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職業生涯團體輔導對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論文

職業生涯團體輔導對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以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為目的設計了一套團體輔導干預方案。結果顯示,實驗組在干預後的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量表總分與自我評價、收集資訊、選擇目標、制訂規劃、問題解決五個緯度的得分均有顯著的(p<0.05)提高,表明本團體輔導干預方案對於提高大學生的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具有良好效果。

論文關鍵詞: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團體輔導

綜觀國內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研究,數量不多,針對廣東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研究,更是空白。要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就業水平,關鍵在於提高其職業決策自我效能。職業決策自我效能(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ifcacy)是指決策者對自身成功完成職業決策任務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評估或信心程度。職業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是瞭解職業生涯行為的重要指標,掌管和監控著職業生涯認知與行為的發展歷程,是個人達成職業生涯目標的關鍵因素。職業生涯團體心理輔導是指應用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協助團體成員將自我概念轉變成相應的職業角色,進行職業探索,並做出職業決策的過程。本研究嘗試將團體輔導應用於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中,探索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1.研究物件。本研究的被試物件來自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原廣東民族學院)2006級學生。首先透過召開宣講會,共招募願意參加職業生涯團體心理輔導的少數民族大學生60名,接著進行每人15分鐘的單獨訪談,最後確定被試少數民族學生48名。再透過隨機分組,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4人。另外,為了進一步驗證本研究的效果,從該校2006級的漢族學生中隨機抽樣24人,作為漢族學生對照組。

2.研究工具。一是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量表。採用彭永新、龍立榮(2001)參照Betz和Taylor的“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ifcacyScale(CDMSE)”編制的“大學生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量表”。量表分5個維度:自我評價、收集資訊、選擇目標、制訂規劃、問題解決。共39個專案,五點量表計分,每個專案分別回答完成任務的信心程度,1一完全沒有信心,2一有一點信心,3一有一些信心,4一比較有信心,5一完全有信心。總分為195分,分值越高,職業決策自我效能越高。本研究中克倫巴赫係數分別為0.7657、0.6304、0.8260、0.6081、0.7097,總體為0.94050。二是團體評估問卷。自編問卷,共有十個問題,讓實驗組的成員在團體輔導後,根據自己的實際評估“學到的職業生涯發展的知識和技能有多少”“學到的內容實用性如何”“對於自身理解、思考職業生涯方面的問題是否有幫助”“對職業選擇的信心是否有提高”“對了解自己並與他人分享情感和經驗是否有幫助”“對自己的幫助有多大”“參加團體輔導的目標的達成程度”“是否喜歡參加這個團體”“本次團體的凝力如何”“如果再開展類似的團體輔導,是否願意再參加”等。三是團體輔導滿意度問卷。自編問卷,主要了解參與干預的被試學生對活動設計、組織、實施的滿意程度。

3.團體輔導方案。本輔導方案以班杜拉(Bandra)的自我效能理論,特別是有關提高個體自我效能途徑的理論為依據,參考國內外有關職業生涯團體輔導方案,再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特定的心理特點設計而成。本研究的團體輔導方案共分8個單元,分別是“萍水相逢”“我是誰”“我想做什麼”“我與職業”“美麗目標”“我的生涯我作主”“我的未來不是夢”和“笑迎未來”。每個單元有不同的目標、活動內容和家庭作業。所有的活動均是圍繞職業決策自我效能的五個維度——自我評價、收集資訊、選擇目標、制訂規劃、問題解決而展開,活動中安排了大量的團隊訓練活動,如“樂隊總指揮‘個人演唱會”“鏡子”“我的成功”“微笑訓練”“形體訓練”等自信訓練活動,“棒打薄情郎”“20個我活動”“他人眼中的我”“頭腦風暴”“熱椅”等催化性活動,“背摔”“猴子撈月”等團體協作活動,“畢業生訪談”“SWOT自我分析”等團隊分享活動。

4.研究實施過程。為了更好地保證實驗組的互動性、實效性,根據一般團體輔導不超過20人的原則,研究者把24人的實驗組再分為兩個小組,每小組12人。為了排除干擾變數的影響,研究者採用抵消平衡法,對小組A、小組B的輔導,採用A—B,B—A…A—B,B—A的順序進行輔導,對兩小組同一單元的輔導在同一天完成,控制次序誤差和遺留效果的影響。對實驗組實施團體輔導共8次(每週一次,時間具體為週六),每次活動約2小時。對照組無干預,實驗組輔導結束,馬上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實施後測。

