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課堂實錄

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課堂實錄

師:同學們,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中國學生大都功課成績好,考試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舉步維艱。問題出在哪裡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會給我們啟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的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哪位同學來說說,什麼叫“格物致知”?

生1:推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

師:你的解釋來自於課文註解。老師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或者短語,來解釋“格物致知”的,大家願意試試嗎?

(學生讀課文,尋找,交流。)

生2:我找到的短語是“實驗的精神”,還有“實地實驗”、“實地探察”

生3:我找的是句子“我們都要有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

生4:我找的短語有兩個:“對事物客觀的探索”、“探索應該有想象力,有計劃”。

師:你能夠把第二個短語修改一下,與你找的第一個短語結構一致嗎?

生4:有想象力、有計劃的探索。

生5:還有,“積極的探測”

師:恩,“探測”!我覺得在“探測”這個詞語前面除了“積極”以外,還可以找到幾個修飾語,你能夠試試嗎?

生5:有計劃的、有目標的?

師:很好,讀書很仔細,你把第9小節中的關鍵詞語給找出來了。還有其他的短語或句子了嗎?(學生繼續瀏覽課文,尋找。)

生6:我發現第11小節中,有一個詞語“動手”,不知道算不算?

師:大家說算不算?

生(合):算的。

師:為什麼呢?

生7:只有透過動手實驗,才能得到新的知識,靠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是不行的。

師:你的理由好象來自於課文?(作尋找狀)

生(合):第7小節。(板書:重動手,戒清談)

師:同學們透過讀書和思考,弄清楚了什麼叫“格物致知”,下面,我們繼續來讀書。我們知道,這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作者在文中表達了許多的觀點,請同學們將作者漫談的觀點找出來,做上記號。

(學生讀書,尋找,做記號,交流。)

生8:“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探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實驗。”、“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透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測。”、“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論研究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有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師:你找的可真準確,有補充的嗎?……我們就一起來自由朗讀這些句子,這些句子雖然表述內容不同,角度不一,但是,有一點卻是共同的,你能說說這些觀點中的共同點嗎?(學生讀這些句子,思考。)

生9:都圍繞“格物致知”來說的,都論述了“格物致知”也就是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師:這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啊。(板書課題: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同學們,在一篇議論文中,作者要論證自己的觀點,都要運用一定的論證方法,大家說說,本文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生10:擺事實。

師:僅僅是事實的堆砌,能夠成為有說服力的文章嗎?

生11:還要講道理。

師:對,“擺事實,講道理”,是議論文一般的也是最常用的論證方法。(板書:擺事實,講道理)請大家繼續讀書,說說作者擺了哪些事實,講了什麼道理?(學生讀書,思考,討論)

生12:主要擺了兩個事實:一個是xx明的例子,還有一個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

師:擺這兩個事實,作者有什麼意圖?

生12:舉xx明的例子,是為了論述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舉自己的親身經歷,是為了論述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需要毫無幫助的。

師:還有什麼補充嗎?

生13:還有,寫了透過實驗來了解竹子的性質。

師:擺這個事實的目的是什麼呢?

生13:是為了論證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測的道理。

師:是的,如果像xx明老先生那樣,只是面對竹子想上幾天,結果除了頭痛之外,將一無所獲。所以,為了獲得新知識,只能……

生(合):實地實驗而得到。

師:其實,作者為了引起我們當代學生對格物致知新的認識和思考,還擺了一個事實,大家能夠找出來嗎?

生14:中國學生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師:你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生14: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

師:哦,中國的學生要學好自然科學,就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剛才,老師注意到,你在讀11小節的事實的句子時,似乎漏掉了一個詞?

生14:(不好意思)恩,漏掉了一個“往往”。

師:同學們認為,去掉“往往”這個詞,句子的意思有變化嗎?

生15:“往往”表示一般規律、通常情況,不排除特殊情況,如果去掉“往往”,說話就絕對了。

師:他說的對嗎?……老師覺得,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是非常重視譴詞造句的,類似的用法的詞語,大家還能再舉幾例嗎?

生16:“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一句中的“大都”。

生17:“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唯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

師:可見,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是論述嚴密的前提。(板書:語言準確嚴密)

同學們,透過學習丁肇中教授的這篇文章,我們知道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希望同學們重實驗,勤動手,在積極的探索過程中,享受到求知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