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比較研究的論文

關於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比較研究的論文

0引言

職業價值觀(vocationalvalues)是職業選擇的價值取向,是人們根據自身的需要對待職業、職業行為和工作結果的具有概括性和動力作用的信念系統。職業價值觀和個體的擇業行為密切相關。隨著我國勞動力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因而研究當今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西方理論界從20世紀20、30年代就開始對職業價值觀問題進行研究。在國內,職業價值觀的研究最早始於韓進之等人於1979年對我國青少年的職業理想的調查研究,之後的二十多年間,國內有許多學者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現狀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但以往的研究物件或者是在校大學生,或者是企業員工,較少有對在校大學生和已工作大學生的比較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對在校大學生和已工作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的比較研究,探究當今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特徵及其演變特徵。

1研究方法

1.1被試

本研究共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問卷制定階段,第二階段為問卷正式發放階段。第一階段有大學生樣本423名;第二階段有在校大學生樣本1408名,大專以上學歷的已工作大學生樣本180名。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用自編職業價值觀量表,該量表透過第一階段研究獲得。

1.3步驟和方法

第一階段:

a)專案來源。來源有3個:一是參考相關文獻,主要是寧維衛修訂的中文“職業價值觀量表(wvi)”(su—per,1970年編制)和凌文輇等在1999年所作的職業價值觀結構研究幻;二是對22名大學生的深度訪談;三是對4o名大學生的開放式問卷調查。本階段共獲得原始職業價值觀專案108條。

b)專案的篩選和維度的'確定。讓100名大學生對108個職業價值觀專案進行重要性評定,按6點評分,從“著重考慮、比較考慮、一般考慮、略微考慮、較不考慮、從未考慮”依次記為6~1分。經統計分析,剔除主成分分析中因素荷重小於0.40的專案,此階段獲得87個專案。

c)重新選擇261個大學生對87個職業價值觀專案進行重要性評定,經統計分析和專家評定,最終獲得36個職業價值觀專案,形成職業價值觀問卷。

第二階段:

a)問卷正式發放。採用團體測試,統一指導語,同時要求被試者無記名限時作答,當場回收問卷。

b)最後資料採用spssl1.0進行分析。

2結果分析

2.1職業價值觀的因素結構

本研究共獲得36個職業價值觀專案,抽取出6個主成分,總解釋率達到50.346;內部一致性係數(a係數)為0.9535。我們根據內容命名這6個因素:第一因素為“發展”,包含晉升、才能得以充分發揮等專案;第二因素為“培養”,包含有機會獨擋一面等專案;第三因素為“關係”,包含領導關係、組織文化等專案;第四因素為“安全”,包含工作穩定等專案;第五因素為“物質”,包含薪資、工作條件等專案;第六因素為“聲望”,包含社會地位等專案(見表1)。

2.2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描述性特徵

表2是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各因素得分分佈。結果表明,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六因素的受重視程度依次是物質、安全、培養、關係、發展、聲望,其中“物質”因素列居首位,高達4.8771,“安全”因素位居其二,為4.8742。單維方差分析發現:各因素受重視程度存在顯著差異(f一359.607,p<0.01)。

2.3在校大學生和已工作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比較單維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已工作大學生對職業價值觀的六個因素之間的重視程度存在顯著差異(f一70.891,p<0.001),從高到低依次是安全、培養、物質、關係、發展、聲望。獨立樣本丁檢驗表明,除關係因素外,在其它因素上已工作大學生均低於大學生,在聲望、發展、物質因素上,兩組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見表3)。

3討論

3.1當今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結構

本研究表明,當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包含了聲望、發展、關係、物質、培養、安全6個因素。和以往大學生相比,當今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有了新的內容:a)“關係”因素作為獨立和完整的因素引入職業價值觀結構。而larce等的研究是將關係的專案分散在各個因素中的;凌文輇等(1999)提出職業價值觀包括三個因素:發展、聲望和保健因素,並不包含關係因素。而在注重人情關係的中國,大多數人們把關係視為一種資源。本研究表明,當今大學生擇業重視關係因素,反映出大學生日益社會化的一面。b)“發展”和“培養”作為兩個獨立因素出現,體現了職業價值觀的時代性、歷史性。而以往學者趙喜順(1984)、寧維衛(1991)等將發展和培養因素合併考慮。c)當今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總體結構和馬斯洛的需要理論相對應。“聲望”和尊重需要對應,“物質”與“安全”和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對應,“培養、發展”和自我實現需要相對應,“關係”和社交需要相對應。由此可見,職業價值觀的因素結構大體和人類的基本需要型別相一致,從而證明了“職業價值觀是人們各種需要的體現方式”的假設。

3.2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演變特徵

本研究發現,當今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各因素的受重視程度從高到低依次是物質、安全、培養、關係、發展、聲望。從我國青年職業價值觀的歷史演變來看,自20世紀50、60年代到20世紀末,青年職業價值觀依次經歷了“社會型”、“政治型”、“經濟型”、“發揮個人特長”、“自我實現”型的演變,至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凌文輇等提出青年的職業價值觀特徵是“自我實現”和“物質利益”並重。黃希庭(1994)曾指出,職業價值觀的發展變化不是隨意主觀的產品,而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和社會原因,歸結起來是由社會生活的變革引起的。首先,當今高等教育已經“大眾化”;其次,社會的就業競爭日益加劇,我國正面臨著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民進城打工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三峰疊加”的局面;第三,大學生將“培養”作為擇業第三考慮因素,使自己能更好地在市場經濟下的人才競爭中維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充分折射出當今大學生的強烈的危機意識。本研究結果表明,進入21世紀,“物質”和“安全”並重成為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主流特徵。

3.3當今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橫向比較

本研究結果表明:已就業大學生對職業價值觀各因子的重視程度依次是安全、培養、物質、關係、發展、聲望;在校大學生對職業價值觀各因子的重視程度依次是物質、安全、培養、關係、發展、聲望。由此我們推論:第一,無論在校大學生還是已工作大學生,均把安全、培養因素作為擇業首要因素。對比我國以往年代的青年職業價值觀,該結果充分透射出當今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在校大學生體現出一定的危機意識和社會成熟度;第二,相對於已工作大學生,在校大學生把物質因素作為擇業第一考慮因素,表明當今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取向日益趨功利化和現實化,理想化色彩趨弱,表現為一種現實主義的特徵;第三,比較這兩個群體的職業價值觀發現,除關係因素外,其它因素上已工作大學生均低於在校大學生,在聲望、發展、物質因素上,兩組的差異達到顯著水平。這表明當今大學生擇業依然存在高期望高要求的特徵,對社會現實的認知仍存在不足astin、burkheimer、novak和yankelovich剮等國外的研究結果也證明了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由於受現實的社會存在及歷史事件的影響,或多或少要發生變遷,變化的總趨勢是青年大學生越來越重視自我實現、個性自由發展、經濟利益等目標。

4結論

a)當今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包含物質、聲望、關係、發展、培養、安全6個因素。

b)“物質”和“安全”是在校大學生首要的擇業因素,“安全”和“培養”是已工作大學生首要的擇業因素。

c)在校大學生和已工作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差異顯著,在校大學生在聲望、發展、物質這3個因素上顯著高於已工作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