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頂碗少年課文教學案例

頂碗少年課文教學案例

一般常態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要語句的含義及文章的主旨。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

掌握縈繞、驚羨、頹喪、歉疚等詞語的讀音及書寫。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

少年兩次失誤後的表現有何不同,反映了少年怎樣的心情?

寫作訓練的借鑑目標:

學習用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

教學重點:

結合課文內容瞭解句子的含義,根據課文提供的具體語境來為人物設計心理活動。

教學難點:

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計導語,激發興趣

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位美國費城的小男孩。這位體弱多病的男孩在父親的鼓勵下終於克服了內心的恐懼,勇敢地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故事感人,又發人深省,讓我們獲益非淺。

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個男孩。不過,他不是外國小孩,而是一位英俊的中國少年。

明確要求:認真傾聽,聽完故事後,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備註:對課文內容作一些處理,選擇文中主要情節講述故事)

二、傾聽故事,概括內容

本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請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要求:講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說明:不讓學生接觸文字,採用聽故事這種形式,是為了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節上。為概括打基礎。

三、引入新課,介紹作者

故事中的這位英俊少年是散文《頂碗少年》中的主人公,作者是趙麗宏。趙麗宏,上海市崇明人,與我班的兩位同學是同鄉;他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與老師是校友。

板書:頂碗少年

趙麗宏

四、沉浸文字,理解課文

1、思考:結合課文內容,請談談你對這位少年的印象。

①學生默讀課文,圈畫有關內容,並簡記自己的觀點。

②朗讀感悟,交流。

說明:引導學生抓住少年三次表演的動作、神態進行分析

2、訓練:根據上下文,揣摩少年在兩次失敗以及在老者的鼓勵後,可能會產生的心理活動

①學生根據上下文揣摩少年的心理活動,任選一處形成文字

②組織交流活動

3、小結:探究少年成功的原因

①客觀原因:老者的鼓勵

②主觀原因:自身的努力

五、拓展思維,提升感悟

1、本文主要寫了頂碗少年,為何文中多處提到觀眾的反映?

2、讀完本文,你得到了什麼啟迪?

六:作業:(2、3選做)

1、抄寫詞語:優雅

驚羨

頹廢

迷惘

座無虛席

不知所措

2、選擇以上三個詞語寫一段話。

3、第五段中有一處省略號,請試著補出其省略的內容

課後感想:

今天,區教學指導團的4位專家來聽課。我們三個學員都上《頂碗少年》,安排在上午第二至四節課。之前,我已組織備課組的三位老師進行了集體備課,對課的整個流程已瞭然於胸。我的課在第四節。課上下來,感覺還不錯。雖然結尾有些匆忙,但還是完成了原先設計的教學環節,達到了原定的目標。

上完課,坐下來討論,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這樣的機會我已等待了很久,這樣的場面我也等待了很久。這些,本來是我最熟悉,也經常經歷的。可惜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我曾經組織過很多次的研討活動,可那都是在評別人的課;自己也上課,但往往聽不到切中要害的點評。久而久之,我對於自己的教學現狀越來越不瞭解,對自己的教學能力也越來越沒有把握。教學指導團的成立,對我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面對專家,我滿懷著虔誠,願意把自己交給他們剖析。

評課活動很輕鬆。導師們的長者風範,讓我們如沫春風。此時,他們與我們是那樣的近。老師讚揚我們:教學思路完整清晰,重點突出,學生思維活躍,作業佈置實在。三堂課雖然有統一的教學思路,但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有自己的亮點和特色。有的匯入不錯,有的板書不錯,有的過渡不錯,有的點撥不錯,有的小結不錯老師建議我們:對學生髮言要有點評,要下功夫鑽研教材,要善於抓住機會啟發學生思維

時間悄然而過。因為下午有課,我們不得不告別。

帶著導師們的建議,我重新走進了課堂。下午第一節課,我要在另一個班上《頂碗少年》。

下面讓我再現一下課堂上同學們的表現

一、課堂匯入環節

當我介紹作者趙麗宏是上海崇明人,並問誰是崇明人時,看到陳國君高高地舉起了手,班中很多同學臉上充滿了羨慕之情。一個好的匯入可以抓住學生的心,學生的反映印證了導師的話是正確的,也讓我明白,課堂上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老師作精心的設計。

二、課堂討論環節

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對這位少年的印象。這個環節我在上節課的處理上是有欠缺的。沒有充分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字、詞、句去分析。在下午的課上,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學生對少年高超的頂碗技術嘖嘖稱奇,對他面對失誤鎮定從容的風采讚賞有加,特別是對於他面對兩次失誤依然堅持,最終獲得成功的勇氣欣羨不已。最難能可貴的是,學生注意到了文中的兩個詞,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句中的急忙,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於把碗穩住了句中的輕輕,這兩個詞是我在備課時沒注意到的,上午的課,有學生提到後一句,但我沒引導他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去思考。下午的課上,巧在學生也提到了後一句,我就引導他聯絡前一句,學生馬上體會到了少年的聰明。因為這一動作上的細微變化,正是少年成功的原因,也許正是老者對少年傳授的經驗。這個問題的思考,帶出了另一個話題。老者到底對少年說了一句什麼話。這一處的答案就豐富多了,學生的思維也更活躍了。可以從調節少年的心態上去考慮,可以從鼓勵少年的角度去思考,更可以從老者傳授經驗上去考慮這時我又引導他們把冗長的想法壓縮成一句話,要求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卻更濃了。導師要求我們鑽研教材,意義就在此處。

