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從未進過校門的素質教育隨筆

從未進過校門的素質教育隨筆

隨筆,顧名思義:隨筆一記,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有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樣,作者慣常用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的見解和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隨筆作為一種文學樣式,是由法國散文家蒙田所創的。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從未進過校門的素質教育隨筆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杜馬斯然辭職了,開始她10年職業生涯的第二個間隔年,此時為2016年7月,她25歲。

你沒猜錯,她13歲就開始工作了。如此隨性與她的成長經歷不無關係。杜馬斯然沒有上過一天學,純粹靠家庭素質教育的營養開花結果。

畢業於中央工藝美院的父母任職高校多年,深諳教育體制的缺陷。他們堅信,教育孩子和創作藝術品一樣,材質決定方法,而填鴨式的教育,填充了所謂的知識,但桎梏了靈性,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所以,女兒出生後,夫婦倆雙雙從高校辭職下海,到廣東順德安家,讓女兒在家讀書,隨緣就教。

看似放養的“在家教育”也是有規矩的,不能做的事絕對不允許做,“這是做人的底線。”斯然小時候特調皮,經常爬樹翻牆,舞刀弄劍,只要不危及安全,父母都不會反對。一次,7歲的斯然跟著父母到朋友家做客。斯然跳到主人家門前的魚池裡,懷裡緊緊抱著一條大錦鯉,她正使出渾身解數不讓它掙脫。“啊……”主人不由自主地發出叫聲,這可是他精心餵養多年的寶貝。斯然哪懂這個,正得意地向父母展示自己的戰果。一向寬容的父親拉下了臉……那天回到家,極少動武的父親對斯然一頓狠揍。這次捱揍讓她懂得了“不能亂動別人家的東西”,她現在是個界限感很強的人。

杜馬斯然13歲半時,來到廣州,寄住在父母的一個朋友家,父母覺得是時候讓她到社會中去歷練了。白天,她隨這家的阿姨去雜誌社上班,晚上回家,跟這家的叔叔學習古琴。後來在一家名為《生活速遞》的雜誌社,斯然跟隨家居欄目編輯實習了3個月就能獨當一面,接手家居欄目。不久,她又接下了《人物》欄目的採寫任務,周旋於畫家、設計師和現代舞者之間。

讓一個小孩子去採訪,受訪者會有何感想?杜馬斯然從思想素養到為人處世的成熟讓編輯部的前輩們徹底歎服。有人向杜馬斯然討教:小小年紀何來的底氣?杜馬斯然嫣然一笑:“多讀書唄!”原來,在家上學的她,5歲就讀完了四大名著;電視上熱播《還珠格格》,她的床頭就會出現一本《還珠格格》;播放《雍正王朝》,媽媽就帶她去買二月河的系列小說原著,然後一起暢談讀後感。而父母和朋友們談論政治、哲學、宗教、藝術、社會問題、商業經營時,從不迴避小小的她。她在一邊安靜地聽著,看似心不在焉,偶爾冒出一句卻讓大人驚歎不已。就在這樣的薰陶式教育下,杜馬斯然慢慢打造出“三觀”。長大以後,斯然切身感受到,教育最核心的任務就是塑造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這比傳授知識、技能都重要。

而讓家長們咬牙切齒的青春叛逆期,在杜馬斯然身上也不見蹤影,原因很簡單:“我父母對我的期望值很低,只要我開心就好。他們也不要求教育的回報。從來沒有逼迫,何來叛逆?”

在雜誌社工作了兩年,斯然決定開始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間隔年,讀書學習、遊歷充電。

斯然的完全獨立也從這一年開始了。“那是你的生活,你自己做主。”父母從不干涉她的決定,他們有自己的事忙,除非她來請教。不到16歲的斯然一個人住在廣州,不工作時父母每月給她500元生活費,在2006年,這隻夠最基本的開銷,可父親從來不問她夠不夠用。

17歲,斯然應聘進入佛山電視臺。她策劃過大型真人秀表演,做過談話節目、美食節目、娛樂節目,還開過電視臺的線下實體店。辭職前,她和一名男同事搭檔主持的時事評論節目《8090觀天下》是佛山電視臺收視率排名第二的節目。這是一項高強度的'工作,每天上午梳理新聞熱點,撰寫評論,下午錄製,晚上播出。漸漸地,她感覺自己這隻罐子太小了,裡面盛載的東西已經快倒光了,有必要把罐子變大一些,重新吸納所需。時刻保持清醒的空杯心態,讓她再次停下來,換一個角度嘗試新生活。

回到家,斯然告訴父母自己辭職了,父親不以為然:“哦。”然後是慣常的那3句話:“你胖了?(言下之意:注意身體。)”“你最想做的事找到了嗎?(言下之意:要做自己最喜歡的事。)”“你現在在幹什麼?(言下之意:要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這其實就是父母對她的最終期望。在杜馬伕婦的概念裡,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輸,而是點燃,點燃孩子心中的理想和激情,而快樂獨立比隨波逐流更值得嚮往。

斯然也有自己的遺憾:缺乏系統的專業學習,要靠自我覺醒不斷充電;沒有同學圈,曾嚮往過4個女生一間宿舍的校園生活。但同時,杜馬斯然又感到自己很幸運:有一對從來不焦慮的父母,使她身心得以舒展,成長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