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技

從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看科技報道的走向論文

從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看科技報道的走向論文

摘 要:中國新聞獎是是經中央批准常設的全國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科技媒體的獲獎作品對科技媒體的報道方向有一定的導向意義。本文選取了近六屆中國新聞獎的評獎結果進行分析,探討了科技報道加強傳播力、擴大影響力的路徑。

關鍵詞: 中國新聞獎 科技報道 走向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公眾科學素養的提升,科技傳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與其他行業媒體相比,科技媒體尤其是科技平面媒體的發展,由於所處的市場空間實在太小導致競爭進一步升級。因而,研究市場規律,探索科技報道的正確走向成為科技媒體必須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中國新聞獎是全國優秀新聞作品的最高獎,每年評選一次,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自1991年至今已評選21屆,湧現出眾多的優秀科技新聞作品。

2006年我國召開了新世紀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正式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國務院同時出臺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黨和國家的重大舉措,為科技新聞報道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筆者擬選取從這一年開始的近六屆中國新聞獎中科技媒體的獲獎作品,對其進行分析並尋找規律,以期為科技媒體確立科技報道的走向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近六屆“中國新聞獎”科技類獲獎作品基本概況

經過對第16屆至第21屆“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進行篩選,既滿足科技報道,又滿足科技媒體刊播這兩項條件的並不多,共有14件,年平均2.33件。具體結果如下表:

2006年~2011年“中國新聞獎”科技類獲獎作品 一覽表

年份 獎項級別 體裁 題目 獲獎單位

2011 二等獎 評論 《專家哪裡去了》 《科技日報》

2010 二等獎 訊息 《中國首次提出“人類泛基因組”概念》 《科技日報》

2009 三等獎 訊息 《1104枚火箭彈令“鳥巢”上空雷雨消遁》 《科技日報》

2008 二等獎 系列報道 《中國鐵路裝備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探尋》 《科技日報》

三等獎 訊息 《我輸水工程首用盾構方式穿江越河》 《科技日報》

通訊 《科學巨星背棄科學之後 ——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沃森的悲劇》 《科技日報》

2007 二等獎 訊息 《地學科研愁的是“沒人花錢”》 《科技日報》

三等獎 評論 《“院士造‘院士’的反”值得喝彩嗎》 《科技日報》

通訊 《誰來傾聽發明人的聲音》 《科技日報》

系列報道 《青藏鐵路》 《科技日報》

2006 一等獎 版面 《科技日報》10月17日一版 《科技日報》

二等獎 評論 《農科院所製假坑農的多重惡劣性》 《科技日報》

通訊 《科考隊員何時不再睡“狗皮褥子”》 《科技日報》

三等獎 系列報道 《來自深圳自主創新的報告》 《科技日報》

從以上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近六屆的中國新聞獎中,科技類媒體只有《科技日報》一家躋身其中,其他科技媒體難得一見。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科技媒體的報道水平不高,更多的原因應該在於評獎機制本身的一些侷限,比如報獎名額的限制。一般來看,《科技日報》以外的'科技媒體要取得報送中國新聞獎的資格具有比較大的難度,無論是地方還是行業的科技媒體,均需要從本地或行業報系統中脫穎而出,其難度可想而知。

二、科技類獲獎作品分析

從獲獎作品的體裁分析來看,版面1件,訊息4件,評論3件,通訊及系列報道6件。如果不考慮版面這個類別,其他報道型別的獲獎數量差別不大,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內容比形式更為重要。下面筆者將從獲獎作品的內容角度出發,進行一些規律性的總結。

獲獎的4條訊息,涉及的內容都是一些重大的科學工程問題,如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氣象保障,天公不作美可能會影響整個開幕式的成敗,最後可以說是氣象保障工作成功讓天公作了美。公眾自然就很關心這背後的“隱情”,記者正是順應了這一需求,及時採寫了這條訊息,既解疑釋惑,又傳播了科學。又如《地學科研愁的是“沒人花錢”》這條訊息另闢蹊徑,沒有去炒作科技界為公眾詬病的爭專案、爭經費等問題,而是丟擲了愁的是“沒人花錢”的話題,揭示了條件艱苦的科研專案難以吸引人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科技界的浮躁,實際上也是一個科學精神的問題。