三、設計心理活動環節

根據上下文,揣摩少年在兩次失敗以及在老者的鼓勵後,可能會產生的心理活動。這個環節我在上午的課上,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對學生的答案作點評,對於學生的一切回答全盤接受,不作否決。其主要原因是我在安排上的一個小小失誤。第一個學生在補充第一處心理描寫後,我沒有抓住機會讓同樣選擇第一處的學生進行交流。於是下面的局面就失控了。學生不去傾聽別人的答案,只顧回答自己的答案。東一榔頭,西一斧子,我的點評也就無從下手了。下午的課上,我作了一些調整。採取逐個擊破的方法。三處心理活動的設計,逐一解決。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比較起來方便。一個學生在交流的時候,其他的學生都在傾聽,他們自己就可以發現不妥之處,進行否決。一個小小的變化,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感悟啟示環節

這個環節上的失誤,主要在於我沒有考慮到作者。作為文字的創作者,趙麗宏他到底從這位少年身上學到了什麼,然後他要傳遞給讀者什麼。讀者只有領會到了這一點,才能真正領悟文字的含義。下午的課,對這個問題我也作了一些微調。提問:作者對這件發生在二十多年的事,為何念念不忘?他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哪些啟示,悟出了什麼人生哲理?學生馬上注意到了文章最後一句話:我確信,他是一位強者。繼而很自然地引到了對強者的討論,讓學生明白了強者的含義。從文字內部,挖掘其自身的含義,不讓他有穿靴戴帽的感覺。這時學生的感悟才可能是真實的,才可能是從心靈裡面流淌出來的,而不是別人強加的。

上完課,我一直處於興奮狀態。我急於要把我的感受告訴導師們,告訴我的同事們。學生們的表現讓我訝異,這個讓所有老師頭痛的2班,在這堂課上的表現實在太精彩了。一個學生說:老師,我很想知道,老者到底對少年說了什麼;另一個學生說:老師,我不知道老者對少年到底說了什麼,但我認為,他應該向他傳授了自己的經驗;還有的學生說:老師,同學們給老者設計的話太長了,文中明明寫著,他只說了一句話諸如此類,不勝列舉。這種智慧的火花,是可以迸發出來的。只要老師給予他們機會,為他們搭建舞臺。重要的是教師的教學設計一定要考慮學生,為他們留足思維的空間。

9月27日,是一個很平凡的日子。對於我,卻有另一番意義。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讓我找到了迷失了很久的方向,也讓我煩躁的心沉靜下來。教學的天地很廣闊,它有無窮的魅力,值得我們為之奮鬥終身。該做的事有很多,該學的東西有很多,我一定要珍惜時間,加倍努力。

聽課有感:

聽了三節語文課,感受頗多。雖然老師們上的是同一篇課文,但在這三堂課的'教學設計上,三位老師根據她們各自所任教班級的學生水平的高低差異,在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不同的方法實施教學。這真正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而且她們各自獨特的風格,都令我難以忘懷。王禕的雅、薛花的穩、姜老師的細,都在課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姜老師所教的班級,學生能力相對較差,但姜老師深情並茂的範讀,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學生和聽課老師的注意力。在那一剎那,我忽然想起有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激情是語文教師必備的素質。只有老師首先表現出對語文的強烈的熱愛,她的這種熱情也必定會傳達給她的學生們。坐在課堂上的我恍惚間有種重返中學時代的感覺,姜老師上課時奔射出來的那種風采讓我想起了一位中學時代為我打下堅實基礎的語文老師,他們同樣有著深厚紮實的語文功底。細膩卻不乏激情的情感教學是每一個老師所不懈努力的方向。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能力的有限,一開始學生的表現平平,但姜老師及時恰到的引導和評價,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處發展。姜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語言有強烈的啟迪性、熱切的鼓勵性和精當的指導性。同時又落實好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鼓勵學生自己解讀文字,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姜老師精心營造的這種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很好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有目標、學有方向、學有內容、學有收穫。

王禕的課我聽的比較多,也越來越喜歡上她的風格。當你來到她的語文課堂上時,便會發現課堂上的她,言語舉止間無不透露著一股只屬於語文老師的溫溫爾雅的典雅之氣。而且可以看出她和學生的感情十分融洽,與學生之間已經有了非常默契的配合。相較其餘幾個班級的學生,該班學生顯然基礎更好,能力更強,因此很多問題無須老師過多的點撥,學生早已回答得相當到位甚至精彩,因此王老師的教學語言既不缺乏生動形象又相當的精當簡練,有啟發性。

薛花的課我是第一次聽,她在課堂上的那種沉穩淡定的氣度,著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精讀課文時她要求學生圈畫出頂碗少年前後兩次失敗的不同表現的語句,從而品味理解。這一設計無疑是降低了學生品讀文字的難度,在文中前後兩次完全不同的碰撞比較中,加深學生對人物的理解,這就好象給學生設定了一個階梯,讓他們循序漸進地走向目的地一樣。她的這個教學設計我個人認為十分切合她所任教的這個班級的學生的實際情況。

在這三節課上,學生們都真正成為了語文課堂的主人,課堂裡的學生能全員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來,也很好地落實了聽、說、讀、寫。特別是在口語表達上得到了很大的鍛鍊,學生在語文課堂中能夠進行獨立思考,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總的來說,這三節課很實在,不一味地追求課堂的喧鬧,不為了熱鬧而進行七嘴八舌的討論,沒了虛而不實的熱鬧場面,而是多了一份學生思考問題時的寧靜的美麗,沉思的美麗。這也更好地詮釋了何為以學生為主體。其實學生自主學習時需要一份寧靜,傾聽時需要一份寧靜。

聽了三位老師的語文課,我收穫頗多,發現自己還有許多地方要不斷地學習、改進。希望以後有更多機會向更多老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