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材

淺談高職教育教材開發的研究論文

淺談高職教育教材開發的研究論文

引言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代言者,好的教材應該能夠把教育理念、教學思路和方法滲透到知識體系中,所以教材建設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高職教育的教材應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理念,把“基於工作過程”的思想融入教材各個環節,這樣才能實現高職人才培養面向基層、面向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需要,真正使學生成為一線企業需求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換而言之,高職專業的學生不但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更應該具備對應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技能;不但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知識應用”的能力。

一、高職教育教材現狀分析

透過對15個專業200多本高職專業教材的應用情況調研分析,發現高職專業教材建設存在諸多問題。

1.新生專業教材匱乏。目前高職教育教材遠遠跟不上高職教育體系的發展,隨著各種技術行業的多方向分化激發了高職教育專業的派生和擴充套件。以農業技術類為例,2010年目錄內專業數有11個,2014年已增至23個,2014年僅目錄外高職專業就有637個。再如原有的鐵道訊號專業分化為城軌交通控制、高鐵訊號和鐵道訊號等。原有的一個專業領域可能派生出多個相關的技術型專業,雖然有一定的聯絡,但技術細節卻大相徑庭。新行業新技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才有成型的指導性資料。這就導致了教材的嚴重缺失。

2. 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與教材體系滯後的衝突。國家已經意識到各個行業的發展急需的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大量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高等職業教育史無前例地被重視起來了。行業的專業分化和技術更新催生了很多新型專業,也促使各專業進行一波又一波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最佳化。以本人熟悉的城市軌道交通控制專業為例,人才培養方案4年內多次調整修改,但教材依然是老調重彈。又如高鐵訊號專業只是在原來鐵道訊號專業的基礎上刪減或增加一些知識點,教材體系依然沿用鐵道訊號專業的,這種情況在目前這種職業教育新生專業不斷湧現的狀況下屢見不鮮,看似不同的專業領域可是課程及教材體系雷同率極高。

3.教材內容缺少高職特色。目前的高職教材,大多是在本科或中專教材的基礎上刪減、增補而成。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輕視應用技能,雖然很多都標註著“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的名牌,但在一線教師調研時80%以上普遍反映,在教學中不難發現這些教材依然有90%的內容不能從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出發去提出問題和設計知識點,不具備高職教材的特徵與要求,不能很好地體現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中心的高職教育理念,缺乏高職教育特色。即使有很少一部分以基於工作過程為基礎的高職教材,也只是原有專業教材的重新解構重組,少有把典型工作任務流程作為貫穿知識體系的教材出現。

4.教材編寫隊伍存在的問題。①教材編寫隊伍相對薄弱。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與高職教育快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落差,專業師資從數量、質量上無法滿足高職教育蓬勃發展的需要。當前,高職專業師資大多是高校應屆畢業生,可能專業理論足以為師,但他們對高職教育教學規律的把握、本專業對應一線崗位的工作任務特色和實踐技能的掌握均有不可忽略的缺失。(調研中發現,某專業教師雙師率100%,可是實際具備實操技能的不足50%,大部分老師只是拿了個證而已)。高職教材基本上全是這些在職的高職院校老師在編寫。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編寫教材,他們仍然缺乏對職業崗位(群)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專項能力的科學分析,因此,這種以教師為主編寫出的教材都不可能從根本上反映出高職教材的特色,難以符合高職教學的基本要求。②企業技術人員參與不夠。高職教育是為一線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搖籃,所以高職教材的編寫應打破原有的教師編寫的觀念,提倡以企業一線技術管理者為主導,高職院校教師為輔的理念。企業技術人員更瞭解工種及崗位(群)的工作任務流程,懂得工作任務需求的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絡;在校教師更熟知高職教育的教學規律,這樣由一線技術人員有的放矢進行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設計,架構出即符合專業知識體系又具備工作過程理念的教材內容,由在校教師把握教學組織的編排,這樣校企雙方相輔相成查缺補漏編著的教材才是有高職特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材。調研教材200多本,只有14本(7%)有企業人員參與,其中4本(2%)企業人員是主編之一,可見,企業技術人員主導高職教材的編寫的積極性很差。大部分編者都在前言中說明教材編寫是在進行了一定的企業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完成的,但實際如何無從知曉。③編寫人員編寫教材的功利性太強,責任心缺失。在目前急功近利的思潮影響下,高校教師也不能獨善其身,職稱評定、科研任務等壓力使很多教師不顧個人能力限制,若干教師相約東拼西湊相互抄襲就能編寫出一本教材,出版行業把關不嚴,沒認真核對,導致高職教材多而亂,符合高職教育核心價值特點的少之又少。

5.高職教材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脫節。高職學生畢業不僅要獲得相應的學歷證書,而且要透過專業技能鑑定拿到專業技術技能等級證書,這就是所謂的“雙證制”。它要求學生在具備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的技術和技能。但由於高職教材編者與企業技術人員交流不夠,缺少互動溝通平臺,也沒有校企實質性合作機制激勵,導致高職教材的編寫內容和標準與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及技能鑑定標準不對接。調研中某院校某專業近兩年參與編寫過教材的教師有20%,其中瞭解行業標準的不到10%,熟知行業標準的只有2%。

6.教材內容陳舊單一,缺乏案例支撐。目前的高職教材,大都是傳統教材知識體系的解構重組,由於編者水平的限制增加行業新技術新內容的很少,更談不上尋求案例支撐了。調研教材200多本,其中有案例提供的只有12%,絕大部分僅僅是理論體系的堆積。

二、高職教材建設最佳化措施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高職教材目前存在的問題很多,我們應該尋求思路予以突破。

1.加強教材編寫制度規範化管理。在高職教材編寫上我們可以借鑑德國的管理機制,高職教育主管部門或高職教育學會聯合企業的行業協會,組織行業專家及高職教育專家形成高職教育教材開發管理機構。由該機構專家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各個高職專業的課程體系框架,規範不同專業教材編寫的範疇,明確教師參與編寫教材所需要的資質,嚴禁資質不夠的教師或行外人員參與。教材編寫完成由本管理機構內對應專家組稽核,才能在職業院校流通使用,沒有經過認證稽核的教材不被採納,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教師蜂擁式編寫教材的亂象。

2.加強校企合作,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標準,開發基於工作過程的教材。高職院校與企業深度合作,聘請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根據對應工作崗位(群)實施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標準。由一線技術人員主導把傳統的教材進行解構重整,以典型工作任務的流程層次設計教學內容,把崗位專業知識及新技術融入教學環節,教師參與教材的教學組織編排,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的基於工作過程的教材雛形,在教學中試用並改良調整後交付出版部門稽核出版。

由於企業技術人員主導教材的內容佈局及環節設計,必然會把崗位技能規範及行業標準滲透到教材內容中,從而加強教材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聯絡性。

3.加強校企人員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師資隊伍實踐能力。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兼職教師後備資源庫,邀請一線技術能力強的技師利用淡季到院校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崗位技術培訓式講座,學校給予一定的報酬;同時建立高職教師定期到企業掛職的剛性制度,增加教師認識一線工作任務實際案例的機會,並錘鍊崗位技能。這樣對教師隊伍的知識更新、實踐能力、編寫教材能力和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能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校企合作的雙贏,使校企合作制度化,並且具有長效性。

三、結論

高職教材的質量是高職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的載體,在空前重視職業教育的大環境下,只有走校企合作的路子、開發基於工作過程的高職教材才是符合高職教育理念的好教材。有高水準的教材、有高水平的教師、有活躍的市場需求、有高瞻遠矚的管理機構,職業教育的春天會更加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