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音樂欣賞課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論文

音樂欣賞課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論文

摘要:在音樂新課標改革浪潮的引領下,高中音樂鑑賞課的教學理念就要不斷地更新,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教學方式、思考的角度需要改變,要有創新。本文針對在音樂鑑賞教學過程中如何激起學生進一步分析作品的興趣談談筆者的看法。新課標中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興趣愛好。”各種教學方法、形式都是為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服務的,不能脫離音樂本體,只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學生的特點來設計教學活動,並讓他們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才能激發他們分析音樂作品內涵的興趣。

關鍵詞:興趣;教學過程;分析作品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高中音樂鑑賞課面對的是視野開闊的高中生,他們好奇心強,透過邏輯思維進行思考問題的能力也比較強,不能只單聽旋律,簡單地感受音樂情感和內涵,要透過旋律中的小細節來理性分析作品,有些老師也是結合音樂來分析作品內涵的,為什麼還是有些學生提不起興趣呢?新課標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所以說,不能枯燥無味地講授音樂知識,根據學生的特點,要把音樂融入到課堂中的每一個教學細節中,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分析音樂的興趣,同時培養了“聽”音樂的耳朵,也獲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以下是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聽課過程中學到的一些如何提起學生分析音樂興趣的課堂實施過程。

一、模擬場景,讓學生融入音樂,透過切身體會來分析作品

每個人聽到一部陌生的音樂時,潛意識中會先用感性意識去欣賞它、接受它,會用感性意識去給它分類,是好聽?不好聽?或是平淡如水?這些看法都來自我們的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會告訴我們自己對所聽作品的第一感受,但是我們忽略了一點,在音樂當中的每一個要素是如何體現它的旋律好聽與否呢?這時就可以根據音樂的風格特點來模擬一個場景,透過學生自己的切身體會來分析作品。

例如:《南部之子》這部音樂作品是人稱“爵士樂之父”的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作品,在聽的過程中我留意了一下學生的表現,有的用手在跟著音樂來打節奏,有的在跺腳,有的身體在跟著節拍不停地搖擺,根據這樣的情況我就這樣進行這首音樂作品的分析:我首先提問:你們聽了這首《南部之子》,透過它的旋律聯想到一個怎樣的場景呢?“跳舞,感覺像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舞會的場面。”學生你一句我一句地搶著說。我請幾位學生站起來跟著音樂跳舞來模擬在舞會中跳舞的情景,讓其他學生留意這個“舞會”當中的舞步是怎樣的?“你們說說的這個“舞會”中的舞蹈是整齊劃一的舞步呢還是有各種風格、各種不同節奏感的舞步參雜在一起呢?”“當然是各種不同舞步參雜在一起啊!”“那這樣的舞蹈場面在這首《南部之子》的旋律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節奏、各種各樣變化無窮的節奏,還有輕快的速度。”“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這首歌曲就是因為它有輕快的速度,變化無窮的節奏才讓我們有一種動感、搖擺的感覺,而且爵士樂的旋律就像舞會中的舞蹈一樣,即興性很強,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演奏和演唱旋律時,還會出現一些即興性的滑音,這樣即興性的旋律加上多種樂器的伴奏來烘托出爵士樂的風格。”在學生模擬場景的同時也逐漸瞭解了音樂的特點,也知道他們為什麼喜歡這首曲子的原因了。透過這種模擬場景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透過音樂實踐活動,更加直觀地感受、理解音樂作品。

二、運用姊妹藝術之間的聯絡,形象地分析音樂作品

藝術是相通的,各個姊妹藝術之間都有著內在的聯絡,可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運用音樂與各個姊妹藝術的內在聯絡來滲透到鑑賞音樂作品當中。例如:欣賞印象派大師德彪西的作品《海上——從黎明到中午》,在欣賞之前給學生欣賞印象派的繪畫作品《日出》並讓學生說說這幅畫有什麼特點:“海水在晨曦的籠罩下,呈現出橙黃或淡紫色。天空的微紅被各種色塊所渲染,水的波浪系是由厚薄、長短不一的筆觸所組成的。”莫奈這幅畫的畫法雖然是近乎速寫式的,但由於他抓住了大自然在陽光下的真實效果,生動地描繪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霧中的光和色,這幅畫先讓學生感受印象派藝術的特點——追求光線和色彩,沒有細緻的線條,追求一種印象的感覺。印象派的音樂也如此,它追求音色上的色彩,神秘朦朧、若隱若現的旋律感覺,要讓學生知道音樂中的色彩都是由各種和絃組合到一起才有色彩變化的音響效果,我特意彈奏了幾個不同色彩的和絃讓學生去感受,這樣,他們對音色的色彩就有個具體的概念,然後再引導他們欣賞這部音樂作品時注意旋律的色彩變化,想象海上從黎明到中午的色彩變化和畫面,並找出這部音樂作品與《日出》這幅繪畫的共同點,學生說:“除了它們都追求色彩外,還有一點就是追求一種朦朧的效果。”這時我就在鋼琴上演奏這些沒有節拍重音的節奏型,各種調式音階、豐富的織體等這些音樂要素來分析這種朦朧的音樂感覺。由此看來,音樂與美術是有聯絡的,其他的藝術門類也是如此,透過這種形象具體的分析,學生對分析作品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以上是談了一些激起學生分析音樂作品興趣的教學方法和實施過程,還有許多許多適合高中生的教學方法,但前提下是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為學生制定好一個合理的目標,就朝著這個目標,圍繞著音樂為主題,透過不同的教學方式達到目的就可以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理解音樂的內涵,只有關注學生喜歡的、學生需要的,根據他們的特點,結合新課標的要求,融入整個音樂課堂中,高中音樂鑑賞課就能夠達到目的了。

參考文獻:

[1]《高中音樂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中國音樂教育》總第1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