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第六顆鑽石》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第六顆鑽石》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從課文內容中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善良,懂得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

2、認識本課的2個生字。

3、能按“閱讀提示”的要求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學習從課文的字裡行間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4、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這句話所包含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激疑匯入:

板書:《第六顆鑽石》

圍繞題目質疑。

(一共有幾顆鑽石?前五顆鑽石怎麼樣?第六顆鑽石什麼樣?圍繞第六顆鑽石發生了一件什麼事?與第六顆鑽石有關的人是誰?為什麼要以第六顆鑽石為題?……)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讀課文後,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一個珠寶店的售貨員,不小心把六顆鑽石掉到地上,她拾起了五顆,第六顆怎麼也找不到。一個失業者撿到了鑽石,心地善良的他聽了“我”的話,把鑽石還給了當售貨員的“我”。)

2、自讀課文後,剛才看到題目產生的疑問有哪些在文中找到了答案,做上記號。

3、自讀課文時,哪些字詞不明白,用查工具書的方法自己解決。關鍵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詞語解釋供老師們參考。

嚴格: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標準時認真不放鬆。

臨時:暫時;短期。

建議:向集體、領導等提出自己的主張。

溜達:散步;閒走。

來之不易:得來的不容易。本文指的是作者在當時得到在珠寶店當售貨員這份工作很不容易。

偶然:本文指不經常,不是必然的。

珍惜:珍重愛惜。

憂鬱:憂傷,愁悶。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焦躁不安:著急而煩躁,不安寧。

關照:關心照顧。

友善:朋友之間親近和睦。

三、默讀課文,尋找問題或自學課文,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

1、在自學課文時,把你感受最深的語句用“ ”畫下來,然後從中尋找問題。

如:對“我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工作十分努力。”這句話我感受最深。

問題:作者為什麼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或為什麼說這機會來之不易?

2、在自學課文時,把你認為不可思議的情節或句子用“ ”畫下來,然後從中尋找問題。

如:對“然而,就在第15天,出事了。那天下午,有個衣衫不整、又高又瘦的人總在櫃檯前溜達,從他蒼白憂鬱的臉龐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失業者。”這一情節我不理解。

提問:(1)對於一個溫飽都有問題的失業人員怎麼會有能力,有心情進珠寶店裡溜達?

(2)“我焦躁不安,像瘋了一般到處亂翻。”

提問:課文第四自然段說:“有六顆鑽石滾落在地上,”為什麼在找鑽石時用“像瘋了一般到處亂翻”?而不用“像瘋了一般在地上胡亂找起來”?

3、在自學課文時,把你認為可以填充內容的地方用“∨ ”標出來,然後提出問題。

如:“他緩緩地轉過身來,“你有事嗎?”他臉上的肌肉直抽動,表情很不自然。”

提問:(1)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他腦子裡閃現出的是什麼?

(2)“我展開手掌,第六顆鑽石正躺在手心。”

提問:她看到手心中的鑽石有什麼樣的表情?什麼樣的動作?怎樣的心理活動?

4、在自學課文時,把你認為本文的重點或含義較深的地方用“( )”畫下來,然後提出問題。

如:“我想起母親常對我說,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於是,我看著他的眼睛說:“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您知道,現在工作很難找,請多多關照。”

提問:(1)作者是在什麼情況下想起母親常說的話?

(2)她從母親的話中受到什麼啟發?

又如:“他也看了看我,臉上浮現出友善的微笑。”

提問:失業者臉上浮現出“友善的微笑”時,心裡是怎麼想的?

5、在自學課文時,對標點產生異議可用“?”表示出來,然後提出問題。

如:“我想起母親常對我說,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提問:(1)為什麼不在“人”後面點個逗號呢?

(2)這句話什麼意思?