二、結果與分析

1.實驗組前後測差異檢驗。對實驗組前後測值進行比較(t檢驗),發現實驗組前後測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及各維度差異顯著,具體見表1。

2.實驗組和少數民族學生對照組前測、後測差值差異檢驗。在實施干預前,研究者對實驗組和少數民族學生對照組各項指標的前測值進行比較(t檢驗),發組兩組在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及其維度上未見顯著差異,因此兩組被試是同質的。在實驗結束後,馬上對實驗組和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照組的前後測差值進檢驗,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及各維度差異明顯,結果見表2。

3.實驗組和漢族民族學生對照組前測、後測差值差異檢驗。在實施干預前,研究者對實驗組和漢族學生對照組各項指標的前測值進行比較(t檢驗),發組兩組在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及其維度上未見顯著差異,因此兩組被試是同質的。在實驗結束後,馬上對實驗組和漢族大學生對照組的前後測差值進檢驗,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及各維度差異明顯,說明團體輔導在自我決策效能以及各維度上不僅與少數民族學生相比效果明顯,而且與漢族學生相比同樣效果明顯,結果見表3。

4.團體活動效果評估。實驗組成員對本次團體輔導的效果評估是非常肯定的。從對輔導內容的評價來看,83.33%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在團體輔導中學到的職業生涯發展的知識和技能”非常多,87.50%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團體輔導中學到的內容”非常實用。從對輔導的感受性評價來看,79.17%的實驗組成員認為“輔導對於自己理解、思考職業生涯方面的問題”有很大幫助,83.33%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參加本次團體輔導,使自己對職業選擇的信心”有很大提高,75%的實驗組成員認為“本次團體輔導對於本人瞭解自己並與他人分享情感和經驗”有很大幫助。從對輔導的目標達成評價來看,79.17%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參加本次團體輔導對於自己的幫助”很大(比較大的佔20.83%),75%的實驗組成員認為“參加團體輔導的目標的.達成程度”非常好(比較好的佔25%)。從對輔導過程的認同感評價來看,66.67%的實驗組成員認為“本次團體的凝聚力”非常強(比較強的佔33.33%),87.50%的實驗組成員表示“如果再開展類似的團體輔導,肯定願意參加”。

5.實驗組對本次團體輔導滿意度。實驗組成員對八次活動的滿意評價接近80%或以上水平(評價“非常好”與“很好”兩項結果累加),說明他們認可團體輔導的整個運作過程,說明團體的創始階段、過渡階段、成熟階段、結束階段較為順暢、有效,具體見表4。

三、建議與思考

1.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應注重大學生職業決策效能的提高。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影響著人們對職業生涯行為的瞭解,影響著人們職業生涯抉擇方向及信心,影響著人們自我成長和職業生涯的成功。因此,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中,必須注重大學生職業決策效能的提高。本研究顯示,大學生的職業決策自我效能提高,能有效提高其自我評價、收集資訊、選擇目標、制訂規劃、問題解決的水平及能力,從而提高其生涯規劃能力和生涯發展能力,最終提高他們的就業核心競爭力。

2.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應注意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需要。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關注的物件是全體大學生,但大學生有著不同的專業背景、性別差異、年級差異、民族差異、地區差異、學校差異,大學生當中存在很多不同的群體,每個群體有不同的特點和需求。職業生涯輔導應關注不同的群體,從每個群體不同的特點和需求出發,提供不同的個性化服務,才能進一步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本研究就從民族、年級的差異人手,基於大學少數民族低年級本科學生的特點展開干預,研究結果顯示,本次干預是積極的、有效的,這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的個性化服務提供了很好的實踐例證。

3.團體輔導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一種有效的形式 本研究證明了職業生涯團體輔導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的一種有效形式,職業生涯團體輔導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形式靈活,互動性強,強調體驗、分享,能滿足大學生的階段性心理需要,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另外從本次研究的效果評估及團體成員的滿意度來看,大學生也非常歡迎團體輔導的形式。因此,團體輔導應成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的重要發展方向,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應加強在團體輔導方面的學習、研究以及實踐。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職業生涯團體輔導能有效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職業決策自我效能及各維度(自我評價、收集資訊、選擇目標、制訂規劃、問題解決)。本研究設計的團體輔導方案是一套可行的、針對性強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職業生涯輔導工作實施方案,可以在高等學校職業輔導工作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