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林/牧/漁

談多角度培養農村學生英語聽力水平論文

談多角度培養農村學生英語聽力水平論文

【摘要】聽力測試在中考試卷中佔了相當的比重,而農村學生的聽力水平差則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文探討了影響農村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因素及如何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途徑。

【關鍵詞】英語中考試卷;聽力水平;原因;途徑

1.中考考查學生聽力的目的

1.1人類語言交際的需要;聽是人類語言交際的活動的重要方面,是獲得語言資訊及感受的重要途徑,也是衡量人們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的重要標誌。Krashen曾說:“語言習得中,頭等重要的是聽力理解如何提高。”美國外語教學法專家裡弗斯(Rivers)和坦珀利(Temperly)指出:聽在人類交際活動中所佔的比例為45%,說佔30%,讀佔16%,寫佔9%。從這裡可以看聽在人類語言交際中的重要地位。

1.2外語教學的需要;在外語教學活動中,聽、說、讀、寫是相輔相承的。聽和讀是語言接受技能,而說和寫則是語言的生成功能。只有達到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才能有效地組織學生圍繞所理解和吸收的口頭資訊及書面資訊,展開聽、說、寫等活動,才能進行外語教學。

新頒佈的《全日制初中英語課堂標準》中對聽力要求是:能聽懂英美人士的錄音材料;能聽懂所學語言範圍內用正常語速談論日常生活的內容;能聽懂沒有生詞、題材熟悉、難度略低於所學材料的語段;語速為每分種120個詞;理解正確率要求達到70%。而學生在初中階段能否達到這一目標只有透過中考得到考查。

2.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原因

2.1教師對聽力教學重視不夠;中國學生的聽力起步較晚,尤其是農村學生平時幾乎沒有什麼聽力訓練。許多教師認為聽力教學費時且效果不明顯,為了提高學生的筆試成績,將大部分時間放在閱讀教學和語法訓練上,造成了聽力訓練的缺乏。其結果是學生長期缺乏聽的體驗,視覺系統成了學生獲取語言知識的唯一渠道,學生看得懂的東西聽不得(文秋芳,1996)。

2.2部分教師的自身素質不高;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英語教學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師應具有較強的口語教學能力。而目前農村地區的部分教師英語口語較差,平時缺乏有效的口語能力培訓。課堂上口語量少,單詞的發音不夠標準,這樣造成學生平時缺乏聽的環境,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平時聽力水平的培養。

2.3學生自身基礎薄弱;在英語學習中,學生的詞彙量、句型及語法知識的貧乏是影響聽力水平提高的直接原因。許多農村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平時學習的詞彙量不過關,長期以往造成詞彙的嚴重缺乏,再加上農村地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英語學習的氛圍,學生英語聽力實踐的機會少,勢必造成學生聽力水平的下降,對聽力產生焦慮和畏難情緒。

2.4聽力錄音材料選用不當;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和測試中,教師選用的聽力材料大多數是中國人自己錄音的,口音不純正;有些外國人朗讀的聽力材料速度過快,難以聽懂,這樣很容易削弱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影響學生的聽力水平提高。

3.農村學生聽力水平提高的途徑

如何提高農村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使他們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成了廣大英語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了嘗試。

3.1營造語言氛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狀態;聽的理解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心理活動。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人的情緒處於焦慮、厭煩的狀態時,大腦會一片空白,什麼也聽不進去。所以在平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心理狀態,幫助學生克服焦慮和畏難的心理尤為重要。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言環境。學生良好的聽力心理狀態,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地使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與學生交流,闡述課文內容,講解練習。創造性地設定英語教學的語言氛圍,使學生平時在英語語言氛圍中養成良好的心理狀態,慢慢地培養聽力能力。

3.2重視語音教學;語音是提高聽力的基礎。

中考聽力材料是採用英美人士朗讀的錄音材料,由於朗讀的速度較快,單詞的發音會發生一些變化,很多單詞讀出來後與其標註的音標產生差異,造成學生聽了之後理解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音、語調和朗讀技巧,尤其是單詞的重讀音節、非重讀音節弱讀、連讀,同化、失去爆破等語音知識,同時注意句子的語調。

3.3選擇正確的聽力教材;中考聽力教材的選用非常重視語言的真實性和交際性的原則,材料一般來源於實際生活。教師在平時的聽力教學過程中,應有所側重的選擇聽力材料,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平時訓練時可採用《新概念英語》《VOASpecialEnglish》等材料。這些材料中的文章由淺入深,語音純正,地道的口語發音有利於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

初中英語教材裡也有很好的聽力材料,教師應利用與教材配套的磁帶,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材料進行適當的整合和設計,讓學生多聽多模仿,提高聽力課的效果。

3.4透過聽寫提高聽力效果;現行的中考聽力測試多采用選擇題,只有很少幾個省市採用少量的聽力填空題。這種題型非常機械,正確答案在學生聽材料之前就呈現出來,學生要做的只是把正確的答案與其他干擾項區分開來,這樣的題型顯然不利於真正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程曉堂、鄭敏2002)。 OllerSteriff(1975)認為:由於聽寫既可以啟用學習者內化的語法預期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學習者語言能力的核心,因此聽寫提供了學習者整體語言熟練運用能力的重要資訊。

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多做一些聽寫練習,從聽單詞、短語入手,再由句子到段落;從要求聽得懂和寫得準詞,到正確理解句子和段落,這樣既可以有利於擴大詞彙量,又有助於聽力水平的提高。

3.5有效地組織聽力課教學,培養學生聽力技能

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和“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原則,針對學生的聽力水平,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水平的一系列練習,透過教給學生一些聽力技巧和學習策略,來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3.5.1Pre-Listening(聽前);聽前階段是聽力理解過程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啟用動其相關的心理圖式,讓學生透過推理聯絡新資訊和吸收新資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解釋某些關鍵詞,傳授一些聽力技巧,同時指導學生利用聽前可以利用地時間閱讀問題和選項進行積極的預測,為下一階段聽錄音做好準備。

3.5.2While-listening(聽中);①精聽與泛聽結合;精聽是讓學生不僅聽懂文章的意圖,還要求聽懂每一個單詞、句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透過重放錄音材料,使學生在聽懂的基礎上讓學生複述所聽的內容做到聽說結合。泛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訓練聽力方法。它不要求學生聽懂每個句子單詞,而主要是聽懂文章大意。教師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根據聽力材料的難易將精聽和泛聽有機地結合起來。②培養學生的聽力理解策略;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先決條件。在聽力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透過說話者的語氣和語調認別不同的情感的聽力策略。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習養成邊聽錄音邊做記錄的習慣,並給他們一些具體的記錄技巧,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5.3Post-listening(聽後);在聽後階段,學生應在完成聽力任務後對聽力效果進行自我反饋,區分難點與不足,有計劃地加強訓練。教師應瞭解學生的聽力情況,如典型錯誤,聽的困難,並加以解決,同時進行必要的總結。

4.結束語

總之,要有效地提高農村學生的聽力水平,必須瞭解學生聽的困難,針對學生的實際設計出訓練方案,有效地組織聽力課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呼力理解能力和聽力策略。同時在聽力訓練過程中還要根據出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調整,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初中英語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黃盛“再探聽力學習策略訓練模式”《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6期.

[4]王軼群“啟用英語聽寫”《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9期.

[5]王煒“從聽力障礙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小學外語教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