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以變應變順應職場之變的建議

以變應變順應職場之變的建議

春節假期過後,網上流傳著這樣的段子。“普通公司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開始上班,文藝公司二月二龍抬頭開始上班,不靠譜公司已經開始上班了。為穩定節後員工上班的情緒鼓舞士氣,普通公司上班第一天給每個員工發1000元紅包,文藝公司上班第一天給每個員工發2012元紅包,不靠譜司上班第一天給大家開個會。”

詼諧的語言道出了職場人“留戀放假、抗拒上班”的普遍心態。然而,上班,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龍年職場,還是在焦慮躁動中開始了。

一項調查從某種程度上解釋了新年開工時職場人士的焦慮情緒。這項透過對IT、金融、製造業等15個行業的1500餘名企事業職員的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白領在這個新年來臨之際感到焦慮。至於原因,認為“因為一年碌碌無為”的受訪者最多,比例為28.40%;其次,“計劃的目標沒有實現”的為26.70%;其餘有17.1%認為是因為今年工作不順,擔憂年齡的有14.5%。

此外,針對受調查者年初制訂的計劃的調查顯示,有高達45.6%的人將工作目標定為“薪水獲得滿意的提高”,高於“業績獲得提高”的 21.3%,選擇“職位提高”的有14.8%。而對於上述目標的完成情況,“很滿意”的受訪者比例僅為6.5%,“很不滿意”的為26.7%,在這樣的現實情況下,產生心理焦慮、自卑就不難理解了。

人力資源專家劉興陽認為,“一年碌碌無為”和“計劃的目標沒有實現” 在調查結果中總比例超過一半很具有代表性,這說明受調者感到自我職業規劃與現實有較大的衝突。這種情況在當前職場非常普遍,但其根本原因並不在於受訪者職業進取心的懈怠或是能力不足,而是因目前較流行的“職業生涯路線”存在的兩個誤區。第一個誤區是:職業生涯就是要沿著職位和資歷的“金字塔”一直向上攀爬,但實際情況是塔尖上必然是少數,一批員工只有一兩個人最終獲得這個空間。應該調整為,空間可能是能力、潛力的空間,不是職位空間;而對於職位,公司提供的只能是機會,而不是空間。

第二個誤區是保持在某一專業、經驗或背景最直接聯絡的單一方向發展職業生涯。更積極的方式應該是,積極順應職場變化以變應變;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已經從“追求終身的就業”變成“追求終生的就業能力”。

專家認為,正是有了上述誤區的引導,職場人士感到職業生涯的挫折感,甚至做出很多非正確的跳槽決定。

調整建議

人群1 碌碌無為者 內部提升優先

調查顯示,認為自己“一年碌碌無為”的受訪者非常多,多數職場白領反映自己每天都陷在重複、瑣碎的實務中,工作很累,但卻越來越不起眼。“忙忙忙”的.結果是往往陷入了“茫茫茫”的境地,到頭來發現所得甚微。

建議:要擺脫目前的困境,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在目前的公司爭取內部“跳槽”。職場人往往對公司的基本狀況已經熟悉,在工作環境、文化環境等方面都已接納並融入,人際關係也比較穩定,在自己熟悉的行業和公司從事新業務會是不錯的選擇;二是如果本公司內部不能實現轉崗,那麼可以計劃跳槽。這不僅需要他準備更多關於營銷方面的知識,對於可能涉足的新行業也得做深入的瞭解,並且心態上進行調整,用“空杯心態”去面對新的開始,會更有利於他的發展。

人群2 目標hold不住者 忌盲目攀比

白領想要升職加薪是人之常情,但工作畢竟不是考試,有時付出的努力可能也會付諸東流,常常會發生“目標沒hold住”的狀況。

專家認為,發生這一狀況主要是因為“自我要求及期待過高”。此外,職場人士的焦慮,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和別人之間的比較。其實,不同的行當有不同的難題,不同的職位有不同的難度,盲目攀比意義不大。

建議:白領們首先要認清自身特質,進行角色定位,進而規劃出成功的生涯路線。以“短期目標”為階段有序穩步地向自己的“長期目標”邁進。而對於習慣攀比的人,要意識到只要工作對你來說是有價值的,能給你帶來成就感,而且自己心目中有確定的職業目標,就可以心無旁騖地去發展。

人群3 獎金不給力者 先自檢再動氣

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白領對年終獎“不滿意”或 “非常不滿意”,6成白領明確表示年終獎的多少會影響其對企業的忠誠度,超過8成已經在為明年跳槽做準備。

專家認為,每個企業如何分配年終盈餘是根據其自身的經營狀況和經營特點而定的。將此作為工作好壞,發展好壞,成功與否的標準,並且形成攀比之風,就相當狹義和負面了。事實上,大多數企業與員工並沒年終獎的約定。

議:如果覺得不滿意,請先檢視自身工作工作任務是否完成?任務是否可用量化指標來衡量?是否用恰當的方式讓上司或領導知道你的業績?用正面、積極、自檢的方式來思考問題,這也是職業素養的一種修煉。

如果獎金的事成了嚴重影響跳槽的誘因,那麼更要慎重。跳不跳槽,還是要先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職業規劃,不能因動一時之氣,做了錯誤決定。

人群4 習慣性跳槽者 避免“羊群效應”

年初是社會招聘的高峰期,同一間辦公室總會有幾個另謀高就的同事,看到同事跳槽,有的人也會忍不住思動。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在職場上也存在同樣的現象。因為自己身陷職業發展困境中,正值跳槽高峰,自己沒有冷靜、理性分析好自身狀況,也隨大流跟風跳槽,以擺脫眼前困境。

不少職場人在跳出去後才發覺,狀況沒有改善,問題沒有解決,甚至還大不如前。更要命的是,一旦連續一兩次跳槽失敗,就很容易導致習慣性跳槽,從而讓自己的職業生涯長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建議:要有意識地避免“羊群效應”的影響,認真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提醒職場人,有相當一部分問題並不是跳槽就能夠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