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論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論文

論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論文

隨著高中生物學課程改革的深度推進,“教學轉型”成為重點議題之一。“以問題驅動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成為新形式下教師應關注的重點。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倡導探究式學習”的理念。下面就如何在新課改中正確轉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談談個人的看法。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學生只有經歷自主學習的過程,才可能使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升。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建構知識、提升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從教學要求走向學生需求”,“從傳統備課走向教學設計”,依據學生“先學”情況,實施“後教”策略,依據學生的知能水平,確定教學內容,依據學生的思維狀態,調控教學過程。

首先,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師應依據學生“先學”的情況,實施“後教”的策略。在以往的教學中,總是過分在意教師的“教”,課堂上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貌似“以教導學”,實為“以教定學”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完全束縛在教師的把控之下。現代教學則注重學生的“學”,倡導“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從而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使他們逐步學會自主構建知識網路和體系。“自學”完畢,隨即轉入“檢測”,要求學生完成相關習題;“檢測”的目的:①引導學生粗略梳理和初步感知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②以“實際聯絡理論”的方法,培養和檢查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檢測”,每個學生才能瞭解自己初始的真實水平,教師也能初步掌握學生的知識基礎、智慧水平,從而真正做到“以學定教”。接著,進入“後教”環節,仍然以學生為主,教學形式主要是學生教學生,既“兵教兵”,教師擔當組織者、指導者。學生進行學習成果展示時,教師進行適當的點評和必要的提煉及引導。這種“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教學,能最大限度的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也有利於提高學生自主構建的能力。

另外,要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就需要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習環境、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習慣、思維特點、生活經驗、個性差異、認知規律等,準確把握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這樣的教學才會增強針對性、富有啟發性。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前的精心預設很重要,但面對富有價值的生成資源,教師要有獨具專業眼光與學術眼界,及時將動態生成資源捕獲並納入課堂,甚至修正預設目標,重新設定開放的'、適應學生需要的教學流程。

高中生物新課改要求教師從傳統備課走向教學設計,真正做到“以學定教”,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新課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學,必須重視和精於教學設計,應該努力探究既符合教學目標、又遵循教學規律的教學設計模式和策略,以此作為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從教學設計的起點看:分析學生“學什麼”,這是教學根本所在,它是通過了解學生已有的水平,以學生的學習需要來架設教學目標,確定學習的起點。從教學設計的過程看:它包括教學策略的篩選與組合、教學媒體的選擇與應用。從教學的結果看:教學設計的落腳點是學生到底學得“怎麼樣”,這是教學的反饋階段,它透過形成性評價,及時診斷、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並進行矯正;同時還透過總結性評價,檢測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因此,從傳統意義上的備課走向有效的教學設計,需要解決四個基本問題:找準教學起點、定準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策略、架構教學評價。生物學教學課堂要拒絕“審美疲勞”,就需要教師經常變換授課形式,讓學生避免產生“審美疲勞”而保持新鮮感。除了常規方法授課以外,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定討論課、實驗課、活動課等形式。討論課上,可以就某個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辯論,按小組為單位確立一些觀點,在辯論中發展學生思維,加深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實驗課上,鼓勵學生大膽動手實踐,觀察思考,注重過程,提高協作能力和實踐水平。活動課上,讓學生模仿、表演,樂中求知,教師及時點評和歸納,完成由表及裡的學習。

相對於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教師更全面的準備。所有預設的一些自主學習的環節,都是在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前概念的基礎上設計的。例如,“資料分析”環節為學生提供的導讀題;從DNA結構到特點探究中,為學生提供富有層次、貼近學生個人體驗的問題;與基因相關的關係中為學生設計的概念圖關鍵詞;獲得基因概念前為學生設計的科學線索,以及為學生精心選擇的拓展知識和案例等,都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精心預設的。有了這些基礎,才有可能引領學生高效的完成自主學習。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發揮的指導、引領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互動引領可圈可點,在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澄清誤解,再現科學思維過程,指導有效的學習方法等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總之,自主是人成為主體的前提和基礎,它有兩層含義:自主意識和自主能力。高中生物教學應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更多發展的條件,幫助學生增強求知慾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