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課文《祝壽》的教學後記

課文《祝壽》的教學後記

每次聽課都能向老師們學到很多東西,也能引發我對課文的思考,總是一邊聽課一邊想著如果是自己這個環節會怎麼處理,的確有助於自己教學能力的提升。今天執教的張老師能看出為了上好這一課做了精心的準備。查閱了大量資料,把字理演變、詞語典故揭示給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及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這也是長春版教材編者設計意圖之一。說明張老師對手中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理解了教材編寫的目的、內容、重點,這樣上起課來才能得心應手。

《祝壽》一課屬於韻文識字,生字的'音、形、義與課文關聯緊密,適合採用隨文識字。張老師正是抓住這一點,在學習韻文的時候巧妙地將識字融合進去,各個環節之間過渡自然、聯絡緊密,避免了隨文識字不連貫性和顧此失彼的弊端。

同時,張老師特別注意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每個環節都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說說哪些讀懂了,小組內交流不懂的地方,然後教師再予以引導和幫助。把學習的權利真正還給學生。

當然,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再好的教者也會存在遺憾。

我個人認為張老師如果能在揭示課題前讓學生說一說“給長輩過生日又可以稱為什麼”就好了,這樣更便於學生理解“祝壽”這個詞的用法。在教學中也要注意隨機應變,當課件圖片太小,學生看不清的時候直接寫到黑板上,而不是讓前排學生一個人去讀。課件的使用是為了方便教學,使教學內容更直觀、更清晰。

張老師透過對各國老人節風俗習慣的介紹教育學生尊老愛老,但忽略了中國的老人節是重陽節這個常識的交代。我覺得應該讓學生了解中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的原因,讓學生增長傳統民俗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