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柔性化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柔性化培養模式研究論文

摘要:

針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多樣化需求與高等院校培養模式存在隔閡的現狀,本文基於勝任特徵模型的三個基本要素,構建柔性化培養模式,並提出基於柔性化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設定和實踐教學環節。“基礎+模組+特色”的柔性化課程體系可以滿足人才培養的知識結構與技能要求。“基礎”強調人才基礎知識的全面性;“模組”注重人才的技能培養;“特色”表現為細化專業方向設定、特色課程及特色實踐環節。實踐教學環節應建立綜合性物流實驗室、建立企業物流實習基地,以實踐促進教學。

關鍵詞:物流管理專業;柔性化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實踐教學

物流人才缺乏與培養模式存在缺陷將嚴重製約我國物流業的長遠發展。教育部已經把物流專業人才列為我國十二類技能型緊缺人才之一,缺口達60萬[1]。為了緩解物流人才缺乏問題,我國已有172所高等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本科專業,30所高等院校開設了“物流工程”本科專業。但目前高等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與物流企業人才需求存在隔閡,需要對其培養模式做進一步完善[2]。本文主要以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為研究物件,在分析物流企業對人才需求多樣性的基礎上,提出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柔性化培養模式,並基於柔性化培養模式設定相應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探討。

1、企業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多樣性。

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是指各類企業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企業管理人才。物流經營企業以及各類工商企業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從業範圍為運輸、配送、包裝、搬運、流通加工、儲存、進出口業務、訂單處理、流程計劃等物流作業活動和整體規劃。從業崗位從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到資訊管理員、網路維護員、倉庫保管員等。不同領域、不同崗位對物流管理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也不同:從事專業物流運營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具備物流管理基本理論、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基礎的專業物流人才;商品流通企業或以營銷業務為主的部門需要熟悉市場營銷理論,又懂得物流業務的複合型人才;在製造企業中從事生產管理的人員,需要懂得企業生產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工科基礎。

針對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多樣性,目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對物流人才的評價標準還缺乏一個科學、規範的參照點,招聘時拿不準測試哪些關鍵素質、知識點。高等院校也拿不準開設哪些有針對性的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以適應多樣化人才需求。那麼,現代企業的物流管理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本著這一問題的探索,本文采用勝任特徵模型的緯度劃分[3],來構建物流管理人才的柔性化培養模式,有望消除或緩解我國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與現代物流企業人才需求之間的差距,以及人才結構失調的困境。

2、柔性化培養模式的構建。

在如此多樣化的人才需求背景下,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面臨諸多困難。如果物流管理課程設定範圍過大,將會導致所培養人才的基礎理論不紮實,專業知識與基本技能不精深[4]。這種課程設定也會給教學工作帶來困難,教學計劃、課程設定、教材選用等教學環節都不好組織,勢必影響教學質量。如果課程設定的面過窄,人才知識結構單向化,知識面狹窄,技能單一,同樣不能適應市場對物流人才多樣性的需求[5]。針對這一兩難的問題,本文基於王強(2006)劃分勝任特徵模型緯度為人格特徵、知識、技能和能力的基礎上[3],透過對長江三角洲地區一些物流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的實地訪談,發現他們對招聘物流管理人才最看重的是知識、技能和能力。他們認為人格特徵僅透過高等院校培養是不夠的,或許先天稟賦和工作的歷練對人格特徵影響更大。因此,本文將考慮高等院校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導向是知識、技能和能力,構建本文的柔性化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

從圖1所示,結合企業人才勝任特徵模型的三個基本要素,將與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課程設定體系與實踐教學環節實現互動匹配。課程體系設定需要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掌握紮實的管理科學、經濟學、工學及資訊科學基礎,具備物流基礎理論和方法,掌握寬口徑、複合性、應用性的知識體系;實踐教學環節需要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具備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技能,接受過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能力的訓練,具備物流管理、規劃設計等較強的實務能力。因此,柔性化培養模式的目標是培養理論知識紮實、知識面寬廣、適應能力較強,具備“寬口徑、厚基礎、細方向”知識結構和能力的複合型、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3、柔性化培養模式的課程設定體系。

