就是要使學生在對兩個概念的不斷比較中,在對兩者關係的不斷深化中,充分理解兩個概念的內涵,達到在學習知識和掌握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的目的。

正是基於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我設計了這個統領全課的問題,即“哪個盒子裡裝的米多?為什麼?”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兩者間的關係並引領學生不斷反思,要準確判斷哪個盒子裡裝米多,不能僅關注它的表面,更應關注它的裡面,這還不夠,還要綜合的關注它的各方面,從而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綜合的眼光分析問題的能力。

在這過程中,學生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對兩個概念的理解。

理解體積概念要三個層次,理解容積概念要兩個層次。

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教師藉助三個裝滿大米、大小不同的盒子與學生談話:“這三個盒子中,哪個盒子裝的大米多?為什麼?”以往的教學實踐證明,多數學生的第一反應是盒子大裝米多,盒子小裝米少。透過交流“盒子的大小指什麼?”這一問題,引發學生對體積概念的關注,為新知在學生原有經驗基礎上自然生成創造了有利條件。

學生透過思考:“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例子嗎?”這個問題,深入探索體積概念中“佔空間”這一難以理解的詞語的含義,如“石塊佔了水的空間”“書本佔了書包的空間”等,在這些生活例項中,學生體會到:“佔空間”不僅指物體佔據平面的位置,還包括它的高度和厚度,也就是由長、寬、高共同構成的三維空間,依此,突破了對抽象的數學名詞的理解,使難點得到細化。

一個概念的得出,不能僅憑一兩個現象,而需要從眾多的現象中發現共性的特徵,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概括,更紮實地掌握,更靈活地運用概念,學生彙報的大量例項和對例項的細緻比較使體積概念的得出變得水到渠成。這一過程不僅體現了歸納推理的數學思想,而且潛移默化地滲透了探究問題的方法,突破了概念抽象時語言提煉的教學難點。

至此,體積概念得以化解。

學生的思考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

本節課,教師以一個問題統領全課,意在擴充套件學生的思維空間,加大學生的思維深度,從而提升學生的思考力,在這一個環節中,透過“利用衝突引反思”和“彙報交流細分析”兩個層次理解容積的概念。

在理解了容積概念後,兩者的關係就水落石出了。

我們的教學,不應該使學生成為人云亦云的人,而要培養獨具慧眼,思考縝密的人。當學生再次思考到底哪個盒子裡裝的米多時,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板書和直觀演示,反思這個結論是錯的,為什麼錯了?一定是錯的嗎?怎樣才能不錯?使學生明確,容積和體積有內外之別,有共指空間大小之同,只有在壁厚相同的情況下,這個結論才成立,為後續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學生深入思考的習慣,進而突出了教學重點。

這節課,學生在一個統領問題的引導下,在自主學習的道路上,學會了用數學眼光審視生活中的現象,用數學語言闡述自己的觀點,用數學方法解決身邊的問題,進而提高數學素養。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6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體積與容積》,我將從教材分析開始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體積與容積》是北師大版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1頁至第42頁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在《數學課程標準》中屬於“(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領域的知識。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的特點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本課將進一步學習體積與容積的概念,

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學好這部分知識是今後進一步學習體積計算方法等知識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這一部分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結合教材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透過具體的實驗活動,瞭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發展空間觀念。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體積和容積的實際含義,感受物體體積的大小。

教學難點是: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好勝心理,並且大部分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課堂上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因此,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多種活動,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學生輕鬆學到知識。

五、說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在教學中採用以實踐教學法為主,以多媒體演示法為輔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注意創設情景,設計啟發性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並適時運用電教媒體化靜為動,讓學生更直觀地學到知識,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究問題的積極狀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說教學準備:

1、教具:教學軟體、一個量杯、一個乒乓球、各種實物(如:文具盒、橡皮等)。

2、學具:每人兩個大小相同的量杯、兩個大小不同的土豆、一個水盆。

七、說教學過程:

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每個環節的具體教學設計如下:

