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父母的心》課堂教學實錄

《父母的心》課堂教學實錄

一、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一)師:讀讀課題。(學生讀課題)

師:讀了題目,似乎隱藏著什麼?

生:父母對兒女的關心。

師:簡單的說,一個怎樣的故事?

學生大略地說,教師隨機作了點撥。

(二)學生聽課文錄音,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時間 決定 理由

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撥:

時間 決定 理由

當天傍晚 …… ……

次日早晨 …… ……

次日傍晚 …… ……

三日上午 …… ……

師提示:這三次理由都很有說服力嗎?

學生回答主要觀點:三次理由前後之間很矛盾,基本上是藉口。

二、核心詞替換:父母的()()

(一)師請學生替換一個詞,小組討論。

(二)學生上臺寫一寫:學生寫在黑板上的詞語有:

理由 關心 猶豫 心靈深處 苦衷 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板書,共同探討:

1、關於兩個“理由”:

師畫了一道線將兩個“理由”連線起來,問:兩個同學都寫了“理由”,誰寫的?說說你們的理由。

第一個學生說——父母都講的是理由,都是藉口……

第二個孩子說——父母都是用一些理由,說明自己的真心……

2、關於“關心”:

師:誰寫了“關心”?

生:一次次把孩子要回來,表面是理由,實際是關心……

3、關於“猶豫”:

師:關心中流露出猶豫,為什麼?

生:文章做感人的也是父母的猶豫……

4、關於“苦衷”:

師:說說“苦衷”。

生:父母每次都有理由,迫不得已的時候把孩子送出去,實在是有苦衷,太貧窮。

5、關於“心靈深處”:

師:說說他們的“心靈深處”吧。

生:父母的心裡真的是很難受……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了點撥,評價。)

教師出示:元稹詩句:遣悲懷——誰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二、孩子的心情

(一)播放《我的兄弟姐妹》片段,學生思考:

1、印象最深的是那個片段?

2、孩子的心是怎樣?

學生交流:

1、哥哥送妹妹的鏡頭。手足親情,難以分割……

2、哥哥奔跑的鏡頭。送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想念自己死去的父母,心裡更加悲痛……

(二)回到課文。大螢幕出示:

時間 孩子 心情

當天傍晚

次日早晨

次日傍晚

三日上午

學生一一對應,小組討論文章中被送出孩子的心情。

討論後交流:

1、老大心裡非常悲傷。如果把我送掉可以讓他們生活的'更好……

2、老二:心裡難過,還是自己犧牲算了 。師提示:此時老大心裡此時怎麼想?生:猶豫……

3、老三女孩:心裡難過,為了家庭的好,讓其它的兄弟姐妹過上好日子……

(三)學生朗讀閱讀材料:《寒風吹在臉上像刀割》

師:此文與《父母的心》相比,都是讓子女離開自己,但一去一留之間,你認同怎樣的父母之心?父母三次把孩子送出去,三次與一次是有區別的,這樣的父母你認同嗎?

生:認同。父母是生活所迫,極其矛盾……

師:最後把孩子都要了回來,最後說什麼?有什麼可行性方案嗎?(學生讀了最後一段,教師提示:所謂可行性方案就是一家六口餓死嗎?)

生:不會認同。我會想,難道媽媽不喜歡我了嗎?我們願意和父母一起餓死嗎?有沒有徵求過我們的意見?

師:你覺得應該徵求孩子的意見對不對?這樣的父母之心作者本人怎麼看呢?

大螢幕出示本文開頭,學生讀讀:

“諸位,把眼睛閉上五分鐘,然後平心靜氣地想想父親或者母親,試試看。

你們的父母是如何深深地愛著你們,懷念子女的父母之心是多麼溫暖、多麼廣闊,直到現在不是依然使大家感慨萬千、激動不已的麼?啊,用不著閉上眼睛,你們大家無論早晚不是深深地感到雙親之恩麼?

這個故事,肯定也是讓你們知道父母之心是多麼偉大的故事之一。

故事發生在從神戶海港開往遙遠的北海道函館的船上。”

三、作者的心結:

師:結合川端康成的年譜研究:為什麼川端康成讚美這樣的父母之心?

生交流:

1、從小失去父母,渴望父母的感覺……

2、從小是孤兒,過度的缺乏,希望得到補償

教師進行了隨機點評。

四、讀者的心裁:如果你是父母,你會怎麼做?

學生交流:

1、師;請一位父親說。學生:我會跟孩子討論,徵求意見……

2、師:請一位母親說。學生:我會為他們著想,把他們送走。雖然分隔兩地,可他們還是我生出來的……(教師點評:替換為一種理性的愛,愛可能會有區別……)

3、師:請那位吃奶的小朋友。學生……

五、教師推薦:可以讀川端康成的其它文章,曾獲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