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服裝/紡織/皮革

試論服裝設計實踐教學方法教育論文

試論服裝設計實踐教學方法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文章針對當前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實踐能力重視不足、教學內容與流行元素有脫節的現狀,結合當前服裝設計的市場需求趨勢,提出了應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觀點;並根據自身教學經驗,指出企業和學校應結合市場需求,聯合培養學生的促進教學和市場銜接的教學方法,為服裝設計教學如何培養實踐經驗提供了參考方法。

[論文關鍵詞]服裝設計 實踐能力 聯合培養

服裝設計專業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結合較為緊密的學科,流行性、技能性和實戰性強是其突出的特點。隨著社會市場化和資訊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過於保守僵化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學生和社會的要求,服裝設計教育靈活性和應變性不足已嚴重影響服裝設計畢業學生在社會就業中的競爭力。根據相關媒體統計資料,許多普通院校往屆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中,有70%未從事與服裝設計相關的職業,而且即使是從事服裝設計相關職業的往屆畢業生也普遍反映在校所學知識大部分無法直接應用到具體的服裝設計工作中去,通常需要在工作中二次學習和適應。這充分說明了當前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已經嚴重脫節,造成了服裝設計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下降。對此,除改善教學環境、更新教學設施等硬體條件外,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思路迫在眉睫。要將教學內容和教學實踐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培養滿足社會市場就業要求的理論和實踐兼具、可直接參與設計工作的實用型人才。

一、普通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現狀

1 傳統教學管理思想不符合現代服裝設計教學的需要。目前,很多普通高等院校都設立了服裝設計專業,但在對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管理上,卻缺少必要的適應性。很多院校在開設服裝設計專業後,沒有深入瞭解該專業的教學特色,仍然按照普通的理工科或者文科專業的教學管理方式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管理,對服裝設計教學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實際上,服裝設計專業實戰性強,但管理思路沒有根據現代服裝設計的教學特色予以特色化的管理和指導,反而加入了一些限制,導致服裝設計教學大多數僅侷限在課堂教學,無法按照本身的需要實施必備的實戰訓練等,學生畢業後很難直接滿足市場需求。

2 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服裝設計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和鍛鍊,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掌握服裝設計的方法和技術。但受傳統教學思想影響,以及缺少實踐機會、教師實踐經驗缺乏等客觀原因,很多普通服裝院校在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

首先,許多學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大綱的設定存在一定的誤區。如部分學校的服裝製版課程,在大學一年級到三年級均有安排,總計一百多課時,但採用的教學方式大多數都是將製版理論直接從課本上照搬打到紙上。製版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課程,學生一定要在具體的服裝製作過程中具體操作、並與服裝製作工藝課程結合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而教學大綱卻沒有考慮這一點,沒有將製版課程和服裝製作工藝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統籌安排。這樣學生在完成製版課程的學習後,未能掌握製版的理論,不瞭解所設計的服裝版樣用布料做出來是什麼效果,不知道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工藝方面可能會存在什麼問題。其次,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導致教學過程中實踐指導的缺失=大多數學校在教師的引進上主要看學歷和畢業院校,如普遍要求是碩士學位和國家重點院校畢業的應屆畢業生,忽略了對教師實踐能力的考察。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必然會導致教學過程中在實踐指導方面的不足,削弱實踐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應有的比重和地位。再次,在校學生缺少直接參與服裝設計實踐的機會。部分普通院校尤其是地處內地的院校,由於周邊環境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學生較難透過兼職、課餘鍛鍊等方式在生產企業進行服裝設計實戰,導致學生無法獲得真實的、與生產相結合的服裝設計實踐經驗。

3 教學內容與流行元素脫節。服裝設計除了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外,還是一門與當前流行元素密切相關的專業,當前的服裝流行元素很大程度上會左右教學內容。因此,服裝設計的教學內容應根據服裝的流行趨勢有所變化和調整。大多數教師在長時間的教學過程中,都逐步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基礎課程的教學方面遊刃有餘,但隨著教學時間的增長,經常會疏於及時掌握最新的服裝設計的潮流動態,在某些與流行元素結合較為緊密的課程的教學上顯得力不從心。如服裝材料課程,許多教師感到較難講解,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市場上不斷出現新型服裝材料,但教師由於資訊途徑、關注力度等原因無法及時掌握,從而很難給學生講授,甚至可能會面臨無法解答學生疑問的尷尬處境。同時,對服裝流行元素瞭解不足,也會導致教學內容更新不及時,造成教學內容與當前服裝流行元素的脫節。另外,學校與生產企業缺乏互動也是導致教學內容有脫節的原因之一。由於學校對生產企業的需求瞭解不足,在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上與真實的生產需要不一致,經常出現畢業生在公司就業時又要經過企業的再次培訓才能上崗,造成學校教學資源和社會企業培訓資源的雙重浪費。

