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故事兩則導學案示例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1、瞭解莊子及其思想;
2、積累文言實詞與虛詞,抓關鍵詞翻譯課文。
能力目標:能夠自主學習疏通文意;學習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能講述故事,瞭解人物形象。
情感目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古人淡泊名利的情懷與開朗機智的性格。
重點、難點:學習對比手法,瞭解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匯入新課。
1、瞭解莊子
莊子是 (朝代)人,名周,他繼承併發揚了老子思想,是 家
學派的重要的代表人物世並稱老莊。《莊子》是莊子及其後學所著。
2、生字詞注音
鵷鶵( )( ) 醴( )泉 鴟( )
濠( )梁 鯈( )魚 循( )其本
3、準確而熟練地朗讀課文。
二、自主學習,組內過關檢測
1、理解重點詞語。
惠子相梁( ) 或 ( )謂惠子曰 子( )知之乎
夫( )鵷鶵發於( )南海 安( )知魚之樂
固( )不知子矣 請循( )其本
2、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耶?
(2)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3)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4)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5)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6)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3、用自己的`話複述兩則故事。(每組一個代表,隨機抽取故事內容)
第二課時
一、思考討論,合作探究:
1.惠子無端猜疑莊子,可見惠子是怎樣一個人?
2.莊子以鵷鶵自比,以鴟比惠子,含蓄表達出了莊子的思想,你能用自己的話把莊子的意思直接說出來嗎?
3.你認為莊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他這種“無為”思想與淡泊名利的情懷在今天我們該如何看待呢?談談你的想法。
4.莊子堅持認為“出遊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境?
5.在第二則故事裡,莊子機智敏捷的思維體現在哪裡?惠子嚴密的邏輯推理思維能力又體現在哪裡?
二、當堂訓練。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
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非梧桐不止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是魚之樂也
2.在本文中“鵷鶵”是怎樣一種鳥?“鴟”又是怎樣一種鳥?莊子用他們比喻什麼?表現了莊子怎樣的思想感情?
3.從兩則故事中選擇一則改編成課本劇,可以在原文故事的基礎上補充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