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基於職業能力的高職課程體系設計探討教育論文

基於職業能力的高職課程體系設計探討教育論文

摘要:職業教育專案課程體系改革是建立基於工作任務的教學模式,其理論基礎是職業教育課程的結構觀,其課程結構是選擇、組織及學習工作知識,其教學方案是專案計劃、設計、檢測,反饋構成的 “PDCA”學習迴圈。其課程專案是涵蓋整個職業能力的空間設計,也是對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教學專案;學習空間;體系構建;高職;課程體系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功能在於最大範圍的服務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求具備基礎文化知識和基礎能力、技能,而且要求具備適應職業崗位群的職業素養、崗位技能和流程控制能力。因此在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不斷加強與企業的緊密合作,提供給學生真實的工作環境,建立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結構,制定評價標準,並根據市場和企業的要求及時地進行完善和升級,以適應崗位群的變化和需求。對於學習者來講,職業教育鮮明的職業導向的培養過程和多元化的獲取知識和技能的渠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必須重新構建適應學生素質和職業要求的專業結構,從課程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方案和教學實施等方面建立符合職業成長規律的課程體系,建立基於工作任務的教學活動,建立基於職業內涵的教學內容,建立基於真實工作環境的實踐教學體系,更好的提升職業教育內涵和品牌。

一、課程體系構建思想

對於整合教學資源,提供良好的教學平臺將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根據實際的職業需求構建新的專案課程體系有利於提高電類專業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圍繞崗位群突出崗位能力培養,提前進入職業氛圍。

不同的能力不僅來自不同的知識,而且來自不同的知識結構。有效地培養職業能力,就必須把職業教育課程結構與工作結構對應起來,從工作結構中獲得職業教育課程結構。工作結構是一個實踐體系結構。這一結構不是按照知識之間的相關性,而是按照工作任務之間的相關性組織的。不同的工作任務按照某種組合方式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並把目標指向工作目標的達成,這就是工作任務,即課程結構構建思想。從課程內容整合、過程專案設計、過程教學控制、過程質量控制、專案過程教材以及專案分析與檢測等各方面構建全新的專案課程體系。從整個課程體系上分析,專案課程體系構建實際上是基於工作體系的專案構建。

職業教育課程中的“專案”指的應當是有結構的專案,即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客觀存在的工作任務模組,在這一工作任務中,要求製作出符合特定標準的產品,即製作的產品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能發揮特定的功能、滿足規定好的質量標準、包含產品製作過程中工藝檔案建立和實施等。因此,職業教育中的專案課程是一種基於工作任務的專案課程,也是適應職業崗位群能力的需要,這是其本質所在。

二、課程體系構建關鍵要素

教學要求設計。教學要求主要體現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和素質要求,熟悉產品的製造、裝配、檢測、除錯流程以及相關工藝檔案的建立。

(1)職業素質。建立基於任務目標設定、個人時間管理、團隊協作和溝通、衝突和情緒處理、作業流程控制等實際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職業素質訓練。針對性的加強基於人員、裝置、材料、方法、資訊、安全、速度和節約的8S管理模式所需能力的`培養。

(2)職業能力。圍繞典型崗位群的素質與能力要求,透過專案過程進行專案演練,培養製造、裝配、檢測、除錯流程以及相關工藝檔案建立的能力,充實專案經驗,積累崗位核心技能。

(3)學習能力。透過專案訓練、學習和討論以及學習反饋環節掌握自學的有效方法和各種虛擬學習工具(軟體),提高電路統調和故障分析能力,加強專案實施過程中的改良建議等資訊及時反饋和處理的能力。

2.教學過程設計。傳統的教學模式提供給學生基本的概念和定向的思維模式,“學”中“做”的模式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全面引入“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建立基於工作任務的教學過程,給學生提供在“做”中“學”的學習機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1)工作場景。針對企業實際工作流程和工作場景,結合開發課程專案,進行專案分析和任務分解,重現在企業中專案開發工作的任務環境。可採取理實一體化教室和虛擬工廠建構等措施。