第一環節:遊戲匯入,激發情趣

首先,我和學生一起玩反口令遊戲:大西瓜、小芝麻在遊戲中出現大西瓜和小芝麻,引出在實際生活中西瓜比較大,芝麻比較小從而接著引導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比較大,哪些物體比較小。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精彩的開頭,不僅能使學生很快由抵制狀態進入興奮狀態,還能使學生把知識的學習當成自我需要,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在這個環節中,我從學生喜愛的遊戲引入,更能讓學生接受,從而激發學生深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快速的進入學習高潮。

第二環節:實驗探究,解決問題

本環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體積實驗

首先,讓學生估一估他們所準備的兩個土豆誰大誰小,然後讓學生透過實驗驗證猜想。

在實驗前,讓學生了解實驗注意事項並列出兩個思考問題:

1、兩個杯子的水面與原來相比發生了什麼變化?說明了什麼?

2、再觀察對比兩個杯子現在的水面變化情況,有什麼發現?說明了什麼?

實驗完成後讓學生小組討論這兩個思考問題,請代表回答,並且引導學生得出答案:

1、因為土豆佔有一定的空間,所以將其放入水中後擠佔了水裡空間,水面才上升了。

2、水面上升高度不同,是因為物體佔據空間的大小是不一樣的。

最後實驗小結:我們知道,其實所有的物體都佔據一定的空間,如文具盒、橡皮等,而且由於物體本身的大小不同,所佔空間大小也不同,如文具盒所佔空間大,橡皮所佔空間小因此,我們把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板書)

活動二:容積實驗

首先,讓學生理解,比如量杯,水杯水盆等物體都是容器然後讓學生同桌之間量杯相互比較,誰的輩子裝水較多,並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驗證,隨後開始實驗。

最後得出結論:

容器都能容納一定的物體,而且有的容納的物體多,有的容納的物體少。因此,我們把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容積。

(板書)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根據這一教學理念,在本環節中,我前後組織學生進行了幾次自主探究活動,讓學生在保持高度學習熱情和探究慾望的活動過程中,始終以愉悅的心情,親身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維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參與意識;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同時也掌握和體會數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實現自主體驗,獲得自主發展。

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深化知識。

本環節我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層次分明的練習題。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鞏固新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創造性,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透過各種形式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同時強化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第四環節:質疑總結,反思評價。

這一環節,我利用課件展示以下幾個問題:

⑴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⑵有什麼感想?

⑶你還有什麼疑惑?

⑷你感覺自己今天表現如何?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學生充分發言,交流學習所得。

在評價方面:先讓學生自評,接著讓學生互評,最後教師表揚全班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

本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透過交流學習所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勇於創新的精神。

八、說板書設計

科學的板書設計往往對學生全面理解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課的板書如下……這樣的板書設計既條理清楚、簡單明瞭、一目瞭然;同時又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幫助作用。

以上是我對這部分知識的分析與教學設計。由於時間短促,有很多不當之處,希望各位評委老師多加批評指正,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7

課改就是改課,是關乎學生成長、關乎家庭幸福、關乎國家和民族前途與命運的大事,這樣說似乎並不為過。課改既然這麼重要,那就應該腳踏實地,求真務實。

對於先學後教和以學定教,我舉雙手贊成。但是,如果慌不擇路、盲目追風,或者牽強附會地生出一個什麼教學模式來強令所有學科的所有內容生搬硬套,難免會弄出邯鄲學步和東施效顰的笑話來。筆者對此現狀實不敢恭維。就像穿衣戴帽一樣,總不能要求男女老少、高低胖瘦、不同氣質、不同角色的人們都穿上同樣尺寸的衣服,戴上同樣大小的帽子吧?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自己創出的方法用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為此,一年來,筆者根據自己多年從事小學高段數學課改的體會,對小學數學的課改進行了一些思考與嘗試,摸索出一個適合小學高段數學教學和本人特點的教學模式來,並取名×三試×教學模式。

現以北師版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教學例談如下:

一、生成問題,嘗試解決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教師呈現第一幅積木圖,引導學生獲取數學資訊,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並嘗試解決。

生:這是一個長方體,每排有4個方塊,每層有3排,一共有2層。我想知道一共用了多少個方塊。

師:那就請大家先想一想到底該怎麼算?

