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對我國快遞行業發展問題及應對策略探究

對我國快遞行業發展問題及應對策略探究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高,社會經濟活動日益頻繁,人們對貨物送達的時間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傳統的檔案、包裹,而且越來越多的高價值、小批次、個性化的貨物,都成為快遞的託寄物內容。現代快遞業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項利潤豐厚、市場規模及潛力巨大的產業。

1 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現狀

1.1 國內快遞公司增長過快,發展不足

當前,由中國郵政一家獨霸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我國快遞業出現了國營、民營、外資多經濟主體、多運輸方式相互競爭的市場狀況。目前相關部門統計的資料顯示,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的快遞企業已經達到2000多家,而分支機構更多達5000多家,此外不少物流企業、運輸企業也涉足快遞業務。目前國內大小快遞企業3萬多家,存在國有、外資和民營三大陣營。中國國際快遞以外資為主,國內快遞則以國有為主導,民營為主體。城市內快遞,民營約佔90%,省際間快遞民營約佔50%。從實力來看,快遞行業記憶體在四方勢力:四大外資、中國郵政、內資大企業、民營公司。四方勢力正因為企業策略調整和國家政策的即將變化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洗牌。

雖然國內快遞行業的增速驚人,炙手可熱的網路經濟更是不斷催生全新的民營快遞企業建立,但是目前快遞行業也存在著產業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

1.2 快遞企業經營管理落後,競爭力低

目前,國內快遞市場由中國郵政部門控制40%份額,其餘由民營和港資快遞企業佔據。民營企業中,一批像順豐、申通、宅急送等已具有影響的大中型優秀快遞企業已經茁壯成長,但為數尚少。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則表現出小、散、弱等問題;互信度和協調性較差,以地區性快遞業務為主。在國際快遞市場上,雖然中國郵政EMS控制了一小部分國際快遞市場,但民營快遞企業以間接方式將國際快件轉入DHL、FedEx、TNT和UPS四大網路,對外進行銷售,實際上仍依賴四大網路的渠道。多數民營快遞採用代理制營業網路或直營代理混合網路,網路的中央管理普遍較鬆散,很難為顧客提供同質化服務,甚至經常發生網路崩潰。在財務結算方面,包括郵政快遞系統在內,由於資訊系統落後和商業信用的低下,常常無法實現主要地區運費的到付服務,使業務的發展受到限制。國內業者包括郵政快遞在內,都沒有根據客戶賬號進行單據的訂製,也沒有效能良好的客戶統一結算系統、全球性的貨物追蹤系統、網上自動貨物動態查詢系統等關鍵的資訊管理系統,在服務和效率方面遠遠落後於國外同行。在貨物分檢方面,目前我國民營快遞企業主要還是人工操作,包裝、分揀、裝卸、搬運等大部分物流環節都是手工作業,配送中心的設施相當落後,基本沒有什麼先進的機械裝置,由於裝置落後和運用的條形碼技術較為簡單,缺乏以射頻識別技術為基礎的分件裝置,使操作時間過長,降低了貨物的週轉速度,削弱了市場競爭力。

1.3 灰色快遞攪亂市場,競爭無序

近年來,我國快遞貨物運量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長,快遞業務發展如同雨後春筍,地下快遞非法經營活動,嚴重干擾了快遞市場的正常秩序。一是超範圍經營信件類物品的快遞業務。快遞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大大小小的公司涉足快遞業務謀取經濟利益,把經營觸角伸向了國家明令禁止的信件類物品,超範圍非法經營信件類物品的快遞業務。二是地下經營成本低,無消費保障。這些快遞公司經營方式大同小異,四處張貼公司的名片廣告,建立覆蓋面廣的隱形市場,或者由業務員直接聯絡企業客戶,聯絡到客戶後,由業務員上門服務,去客戶處取貨,拉到公司辦公室打包後送到車站發貨。有的快遞公司專門盯住寫字樓內的商戶,上門招攬客戶,採取壓價、開展惡性競爭,打著點對點優質服務的幌子,不告知使用者營業地址,每當開展業務時都與使用者臨時約定接頭地點,從來不讓客戶到自己的據點兒來。三是唯利是圖,缺乏服務意識。這些快遞公司普遍存在著有利就投,無利不送的現象,投遞範圍僅限於人口集中的地方。四是人員素質方面,由於國內快遞行業進入門檻低,經營競爭激烈,利潤率低,因此國內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的知識層次普遍較低,嚴重影響了服務質量,降低了與外資同行競爭的能力。快遞員一般都是40-50歲的下崗失業人員,有的甚至不會講普通話,他們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業務素質較差。五是違規操作不開郵包檢驗。這些快遞公司對需要郵寄的包裹從來不開包檢查,極個別的問一下。

1.4 跨國快遞公司加速搶灘,爭奪市場

據估計,目前中國快遞市場規模已超過200億元,且每年還在以超過30%的速度高速增長。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搶佔中國巨大的快遞市場,國際的快遞公司紛紛把觸角伸到中國。

