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書籍

中原文化在書籍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論文

中原文化在書籍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論文

書籍設計總是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尋求自我的定位。在傳統紙文化的背景下,觀念由狹義向廣義轉變,從裝幀到書籍設計,轉變的是思維方式,在技術與藝術的繼承與創新中,完成由裝幀到書籍設計概念的時代過渡。材料與工藝的多樣在書籍設計中彰顯個性,版式的自由發展使其不再拘泥於傳統的豎排文字,空間得到了極大關注。概念形態的奇思妙想正在顛覆書籍固有的長方形六面體模式,從內到外、多層次、全方位,圍繞書籍的本質功能進行探索,進行著書籍建築形態的構造遊戲。而如今,視覺文化發生了歷史性轉變,電腦螢幕成為了我們觀看的主體,作為書籍設計主要要素的文字也跳出了紙張的控制,躍然螢幕之上,成為了新的載體存在。從電子書的興起到電紙書的出現,再到時下流行的微閱讀的大眾傳播。新科技、網路文化的流行,使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開機化的生存方式,大容量的儲存空間,圖文並茂的版面設計,方便快捷的閱讀等這些適合大眾傳播的閱讀方式都在衝擊著傳統。將剛剛由 “讀文時代” 進入 “讀圖時代” 的人們一下子又推進了 “感官資訊時代” 。書籍設計也在伴隨著文化的傳承中不斷髮展創新著,這些新的變化給了我們一個機遇,幫助我們重新思考如何使得書籍設計兼具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又能體現出時代特徵,從而實現文化傳達和溝通,這也許正是傳承的意義。

1.中原文化概述

中原文化從地域上來說是以河南區域為主體的黃河中游地區的歷史文化。在我國曆史上,這裡自古至唐宋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從歷史的角度強調了中原重要的地理位置。以此地域形成的中原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構建體系和思想特徵,擁有著屬於中原人民特有的風俗習慣,始終引領著華夏文明的走向和文化發展的方向,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源。

作為中華文明體系的開端,中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從內容上看,中原文化包含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以及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等史前文化;從伏羲作網到大禹治水的農耕文化;造就了龍圖騰和 “龍的`傳人” 的神龍文化;形成了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政治文化;誕生了老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聖賢文化和以整體治療、多角度觀察、奇特技術、和諧用藥等手段著稱於世的中醫文化;集百家大成者的思想文化;塑造了以聖人為特殊群體影響社會的名流文化;造就了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木蘭從軍、岳飛抗金、包公斷案等英雄神話;產生了中國商人、商業和商文化的起源,以仰韶彩陶、唐三彩、汝瓷、鈞瓷等瓷器製作技術,冶鐵、制銅等發明為主的科技文化;創造了中華文化重要載體的漢字文化;掀起了尋根問祖的姓氏文化熱潮;推動了宗教文化、武術文化的發展,與此同時也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太昊陵廟會、洛陽花會、信陽茶葉節、馬街書會、開封夜市等民間節會,開封盤鼓、汴繡、朱仙鎮木版年畫、南陽玉雕、周口雜技等民間藝術,以及以洛陽水席為代表的豫菜飲食文化。從形式上看,中原文化在中華民族精神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特點上看,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基礎性、包容性、開放性、原創性等五大特點。中原文化是中華文明之根,華夏之源。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原文化不斷地與其他文化交流、融合、延展,以相容眾善、融合之姿吸納外來文化,並在融合中創造性地轉化和發展,形成了具有本地域特色的多元文化的發展趨勢,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2.中原文化在書籍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

以河南地域為中心的中原地區,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造就了自己獨特的文化特徵,同時也成為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河南省 “十二五” 規劃建議提出,要建設文化強省,增強發展的軟實力和支撐力。充分發揮中原文化獨特優勢,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升中原文化軟實力,突出 “根文化” 傳承弘揚,推動中原文化 “走出去”,建設華夏文明重要傳承區。弘揚中原文化關鍵在於文化資訊是否能夠傳播出去,而傳播的關鍵在於承載資訊的載體。

書籍正是利用文字、符號、圖形承載著人類的思想和情感,敘述人類文明的程序,在文化發展中起了不可忽視的傳承作用。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於中原文化的探索至今沒有停止,這不僅是設計本源的問題,同時也是對中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1)從根源和基礎性上加強中原文化系列書籍的出版,從設計者的角度強化中原文化認同感