再看獲獎的3篇評論,評論代表的是媒體的聲音,因而評論目前受到了各家媒體的重視。作為中國科技界的“喉舌”,《科技日報》的評論不僅要著眼於科技領域本身,更要用大科技的理念去審視社會的熱點問題,發出本報的理性聲音。從獲獎的3篇評論來看,其所議論的都是社會熱點問題,但並沒有停留在議論本身,而是進一步引申出其背後的科學思想和方法,給人以啟示。

獲獎的通訊及系列報道既有關乎重大問題的長篇,也有關注科研人員生活的“小品”。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巨星背棄科學之後—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沃森的悲劇》,這篇文章更像一個述評,所涉及的話題實際是目前熱議的科學道德問題,雖然素材來源是國際而非國內,但依然獲獎,在中國新聞獎中還是不多的,可以用彌足珍貴來形容。

三、科技報道提高傳播力的路徑

獲獎既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但獲獎作品還是能夠基本反映出國家、社會、公眾對科技新聞報道的需求。透過對以上獲獎作品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從而提高科技新聞的傳播力。

(一)堅持從科技角度看社會熱點。公眾對深奧晦澀的枯燥知識永遠不會感興趣,這和他們科學素養的高低並沒有多大關係,因為能否弄明白那些專業的術語,對公眾的生活不會產生多大影響。由此看來,要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靠說教式的科技新聞報道是完不成任務的。筆者以為,科技類媒體應向其他媒體,包括都市媒體一樣學會追逐社會熱點,但這種追逐應該有更高的起點,那就是立足科技。這是科技媒體的根,是科技媒體區別於其他媒體的本質特徵。站在這個起點上,挖掘出社會熱點背後所隱藏的科技元素,既能吸引公眾的眼球,又能達到傳播科技的效果。

(二)瞭解和掌握普通公眾的科學需求。每個人都有好奇心,科學家應當是最具備好奇心的一個群體,因為正是緣於對某些未解問題的痴迷,才會產生純粹的研究衝動。普通的公眾也有好奇心,對很多事情也希望求得甚解,這種需求就是科技新聞報道的重要源泉。前文已經述及,奧運開幕式的天氣保障,群眾都很關心,也都想了解是怎麼保障成功的。順應公眾的這種需求,就不愁寫不出好的科技新聞作品。

(三)對科技界的熱點事件要敢於發聲和善於發聲。近年來,科技界的熱點事件不少,但似乎負面的內容更多,如院士舉報院士、隔三差五的論文抄襲事件等。對於這些科技界內部的紛爭,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都市類媒體似乎更感興趣,而不少科技類媒體卻是“鴉雀無聲”。科技媒體對科技熱點事件發表評論態度審慎,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很多的問題,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其背後有一些複雜因素,所以科技媒體自然就會表現得比較審慎。但如果一味審慎,久而久之,就會對科技媒體的公信力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面對熱點,不要回避,要在深思熟慮之後,發出科技媒體的權威聲音,這是提高科技媒體影響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四)關心科技人員的“柴米油鹽”。開啟目前的科技報紙、雜誌,前沿科學、重大工程等佔據了大量版面,但反映普通科技人員學習生活的報道卻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科技媒體認為這不是報道的重心。但反過來看,科技人員無疑是科技媒體最穩定的讀者群之一,如果科技媒體不關心他們的生活,不能反映他們的訴求,那這個穩定的讀者群又能維持多久呢?

總之,面對當今激烈的媒體競爭,科技媒體必須要放下身段,傾聽來自社會、來自公眾的聲音,切實提高科技新聞報道的傳播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新聞獎歷屆獲獎作品[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