4 缺少實踐教學有效評估和反饋提升手段。目前,雖然有學生問卷評估、匿名調查等方式,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對教師進行評價,對教師改進教學方式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種調查和評估形式比較原始和單一,沒有形成系統性、完成性的評估和反饋手段,如評估問卷經常都是課堂氣氛、課堂紀律等籠統性的調查,沒有針對服裝設計專業的特點設定問題,對於教學過程中實踐課程的覆蓋程度、學生掌握程度等鮮有涉及,從而難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提升。此外,學校缺少有效的學生就業評估與社會意見反饋體系。許多高校在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統計上僅關注就業指標,缺少學生是否從事服裝相關工作的統計,以及選擇其他工作的原因分析。學生在校學習的知識是否有用,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就業學生,學校對就業學生通常缺少長期跟蹤和聯絡,難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進。

二、服裝設計當前市場需求分析

公司求才觀:不唯學歷重能力,不唯資歷重業績。我們可以看出,首先,技能方面市場不僅需要設計師掌握較為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更要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以及對當前社會流行的服裝潮流和趨勢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甚至具有一定的市場流行元素預測能力。其次,市場更需要的是服裝設計師瞭解企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對市場的調查、產品定位,設計過程中對面料、款式獨特的把握,以及產品用何種形式宣傳、營銷等。因此,服裝人才的培養與當前市場需求是緊密相連的,不能關起門來教授和學習服裝設計,應以鼓勵開放和動手實踐的方式鼓勵教師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並不斷從當前市場需求和流行趨勢中提取最新的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對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全方位培養。這樣學生在參與工作後,可以充分利用學校所教授的學習內容,迅速投入到所從事的服裝設計工作中去。

三、服裝設計實踐教學方式改進探討

1 根據服裝設計教學的特色適當進行管理方式調整。服裝設計專業教學與其他傳統學科和專業的教學存在共性,但其專業的特點也決定了其特色,主要體現在實踐性、潮流結合緊密等方面。從這點來看,服裝設計專業類似於一門生產技能課。對於該課程的教學,教學管理方面應進行適當改進,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勇於創新,在實踐中帶領學生學習和掌握服裝設計的相關技能。對學生的管理也需要有所調整,除要求學生完成傳統的理論學習外,還需要為學生創造實戰條件,在可管可控的前提下,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鍛鍊。

2 增強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教學。實踐是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重要性並不亞於理論教學。但在當前的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由於主客觀因素影響,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因此,增強服裝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教學、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動手能力已經勢在必行。

第一,在課堂教學實施環節,可以根據服裝專業的特殊性進行必要的課堂改革,針對課程的需要,利用較為集中的專業課時間,由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市場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如服裝材料課程除了部分理論知識在課堂內學習外,其餘內容可以由教師帶學生直接在面料市場內講解,針對不同品種的面料進行現場分析。這樣的教學模式既生動又直觀,既避免了理論授課過於抽象化的弊端,又讓學生實時掌握了面料市場最新的流行動態及資訊。 第二,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很多教師都是從服裝院校畢業後直接到學校任教,缺少實踐經驗,因此可以定期委派現任教師深入服裝公司進行實踐設計鍛鍊,讓教師親自參與服裝設計生產和銷售的.流程,豐富實踐經驗,瞭解市場對人才需求的具體標準,這樣後續在對學生教學過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和傳授。也可以從服裝設計公司中聘請長期從事服裝相關工作並具有豐富經驗的服裝設計師、製版師、工藝師為學生授課,傳授具體的實踐經驗並指導學生的實踐操作,豐富學生的課程知識和實戰經驗。

