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多媒體技術下的初中歷史的論文

多媒體技術下的初中歷史的論文

一、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實際意義

1.豐富了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不僅能直觀地呈現歷史文獻和圖片、影片短片,還可以運用動畫、有聲讀物等資訊資源,重現歷史場景,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都能得以體驗。

2.改變了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化抽象為具體。歷史課程中本來就有很多需要學生記憶的知識,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拓展教學的空間和維度,發散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在探索、求知和實踐中成長。

3.優化了課堂教學,教師可依託網路資源潛心研究教材和教法,學習歷史學科的理論知識,提高教學水平,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自我思考、自我創新和自我學習。第四,為學生提供了更加細緻、全面、生動的知識點,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運用的特性分析

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實際運用突出體現在綜合性、時代性、直觀性、創造性和教育性五大方面。

(一)綜合性

以多媒體技術為媒介,為學生傳輸各類文字、圖片、動畫、影片、圖表等內容,圖文並茂,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阻礙,拉近學生與歷史人物、事件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對綜合知識的認識水平。同時也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透過自主學習探求新知。

(二)時代性

多媒體技術也是時代資訊科技發展進步的見證。它透過多種資訊媒介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以教材為指導又不拘泥於教材,既能融入時代前沿理論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又能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理解和鞏固。

(三)直觀性

多媒體教學能對學生的“聽、讀、說、寫”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透過創設情境渲染氣氛,可以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媒體教學還能改變傳統的“板書式”教學方式,給教師留有更多的分析、講解和評價時間,在擴大教學資訊量的同時也能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方便師生交流。

(四)創造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將音訊、影片、遊戲、動漫、字元、地圖等介質元素有機地結合起來,能有效串聯起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之後再讓學生深入理解這些資訊,掌握其中的知識點和能力點,可以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實現創造性學習。

(五)教育性

初中學生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逐步成熟的重要時期,歷史教師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外,也要教會學生如何為人處世,以史為鑑,以史為鏡。可以充分利用教學內容並結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創設德育情境,也可以運用歷史知識加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把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於歷史學科不同課型的課堂教學中,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可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一)緒論課

緒論作為初中歷史課程的導言課,是整個課程的總體概況,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和總結性。緒論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提供課程的大體內容,為學生學習提供基本線索。緒論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比較難,也較抽象,學生由於尚未接觸過此課程,難免缺少直觀的認識,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而多媒體教學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在《中國歷史》(七年級上)教學時,可採用時間順序和主題內容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國家的產生或社會的變革》《統一國家的建立》《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四個單元進行統籌介紹。在文化類課程設計上,可以根據中國歷史發展過程這一基本線索,用圖片展示夏商西周時期燦爛的青銅器文明史、春秋戰國時期中華文化的勃興、昌盛時期的秦漢文化、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等內容,在每一歷史時期都要突出其相關特徵,準確勾勒出中華文化的發展軌跡,給學生留下直觀印象,達到化抽象為具體的目的。

(二)綜合課

在綜合課的教學中要完成一系列的教學任務,如課程匯入、講授新知、鞏固提高、練習作業、檢查反饋、總結評價等。首先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課程的構成方式,匯入框、正文、閱讀文字、文獻資料、動腦筋、練一練、活動與探究、自由閱讀卡、活動課等內容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在綜合課中發揮獨特的作用,教師在課程之前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教學,突出重難點,如上一節課的作業練習、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和趣味學習內容等,以達到課前鞏固、課中提高、課後反饋的教學目的。為了重點突出秦漢時期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可以先對學生髮問:“為什麼我國秦漢時期的.文化能得以昌盛,昌盛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對國家統一、封建經濟發展、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經濟往來等方面進行分析,再利用多媒體播放《漢代造紙術》影片短片,讓學生加深印象,之後引導學生正確分析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在當時有什麼優點。在介紹地動儀這一難點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動態的振動示意圖,把複雜的物理原理透過動態的模型圖展現出來,化解學生的困惑。同時教師也可以收集華佗、張仲景所取得的醫學成就方面的資料,向學生展示華佗《五禽戲》的影片,也可以播放一段養生口訣,讓學生簡單地學習一下,提高學生的健身意識。在教學《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圖的導引圖》時,可以透過電子音訊介紹,讓學生了解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圖的導引圖是我國考古中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健身圖譜,它的出現也是醫學和體育史上的一個突破,是導引療法的歷史見證。

(三)複習課

複習課主要重在鞏固學過的教學內容,對知識進行梳理,使之系統化、結構化,同時也意在培養學生分析、質疑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多媒體教學的融入可以改變知識的建構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增強教學效果。教師應在對知識進行整理和歸納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搜集歷史資料,透過“導遊課+遊戲課”的方式來鞏固舊知。比如,先讓學生運用網路資源查詢課文中出現的文物圖片,一個朝代設計3-5個圖片,再讓學生以導遊員的身份來講解這些網路文物圖片,最後讓學生建立一個網路時光隧道,教師將這些卡片隨機點放,也可以播放相關圖片的影片資料,要求學生對照圖片進行回答,看在規定的時間內哪位學生做得最好。學生在介紹時也要介紹這些文物圖片同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其他學生可以針對該文物圖片對“導遊”進行提問,最後大家一起來評選最佳“導遊員”、最佳“遊客”。藉助多媒體再現歷史,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結語

總之,初中歷史教師只有牢固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及時改進教學方式,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最佳化教學設計,完善教學手段,才能順應現代教育教學的規律,實現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