中原文化內容豐富,但精品書籍為之甚少,從出版者的角度而言加強與中原文化相關書籍的出版,提升文化傳播的責任意識十分重要。從書籍設計者來說進行設計之前必須深入瞭解書籍內容的文化內涵,使得書籍內容和設計形式達到文化上的高度統一,才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從而實現文化傳承。這是作為一名書籍設計者基本的職業素質。所以在藝術院校書籍設計課程學習階段,拓展學科領域,在專業教學中逐漸滲透有關中原文化的課題練習,從基礎上加深中原文化的認識,這對於中原文化在書籍設計中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例如:河南地區剪紙藝術歷史悠久,藝術內容大多與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造型複雜而多變,這種特有的紙工藝同樣肩負著傳承中原文化的使命。學生透過實地對河南本地的剪紙藝人進行採訪調研,採用筆錄和攝影的手法,記錄了河南地區剪紙藝術形式,透過資料的收集整理完成關於河南地區剪紙文化的書籍設計。(圖1)整體書籍採用傳統的線裝形式,以現代印刷工藝為技術基礎,結合剪紙藝術特徵進行整體設計,從書籍封面到版式設計無不滲透著中原文化的豐富色彩。整體設計淳樸、濃郁,又具有傳統文化特色。作者在書籍設計的過程中不僅鞏固了對課程的學習,同時也加深了對剪紙文化的瞭解。

(2)從開放包容性上注重書籍設計載體的形式轉變,發揮文化傳播者的主導作用

中原文化透過書籍載體的傳承,必須注重傳統書籍設計形式的創新,資訊傳遞的有效性以及書籍的藝術審美,從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中構築書籍設計的空間藝術,這樣才能帶給讀者感官享受的同時真正提高中原文化的傳播價值。如今電腦和手機等電子載體分擔了文化資訊傳播的部分功能,使其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也讓文字的創作者得到了無限的空間進行創作,影響著文化的傳播也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書成為了書籍本身的獨立藝術,這是數字時代的積極表現。傳統書籍在文化傳播中不會消亡,文化的傳承形式既要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又必須積極探索新的途徑,結合時代技術,迎合大眾閱讀的傳播方式,才能適應不同層次的讀者群,從而形成從 “線下” 到 “線上” 全面的中原文化傳播體系,推動中原文化的發展。例如: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歷史悠久,是中原民間文化中的突出代表。朱仙鎮年畫構圖飽滿、線條粗獷簡練、造型誇張古樸、色彩豔麗,體現了當地濃郁的藝術特色。設計者透過《探秘朱仙鎮年畫》系列書籍設計,把朱仙鎮年畫這一悠久的民間藝術透過書籍設計進行傳承,與此同時透過現代電子書、微博、微信的載體平臺進行線上書籍文化的推廣,從多種渠道進行中原文化的傳承獲得良好的效果(圖2)。

(3)從原創性角度加強中原文化在書籍設計中的應用

書籍設計者在進行創作的同時也是對文化的理解再現,透過對中原文化內涵的深入分析,充分利用中原文化資源為設計靈感,在進行書籍設計時能夠充分提煉關聯文化元素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應用創新。從石器時代的陶器紋樣到後母戊大方鼎的青銅造型,從南陽畫像石到朱仙鎮木版年畫,從豫劇戲曲人物到少林宗教中的裝飾圖形等,這些在中原大地的土壤中孕育出的造型,都是書籍設計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資源,把它們根據書籍內容進行設計形式的提煉和打散重構,可用於書籍封面、內文的版式設計中去,強化中原文化特色。除此之外木版年畫中豔麗的色彩對比,剪紙藝術的中國紅,唐三彩中的黃、赭、綠,泥泥狗中的黑,宗教文化中的五色等這些傳統的色彩和圖形一樣,充分體現了中原色彩觀念,借鑑這些色彩語系進行提煉,作品簡約鮮明對比強烈。漢字是組成書籍設計的重要元素,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在書籍設計封面設計中不僅要熟練把握漢字的基本結構,同時也要深入瞭解漢字的內涵。而在正文中,宋體字是運用最為廣泛的字型形式。目前針對宋體字的設計種類就有幾十種之多,透過漢字字型的創新能夠進一步促使中原文化與書籍設計的互動融合。從中原文化中提煉出來的這些圖形、色彩、文字不僅能夠充分表達出中原文化特色,在書籍設計中也能更好地起到傳播與交流的作用。

總之,中原地區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數不勝數,這為書籍提供了內容,也為設計提供了靈感。書籍本身是最具文化氣息的藝術形式,在傳承中原文化的道路上,扮演者主要的角色。設計者要以新的視角和方式捕捉文化資訊,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從內容到形式的統一,傳統到現代的融合,在設計中汲取文化的養分,在書籍的載體中傳播著中原文化內涵,探尋一條文化的傳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