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在山的那邊評課稿

在山的那邊評課稿範文

老師執教《在山的那邊》。

演講同學講析了古詩《過故人莊》,講得真不錯,不是從哪裡摘錄的,而是來自於她自己的理解,簡直就是一篇優美的賞析散文。她說,讀此詩時,有一種天空是那麼晴朗,心情也萬里無雲的感覺。我們聽時也被感染了。課後,我借來了她的稿子,拿去給1班2班的孩子欣賞一下。

倪老師的新課過程流暢自然,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尤其注意閱讀習慣的養成。結合導學稿學詩,讓學生明白導學稿的指導意義;比如詩的特點,怎麼讀詩,批註閱讀方法的運用,巧妙自然的拓展等,都是有效的。

自己上課時,採用了倪老師的基本流程和有特色的板書,強化了“朗讀指導板塊”和“交流批註閱讀板塊”壓縮了主題的說、寫延伸。

朗讀指導,第一次朗讀,就要高起點,聲音響亮,敢於讀,敢於亮嗓子;會聽朗讀,敢於評價。所以我組織了三遍個別挑戰朗讀,感覺是一遍比一遍好,更重要的是學生初步明白了怎麼讀好一首詩。

交流批註閱讀板塊,讓學生充分交流,老師適時追問,落實到用字用詞。目的在於,不僅要讓學生從字詞中去品味詩歌中蘊含的'感情,同時也藉此告訴同學們可以這樣批註,從不起眼的字詞中、從一個標點中、從段落結構特點中去捕捉文章的精華。

再是充分讓學生提問題,質疑問難,全班解答。比如:

“為什麼說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為什麼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後用感嘆號?”

“媽媽,那個海呢?”為什麼單獨一段?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這種子是什麼?為什麼是飄來的?

“哦,山那邊是海嗎?”“哦”的讀音讀幾聲?

……

我想這樣讓學生去尋找問題,去解答,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幫助,也有助於閱讀的深入。

不滿意的是學生主動發言的面不廣,沒有舉手如林感,還需要鼓勵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