第三,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除校內的課堂教學實踐外,學校還可以透過與生產企業建立合作培養關係,引導學生參與到服裝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去,體驗企業的實際生產流程,從而促使學生將自身的學習與企業的專案相結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完成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掌握流行的設計方法和設計思路,獲得真實的生產經驗。學校還可以與企業聯合舉辦設計比賽,一方面給學生提供展示設計能力和鍛鍊的機會,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藉此機會徵集到好的設計作品投入生產並形成效益。另外,學校可以透過設計比賽讓社會和市場來檢驗學生的設計作品並給予指導。如邀請企業管理者、設計師、製版師和工藝師等來做比賽評委,從服裝板型、製作工藝、款式設計、整體搭配、形象設計等方面全方位對學生作品進行綜合評判和提出改進建議等,使學生明確下一步學習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業餘時間開展實體服裝設計創業活動,如指導學生透過開淘寶服裝網店的方式直面社會與市場,讓社會和市場對學生的服裝設計綜合才能進行全面檢驗,引導學生及時進行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總結,真正滿足市場對服裝設計人才的需求。

另外,學校應鼓勵教師和學生廣泛參與全國及全球的各類服裝設計大賽,提升教師和學生整體的設計素質。可以將比賽作為教師和學生與外界交流的互動平臺,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創意思維在緊張的比賽氛圍中不斷昇華,無論最終能否獲獎,都可以使每個參賽者獲得許多課堂上所接觸不到的經驗與知識,為教師和學生以後的發展提供更為深厚的基礎。

3 保持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和及時性。由於服裝具有流行趨勢變化快速的特點,服裝設計教學的內容必須與當前服裝流行趨勢緊密關聯,才能體現其價值。因此,教師在保證自身理論教學基礎素養的基礎上,應注意對新的服裝流行元素、製作工藝、服裝材料和服裝機械等密切跟蹤,並根據流行資訊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保證教學內容的新穎性和及時性。

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當前發達的計算機網路,瞭解各種最新的服裝設計相關流行資訊,掌握服裝設計的潮流動態;另一方面,在保證教學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學校可以透過鼓勵教師創業或者深入服裝公司參與設計工作的方式,讓教師有機會接觸到當前主流的服裝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促進教師對所掌握的服裝設計知識不斷更新,更貼近當前市場的需要。另外,學校還可以透過定期安排教師外出短期考察或進修、參與各類服飾博覽會和會展的方式,讓教師拓展眼界,及時掌握服裝設計的流行趨勢。

4 建立完善的資訊化教學效果評估和反饋平臺。為彌補現有教學效果評估和反饋機制的不足,可以透過日益完善的IT技術和通訊手段,建設互動式的資訊化平臺,支援系統化的教學效果有效性評估,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進提供參考。隨著電子教案、電化教學和網路教學的推行,當前的教學方式已經可以支援構建互動式的教學效果評估平臺。透過資訊化平臺,教師的教案可以自動錄入系統;每次課程結束後,資訊化平臺可以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提取關鍵點並自動在微博上釋出,或者生成電子問卷併發送到學生的電子郵箱、聊天軟體等;學生可以方便地透過各種方式對教師的授課內容進行反饋並提出疑問、改進建議等;在學生評估後,資訊化平臺可以自動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並彙總給學校和教師,不但支撐了學校對教師教學效果評估的需要,同時又為教師回答學生疑問、教學方式改進和教學內容更新提供了支援。

藉助通訊手段的發展和學生資訊的電子化,學校還可以建設學生綜合資訊跟蹤系統,統計和收集已就業學生資訊。一方面,學校可以透過跟蹤系統細化統計學生的就業方向,透過簡訊或者電子郵件等方式,持續瞭解學生是否進行了行業變更以及變更的原因;另一方面,學校還可以透過跟蹤平臺收集已就業學生對在校所學課程的意見反饋和調整建議,為服裝設計專業後續的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借鑑和依據。

服裝設計專業作為一門較為特殊的學科,如果簡單僵化地套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實踐知識缺乏、教學內容陳舊等問題。因此,針對服裝設計專業技能性強、與流行元素緊密關聯等特點,需要採用理論和實踐並重、貼近市場和潮流需求的教學方式,透過學校、企業、教師以及學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在使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的同時緊跟服裝流行趨勢設計的需求,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培養更多的服裝設計人才提供一條可供借鑑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