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思考論文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思考論文

論文關鍵詞: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影響因素;高等學校;畢業生

論文摘要:

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大學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是因為沒有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因此,有必要以關注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為邏輯起點,以探尋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因素為切入點,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為手段,來分析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隨著大學生就業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大學生就業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是多維度的,但我們不可否認,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在其中起著十分微妙的作用,許多大學生就業難就是因為其職業價值觀出現了問題。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以關注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為邏輯起點,以探尋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因素為切入點,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為手段,來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

一、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是解決大學生就業悖論的邏輯起點

職業價值觀是人們依據自身和社會的需要對待職業、職業行為和工作結果的穩定而具有概括性和動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統,是和人們的個性心理傾向性、自身經驗、經歷、家庭背景、人們對職業的認知結構等都發生聯絡的價值取向過程,是影響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既表現在人們的擇業觀上,也表現在人們在具體工作中的工作態度上。國外職業價值觀研究始於20世紀20~30年代,而我國對職業價值觀的研究卻是從20世紀80年代時候開始的。在發達國家,青少年很早就接受了職業價值觀教育,從學生時代起,他們就開始有目的地規劃自己的未來生涯。而在我國,由於教育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職業價值觀教育一直未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許多大學生在校時從未接受過職業價值觀教育,甚至也未作過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自1999年以來,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2003年全國大學本科畢業生約52萬人待業;2004年約69萬人待業;2005年約79萬人待業;2006年約90萬人待業,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社會問題。與此同時,有些職位、有些行業,甚至有些地區卻出現了招不到人才的現象,“就業難與招聘難”的矛盾日益凸現,已構成了大學生就業的兩難悖論。據調查,接近一半的大學生自我認識不清,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因此,進行科學合理的職業價值觀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幫助大學生認清未來工作的發展方向便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邏輯性前提。

二、探尋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因素,找準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切入點

任何一個複雜的問題都是由一個甚至幾個關節點組成。能否找出關節點便成為解決這一複雜問題的關鍵。大學生就業問題也不例外。它是由主觀、客觀等一系列因素構成的複雜體系。透過各種紛繁複雜的因素我們不難發現,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已經成為大學生就業問題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職業價值觀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個複雜的多維度的心理因素,是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就其外部因素而言,主要受家庭、學校、社會的影響;就其內部因素而言,主要受個人的需要、興趣、能力、愛好、性格、氣質的影響。

(一)潛移默化的家庭因素

大學生在接受大學教育或者說是社會化教育之前,首先要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這就使得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家庭因素的影響。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其價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言談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他們對職業的評價和選擇。這突出地表現在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學生對職業認知和擇業標準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一般而言來自幹部和工人家庭的大學生比來自農民家庭的大學生更重視經濟報酬、變動性、聲望、工作環境;來自農民家庭的大學生更注重利他主義、監督關係等。此外,中國自古就具有濃厚的家庭觀念。許多畢業生認為擇業應該尊重父母的意願,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很多畢業生在擇業時包括地域的選擇、職業的型別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父母的態度。

(二)專業化的大學教育

專業化的大學教育是影響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形成的直接因素。與中學教育不同,大學教育不再是基礎性教育,而是為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專業化教育。大學生在入學時就按專業門類由專職教師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專業性教育。如果說入學前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識是朦朧的甚至是幼稚的,那麼畢業時他們的認識是較為深入全面的。此時的大學生不僅掌握了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能夠宏觀地把握所學專業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並在此基礎上展開職業設想、形成職業認知、進行職業選擇和職業評價。

(三)變遷的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人類生產力的向前發展而不斷髮展變化的。社會環境的變遷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引起了社會職業數量、結構、層次的變化,進而改變了人們舊有的職業價值觀念。大學生作為一個極其活躍而敏感的群體,其職業價值觀的形成更易受社會環境變遷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普遍地關注物質利益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這些觀念對在校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致使他們在職業選擇上更多地考慮經濟因素,考慮是否有利於個人的發展等等。

(四)獨具特色的個人因素

透過調查發現,一些大學生所在的家庭背景、所受的大學教育和所處的社會環境是相似的,但他們的職業價值觀卻不盡相同,這就是因為職業價值觀的形成除受上述因素影響外,還與人的個體因素有關,包括人的興趣、愛好、能力、性格、氣質等,其中興趣和愛好是大學生形成職業價值觀的前提性因素,大學生選擇什麼專業,從事什麼職業往往是從興趣、愛好出發的;能力是大學生形成職業價值觀的基本因素,任何一種職業都需要所從事的人員具備一定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好這項工作,並形成正確的職業認知和評價;氣質、性格是大學生形成職業價值觀的穩定劑,具有不同氣質、性格的人對不同職業有不同的適應性,同時不同職業對人的氣質、性格的要求也不同。而且人的氣質、性格是不易改變的,這就使得大學生對某種職業的看法、評價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問題

影響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因素是多維度的,因而教育和引導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整合教育環境,形成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職業價值觀的合力,幫助大學生從思想和現實中解決就業問題。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職業理想是指大學生在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指導下,對自己將來選擇職業做出的想象和設計,是大學生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職業而為自己設定的理想的奮鬥目標。什麼才是正確的職業理想呢?馬克思認為“我們在選擇職業時所應遵循的主要指標,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善。不能認為這兩種利益會彼此敵對,互相鬥爭,一方必須消滅另一方;人類的天性生成是這樣:人們只有為了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了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達到完善。”這就是說社會需要既為人們選擇職業提供了的動力和源泉,又為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了廣闊的社會舞臺。因此,大學生要強化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社會需求作為職業選擇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把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需求有機地統一起來,在為社會國家的工作中充分地實現自我價值。

(二)正確地評估自己,找準求職座標

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親身去實踐。因此,正確的評估自己便成為職業選擇的重要前提。大學生在進行自我評價時往往會陷入兩個誤區,一個是好高騖遠,另一個則是妄自菲薄。好高騖遠是因為大學生一直被認為是時代的驕子,但隨著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國大學教育已經由精英化發展到大眾化,大學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已經不再帶有天之驕子的光環,只是社會中的普通一員。妄自菲薄則是因為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一些大學生在社會競爭中往往感覺不如人意,漸漸地產生了悲觀失落的情緒。這兩種錯誤的自我評價對大學生擇業都有著極大的消極影響。大學生在擇業前,應該綜合考慮自己的職業興趣、專業特長、實際能力、性格氣質特點、家庭情況等,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為找到理想的工作標定準確的座標。

(三)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大學生自身素質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組織或者個人把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個人職業生涯的個人因素、組織因素和社會因素等進行分析,制定有關個人一生中在事業發展上的戰略設想與計劃安排。幫助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擇業觀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有助於大學生全面地瞭解將來所要從事的職業,增強職業針對性和目的性,在學習過程中有目的的構建與職業目標相一致的能力結構、知識結構和素質結構,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將來早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整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營造樹立正確職業價值觀的大環境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分別是影響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兩大因素,但二者不是彼此割裂相互分開的,與此相反,二者是一個相互聯絡的統_體。從時間角度而言,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深化;從效能的角度講,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大學生的職業選擇。因此,在強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同時,更應注重二者的有機結合,只有把二者融為一體,才能形成職業價值觀教育的有效合力,才能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營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