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杯水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到水是一種無色無味,沒有氣味,透明易流動的液體;能分辨水與其它液體的不同。
2、能綜合運用感官對水進行有序的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透過比較的方法加深對水的認識。
3、在觀察活動中善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樂於合作交流解決觀察中的問題;認識有序觀察的意義。
教學重點:認識水是一各無色無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
教學難點:有序觀察水的重要性
教學具準備:水果、水槽12個、純淨水24杯、醬油12杯、鹽水12杯、白醋12杯、各種文具
教學過程:
一、引導探究的方法
師(出示水果):這是什麼?
生:蘋果。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是圓的,紅的。
師:是用哪種感覺器官知道的?
生:用眼睛看到的(齊答)
師:晚上黑燈瞎火的看不見,又怎麼分辨它呢?
生1:吃一口。
師:拿不準可不能隨便嘗喲!
生2:可以先聞一聞有沒有蘋果味兒。
生3:用手摸一摸(形狀)。
生4:還可以拍一拍,聽一聽聲音。。。。。
師:看來同學們的辦法還真不少,大家願不願意用類似的辦法來玩水?
眾生:願意!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來觀察水。(板書課題)
面對熟悉的水,學生活躍不起來,教師牽著鼻子走又會束縛學生思維。透過前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對運用感覺器官探究已熟悉,我作了一些變動,先以水果調動興趣,借用探究水果的方法(形色香味等)為後面探究水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二、指導學生觀察水
1、講解觀察要求。
師:每組桌上有一杯水,是純淨水。還有一個玻璃做的東西,誰知道它的名字嗎?
生:玻璃盆(學生笑)
師:以前沒見過當然不知道,我告訴大家,它叫水槽。我們一齊讀一遍好嗎?“水槽。”
師:水槽裡裝的是普通的自來水,喝了可要鬧肚子的。
好了,我們可以運用眼、耳、鼻、舌、手等和身邊的各種材料,用研究蘋果的辦法,來感覺水、認識水。我們比一比,哪個組觀察到的現象、發現的水的秘密最多?
2、學生玩水,教師巡視。(引導學生把發現用較準確的語言表達)
師:這組已經有了三個發現,那一組有了五個,還有更多的發現嗎?(煽情,鼓勵更多的探究)
3、學生彙報玩水的發現,教師歸類板書。
師:下面有請各個小組代表把你們做實驗時看到的現象、發現的秘密向大家彙報。
生:乒乓球漂在水上,按下去一鬆手就上來了。
師:乒乓球能浮在水上。
生:我的橡皮擦沉下去了。
生:我嚐了杯子裡的水,一點味道也沒有。
生:水可以攪動。
生:用手抓不住,但是可用杯子舀起來。
生:水是白色的。
生:不對,江裡的水是綠色的,夏天是黃的。
生:橡皮在水下我能看到。
生:可以用筆桿吹氣,水裡冒泡泡,還咕咚咕咚的響。
師:眼睛嘴巴耳朵都用上了,不錯!我們的鼻子就沒用途了嗎?
(部分學生忙去聞了一下):沒有氣味。
生:我還有一個發現,隔著水槽看我的手指變粗了。
生:還有……
師:對不起!時間關係,更多的發現我們留到課後再去交流,好嗎?
4、糾正、篩選和整理學生彙報材料。
師:同學們能有這麼多的`發現,真高興。對這些,你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水不是白的,也不是綠的,把水庫的(綠)水舀起來顏色就變了。師:那你們認為它該是什麼色呢?老師這有瓶營養快線(往塑膠杯裡倒)
生:白色的
師:與水比一比——
生:水不是白,它是無色的。
師:隔著營養快線,大家能看到我的手指頭嗎?
生:不能。
師:隔著水槽卻能看到手指頭,這說明水是……
生:透明的
師:黑板上這麼多發現,哪些才是水特有的呢?
生:沒有味道、沒有氣味、還沒有顏色。
生:我補充一點,水是透明的。
生:水是能流動的液體。
師:你還知道水是液體,不錯!
5、凸現水的主要特徵。
師:現在,你該怎樣給大家介紹水呢?
生:水是液體,透明,無氣味,無顏色,沒有味道。
師:能用一段通順的語言表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