學生搭積木,獨立思考,手腦並用,顯得既積極又熱情。教師巡視學情,從中發現問題與多樣化解法。

學生在組內相互交流時,學困生可以請教他人,初步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讀書發現,嘗試講解

富蘭克林說:×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這時,教師請學生認真看書學習。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有了不同的發現與收穫,準備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同時鼓勵多樣化解法,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生1:我認為可以橫著把這個大長方體切成3片,每片有4×2=8(個)方塊,3片就有8×3=24(個)方塊,列式為4×2×3=24(個)。

生2:我的方法是把大長方體豎著切成4片,每片有3×2=6(個)方塊,4片就有6×4=24(個)方塊,列式為3×2×4=24(個)。

生3:我把大長方體平切成2層,每層有4×3=12(個)方塊,2層就有12×2=24(個)方塊,列式為4×3×2=24(個)。

教師引導學生對每種解法做出肯定性評價,並且引生得出: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教師呈現第二幅積木圖,引生髮現這是一個正方體,長寬高都有4個方塊,不論怎麼切都是4×4×4=64(個)方塊。由此得出:正方體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教師呈現第三幅積木圖,引生進行比較與計算,由此發現:長(正)方體體積=底面積×高。

三、達標測評,嘗試運用

學以致用,人盡皆知。數學的價值就在於運用。

現在可以請學生獨立運用這節課學到的知識解決課後練一練中的全部問題。

引導學生參與全班交流,充分講解自己的思考方法,探索多樣化的解題方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數學的價值。

口比手快腦更快。三試×教學模式省去了滿屋子的小黑板,減少了無效的重複展示,首腦並用,求真務實。原本要用兩課時才能完成的長(正)方體體積的教學內容,這次只用了一課時就全部完成,可謂高效低耗了,而且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不加預習,不留作業,人人能講,銘刻在心。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先學後教是理念而不是枷鎖。課改需要百花齊放,不拘一格。能夠創出適合自己的模式,做起來才會輕車熟路,得心應手,事半而功倍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8

田老師上課輕鬆自如,雖然是借班上課,但師生配合默契。課堂上學生髮言積極,參與度高。

整節課的設計分為兩大部分:

一、複習容積和體積的意義和區別。

本環節的教學田老師出示兩個長寬高一樣的盒子,請學生求出兩個盒子所佔空間的大小(體積)。它們的體積一樣,容積也一樣嗎?學生回答:所用材料不同,它們大的容積不一定相同。引導學生想容積是要從盒子裡面測量長寬高。運用對比設疑使學生深刻體會體積和容積的區別。

二、研究同樣多的材料做一個容積儘可能大的盒子。

本環節田老師分()層次進行教學的。第一個層次,解決怎樣做盒子。出示一張正方形的白紙(邊長9釐米),老師問:怎樣才能做成一個盒子?學生紛紛發言,最後在老師的啟發下,從四個角去掉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第二個層次,怎樣計算盒子的容積。重點教學去掉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後所做盒子容積的大小。第三個層次,設計了一道與現實結合很緊密的題目,巧妙地把本節課知識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猜測,選擇。課堂氣氛活躍,計算也很主動。最精彩的要數新聞釋出會,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現,條理清晰,文明有理。在老師的一再引導啟發下,他們能運用數字說話,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由於這節課是仿照劉德武老師教地《容積大小問題》,對比來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體現在學生最後不知道該怎樣補充課題。設計意圖也與劉老師的設計意圖不同,劉老師有意讓學生的猜測破滅,體現研究的價值。而本節課的設計學生的猜測與正確答案吻合。這是一節活動課,劉老師試圖運用《容積大小問題》為載體,重在滲透研究的方法,研究方向地指導,培養學生在研究中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9

4月6日上午第二節聽了陸老師的《容積和容積單位》一課,很有感觸。一節課聽下來,沒感覺到累,而是非常的輕鬆。這節課學生也學得很開心。輕鬆的課堂氣氛,加上陸老師巧妙的設計,使得學生學得紮實,學得開心。

