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技

道教對古代科技的影響思索論文

道教對古代科技的影響思索論文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重道輕器,把科學技術當作“奇淫巧技”,向來不為社會重視,但中國卻出現了“四大發明”等對世界發展影響深遠的科技。這裡麵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道教的影響,本文從道教對中國古代科技的影響看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

魯迅先生在《致許壽裳》一文中提到“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讀史,有許多問題可迎刃而解”。在《小雜感》裡說到:“人們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基督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者,懂得中國大半。”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也說:“道家思想和行為的模式包括各種對傳統習俗的反抗,個人從社會上退隱,愛好並研究自然,拒絕出任官職……中國人性格中的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自於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會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經爛掉的大樹。”從這些論斷中,我們可以看出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無法替代的地位,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對古代化學研究的推動。

在一般人看來,宗教是迷信,是反科學的。但事實上,道教與古代尚未與冶煉術分家的化學有密切的關係。中國古代道士們從神仙方士那裡接受了追求長生的觀念與方法。道士們認為,人可以長生,但要長生,必須服食不死之藥。那麼,這種不死之藥是什麼呢?其不可能是草木藥之類,因為草木藥本身易腐爛,在火中會化為灰燼。由於草木藥自身沒有堅固性、永恆性,移入人的身體中,自然不能使人長生不死。因此,必須發現一種堅固不朽、無變化的藥物,透過服用這種藥物,使其不朽性傳入人體中,服用者便可以長生不死。這種不朽的藥物,就是金丹。“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出生不死。此蓋假求於外物以自堅固……”道家煉丹學說把服食還丹金液看作修行的最上乘的方法,故此十分重視對礦物質藥材的燒煉。晉代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裡講到“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丹砂即硃砂,化學成分是硫化汞(HgS),性狀呈紅色,經過燒煉(HgS+O2→Hg+SO2),硫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硫(SO2),把汞(Hg)分離出來。這樣就得到了煉丹術裡重要的藥物——水銀(道教外丹術中稱“玄明龍膏”)。

道教煉丹理論認為經常服用“玄明龍膏”可以成仙,在《陰真君金石五相類》一書中提到“玄明龍膏……服食一道,有不可思量之功。”“積變又還成丹砂”就是把汞(Hg)與硫磺(S)化合(Hg+S→HgS)變成硫化汞(HgS),性狀呈黑色,經過昇華成硫化汞的結晶,性狀呈紅色,即又變成丹砂。黃金不易與其他元素化合,難於溶解。

二、道教與古代醫學、藥物學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說“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一方面,道教為了修煉成仙,首先得祛病延年,而醫學、藥物學正是為了防病、治病、延年益壽。另一方面,醫藥不僅可以使自己得到保健,還可以治病救人濟世。道教透過施藥治病接近群眾,達到宗教宣傳,擴大影響的目的。

道教煉丹家發展成為醫學和藥物學專家。晉葛洪、南天師道代表人物陶弘景都有大量的醫學著作,對古代醫學和藥物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特別是隋唐之際的著名道士孫思邈,對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著有《備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合稱《千金方》,共收集八百多種藥物,5300多個處方。他首創複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主張獨立設科,重視婦科和兒科,孫思邈對今天的醫學和醫學院的學生仍有影響。

道教的外丹術促進了中國古代藥物學發展。外丹術的發展,為醫藥學積累了知識,加深了對鉛丹(pb3O4)、鉛白[pb(OH)2?2PbCO3]、石灰(CaO)、丹砂(HgS)等礦物的產地、特性和用途的瞭解;並對鈉硝石(NaNO3)與芒硝(Na2SO4?10H2O)等形態類似的礦物,有了簡易可靠的鑑別法。煉丹方法和中醫實踐相結合,推動了古化學制藥技術的發展,豐富了中國藥物學的內容。兩漢前的醫學文獻中,基本上無化學藥劑,也不使用膏藥。

道教徒把藥分成上、中、下三品,認為上品藥服之可以使人長生不死,中品藥可以養生延年,下品藥只能治病。這是對藥物學的一種分類方法。南朝陶弘景著的《本草集註》中對藥物作了更詳細的分類,按藥物的效能和治療功效分八十多類。

在中國文化中道教居隱性地位,但它根植於中國文化土壤,在長期發展熔融過程中,對我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產生過巨大而複雜的輻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響。所以,中國古代科技雖然在主流的儒家文化社會不被重視,但卻能夠獲得巨大發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