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聽《認識周長》一課有感

聽《認識周長》一課有感

在這節課上,張老師非常準確地把握了這節課的重難點,她的思路非常清晰,從認識邊線——認識一週的邊線——認識周長——計算周長——自己測量資料計算周長——瞭解周長在生活中的運用,脈絡非常完整且有條理。在認識邊線中,基於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她又分了兩個層次,一是藉助有邊框的平面圖形認識邊線,二是找出沒有邊框的物體某個面的邊線。透過這兩個層次,學生對於邊線從具體實現了向抽象的有效過渡,對於邊線,他們的認識就突破了“有線”向“無線”的飛躍。這對於學生準確建立周長的概念是非常有幫助的。在認識一週的邊線中,張老師也煞費苦心,從學生指一指揭示“一週”,再利用另一個素材,透過教師指,為學生提供辨析的一次機會,以此讓學生牢固樹立“一週邊線”的概念。教學進行到這裡,“周長”的概念可謂“呼之欲出”,張老師透過螢幕演示,用線繞樹葉邊線一週,拉直,用尺量出長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周長就是一週邊線的長,另一方面則向學生預示了測量周長的方法。在計算周長一環節中,張老師同樣分成了兩個環節,第一環節她出示了教材提供的兩個圖形,讓學生說說求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就是求“三角形”、“四邊形”的什麼?以此強化學生對周長的認識。然後出示資料,讓學生分別計算。第二環節她出示了課後的一道練習題,有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透過這項練習,一則可以鞏固周長計算,另則可以生髮多樣化的計算,引出簡便的計算,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可以說,張老師的這節課層層深入,是一節有著濃濃“數學味”的.課。當然作為一門遺憾的“藝術”,這節課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是不影響這節課的整體效果。

聽後,教研員楊老師對此課作了詳盡的點評,在肯定的同時,楊老師提出了許多意見,對於這些意見,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這裡提出,以求引起大家的討論。

1.楊老師認為數學中的“方法”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而不應該是老師告知。

我想,在這個觀點上,楊老師太過偏激,她忽略了教師作為“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個成員,有責任、有義務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適時點撥學生的疑難困惑。試問:如果“方法”都能由學生探索,那麼教師的作用如何體現?何況,有很多的方法學生根本就探索不出,尤其對於像我們這樣生源的學校。在課上,學生自己測量圓形物體時,的確沒有出現滾動的方法,那麼教師將其介紹給學生,也不失是一種教學策略。在這裡,我想說,關於方法,一方面可以透過自行的探索習得,另一方面透過有意義的接受也能讓學生從中習得。

2.楊老師提出教學中素材不要多換,要用足、用好。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要辯證地看。用足、用好教學素材這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因為更換了素材而被認為沒有用足用好。記得2001年我執教省級教材培訓會的一節課,當時用遊樂園的一個大情景貫串整個教學過程,著名特級教師沈重予老師來聽我試上,當下就提出,對於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反覆利用一個情景,會讓學生的視覺產生疲勞,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而頻繁的更換情景,則令學生目不暇接,不利於他們靜下心來思考。因此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只要把握好度即可。在課上,張老師利用一個宣傳牌,讓學生指一指幫助理解一週的含義;再利用另一個宣傳牌,老師指,從而讓學生進行辨別。如果在這裡,教師不更換宣傳牌,那麼在學生已經正確指的基礎上再故意指錯,老師是不是顯得太做作?

3.楊老師提出,將圖形剪下再認識“邊線”比不剪下認識“邊線”要更有利於學生的認識。

同時楊老師還介紹了自己上課時的處理方法。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楊老師沒有意識到我們的設計意圖,關於“邊線”的處理我在“評課的藝術”一課中有具體的闡述,這裡不再贅述。何況,每個人認識的角度不同,決定了他們在處理教材上方法的不同。可能楊老師的處理方法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別的不同的處理。因為“條條大路通羅馬”,正因為不同的思路都能達到同樣的教學目的,課堂教學才能成為一門藝術引起無數有志者為之不斷探索而樂此不疲,如果只有一條路,那麼,有了那些特級教師們的努力,我們就只需步其後塵,無需努力了。

以上只是自己不成熟的一些想法,如能引起某些討論,那可就是我寫這些文字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