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略談對我國保險行業產生影響的因素論文

略談對我國保險行業產生影響的因素論文

一、新會計準則環境下對保險監管的挑戰

在參與財政部研究制定新會計準則的過程中,保監會就著手研究未來的新準則可能對保險業的各種影響和必要的應對之策。作為保險經營和監管的基礎設施,會計準則的改變,不僅會對保險公司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管理流程、經營規劃、產品設計、業績考核、融資渠道、投資策略、投資者關係、稅務等產生顯著的影響,而且會對現行的保險監管模式和具體政策產生重大影響和挑戰。例如:由於大多數監管規則都是以會計資料為基礎的,因此新會計準則的執行會導致一些現行的監管規則變得無法理解和難以執行。比如像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一些比例限制,都是以該項投資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來計算的。新會計準則改變了投資資產的核算模式和計量屬性,也改變了總資產的金額,因此有一些資金運用的監管規則就變得非常不合時宜,需要考慮新舊會計準則下的差異進行調整。另一方面,監管者對新會計準則不熟悉或者不適應,可能導致檢查和出臺的新的監管與會計準則的要求不一致,造成法規衝突,或者削弱了監管規則的預期效果。由於整個監管系統的人員對新會計準則的瞭解和掌握還有一個比較的過程,監管規則與會計準則不完全適應的狀況可能還會持續兩到三年。

資料結構在過去以科目報表為基礎的會計制度的條件下,是可能實現的。新會計準則作為財務報表導向的會計規範,不再規定統一的會計科目和賬務處理,而是把這些本應由企業自主決策和專業判斷的專案,還權於企業。這才是會計標準的本來面目。因此,新會計準則實施後,企業的核算原則和系統已經無法支援傳統的以科目為基礎的會計和統計規範,如果保險監管資訊系統不改變以多級科目為基礎的資料獲取結構,那麼監管者獲取的資料的質量將顯著下降,使統計資料逐漸失去決策價值。因此,新會計準則對保監會監管資訊系統設計理念和資料模式提出的重構和調整的迫切要求,影響是長期和深遠的。新會計準則與原來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相比,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金融工具的核算。新準則對金融工具的核算,完全採納了國際會計準則的做法。但是,公允價值的引入,將明顯增大保險公司利潤和淨資產等財務指標的波動性,而監管機構面對一家償付能力充足率/資本充足率急劇波動的`保險公司,要實施恰當的監管措施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新會計準則對償付能力監管更重大的挑戰也許還不是指標波動性問題,而在於在公允價值模式下,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與投資市場週期是正強化關係,即投資市場的泡沫越多,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浮盈)會越多,償付能力也表現為越充足,那麼就越有實力去投資更高風險的品種,從而表現為有更多的收益和更高的償付能力。本來監管指標的本意,是要在市場風險增大的情況下,即時顯現潛在的風險。但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監管這一最核心的監管指標,與市場風險(泡沫)是相互強化的正相關關係。這對於監管的有效性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危險。

二、保險企業在新會計準則下的應對策略

1.利潤生存

改變重保費、輕利潤的績效模式和經營理念,由“趕超型”的增長模式向注重效率、保持良好的現金流轉變,這在資產波動性增強的未來顯得尤為重要,應樹立利潤生存的經營理念。

2.產品研發

公司在設計和推出此類保單時,為了較高的保費增長率,可能會做一些技術性的改動,弱化投資性、儲蓄性餘額的性質,增加保障的部分,或者使投資風險與保除風險難於區分,不能單獨計量,以期儘量使其能夠計人保費。

3.強化資產負債管理

謹慎投資以防止金融資產的波動性帶來的不穩定為了避免資產波動帶來的投資者、利益相關方對公司的負面評價,保險公司有可能傾向於採用保守的投資策略來降低這種不穩定性,如尋找長期且收益穩定的基礎建設投資,持有至到期的債券。

4.加強風險管理,防範經營風險

現金流敏感性測試等適應多變市場環境的動態財務分析、監測、預警手段,保證公司良好的現金流和充足的償付能力一旦公司因淨資產減值造成償付能力下降,信用評級和對投保人吸引力弱化,公司的經營狀況可能會隨潛在客戶的流失和老客戶的退保而惡化。這也將促使保險公司增強自我風險管理的意識,由監管壓力下的被動管理轉變為維護信用的主動管理。

三、小結

資本市場和千頭萬緒的宏觀經濟環境緊密聯絡起來,當利率水平變化時,金融工具價值也隨之變化,進而導致要求對財務資訊透明度、精細度、準確度要求的提高,蒐集、整理、加工財務資訊,資產估價、計量減值測試更為複雜,資訊披露成本增加,對財務和精算人員的要求也相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