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初中語文中的古詩教學初探

初中語文中的古詩教學初探

古詩是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重要構成部分,這是透過語文教學弘揚我國悠久文化的功能的標誌,也是幫助學生了解古典文學的恢弘和燦爛的途徑。我國古詩詞是古典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古典文學的輝煌。其語言的精煉、意境的優美、意蘊之深遠是其千古傳誦的主要原因。初中生的閱讀經歷很豐富,在小學階段,他們就接觸了很多的古詩,如今再學習起來,對於他們而言不是難事,關鍵是教師的教學要讓學生掌握精髓。

一、提高記憶,增加積累

古詩詞具有意境優美、合轍押韻的特點,非常適宜朗誦,學生透過反覆的誦讀實現記憶和積累的目標。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透過誦讀實現品味詩詞精華的目的。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和領悟古詩的內涵。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此道理對於古詩詞也一樣適用,多讀是正確理解的`基礎。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由於中考的因素,課堂上給學生的朗讀時間不多,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時間有,朗讀的時間沒有。所以,古詩詞教學中,應該將朗誦作為教學的重點來對待。在引導學生不斷地朗誦過程中,使古典文化內化為學生的文學積累,並影響學生一生的進步和成長。學生今天的記憶可以成為他們明天反芻式消化理解的有力基礎,也許他們對朗誦和背誦還不太理解,但是,在此後的學習生活中,這種積累會成為一種反芻式的消化吸收,影響學生的文學素養。

二、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

教師要讓學生深入到文字的核心中去感悟和體會作者的寫作初衷,以往的古詩教學中,教師重視學生的背誦,不管理解與否就是要背誦下來。這樣的教學方法適合小學生,而對於初中生的學習,需要以理解為前提,要讓學生先理解後背誦,理解了自然就能夠背誦了。不能浮在上面,要深入下去去理解文字,和作者進行對話。教師的教學也不能夠僅僅進行簡單地翻譯,要讓學生充分理解古詩的內容。否則,沒有理解就要求背誦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厭倦,這樣是不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的。

如,《春望》(杜甫)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裡體現的是作者的愛國熱情,讓學生理解這些後,就不會把學生的思維框住,在一個小的情感圈子裡活動,而是要在更大範圍的愛國情懷裡暢遊,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記憶,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情操,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三、體會詩詞中蘊含的意境

初中語文古詩詞中往往有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意境之美,古詩詞的用字簡練,每一個字詞都有十分豐富的情感和意蘊,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這些沒有太多人生經歷的學生理解詩詞的深刻內涵,感受意境美,陶冶學生的心靈。在意境美的體驗中,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品味,提升學生的文化積澱,為學生日後的文學修養的提高打下基礎。對於初中生而言,理解詩詞的意境是難題,因為學生的年齡小,沒有更多的生活閱歷,這對於他們的理解是一個限制。教師要利用自己的生活閱歷優勢,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去理解古詩的深刻意境,陶冶學生的情操和心靈。

初中古詩詞的教學是永遠的課題,隨著“國學進課堂”的倡議,古詩詞在教材中的比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古詩詞的教學策略選擇,最佳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形成深厚的古文積累。為此,教師要博採眾長,學習同行的教學優點,借他山之石改善自己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讀、品、悟、感中,理解古詩詞,豐富積累,厚重積澱,達到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