雖然國際物流大鱷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已進入中國市場,其中國佈局也早已開始,但隨著保護大限的放開,外資逐漸從合資、合作邁向獨資,從一級城市延伸到二級城市的戰略而已日漸清晰。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以及潛力巨大的國內快遞需求,使四大國際快遞公司非常看好中國未來的快遞市場。四大快遞公司進入中國速遞市場,其目標不是短期盈利,而是更看重長期回報。因此,各公司均將擴大市場佔有率作為近期發展的主要目標。

2 我國快遞行業發展機會

2.1 宏觀經濟形勢看好

目前,快遞行業可謂是十足的朝陽產業,即便近兩年迅速發展,如今全國的快遞業務量還不到GDP的0.3%,與發達國家達到的1%左右相比,差距甚大。我國每年快遞業務量約20億件,發展空間巨大。外貿進出口的`增長為快遞行業開闢了更大的市場,快遞市場規模的增長與外貿進出口規模的增長呈線性正相關關係。

2.2 國家對物流企業的重視

兩會期間國家相關政策明確指出:政府應該把扶持現代化流通基礎平臺建設放到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層面,培養以企業自主建設為主,大力扶持現代物流,尤其是平臺建設、資訊軟體和專業人才三個方面建設,實現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快遞市場規模的增長隨著物流規模的增長而增長,快遞市場規模的增長速度還要略高於物流增長速度。國家對物流企業的政策重視,給快遞行業的發展帶來的很好的發展前景。

2.3 資訊科技發展帶來的機會

近年來,網際網路的普及和上網人數的迅速增長,使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快遞業務成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電子商務實現實物配送的主要途徑。據悉,當前快遞市場1/3的業務量是透過電子商務牽動來完成的,快遞業務依託電子商務平臺發展的前景不可估量。

快遞行業應抓住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促進快遞服務與電子商務產業緊密結合,融合發展;推動快遞企業與電子商務網站合作,不斷最佳化業務結構,提升服務水平,實現互利共贏。

3 我國快遞行業發展策略

3.1 國家應整頓快遞市場

國家應該從改革開放的長遠著眼,儘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合理高效的快遞監管體制,以保障快遞企業的合法權益,為快遞業發展肅清政策性障礙。另外,政府也要慎重選擇快遞行業監管部門,為維護快遞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正確引導快遞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透過相關法律規定不僅能夠規範行業、抬高入行門檻,更將是一種對使用快遞服務客戶的保護措施。

3.2 走聯合發展之路

隨著外資快遞巨頭的大規模進入和民營快速的迅速崛起,雲集了四大快遞巨頭的中國市場,競爭將更加白熱化,而行業整合優勢也將在競爭中凸顯出來。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複雜,任何企業很難單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快遞企業也不例外。快遞服務,特別是國際快遞服務的門檻很高,動輒幾百架飛機,幾十萬輛車;而且遍佈全球的服務網路也絕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因此,在中國從事快遞業的各類公司若只是再以自身的力量開拓市場,必然受條件所限,不能形成連通國內、外的強大經營實力,也不可能提供優良完善的服務。中國本土快遞企業應利用各自的優勢,互惠互利,取長補短,共同開拓市場。

3.3 實現快遞業務專業化、現代化

EMS雖然有較完善的網路查詢系統,但是跟蹤查詢困難或是查詢時間較長依然普遍存在於EMS的日常經營當中。國有快遞企業應該加快改革步伐,加深改革力度,使其能夠擺脫沉重的束縛,自由快速發展。民營快遞企業也要從基礎設施,技術,人才等方面不斷壯大自己,加強資訊系統投入,增強自身競爭力。同時,中國快遞企業應加快與快遞運送的源頭企業及大型電子商務網站展開合作,加強對國內快遞客戶的爭奪。

3.4 快遞行業服務產品多樣化經營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現代快運快遞業的服務物件日益多元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將廣泛地服務於整個的社會和經濟領域,尤其是滿足日益增加的工商企業和居民生活中的快運快遞服務需求。

我國快遞行業應拓展服務領域,將服務範圍向上遊產業延伸,統籌協調快遞基本業務與電子商務配送、供應鏈管理等新業務的發展,加速推進傳統服務方式向現代服務方式轉變,充分發揮快遞協會等中介組織作用,研究電子商務快遞中代收貨款、簽收方式、快件保險等問題,組織擬定相關服務規範。國家應鼓勵引導快遞企業加快進入製造業供應鏈服務領域,承接電子商務配送服務,大力發展資訊流、資金流、實物流三流合一業務,推進快遞服務和電子商務融合發展,鼓勵快遞企業提供企業對個人(B2C)、個人對個人(C2C)、企業對企業(B2B)的配套快遞配送服務。

4 展望

我國的快遞市場空間很大,很有發展潛力,但是如果我國的快遞業競爭力不強,巨大的市場就會被跨國公司搶佔去。我國郵政快遞、國有快遞和民營快遞應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積極應對快遞市場的競爭,定能在快遞市場中取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