6、在自學課文時,把你對作者的.寫作手法有興趣的地方圈起來,然後提出問題。

如:“我展開手掌,第六顆鑽石正躺在手心。”

提問:作者為什麼不寫第六顆鑽石回來後的心情、動作、神態等?

又如:題目《第六顆鑽石》

提問:為什麼不以《第六顆鑽石回來了》為題?

四、快速讀文,合作學習。

1、自己快速讀文,想答案。

2、小組合作學習,說答案。

3、選出代表,班上彙報。

上述問題的答案歸納如下,目的在於拋磚引玉。

1、“作者為什麼說這機會來之不易?”

(因為在眾多應聘者的競爭中,作者通過了筆試、儀表、與顧客交流、推銷商品的語言、藝術以及對鑽石這一貴重商品技術、工藝的瞭解等等考核,終於迎得了環境好,薪水高的臨時售貨員工作。而這份工作又是自己走向社會尋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因此說這機會來之不易。)

2、(1)“對於一個溫飽都有問題的失業人員怎麼會有能力,有心情進珠寶店裡溜達?”

(他可能正在為將要過生日的妻子選購一枚既便宜又美觀的鑽石作為送給妻子的禮物。或者結婚週年的禮物。……)

(2)課文第四自然段說:“有六顆鑽石滾落在地上”,為什麼在找鑽石時用“像瘋了一般到處亂翻”?而不用“像瘋了一般在地上胡亂找起來”?

(因為她已找遍了牆角和櫃底,也就是說她找遍了她認為地面可能存留鑽石的'地方,然而,結果使她大失所望,因此她盼望出現奇蹟,在實際上不可能掉在地面以上的物體上亂翻起來。)

3、(1)“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他腦子裡閃現的是什麼?”

(她會說什麼?如果問起鑽石我怎麼應對?……)

(2)“她看到手心中的鑽石有什麼樣的表情?什麼樣的動作?怎樣的心理活動?”

(她看到手心中閃閃發光的鑽石,臉上露出驚喜的神情,她望著他的背影心想?真是個善解人意的好人呀!想到這裡她高興地跳了起來:鑽石找到嘍!……)

4、(1)作者是在什麼情況下想起母親常說的話?

(2)她從母親的話中受到什麼啟發?

(由於“我”看到那人的“表情很不自然”,使“我”想到母親的教誨,使“我”想到撿到鑽石的這個人並無惡意,他也許是太窮了,也許是還要養家餬口,也許一整天沒吃東西……所以才被逼無奈,悄悄拿了那顆鑽石。)

(3)失業者臉上浮現出“友善的微笑”時,心裡是怎麼想的?

(我不會因為我的失業與貧窮而連累你,不會讓你步我後生。的確找一份工作不容易,找一份這樣好的工作更不易。我怎麼能因為我的自私與貪婪毀掉一位責任心很強的女售貨員呢?)

5、(1)為什麼不在“人”後面點個逗號呢?

(如果自然斷句在“人大”後面,那意思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如果“人”後面加個逗號,不但一看、一讀就明瞭,而且強調的是所有的人,都具有這種本性,由此看來,“人”後面加個逗號比較妥當。)

(2)這句話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多數的人心地都是善良的。即使有的人偶然之間存有非分之想,但未必已經是良心泯(mǐn)滅,我們要善於喚起他們的良知,幫他們克服邪念。)

6、(1)作者為什麼不寫第六顆鑽石回來後的心情、動作、神態等?

(給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回味的餘地,意猶未盡的感覺……)

(2)“為什麼不以《第六顆鑽石回來了》為題”?

(《第六題鑽石回來了》這是以結果命題。對於獵奇者來說知道結果就不願意或沒耐心去了解事情的題目、經過了。而《第六顆鑽石》這個題目有引人入勝之功效。人們(讀者)看到這個題目就會產生許多奇想,第六題鑽石怎麼了?落到誰手裡了?發生什麼事了?哪來的鑽石?價值多少錢的鑽石?……)

五、練習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