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從生活實際入手,陸老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實物進行直觀操作演示。這個環節可以說給老師和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陸老師從2升,500毫升, 5毫升,甚至1毫升,從大到小出示了不同容器,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容積的意義,讓學生進一步建立了1升、1毫升液體的量是多少的表象。陸老師透過讓學生操作演示,把2升的水倒入500毫升的容器中四次,讓學生進一步建立了1升與1毫升液體之間的兩個關係,真正去理解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對本課學習的內容具有理性的認識。

新授課中,陸老師根據知識遷移的規律,讓學生運用有關體積和體積單位的知識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有利於學生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形成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

在練習上,陸老師也從簡單到難進行了安排,特別是最後一個題目,如何去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時,陸老師透過直觀的操作,既突破了學生學習上的一個難點,又道出了用量筒去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和用普通容器測量不規則物體的區別!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10

今天聽了武老師的課,熱情飽滿的教師,激情澎湃的學生,給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談談對這節課的一點看法。

1、注重舊知的複習鋪墊。教師在新課前複習了體積單位及其進率,和體積的計算方法,這些都是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為新課的順利進行作了很好的鋪墊。

2、在教學“什麼叫做容積”時,武老師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學生非常熟悉的東西介紹容積,自己舉例,然後讓學生舉例,讓學生充分地理解什麼叫做容積。教師還讓學生充分地理解容積與體積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注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目標自己定,進率學生自己推,活動學生親自動手感知,主動參與認知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進行適時點撥,循循善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4、教師學法指導到位

(1)在研究“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及二者之間的聯絡時,教師利用了推理的方法。學生在教師方法的引導下,在師生互動、討論與交流中,得出了結論。這一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認知的過程,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在練習“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進率時,教師適時點撥,循循善誘,注重讓學生從多角度、多方向來思考方法,如:270毫升=()立方厘米,當學生沒有新方法時,教師便讓學生判斷老師的這種方法對嗎?在這一思考過程中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得到訓練,為今後做此型別題目打下了基礎。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透過小組活動、合作交流、遷移類推等學習活動,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地位,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探究精神。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11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這一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的體積的概念,長方體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基礎上學習的。透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產和生活中實際測量和計算一些物體的體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到知識來源於實踐、用於實踐的道理,學習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並且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聽了郎老師執教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一課,深受啟發。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一、重視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

究竟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有什麼定量關係呢?郎老師安排了操作活動,引導學生用小正方體擺4個不同的長方體,並藉助多媒體課件逐一展示每個長方體,要求學生記錄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體積等有關資料,透過觀察、分析,發現長方體體積與長、寬、高的關係,逐步歸納得出計算方法。這一過程都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的過程,而不是教師的簡單說教。

二、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郎老師展示出6個大小不同的長方體,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長、寬、高與體積的關係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老師引導學生透過觀察長、寬、高與體積的關係,讓學生髮現規律:長方體的體積正好是它們長、寬、高的乘積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老師引導學生用稜長為1釐米的小正方體擺不同的長方體的過程,是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老師引導學生練習的過程,是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在這一系列的探索活動中,學生透過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發散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策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重視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

脫離生活的數學,把數學知識的學習與學生身邊的事物割裂開來,既不利於學生理解抽象概括的數學知識,又無法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老師把算字典的體積貫穿課的始終。在課後練習中“一個長方體木箱長5分米,寬和高都是0.4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在課程接近尾聲之時,老師始終沒有忘記讓學生再次感受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是解決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我們學習了它,就應該把它運用到生活中。透過聯絡實際,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興趣。

四、重視反饋糾正。

反饋糾正是改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老師在教學中反饋形式多種多樣,隨堂提問、課堂交流、佈置練習等反饋及時,糾正有力。反饋面較廣,反饋角度多方面,有效地防止了學生知識缺陷的積累,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總之,這節課充分體現了老師先進的教學理念和高超的教學藝術,充分體現老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過程,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和借鑑。當然,藝無止境,教學尤其如此,針對這堂課,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還需再繼續探究,以達更好的教學效果呢?

