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語文閱讀的教學總結反思

語文閱讀的教學總結反思

在現代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素質教育的主體性已經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凸顯出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一些不受重視的問題也越來越為我們所關注。面對不斷更新的教育觀念,一些傳統的教育方法和觀念顯現出了不適應性,並且有必要將其提到一定的重視程度。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漸漸地發現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缺乏有針對性地閱讀的機會,如果這種狀況長時間地發展下去,非常不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閱讀能力,指讀者從文字作品中提取、加工和綜合資訊的心智技能,被尊為“學習之母,教育之本”,是語文教學中首要落實的基本技能。因此,在日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結點。

語文教學實踐是中學教育的基礎,學生必須具有相應的閱讀能力,才能對語文材料進行體會理解,進而習得寫作技能。因此,閱讀教學也直接影響著學習者對其他學科的掌握和運用。

在現實的教育研究與實踐中,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知識拓展和延伸的主要方式和內容,是學習者依據已有知識形成自身知識結構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須加大力度研究閱讀教學的一系列問題。

一、在閱讀過程中,應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習者聽、說、讀、寫能力是影響其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聽說能力是學習者整體文化素養的一種重要標誌,而精確、連貫、得體的言辭往往來源於閱讀,閱讀材料往往結合了各種語體色彩文字的精華。學生的寫作訓練首先是從仿文開始的,只有深入地閱讀和研究樣本,才能從範本中汲取有利於形成自身知識結構的營養。因此,多讀是傳統語文的教學經驗。多讀應從質和量兩方面來解釋,語文教學中的多讀,首先是多讀課文。在對教材中的文字進行研讀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矛盾。由於學習者學習壓力繁重,學習時間不充裕,經常不能科學地分配有效的時間。這就要求課程實施者依據教育環境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經驗,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文字的不同性質,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在眾多的閱讀方法中,課程實施者應該把閱讀速度、精讀、略讀能力作為重點培養的能力,學習者透過不斷的訓練獲得基本的閱讀能力,有速度、能理解、會運用,從而達到新課標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

二、在閱讀訓練中,要把學生與教師講授的內容結合起來

提高學習者閱讀能力的.直接途徑是精讀練習。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獨立有效的閱讀能力,切實解決讀什麼和怎樣讀的問題。新課標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指導學生調動自己的能動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精讀和講解常常相結合,是從個別到一般的邏輯過程。精講文字是閱讀教學的主要形式,必須介紹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和資訊,用大量的課外知識來引導、補充、豐富課內文字,是延展閱讀範圍、豐富學生知識、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

1.學習記敘文字材料時,蒐集相關的具有普遍性的知識,使學生從一般的角度獲得理解與運用的方法指導。

2.講述古典名著時,介紹一些生動、有趣、新鮮的具體材料。如《送東陽馬生序》中,可以蒐集一些與宋濂有關的歷史知識和人物背景,引發閱讀者的興趣。

3.介紹與課文分析講解有關的材料,以加強講讀作用,讓學生在講讀前參考閱讀,用少量的時間來完成大量的閱讀內容,並培養學生自讀能力和對教師講解內容的獨立理解能力。

4.鼓勵學生蒐集大量的對教材文字有補充說明作用的資料,使學習者在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更加完整豐富地認識、理解和把握文字。

知識有自身的連貫性和系統性,掌握了這些關聯,可以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在不斷的閱讀訓練中,應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教學中,教師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針對學生閱讀時出現的不能流利地朗讀、不能深入理解文字的深層含義等問題,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要勤於動筆、畫要點、編提綱、摘佳句、作批註、寫心得等,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1.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細讀方法的培養

精讀過程中的總覽、細讀、復讀三個環節中,細讀最為重要。細讀時應利用各種符號和簡便的方法,在這一環節上,可根據不同情況,因人而異。

細讀的另一種重要方法是編寫閱讀提綱。每篇文字都有它自身的結構,每段中又有不同的層次。把不同的段落部分科學地加以組織排列,有助於提綱挈領。閱讀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地研究和理清文章脈絡,這樣才有可能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題,為精確理解和體會文字打下基礎。只有學生真正深入地理解了文字,他們才有可能自主編寫閱讀提綱,而教師的指導,更是在幫助他們深入地理解課文。

另外,還應培養學生養成做摘記、寫讀書筆記的良好閱讀習慣。細讀實際上是一個學習者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研究的複雜的實踐過程,不可能簡單完成,要反覆斟酌,才能找出文章應該圈注、摘記提要的部分。因此,教育實踐者應該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切不可急於求成,揠苗助長。

2。在閱讀過程中應加強朗讀訓練

語言就是深刻思想的表達,朗讀是內在情感的發聲。學好語言,是為了能夠更加精確細膩的表達思想和情感。因此,要掌握語言表達的要領,一定要在朗讀上下苦功夫,以掌握思想和情感的表達力度和層次。一個精彩的文字,如果只停留在默讀的層次,很難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深層含義和真諦,自然也就很難掌握表達這些思想和情感的語言。應指導學生反覆朗讀,朗朗上口,只有這樣才能在運用時,做到自然奔湧而至。

朗讀不僅是表達、表演,而且也是對文章的重新寫作。具體的朗誦操作,把朗讀者的思維和想象力都轉化為對字句和語段的獨特處理。因此,它可以培養朗讀者的文化素質、藝術修養、知識情趣,培養朗讀者把握文字語言資訊以及駕馭語言發聲的能力。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往往是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的,範讀在教學過程中應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選擇精妙的範讀方式,可以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充分的提高。如有的教師在《皇帝的新裝》中所作的練習就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閱讀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講究閱讀的科學性,才有資格談閱讀的藝術性。將合理的閱讀方法巧妙地運用於語文教學中,是語文教學成敗的關鍵,也是其他各門學科的基礎。所以說,閱讀能力的培養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謂“讀”佔鰲頭。

參考文獻:

[1]邢元敏。素質教育讀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9.

[2]王鴻江。現代教育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8.

[3]劉京海。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8.

(作者單位 天津市佳春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