(2)角色模擬。學生在課程和專案實訓過程中,使用開發課程專案,呈現真實的企業工作流程,模擬專案崗位角色,協同完成專案和任務,體驗和掌握各種角色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經驗。

(3)團隊協作。根據課程內容和講師的安排在授課過程中,學員將被劃分為幾個團隊,建立流水作業執行緒,合作完成一個任務和專案。

(4)專案主導。所有知識點和技能都是透過一個或者幾個專案來組織的,學生透過專案實施來逐步學習知識和技能;學員透過專案實踐可具備完成一種任務的能力,也可以透過團隊之間的協作形成多個專案的有機整合,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

(5)任務分解。將課程專案劃分為多個子任務,結合崗位能力分析相關任務需要的知識、技能、素質要求,建立作業指導檔案。透過工作任務的形式來組織學習內容、設計學習流程。 3.教學媒介設計。傳統的教育媒體已不能完全滿足職業教育教學要求,。電子技術的規模發展和資訊反饋快,對應的崗位群及崗位能力也在不斷的變化,構建職業特色的教學媒體勢在必行。

(1)教學氛圍。職業教育的教學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應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在專案驅動過程教學裡,提供學生討論的空間和醞造設計經驗交流的氛圍,促使學生融入到專案進行的過程中,成為學習的主體和保障專案驅動的主體。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室佈置,建立學習組,既有利於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發展,組別之間不同思維的碰撞又有利於滿足不同專案的獨立性。

(2)學習空間。職業院校的學習空間包含物理學習空間和虛擬學習空間以及物理學習空間和虛擬學習空間之間的有機整合設計。職業教育活動要建立和設計理論、實訓、網路綜合的學習空間,形成理論與實驗、實訓,校內對實際工作的模擬與校外真實環境的鍛鍊,合理運用和借鑑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各種學習形式,實現理論、實訓課程結合的網路學習,同時提供多層面的相關課程材料,達到“教、學、做”一體的教學環境。加強物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相結合的“無縫”連結的工學結合的學習環境和管理網路。有利於加強培養學生與未來工作相關的團隊意識、自主學習意識、創新創造力以及適應工作環境的能力。

4.教學資源設計。職業教育的改革是要實現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養,基點是課程和教材的改革。教材應結合崗位工作要求、突出能力本位。把知識、技能、工藝、情感與態度都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整體性地學習,有效地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5.教學評價設計。考核評價的內容包括專案論證、體系安排、教學效果、學習效果、學習空間轉換能力、市場評價等指標,側重崗位能力和崗位素質,提供合理有效的評價反饋機制。

(1)考核方式。根據專案過程教學的特點,提倡以專案過程控制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的雙模評價機制,根據學生在專案推進過程的綜合表現評定成績,無須組織理論考試。

(2)量化指標。考核的量化指標區別與傳統的理論與技能考核,側重於崗位素質與能力點,基於專案任務,可以透過專案方案設計與論證、專案電路過程實施、創新思維能力、協作精神、產品工藝包裝與產品銷售和專案答辯等方面形成學生綜合評定成績。

6.教學反饋設計。教學反饋是檢測和評價專案實施結果是否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是否滿足崗位素質和崗位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透過學生評價、同行評價以及企業評價的方式促進專案體系的完善。在整個課程體系構建中形成有效的PDCA迴圈。

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教學體系構建,必須體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必須適應經濟建設發展的要求和企業對人才規格的需求;高職教育的課程教學,必須圍繞基於崗位能力和崗位素質的工作流程進行改革和建設,形成高等職業教育特有的課程教學體系。建立基於工作流程的專案過程教學是有效促進高職教育發展的必需條件,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

[2]姜大源.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觀[Z].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3]蔣慶兵,徐國慶.基於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專案課程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5,(22).

[4]黃春麟.基於任務導向的高職課程改革探索[EB/OL].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

[5]翟轟.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概論[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6]黃春麟.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定的理論與實踐[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