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範文精選
期末考試質量分析報告
一、試卷來源及試卷評價:
本次考試的試卷教師學校統一命題,經教導處徵求意見,至此時沒有學科教
師反映對試卷的意見。縱觀整個試卷,本期末測查試卷是一份精心設計有價值的
試卷,內容覆蓋面廣,重點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試卷題量適中,難易適度,
有一定的層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察,又注重對學生能力
的培養、歸納,能較全面的檢查學生對本學期所學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以語文、數學兩個學科為例:
【語文】:
較好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目標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1、內容豐富,結構寬闊。
試卷是以《標準》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注意題型的多樣性,能夠對學生的
素質進行全面評價。同時根據整套語文教材的知識、能力和情感發展總體結構進
行設計的,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注重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
本能力的同時,適當考查了教學過程,能較好地反映出學生的實際知識的掌握情
況。
2、重視積累,提高素質
語文知識講究的是積累,從試卷的編制上看,細節多,基礎知識面廣,試題所包
含的知識點比較全面,題中涵蓋了拼音、漢字、詞語、句子、段落、篇章等多方
面的考察。並且題目多樣,評分專案詳細、合理。
【數學】:
1、突出基礎性與全面性
試卷能對本學期所學知識的主要內容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考核,數與代數、空
間與圖形、統計與機率、實踐與綜合應用等方面的考查知識均能有機地涵蓋在其
中,突出了基礎性與全面性。
2、突出生活性與教育性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試題突出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把知識的考查溶入富有生活味與教育性的題材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
教育了他們要注意勤于思考和與人交流的重要性,教育學生提高成績注意學習方
式的必要性。
二、取得明顯成效之處及經驗:
1、立足基礎,恰當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況。
語文學科大部分學生對生字、詞等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任課老師都相當重視
基礎知識的教學,加強訓練、反覆鞏固,常抓不懈,一一過關,使學生牢固掌握。
2、關注差異,不追求學生髮展的整齊劃一而追求個體發展的最大化。
將開放題引入教育評價,試題反映的不僅僅是“會”與“不會”,“對”與
“錯”,也反映對問題理解的深度與廣度,為學生提供自己進行思考並用他們自
己的數學觀點表達的機會;要求學生建構他們的反應而不是選擇一個簡單的答
案;允許學生表達他們對問題的深刻理解。本次期末檢測的試卷在這一方面做出
了大膽而有益的嘗試:
從各年級的成績統計可以看出,填空題和計算題的得分率較高,可以看出學
生的計算能力、記憶、理解能力較強。由此可見,學生對記憶、理解、計算等方
面的基礎知識掌握得還是比較紮實的。在各年級的試題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題都佔
有一定的比重。
3、題型靈活多變,體現課改理念。
試題注重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鍊。
這次試題即便是基礎知識也比較靈活,難度較高,部分學生對於開放性習題
的解答較以前有較大進步,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有不少學生
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平時所學,正確解答。在語文的閱讀理解、寫作等方面
都有明顯的體現,由此可見,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們對基礎知識教得紮紮實實,訓
練反反覆覆,能注重教學的生活化,注重知識的內化和遷移,努力做到舉一反觸
類旁通,立足課堂,延伸課外,因而多數學生學得比較主動、靈活,學習能力有
了明顯的提高。
4、補差幫困,因材施教頗有成效
全體教師本著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位學生負責,讓每一位學生進步的態度。
加強補差的力度,強調補差幫困的實效性,激發學習興趣,利用一些課餘時間及
時做好補缺、補差工作,力爭做到日日清。對學困生採取優先措施,如優先提問,
優先輔導,優先面批作業等等,全面提高合格率。正是因為各班有提高合格率的
具體措施和行為落實,我們的合格率在逐漸提高。
四、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追趕進度,忽視基本功訓練。
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中間還需一個實踐操作、反覆訓練的
過程。
2、急功近利,輕視習慣培養。
有的教師對一些很重要基本功訓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缺少長期的、反覆
的、堅持不懈的訓練,使學生基本功較差。試卷中無論是作文還是閱讀理解回答
問題,都出現較多錯別字。其實,語文的能力無外乎聽、說、讀、寫,本著這一
點,只要老師們持之以恆的堅持多讀、多寫、多聽、多練,多記、多問,養成良
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語文的成績,提高語文素養必將指日可待。
3、計算不細心,沒有檢查的習慣。
4、學生審題不嚴謹。部分學生缺乏認真仔細的審題習慣,拿到題目後往往想當
然,憑主觀意願來解題。學生沒仔細觀察,分析題目要求,錯誤較多。這種情況
反應出學生思維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5、教師本身教學要求不嚴格。具體表現有:作圖方面,學生畫圖不用直尺,畫
完後不標相關資料;卷面方面,做錯了用塗改液,改正紙甚至隨意塗抹,答題方
面,內容顛三倒四,雜亂無序,不寫單位名稱,不寫答語等,這些細節還需要老
師們在日常教學中嚴格要求,逐步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