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學生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個量多少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學習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是為將來學習多位數這類題型打下基礎。本課中,學生對比較兩個量相差多少用減法計算理解有一定難度,可以透過提供畫圖、操作、擺一擺的策略,幫助學生理解分析數量關係,溝通與原有經驗的減法模型間的關係,從而獲得解決比多(少)的數學問題的思維方法,理解用減法計算的道理。在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少幾”的問題,還利用轉化的數學思想,將新問題轉化成舊問題來解決,減輕了學生負擔。教學中,設計具體方法與策略的呈現,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題型結構特徵、數量關係和解決策略。

2.透過操作、觀察、比較,豐富學生對減法現實意義的認識,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滲透一一對應、轉化等數學思想。

3.讓學生體驗到合作交流帶來的樂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主題圖、課件、實物圖片;學具:圓片或小棒。

教學重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的數量關係,正確選擇演算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用減法計算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感知模型

課件出示複習題:

(一)比一比,說一說。

教師:這兩組題中,誰多誰少?你是怎樣看出來?

學生彙報可能會說:題1中物體個數較少,能直觀看出○多,△少。可以表示為5>3,也可以表示為3<5.

第2題,蘋果和梨比較,蘋果比梨多,多4個,引導學生在彙報過程中完整表述,並能用兩種方法說出比多和比少的關係。

如:

比多,表示:8>4;

比少,表示:4<8。

(二)擺一擺,比一比。

教師:有紅色圓片10個,藍色的圓片8個,你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嗎?

學生利用學具操作,複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直觀看出誰多誰少的關係。

學生彙報,直觀展示,完整表述。

師生小結:在比較兩個物體多少時,最好分成兩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能感受這種方法直觀明晰的優點。

【設計意圖:設計兩組複習題,從直觀判斷,實物操作,啟用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滲透一 一對應的數學思想,複習舊知,為學習新知做準備,也突出新舊知識間的聯絡。】

二、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課件出示例6主題圖。

(一)瞭解資訊,提出問題

教師:圖中小朋友在幹什麼?(玩套圈遊戲)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發現什麼數學資訊?問題是什麼?課件出示問題:你知道了什麼?

根據學生完整的回答,課件出示各資訊:

小雪:我套中7個

小華:我套中12個

問題: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教師:我們根據這些數學資訊(條件),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教師:誰和誰比?怎樣清楚看出誰的多?誰的少?

三、自主探究,構建模型

教師:想一想,我們在比較兩種物體多少的時候會用什麼方法?

(一)擺一擺(畫一畫)

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巡視。彙報結果,可能會出現:(課件預設)

1.圓片或小棒擺出:

2.畫圖:

3.線段圖雛形:

4.直接列算式。12-7=5(個)

(二)比一比,說一說

師生交流。分析各種方法,引導補充,完善圖示,便於清晰理解。

教師:方法1、2採用什麼方法進行比較?(一一對應法)小華的12個分成幾部分?(引導學生看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一一對應中相等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師可指出多的部分圈起來,完善圖示。)

師生共同分析方法3,用兩條線長短不一的線表示小雪與小華套圈的個數。方法類似1和2,只是表示不同。教師引導學生把多出來的部分用大括號和問號方法表示。

教師肯定學生操作過程中的數學思考,能聯絡舊知運用擺一擺或畫一畫的方法,進行比較。

(三)形成策略

1.分析數量,理解關係

教師:從圖中看出,我們要解答的問題是什麼?在圖中哪一部分?

透過圖示再次理解問題,標畫條件和問題,建立與原來減法模型的聯絡,理解用小華12去掉與小雪相同的7個,多出的那部分就是要求的問題。

2.列式計算,意義建構

學生列式,指名板演,個別提問,說算式各部分的含義。

12-7=5(個)

教師追問:“7表示什麼意思?(引導學生指著圖說,表示與小雪套中同樣多的小華中也有的那部分。)

全班交流。檢查單位,口述答語等,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細節。

3.變式思考,突出轉化

教師:我們解決了小華比小雪多5個的問題,那麼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怎樣解決?你有什麼想法?

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思想,換一種說法:(課件出示)“小華比小雪多幾個,也可以說小雪比小華少幾個”。

結合圖示,(課件閃爍比少的部分)說出比少的部分與比多的部分相同,再次理解數量關係,列出算式。12-7=5(個)

【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操作、畫圖的方式理解數量關係,建立於原來減法模型的聯絡,豐富學生對減法現實意義的理解,從而獲得解決比多(比少)的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理解用減法計算的道理。變式練習運用轉化思想,減輕學生負擔,促進理解。】

(四)回顧反思,強化步驟

1.驗證結果

教師:“小華比小雪多套中5個,或者說小雪比小華少套中5個”這個結果正確嗎? (課件出示問題)

你有什麼方法說明這個結果是正確的?

學生可能會說:從圖中看出多(少)了5個;12個去掉5個就和7個一樣多;7個再增加5個就12個。

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教師予以肯定。

2.回顧步驟

結合主題圖,梳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教師:今天我們在解決問題時運用了什麼方法?

教師:分析資訊時,怎樣表示個資訊的數量?

教師:解決問題的結果是否正確怎樣檢驗?

師生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先了解文字資訊,明確問題是什麼;再透過畫圖,或操作的方式幫助我們分析理解,能直觀看出多少,根據多少的數量列出算式;解答的結果可以用反過來思考的方法來檢驗。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讓學生感受到有效畫圖策略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作用,同時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驗證與反思的能力。】

四、鞏固應用,體驗成功

(一)教材21頁“做一做”。(課件出示)

用圓片擺一擺,圈一圈。列出算式,全班彙報。

(二)完成教材23頁第9題。(課件出示)

嘗試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先分析資訊,理解數量關係,第(1)題直接列式計算。第(2)題讓學生選擇資訊,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不唯一具有開放性。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比多比少與以前有什麼不同?你還有什麼問題?

教學問題診斷:

對於學生畫圖分析數量關係,並沒有案例設計中那樣規範,教師該如何引導分析?還是以教材中的圖示分析為主?

學生嘗試擺一擺時,都會用舊知一一對應方法進行比較,能直觀看出5個,覺得這題難度不大。在這樣基礎上,教師還反覆進行圖示講解,主要注重比較時多出部分或少掉部分都應在去掉同樣多的基礎上,理解減法的意義,逐漸培養學生規範畫圖,在學生原始圖示上教師進行補充完善,培養學生養成各數量和問題在圖中表示出來的習慣,是為將來學習線段圖和其他方法奠定基礎。這個環節看似簡單,相關的數學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師要肯花時間,給學生空間,講解中源於本課教材知識點,從學生思考的角度出發,逐步形成一些數學思維,為後續的數學發展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