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計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計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培養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卻一直困擾著師生的教與學。這是因為其實計算是一種複雜的智力活動,計算能力也是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計算能力的培養,不僅與數學基礎知識密切相關,而且與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如何利用計算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保證計算準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計算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對於其中一些基本的計算,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並逐步做到計算方法合理、靈活。”“準確”是計算的基本要求,沒有“準確”就喪失計算的意義。

計算教學容易被教師忽視,認為比較簡單而重演算法,輕算理;重練習,輕理解。學生則認為計算好學,一聽就會,而不動腦筋機械地練習,錯誤經常不斷。當出現計算上錯誤時,一般都歸罪於粗心。經常提醒學生:“計算時細心些”,但收效甚微。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保證計算的準確率呢?學生計算出錯,固然與概念不清,未能真正地理解算理和熟練地掌握演算法等有關,但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平常練習老師要嚴格要求,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良好的習慣,直接影響著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培養學生認真、細緻,書寫工整,格式規範的良好習慣。

學生計算出現差錯,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子號是常有的事,因此指導好學生認真書寫十分重要。做數學作業時,要求書寫格式規範化,如遇上兩步以上的運算題,一般要用“遞等式”書寫,做方程時要注意先寫“解”字,阿拉伯數字和符號的書寫也要規範。規範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運算的思路和計算步驟,規範的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另外,老師也應以身作則,板書時、批改作業時,都要作出表率。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分析的習慣。

計算題的計算資料和運算子號都是明擺著的,學生容易忽視對題目的周密觀察和認真分析,盲目計算,就容易使計算繁難,影響正確率。如:,學生很容易誤認為先算兩個乘法,兩積相等,因此相除結果為1;而,學生容易急著要把和通分,而未能及時發現,0乘任何數就得0。因此,計算題教學也要象應用題教學一樣,養成看到題目,首先審題的習慣,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加強審題訓練。審題時要求做到一看、二畫、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題中的數字和運算子號;二畫就是在題目上標出先算哪一步,後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麼地方可以口算,什麼地方要用筆算,是否可用簡便計算等;四算就是認真動筆計算;五查就是認真檢查驗算。開始時,還可以要求學生多口述計算過程,培養學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據,以保證運算的自覺性和正確性。教會學生對題目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分析,這樣計算起來方法會更正確、更合理,計算自然會更準確。

3.培養學生自覺檢查驗算,獨立糾正錯誤的習慣。

學生在計算時要做到萬無一失,準確無誤是不可能的,教師要教育學生獨立完成作業,養成自覺檢查驗算的習慣,把檢驗當作計算題不可缺少的環節。一旦有錯必須及時糾正。現在很多學生在做計算題時,很少有自覺驗算的習慣,只有在題目有要求驗算時才寫出驗算的過程,因此,培養學生自覺驗算的習慣,不能靠一朝一夕,也不能時緊時鬆,只有堅持不懈,一抓到底方能有成效。這樣,久而久之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養成沉著、鎮靜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堅持練習,培養恆心和毅力。

毅力是成才者必需具備的最重要品質之一,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做人的目標和方向,當我們的方向選對了的時候,毅力就顯得十分關鍵。能夠按照自己的目標持之以恆地努力,才會成功,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做事沒有長期性,那就註定要失敗。為了培養學生的毅力,我們可以為學生訂立一些具體的、細小的目標,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去做,並及時鼓勵他,取得成績時,及時給予獎勵。

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技能,我們應有的放矢地,有針對性地堅持長期練習,每天三、四道題,新授課時“突出法則重點練”,鞏固課中“容易混淆的對比練”,日常練習“經常出錯反覆練”,還可以“多種型別反覆練”,練習方式多樣化。如學生在計算×(+18)時,很容易錯誤算為:×+18=1+18=19,而計算×+×時,又錯誤算為:(+)××。這都是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定律的含義造成的,同時也沒能對知識進行遷移類推。這就需要經常反覆的進行練習,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在長時間的練習中讓學生明白做事只要有恆心、有毅力才會成功。

三、要求速度快,培養競爭進取意識

在計算準確的基礎上,我們就要訓練學生的計算速度,向學生提出計算要“準”而“快”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計算速度,我們可以在平時練習中要求學生逐漸縮短練習時間,或者進行限時練習,還可以多舉行一些小競賽活動。

每節課可根據教學內容課前安排2到3分鐘的.口算搶答訓練,如學完分數乘除法計算後,課前進行10到15道的口算練習,在鞏固計算法則的基礎上要求達到熟練。在教學百分數、小數、分數三數互化時,可以分組進行“看誰反應快”的遊戲。在學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後,利用一節課的時間進一次計算比賽,看誰是計算高手,並給予適當的獎勵。這些活動,營造了濃濃的競爭氛圍,學生都渴望自己能勝利。我們多舉辦這些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四、做到方法巧,培養自主創新精神

“合理靈活”是計算正確熟練的重要保證。學生雖能熟練掌握計算法則,但能否巧妙地解題同樣重要。雖然演算法多樣化是《標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可是演算法最佳化的思想方法也是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也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方法。教師要設計一些題目,啟發學生選擇最佳演算法,怎樣簡便就怎樣算。有些題按一般方法算,比較繁難,如果認真觀察思考,一旦發現其中的奧妙,就可以化難為易,同時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如:在剛學化簡比時,當化簡0.25:1時,學生往往只會按例題講的方法,按部就班的先把小數化成整數,再化成最簡整數比,即(0.25×100):(1×100)=25:100=1:4。而如果我們提醒學生,在進行簡便計算時,看到0.25你就會想到誰?學生就會發現(0.25×4):(1×4)=1:4,這樣化更簡練、更巧妙。當計算(+)×13+時,學生會不加思索的先算+,再乘13,結果發現計算很繁難,而且錯誤率很高,如果我們讓學生先仔細觀察分析,學生就會不難發現,這題前一部分可以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後一部分又可以用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當學生在練習中發現其中的奧妙之處時,就是學生創新能力體現的時候。

提高計算能力不僅有助於學生進一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是教師能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出發,讓學生弄清算理,掌握法則,並透過有效的練習,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則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育心理學領域有一句經典名言:“播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良好的習慣就是一種能力,所以我們教師就要從平時點滴做起,從課內外抓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