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素材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素材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設計

【知識教學點】

1、瞭解有關四書的常識。

2、瞭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對於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能力訓練點】

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論證方法。

【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本文運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論證中心論點。

2、難點:正確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1、學生自讀課文,在瞭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透過思考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完成學習重點,懂得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義。

2、教師設計啟發性問題,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後,激發學生努力養成注重實踐、注重探索精神的熱情。

【教學步驟】

一、匯入

列舉現實生活中或摘引報刊的統計報道,有關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著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現象,並由引導學生初步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進入本課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

本文作者從關注祖國科學事業的發展,關心祖國青年一代尤其是從事科學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長的高度,選擇典型事例,特別是選取自己的生活經歷,極有說服力地闡述了不光在研究學術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學過程

投影下列思考題,討論理解本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1、什麼是格物致知?

明確:格物致知即從探索物體而得致知識。

2、傳統的中國教育為什麼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確: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3、為什麼應該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確:因為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透過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適用於哪些範圍?

明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文中列舉了哪些事例?這些事例與本文論點有什麼關係?

明確:論點: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舉事例:一是第四節,明朝格物失敗告終。然後是第十二節,我初到美國學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經歷。

這兩個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為了闡明觀點所藉以的事實論據。很好地證明了,在我國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的觀點,失敗的結局,是由於他的格物並不是真正的實驗,而是把探究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義的必然結果。我的親身經歷,雄辯地證明了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在面臨著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觀點。告訴人們格物即實驗精神在科學研究上的重要性。兩個事例,都為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一中心論點提供事實論據。

四、總結、擴充套件

本文思路清晰,例證確鑿,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長了人們知識,而且大大開啟了人們的思想,學完本文後,最重要的應在於積極培養這種精神。為此,可放手讓學生結合書後練習二展開討論,重點討論怎樣才能真正成為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

五、佈置作業

以怎樣才能避免高分低能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讀後感。

【板書設計】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論點

一、點題、剖析格物致知的含義

二、具體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層次清晰

三、總結、發出號召 敘議結合

【關於四書中的引段】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譯文:古時那些要想顯明自己的清明的德行,並推廣開去以惠及全天下人的賢者,是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的。要想先治理妥當自己的國家,就一定要先整齊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齊好自己的家庭,就一定要先從自身做起,使自己德行修潔;要想使自己德行修潔,就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地;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地,就一定要先使自己的意志誠懇篤實;要想使自己的意志誠懇篤實,就一定先要廣泛地獲取各種有益的知識;要想獲取各種有益的知識,就一定先要考究萬事萬物的道理。只有經過考究而先窮盡世間萬事萬物的道理所在,然後才能最大限度地獲取各種知識;只有先獲得儘量多的各種有益的知識,然後自己的意志才會誠懇篤實;只有當自己意志誠懇篤實了,然後自己的心地才能夠端正而不邪僻;只有當自己的心地端正無邪了,然後自己的德行才會修潔;只有當自身德行修潔了,然後才會感召自己的家人,使得家庭也修潔整齊;然後才會感化國人,使得國家也得以大治;只有當國家大治了,才會使得其他國家也從而效仿,從而使全天下都達到大治的境地。

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1529),世稱陽明先生,對於格致就有個很著名的故事:他二十一歲時,侍父於京都,遍求朱熹(宋理學家)遺書讀之,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二《年譜》)他想單刀直入探究朱學的內在理路,其誠可佳,其勇可喜,但其行動可笑:傳說陽明的爺爺喜歡竹子,在竹軒前種了許多。陽明和姓錢的朋友每天從早到晚默默地面對竹子,竭心盡力地來格其中之理。朱子說一草一木皆含至理,他們便身體力行。到了第三天,姓錢的朋友勞神成疾,陽明笑他不中用,但到了第七天,他也因耗竭心力而病倒。這七天他怎樣沉思其理,想了些什麼,後人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他一無所獲。其實,程(宋理學家程頤)朱也並不這樣去格竹子,程朱之格物致知,是對於經驗中的事物,──窮究其理;及至窮得多時,乃恍然有悟於萬物共有之理。

胡適也認為對格致最有勢力的一個解說是程子(程頤)朱子(朱熹)作的。還是在《格致與科學》一文中,他寫道:他們說,格就是到,格物就是到物上去窮究物的理。朱子說得最清楚: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吾心之明莫不有知。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 即(就)物窮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極,是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