1、時間分配不合理,前松後緊。我認為複習的內容太多,如辨認老師列舉的這些物體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對五年級學生而言,這太簡單了,本節課無需複習。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與容積單位與本節課聯絡不緊密,也無需複習。教師應該在這裡爭取時間,讓學生探究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公式留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

2、教師處處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有些地方流於形式,沒有落到實處。如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如何計算正方體的體積時,先提示學生正方體長、寬、高相等,再分小組討論如何計算正方體的體積?所以學生不到一分鐘就討論好了,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我認為教師應該大膽放手,少提示,讓學生的討論實現學生的動手操作、互幫互助、自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代替老師的講授和按照固定模式的指引,真正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還給學生。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12

在新課程理念下,面對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品格、價值追求,老師應該怎樣與學生對話交流?課堂上怎樣讓他們真正成為主動者,參與到你的教學活動中來?

龔老師的課堂最為獨特地方是:老師能利用學生課前生成的資源作為學習材料,整堂課所有的學習資源都來源於學生,由學生自己創造、自我整理,對立體圖形的知識形成自己獨特的感知。由於學生研究的問題是自己的,收集的錯例是集體的,所以學習起來各個興趣盎然,課堂氣氛相當好。

當然在每堂課中,學生都會有差錯。對於學生的差錯,老師的心態可能會斥責、批評,但在這節課中我看到的是大方的接納和欣喜的賞析。老師欣賞著學生一些有價值的錯例,並加以利用和開發,讓敢於發言的同學不帶著任何遺憾而坐下。而這樣的錯例老師進行類推、歸類,對比、提升,形成幾何體的網路體系。這樣的學習,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思維碰撞,引起不同思維水平學生的熱烈討論,在思辨中有效落實新課標。

那麼,整個建構過程用什麼方式呈現,就是板書的功效了。龔老師想用結構式的板書來撐起整個學習的脈絡,但給人遺憾的是有佈局些凌亂,也不夠簡潔。總複習的板書的設計區別於一般課,它更趨於框架化,只有這樣才能把零碎的公式有機串聯起來,把公式的記憶納入知識體系,形成簡潔而有序的記憶網路。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13

今天聽了覃老師的公開教學課——圓柱的體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例題4,並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和練習八中的第1——2題。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知道圓柱體體積的推導過程,理解並掌握求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圓柱體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圓柱體體積計算公式。教學難點是:圓柱體割拼組合教學。聽完這節課後,讓我收穫很多,我覺得覃老師氣質佳、形象美,課上得實實在在。下面我就以以下兩方面對這節課發表自己的觀點:

第一方面:成功之處

1、教師能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為後面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埋下伏筆。

2、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相結合。圓柱體體積的推導過程中,教師首先把實物圓柱體模型進行分解,再組合成一個已學過的長方體進行推導,但覃老師覺得還不夠透徹,因此,又利用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把推導過程重新回顧一遍,這樣就把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有機地結合再一起,突破了教學難點。

3、針對本節課所學知識內容,安排練習,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使學生當堂掌握所學的新知識,並透過練習達到一定技能。

4、本節課,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教學全過程,較好地處理教與學,練與學的關係,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第二方面處:探討之處

1、課堂教學環節如能先複習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及立體圖形的體積計算公式,再出示課題進而傳授新知識,整堂課的結構應該會更完整一些。

2、本節課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充分展示出來,例如:在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教師如能讓學生自己去探討長方體的底面積和高與圓柱的底面積和高的關係,從而推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這樣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就能充分發揮出來。

3、在“討論”這一環節中,應該是“已知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怎樣求圓柱的體積”而不是“已知圓的半徑和高”,圓哪來的高,因此這裡表述的不夠準確。

總之,這節課從學生的練習來看,達到了預定的教學效果,是一堂成功的課,也希望年輕的覃老師今後繼續發揚教學激情,發揮自己的個人專長,在教學上有新的突破。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14

