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高中生物《細胞概述》的教案

高中生物《細胞概述》的教案

第一節 細胞概述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閱讀細胞學說發現簡史,簡述細胞學說的基本觀點。

②舉例說出細胞的大小、數目和種類。

③進行“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細胞體積的關係”的探究實驗,認識細胞體積一般較小的原因。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細胞學說

三、教學方法:討論 探究實驗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新課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 細胞概述

一、細胞的發現,細胞學說的建立

二、細胞的大小、數目、種類

三、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創設情景】透過第一章的學習我們瞭解了生物體都有相同的物質組成,即由元素構成的化合物。

【提問】那麼這些化合物又是怎樣構成生物體呢?

【總結】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少數病毒等以外,生物體都有細胞構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首先來了解一下第一節 細胞概述

現在我們先來討論細胞的發現。

【提問】最早發現細胞的科學家是誰?他是怎樣發現的?

【投影展示】其實,胡克發現的是死細胞的壁,而不是活的細胞。

【提問】接下來,細胞的研究發展趨勢?

【講述】

兩位科學家的理論綜合成為:細胞學說的基礎

三位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共同形成了細胞學說: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個或多個細胞組成的;細胞是所有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單位;所有細胞必定由別的細胞產生的。

因此生物學的研究就有了細胞學。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子顯微鏡的使用,使細胞學的研究迅速發展,成為細胞生物學。

【投影展示】各種細胞結構

【提問】比較大象和螞蟻,它們的細胞體積誰大呢?

【講述】其實,它們的體積大小差不多,只是構成大象的細胞數目比螞蟻多。

不同的生物體,細胞形態、大小、數目都不一樣,最小的細胞是細菌類的支原體的細胞,最大的是鴕鳥蛋的卵黃,一般來說,細胞只有藉助顯微鏡才能看見,可見細胞的體積一般比較小,以微米為單位。

【提問】為什麼細胞的體積總是很小呢?

如果假設體積很大,那麼會有什麼後果呢?

模擬實驗:

假設3個正方體,邊長分別是1釐米,2釐米,3釐米,代表3個不同大小的細胞。大家計算,它們表面積/體積的比值?

【講述】隨著邊長增大,表面積/體積比值依次減小。

【小結】

為了保證活細胞能正常的物質交換,細胞的體積總是很小的。

【投影展示】植物細胞,動物細胞,細菌細胞,

【提問】不同的細胞,形態大小有所不同,大家觀察比較這些細胞有什麼異同點?

學生思考、回答:各種化合物並不是隨機的結合,它們是有機的組成細胞,再由細胞構成整個生物體。

學生閱讀課本,總結回答:

英國科學家胡克,透過自制的顯微鏡觀察軟木塞,看見許多小室,命名為細胞。

學生回答:德國,施萊登研究植物,提出:所有植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植物各種功能的基礎。

次年,德國,施旺,提出:所有動物也是由細胞組成的。

德國,菲爾肖提出:所有細胞都必定來自別的活細胞。

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討論計算,得出結果。

比值分別是:6、3、2

比值越大,越有利於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協作學習的態度。

及時糾正錯誤,加深印象。

步步設疑,層層深入,啟發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觀察。

七、板書:

第二章 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 細胞的概述

一、細胞的發現,細胞學說的建立

二、細胞的大小,數目和種類

三、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

八、作業設計

典題速遞

(1)細胞學說的基本觀點

細胞學說主要揭示了生物結構的統一性,其內容主要有: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個或者多個細胞組成的;細胞是所有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所有的細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細胞產生的。

練1.細胞學說的內容不包括

A.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構成 B.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C.所有的細胞必定是由別的活細胞產生 D.細胞是所有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細胞的大小、數目和種類 a

細胞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細胞大小差別很大。生物體的長大,不是由於細胞體積的增大,而是由於細胞數目的增多。

練2. 下列有關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與細胞的表面積和體積比有關 B.與細胞核所能控制的範圍有關

C.細胞體積越大,物質運輸的效率越低 D.細胞體積越小,物質運輸的效率越低

細胞的種類: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在於:原核細胞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由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主要是各種細菌。由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稱為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真菌等絕大多數生物。

練3.下列四組生物中,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

A.變形蟲、水綿、香菇 B.菸草、草履蟲、大腸桿菌

C.小麥、番茄、大豆 D.酵母菌、靈芝、豌豆

(3)活動: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 b 顯微鏡的使用:

顯微鏡使用的基本程式:取鏡——安放——對光——製片——觀察

顯微鏡放大倍數是指物像邊長的放大倍數,而不是面積或體積的放大倍數。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距離裝片距離越近,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總的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

練4.①②③④⑤是有關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如圖所示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何圖形,要將圖1轉化成圖2,所列ABCD四種操作順序中,正確的應是 ( )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光圈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玻片

A.①③④⑤ B.④③②⑤ C.⑤④③② D.①④⑤③

練5.用顯微鏡觀察黑藻細胞的細胞質環流,視野中的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右下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實際上黑藻細胞中葉綠體的位置和細胞質環流的方向是:( )

A.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右下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B.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右上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C.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左上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D.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左下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使用高倍鏡觀察細胞的實驗操作過程:①先在低倍鏡下觀察,找到要觀察的物像;②移動載玻片,將所要觀察的細胞(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③轉動轉換器,讓高倍鏡頭正對通光孔;④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練6、下列關於高倍鏡使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因為植物的葉肉細胞大,在高倍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用高倍鏡觀察

B、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和凹面反光鏡對光

C、換高倍鏡後,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

D、在低倍鏡下找到紅細胞後,即可換高倍鏡進行觀察

低倍物鏡與高倍物鏡比較:高倍物鏡下視野亮度暗、物像大、細胞數量少。

光學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標本被放大倍數是指放大標本的長度或寬度,顯微鏡觀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物像移動的方向與裝片移動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