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的

《唯一的聽眾》教學設計的範文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聽,說,讀,寫的訓練。本節課,立足於學生的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品味人物的語言,感悟人物的高尚品格,揣摩文章的寫作方法。透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主動參與閱讀活動,從而達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教材簡析】

《唯一的聽眾》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十一冊第三單元裡的課文,本文記敘了“我”在一位音樂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由沒有信心學會拉小提琴,到能夠在各種文藝晚會上為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的事,讚揚了老教授呵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表達了“我”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學目標】學習本課新詞,積累優美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情感,透過人物的神態、語言和心理來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老教授對“我”的鼓勵,給“我”帶來的變化,感受老教授的用心良苦,感受人與人之間真情的美好。

【課前準備】有關小提琴的樂曲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匯入,激發興趣

板書題目《唯一的聽眾》問:“唯一”是什麼意思?

聽眾是很多人的意思,為什麼要用“唯一”來修飾?

讓學生對題目質疑,相機整理:“唯一”的聽眾指的是誰?她做了什麼事情?

設計理念:製造懸念,匯入新課,以激發興趣,開啟思維。

二、初讀文章,理解內容

1.讓學生帶著以上兩個問題自讀課文。

2.檢查字詞,出示:神聖、悠悠、莊重、儀式、抱歉、溜走、介意、追問、荒唐、聲望、割捨、大吃一驚等詞語,檢查讀音,掌握字形,並指導寫好“歉”,“悠”字。

3.理解:白痴、沮喪、懊惱、躡手躡腳等詞。

4.交流彙報“唯一”的聽眾指的是誰?她做了什麼事情?

設計理念:緊承線索,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透過交流彙報,分享學習的快樂。

三、回顧舊文,學習新篇

1.引導學生回憶寫人記事文章的寫作方法。(抓人物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描寫)

2.學生默讀,畫出描寫語言、神態、動作、心理和描寫環境的句子。

過渡:哪些語句能體現老教授的用心良苦呢?在老教授的鼓勵下,我的心理和行為發生了哪些變化?

3.交流所劃的句子。

相機出示:第一次語言描寫的句子:

“是我打擾了你嗎?小夥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會在這坐一會兒。”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問:“在什麼情況下老教授這樣說?她為什麼要這樣說?”(在我沮喪時,為消除我的顧慮,鼓勵我繼續練琴。)

4.讀好這三句話。

出示:沙沙的足音,聽起來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5.小組討論交流環境描寫的作用。(側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動)

6.指導朗讀這一句子。(讀出內心的喜悅)

設計理念:運用已有的學習方法,學習和感悟新篇章,讓學生學會學習。

四、作業

抄寫生寫字詞,和印象深刻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景,走進文字

播放小提琴曲,教師引導:同學們,這小提琴曲是多麼美妙動聽,可是要演奏出這樣美妙動聽的音樂要付出多少艱辛,經歷多少磨難啊!而一個別人認為是音樂白痴的人卻能在舞臺上演奏,這成功的背後是誰創造了這個奇蹟呢?(老教授)

設計理念:音樂匯入學習,讓學生對小提琴曲的優美有初步的感受,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的狀態。

板書課題:唯一的聽眾

出示練習:文中的老教授是一位()的聽眾,文中的“我”又是一位()的青年。

好,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位小提琴手的成長曆程。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一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說說我在音樂方面發生了什麼變化。

2、再讀全文,結合課文內容概括“我”發生變化的原因。

設計理念:著眼整體,讓學生在讀文,思考的基礎上透過分享,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三、以點帶面,品味全文

1、引導學生看圖,用文中出現過多次的一個關鍵詞概括老人的神態。(平靜)

2、描寫老人神態平靜的句子,總共出現了幾次,在文中畫出來。

課件出示: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1)第一次“平靜地望著我”。

①在什麼情況下,老婦人“平靜地望著我”?

②老婦人“平靜地望著我”給了我什麼動力,讓我的心理產生什麼變化?劃出描寫老教授語言的詞句,品讀。(沮喪、興奮)

a.談談體會:從老人的幾句話中,可以體會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礙,鼓勵我繼續練琴。

b.練習讀好這三句話。

(2)出示第二次“平靜地望著我”。

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從老人平靜的眼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②找出描寫老婦人語言的句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感謝、稱讚)

③在老人耐心熱情的鼓勵下,“我”的技術在不斷提高。瀏覽課文,說說老婦人的稱讚和鼓勵使“我”發生了什麼變化?(充滿信心,刻苦練琴)

找文中的句子反覆品讀體會。

(3)第三次“平靜地望著我”。

①這次老人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平靜地望著我”的?找到有關句子讀一讀。

引導體會“手指悄悄打著節奏”等隱含的資訊。(琴藝長進)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為什麼說老人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你體會到了什麼?

教師小結:假如老教授那詩意的語言是有聲的鼓勵,那麼她平靜的神態,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實聽眾聽我彈琴的行為,就是對我無聲的鼓勵,使“我”最終能站在成百上千的觀眾的臺上演奏。

引讀:“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節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平靜的神態,那慈祥的眼神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裡,它使“我”戰勝自卑,重樹信心。齊讀文章最後兩句。引讀最後一段:“後來,拉小提琴成了……”

品讀最後一句話,昇華感情。

設計理念:透過引導學生體會老婦人的神態,體會老婦人的美好心靈。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及時的引導,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美好的心靈,理解老教授對於“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愛護年輕人、培養年輕人的美好品質,領會文章的中心,最後理解課題的含義。

四、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1、課件出示三組句子,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2、平靜的神態背後,老人在想什麼呢?請同學們聯絡上下文,發揮想象,描寫一段老人當時的心理活動,可選一兩處寫。

課件出示:

當我沮喪地想離開小樹林時,她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當我每天去小樹林拉琴時,她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當我漸漸奏出真正的音樂時,她慈祥的眼睛平靜地望著我,彷彿在說……

3、交流所寫的內容,簡單評議。

設計理念:運用知識遷移的原理,將讀與寫有效結合,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老教授的美好心靈並領悟透過神態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五、總結昇華,體悟真情

俗語有云:“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我們都為文中的“我”感到由衷的慶幸,他遇到了伯樂,這位外表優雅,有藝術修養,有學者風範的老教授,給予“我”真誠的關愛,無私的幫助,讓“我”重新樹立起信心和勇氣,最終站在了萬眾矚目的舞臺中央。你能結合課文的內容,根據你的理解,給文章添上一個結尾嗎?

進行簡單的評議。

六、作業

1、課外閱讀《平分生命》。

2、模仿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寫一件你被關愛的事。

板書設計:

老教授

真誠無私

11.唯一的觀眾

音樂白痴

小提琴手

敬佩感激

設計理念:板書圍繞課文內容,突出中心,易於學生理解。

[總評]本課教學設計體現如下特點:

1、抓住描寫、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句子,透過理解語言,品味語言,感受人物的品質,從而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2、以讀為本,注重感悟。本文教學注重透過引導學生進行反覆的多形式的讀,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及其豐富的內涵。首先通讀全文,理解內容;其次,品讀重點句子,體悟作品的內涵與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讀與寫的有效結合。本教案強化學生讀與寫的訓練,讓學生從文章的重點句子入手,以讀促說,以說促悟,以悟促寫,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