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案之詩歌家
教學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歌的內在情感脈絡.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
3.初步學習仿編詩歌,體驗創作的樂趣.
4.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課前帶幼兒到戶外看看、摸摸、聞聞,引導幼兒發現事物的歸屬關係。
白雲、小鳥、小羊、小魚、蝴蝶的頭飾,教學掛圖一張
場地四周分別佈置成藍天、樹林、草地、小河和花園
教學過程:
1。遊戲:《找家》
〈1〉請幾名幼兒戴上頭飾,分別扮演白雲、小鳥、小羊、小魚和蝴蝶,告訴幼兒它們迷路了 ,請幼兒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幼兒遊戲,教師給予適當的支援和幫助]
〈2〉遊戲後,教師提問:你幫誰找到了家?為什麼這麼找?[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2。理解學習詩歌內容。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內容。
〈2.〉教幼兒整體 朗讀詩歌,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並教幼兒用多種形式朗讀詩歌。
〈3〉請小朋友按意願分別扮演各角色,大膽用肢體語言表現詩歌內容。
3。仿編詩歌。
〈1〉教師提問:藍天、樹林、草地、小河、花園還可以是誰的家?[引導幼兒 大膽想象]
〈2〉學習仿編,請幼兒將大家說的這些內容編進詩歌裡,注意詩歌的準確性。
〈3〉請個別幼兒上來朗讀自己編的詩歌。[教師及時給予肯定]
4.幼兒自由創編,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