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小學教育

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弊端論文

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的弊端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名教師,這麼多年來冒睹著教育的一次次改革和教材的一次次更新,常感到我國教育正在邁向一個新的臺階。素質教育的提倡更是滿足了社會對人才的多方面需求,為人才的社會化創造了條件。

論文關鍵詞:應試教育 抑制水平師資不足養成教育

目前,在這個教育事業蒸蒸目上的新時代,我們山區農村的教育卻存在著令人觸目而傷懷的問題。

第一,現在的農村教育仍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宣傳已深入人心,可是口號喊得響,但在這裡卻並不實行素質教育,不能因材施教挖掘學生全方面的才能。每次考試雖然不張榜公佈,但是仍透過分數來看一個學生的素質。分數高便是好學生,而對於學生其他方面的才能不能發現並挖掘出來,加以引導。學生對學習知識沒有興趣,因此產生厭學心理,以致中途退學。學校衡量教師素質的高低也是透過教學成績,即透過學生平均分數來評價一名教師,所以作為教師只能竭盡全力提高學生的成績,因此造成農村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嚴重脫節。

第二,教師所教科目專業不對口。國家設立專科學校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專業人才,分配到工作崗位來改善教育現狀,提高教學水平。而農村中小學教師大部分不能任教自己所學科目,教師所學的專業知識不能在工作崗位上得到充分發揮和施展。一般情況下,學校缺哪一科教師,就安排新兮配教師教哪一科。教師在很大程度上缺少自主性,這樣不但不利於教師教,更不利於學生學。教師要適應這個新的專業需要很長時間的學習和鑽研,而這個過程已經無形中抑制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

第三,學校不注重音樂、體育、美術和微機課程。這幾科不但沒有專業的老師,而且還時常更換,有時甚至被取消或被其他科目佔用。學生們課程多.他們緊張的大腦得不到放鬆和調節。中學生是多麼希望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啊!照這樣下去,學生們就不能夠發揮自己的音體美特長,他們連最起碼的樂理知識和最基本的體育口令甚至都不懂。他們所向往的學校生活從小學時代就失去了色彩,整天被大量的作業和習題所纏繞,他們日思夜盼的便是星期天,而星期天各科作業充斥了他們的假目空間。可憐了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和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目光。由於學校的音體美課程不能正常開設,學校失去了生機和活力。在網路資訊高速發達的今天,學生的微機知識還是微乎其微,更做不到熟練地運用。

第四,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不足,尤其是低年級教師工作量偏大。農村教師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民辦教師轉正的,這些教師雖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農村的教育付出了心血與汗水,但是由於他們的知識水平和知識面有限,不能緊跟日益發展的現代教育的步伐。在農村學校,真正的大中專畢業生屈指可數,即使來到農村,也有一部分人在思想上不願根植於農村,把農村學校作為積累經驗的場所和跳板,最終進入縣城。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的教育現狀就可想而知了。在絕大部分農村小學中,一至三年級的教師每人任一個班的所有課程,他們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全部在教室中進行,並且只要是上課時間就不能離開教室。學生每一天、每一週甚至一年下來都只接受同一種教學模式。學生沒有新鮮感,教師工作量大,就教學效果而言,並不是很好。 第五,家庭教育不能有力的配合學校教育。學生和家長把《未成年人保護法》當作“對付”教師的法寶,弄得許多教師在上課時對學生的打鬧不敢管,課堂秩序一片混亂。在這些家長和學生眼裡,反正有規定說教師不能打學生,但沒規定學生不準打教師,於是就發生了學生不尊重老師,甚至打老師的事件;有的家長到學校無理取鬧,使正常的教學都無法進行;有的班主任到學生家家訪受到了冷遇,家長拿話訓斥老師;家長會本是有利於學生成長的一件好事,但在農村一個班只有四五名家長來開家長會,大多數家長不配合學校的工作。農村孩子思想教育工作難度大,從小在家沒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切都以自己為中心,凡是對自己有利的事,不管對錯都做;見到困難就躲,好的東西先歸自己。許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欺負別人加以表揚;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負就加以批評;敢跟老師頂撞就是好孩子。當他們犯錯時,老師不能說,反而強詞奪理,無理狡辯。當孩子考了低分時,家長認為是老師教得不好,而不去考慮自己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不惜把孩子送到縣城中學就讀,又幾經轉學,轉來轉去,自己的孩子知識沒學到手,反而學了一身噁心,最後又送到農村學校。試問把這樣的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人才談何容易?

第六,學校不注重對學生的養成教育。學生的養成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由於農村中小學生自身素質不高,來自家長的教育甚微,這就給學校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挑戰,那就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也就是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德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班主任的事,每一名教師都應該是專職的德育工作者。學校和教師所承擔的是教書和育人的雙重使命。進入學校,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學校除了要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啟迪學生、純潔的品行去感染學生、美好的心靈去塑造學生外,教師還必須注意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但是,大多數農村中小學只注重對學生的知識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所以,農村中小學生素質的提高面臨又一重大挑戰。

第七,農村中小學特別是中學輟學率日趨上升。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以前對大中專畢業生實行包分配製,學生和家長對學校教育的積極性都很高。而現在國家取消了分配製度,由畢業生自主擇業,致使一部分大學畢業生閒在家,更不用說中專生了。農村的學生家長看在眼裡,產生了“讀書無用論”的思想,然後又自覺不自覺地把這種思想灌輸給孩子。而孩子對這些思想是不加分辨的,反正是不用學習,正好迎合了他們的惰性心理。學校和教師對不想上學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卻被看成“求”他們學習,更加對學校和教師產生牴觸情緒,對學習不感興趣,對知識並沒有渴求,於是中途退學。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四個現代化,面向未來”,我們作為教師,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農村教師,我們面臨著嚴峻的現實和更大的挑戰。我們希望農村教育儘快向素質化轉變,教師要不斷地完美自我,提高自身的素質,來彌補農村教育的不足和過失。我們要揚長避短,革新求進。用我們的愛心來撫慰學生,用我們的信心來鼓舞學生,用我們對教育事業的忠心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