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個性化教學

資訊科技個性化教學

一、重視學生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

由於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發展水平不盡相同。有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早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接觸過計算機,掌握了初步資訊科技技能;而有些學生則在進入初中後才首次接觸資訊科技。所以教師要正視學生的認知基礎、個性品質和認知風格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對症下藥地組織教學。據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的學習型別一般可分為全優型、認真型、鬆散型和全劣型。認真型學生在學習方面十分刻苦,但喜好採用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習成績跟不上;鬆散型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但學風不夠踏實,知識基礎不夠紮實,導致學習成績不夠穩定;全優型和全劣型則是兩個極端。教師針對不同型別學生要採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促使鬆散型學生夯實資訊科技理論知識基礎;為認真型學生傳授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鼓勵全優型學生再接再厲;督促全劣型學生端正思想,改進態度,上課要認真聽講,必要時還要給全劣型學生“開小灶”,使他們跟上教學進度。透過這樣的個性化教學,力求促進學生牢固掌握資訊科技技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

二、構建“學習方法資源包”,提升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毫無疑問,資訊科技是一門快速發展的技術,箇中所包含的知識日新月異,稱其為“計劃趕不上變化”一點也不為過。所以教師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遠比將具體資訊科技知識傳授給他們來得更重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初中資訊科技課程個性化教學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基礎,確定自己的學習興趣,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制定適合自己個性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探索新知識和技能。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精加工學習策略鞏固自己學過的理論知識,這是透過將所學新知識與已有知識有機聯絡起來,以此增添新資訊的意義,使新資訊更容易理解的學習策略,可以幫助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也可以將筆記策略傳授給學生,即教會學生如何在課堂上記筆記,以便課後複習。教師要告訴學生記筆記時應該用盡可能少的字表達儘可能多的重要資訊,儘量用自己的話概括新資訊,這樣可以使學習材料變得尤為有意義,從而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平時,教師要多指導學生建立學習方法的資源包,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充實,逐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

三、採用分層次教學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的學習基礎不盡相同,如果採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必然會出現“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吃不好”的現象。如此,教師可以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採用分層次教學法,即根據學生的現有基礎將他們分為“好、中、差”三個層次,對各層次學生安排不同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對於好學生,可以安排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激發他們的好勝心理,促使他們不斷提升資訊科技水平;對於“中、差”兩個層次的學生,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要符合他們的接受能力,同時也要高於他們的現有水平,使學生達到“跳一跳、夠得著”的學習效果。當這兩個層次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後,教師要及時給予他們表揚和肯定,尤其是對後進生,更要加大表揚力度,以此樹立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滿足他們的學習成就感,再接再厲,再創成績。

總之,現代教育理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新課程改革號召教學過程落實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所以教師必須採取適合學生個性的教學方法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新世紀是創新的世紀,是尊重個性、弘揚個性的新時代,個性化教育將成為教育界的主流。在初中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綜合採取多種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全面提高他們的資訊科技能力,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