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課程設定是實現柔性化培養模式的必要保障,因此需要依據人才柔性化培養模式的目標進行科學、合理規劃,並隨著物流業的發展對現有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學科性三段式課程內容進行改進,透過 “基礎+模組+特色”的形式使課程體系柔性化,滿足人才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細方向”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的要求。

(1)基礎教學部分包括公共基礎教學、學科基礎教學與專業基礎教學,強調人才基礎知識的全面性,注重人才的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學習深造打下基礎,實現培養的“寬口徑、厚基礎”要求。

模組教學部分包括專業模組與選修模組,注重人才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實現“細方向” 的要求:

一是根據專業細化方向的設定。

二是根據專業特點、學校及學院的學科優勢、地方經濟發展設定一些特色課程及特色實踐環節。

透過“基礎”與“模組”的最佳化組合,建立人才培養的柔性化的課程體系。

(2)公共基礎教學需要依據學校教學大綱統一設定,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質。

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思想品德課程、高等數學、自然科學基礎課程、體育課程、外語課程、軍事訓練課程和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等。學科基礎類課程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本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課程。依據管理學、經濟學及工學主幹課程設定,包括管理學、經濟學、運籌學、機械設計、機械製圖、會計學、統計學、計算機應用類等課程。專業基礎課程主要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主幹課程,包括物流管理學、工程經濟學、系統工程、設施規劃與物流、物流課程設計等。

(3)模組教學由專業模組與選修模組組成。

根據物流管理學科的具體方向及物流管理專業設定背景劃分多個方向模組,並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學校及學院的學科優勢設定特色課程,比如設定企業物流管理、國際物流管理、運輸管理、倉儲管理等專業方向模組,不同的方向設定不同的核心課程供學生選修,可包括國際物流、採購與供應管理、物流戰略、物流系統、供應鏈實施與策略、物流運輸管理、配送管理等課程。物流細化方向的設定,進一步體現了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特點,同時也表現出人才培養的特色。選修模組包括公共選修課、學科選修課以及專業選修課。公共選修課是學生根據個人基礎、能力、志趣和特長,跨學科、跨院、系選修的課程。學科選修課是進一步拓寬專業口徑,擴大知識面,使學生了解本學科內其它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程和本學科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的選修課程。專業選修課包括一些邊緣選修課,加深專業基礎和專業技能的拓寬。“基礎”與“專業模組”和“選修模組”的不同組合,使得課程體系具有一定的柔性化。

4、柔性化培養模式的實踐教學環節。

物流管理實踐環節多、系統性強、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絡,因此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不僅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更強調人才培養實踐性和應用性,以實踐教學促進課程教學,真正達到培養複合型、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專業人才的`目的。

高等教育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雖然許多專業也設定了相關的實踐教學環節,但往往浮於表面,未能真正引導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實踐教學是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培養學生獲得對實際問題的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技能。

柔性化培養模式的實踐教學環節需要建立綜合性的物流實驗室,不僅要加大實踐環節的課時數,更需要設計一些綜合性實驗及實習環節,將基礎與模組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過程中,並將所學知識貫穿起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動手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同時還需要在課程設計、畢業設計中開設一些具有規劃性、設計性的環節,鼓勵學生在理論規程設計的基礎上大膽引進現代化理念,開拓思路,培養創新精神、創造能力。

柔性化培養模式的實踐教學環節還需要加強高校與物流企業的合作,建立長期的物流實習基地,透過企業講座、實習、培訓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強今後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

5、結束語。

針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需求與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存在隔閡的現狀,本文提出柔性化培養模式,旨在透過人才勝任特徵模型的三個基本要素與課程設定體系、教學時間環節的互動匹配,來實現“寬口徑、厚基礎、細方向”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並建立的與之相適應的柔性化的課程體系和實踐培養環節,是適應物流人才多樣化需求,促進物流產業和國民經濟發展在人才培養上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蓓, 趙柴厚。 關於物流管理專業教改思路[J]。中國市場, 2008, 10:154—155

[2] 龐燕,王忠偉。教學研究型大學物流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思考[J]。中國市場,2002,(2):23—26

[3] 王強。 物流管理人才勝任素質模型的研究現狀綜述[J]。工業技術經濟,2006,25(8):105—108

[4] 劉聯輝。 物流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的思考[J]。 物流技術, 2005, (2):35—37

[5] 周江華, 劉桂雲。 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探討[J]。 中國水運, 2003, (1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