聽了劉老師上的《圓錐的體積》一課,收穫很多,作為一位年輕老師能夠勇於參加這次教學活動,而且做了精心的準備已經不容易,能夠自然、流暢地完成教學任務就更不容易。下面我想重點談本節課的兩點成功之處,希望能與大家一起探討。

第一:為新知識的學習搭建合理平臺。主要體現在劉老師能夠運用原有知識來推動新知識的學習,設計有獎問答和實驗等手段,讓學生大膽借鑑前面學習圓柱體積公式的方法來探究圓錐體積公式。利用遷移規律,讓學生從求圓柱體積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啟示,領悟出求圓錐體積的方法,使新舊知識得到整合。這種借鑑的學習方法,不僅使本節課的教學變得輕鬆,同時有利於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這種學習策略,有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終身的發展。

第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節課的重點是透過實驗來探究圓錐體積公式的由來,吳老師主要引導學生做了三個實驗。一是比較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強調圓柱和圓錐是等底等高這個必要條件;二是做用裝滿小米的圓柱在空圓錐中倒的實驗,使學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存在著一定的倍數關係;三是特別設計了一組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來做倒米實驗,再次強調只有等底等高的圓和圓錐存在著的倍數關係。在實驗前,讓學生了解實驗要求,並且提出三個實驗目的:

1、圓錐的底面與圓柱的底面有什麼關係?他們的高有什麼關係?你是怎麼知道的

2、圓錐的體積和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有什麼關係?

3、怎樣計算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是什麼?以實驗目的為主線,讓學生小組合作,透過動手操作,有眼睛觀察,動腦筋思考,多種感官一起參與活動,由直觀到抽象,層層深入,探索出圓錐體積公式的由來,從而理解和掌握了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克服了幾何形體公式計算教學中的重結論、輕過程,重記憶、輕理解,重知識、輕能力的弊病。這樣的學習,學生學得活,記得牢,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一個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發現者,並且獲得了富有成效的學習體驗。

不過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教學環節的銜接和時間的分配有些不恰當,教學方法沒有多樣化,欠缺改革創新。例如:在教學新課時,像傳統教學那樣,直接拿出圓柱和圓錐容器的教具,讓學生根據實驗要求和目的,進行倒米實驗。我認為在實驗前,一定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景,如(你覺得圓錐體積的大小與它的什麼有關?你認為圓錐的體積和什麼圖形的體積關係最密切?猜一猜它們的體積有什麼關係呢?你們想知道它們的關係嗎?透過師生交流、問答、猜想等形式,強化問題意識,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這時候,學生就迫切希望透過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實驗來就興趣盎然。這樣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興趣變濃了,課堂氣氛變得熱烈,那麼教學效率,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我相信劉老師透過這次的鍛鍊,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一定會越走越寬廣。謝謝大家!

五年級數學《體積和容積》評課稿 篇15

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容積等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對於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一、亮點

1、注重指導學生觀察、實驗,理解排水法的解題思路。在教學中,邸老師透過讓學生觀察瓶子中的水,思考哪些是喝掉的水,讓學生想一想根據之前學習的知識能否解決問題,從而想辦法怎樣把不規則的物體轉換為規則物體,進而解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接著,邸老師透過倒置瓶子,讓學生繼續觀察對比,發現什麼不變,什麼變化了。學生透過觀察發現瓶子沒有變化,所以體積也沒有變化,空白部分的體積也沒有變化。那麼到底是什麼發生變化了呢?高度變了,形狀也變化了。透過這樣認真細緻地觀察,學生會想到把不規則物體的體積轉換為規則物體的體積,也就是圓柱的體積進行計算,這也就揭示了排水法的解題思路。

2、注重習題的多樣性、層次性。邸老師在新知的學習過程中,透過精心的教學設計,學生的細緻思考,得出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解題思路。在練習中,邸老師注重練習的層次性,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到多樣,循序漸進,教學效果較好,練習的時間充分,關注了不同學生的學習。

二、建議

1、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解決問題的步驟進行提煉總結,回顧與反思,利於學生清晰解題思路,能夠依據數學模型解決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問題。

2、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理解所學的知識,能夠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