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理學

入門心理學基礎知識

入門心理學基礎知識

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和精神世界,下面小編整理了入門心理學基礎知識,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入門心理學基礎知識

對於心理學初學者來說,都有一個疑問——心理學怎麼入門?其實,心理學同任何一門自成體系的學科一樣,都有它自己的研究物件和研究方法,以及此前眾多的先行者留下的理論積累。所以,想要自學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和時間,而且更重要的是,你要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是對這樣一門專業性很強的社會科學感興趣。

心理學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和精神世界,這聽起來會很有趣,但如果你以一個專業人員來進行研習的話,內容會十分的枯燥而且乏味,但當你深入進去之後,自可以從中發現樂趣。你可以試著從一本心理學史開始,大致的瞭解這個學科的歷史演變以及歷史上出現的各個流派,以及各個流派建構的理論,墨頓亨特的《心理學的故事》,比較適合心理學的入門者,然後可以讀一些普通心理學的大學教材,《生活中的心理學》是其中的經典,涉及到心理學研究的各個領域,但這是一本大部頭,至少要花費你半年的時間來仔細研讀,而且寫的也不是很簡單。

心理學怎麼入門?在此推薦我們心理學導論老師推薦的兩本書:

1.《心理學與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著,王壘等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這本書裡有許多插圖,內容比較有趣、易懂,初學者讀起來比較輕鬆,不過價格比較高,88元。

2.《三種心理學》,(美)Robert D.Nye 著,石林、袁坤譯,中國輕工出版社(2000):這本書介紹了精神分析/行為主義和人本主義的基本理論,應該算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籍。

僅僅靠解決童年問題是不夠的

我們過去所想,所說,所做的一切都會在我們的內心留下印記,這些印記讓我們看到我們現在和未來的一切事物的發生。——《當和尚遇到鑽石》

心理學界普遍接受,紮根於潛意識的童年生命經驗,基本決定了一個人成年以後的生命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潛意識裡那些童年的“壞種子”——所有負面感受造成的影響,非但不會消失,試圖改變習性也是難度很大。一些說不清的東西彷彿紮根在自己身體裡,讓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某項習慣,無法在被指責時不生氣,也無法不生出評判他人的念頭。

幸福從來都是人類的主題。這個時代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自己的心靈成長,從內在出發,改變外在狀態,找回自己的幸福感。

接觸心理學的朋友,往往會從根源出發,釋放童年被壓抑在潛意識裡的負面情緒及信念,把不幸福的種子剔除。在體驗釋放的過程裡,原先狀態比較低落的朋友尤其能體會到那種如釋負重的感覺,前後狀態變化驚人,生活中的人、事、物也開始常有驚喜。

常常聽到這些朋友感慨,境隨心轉,真不是句騙人的話。

這個世界本來就在遵循因果法則。潛意識裡的“因”,造成我們世界裡的“果”。

我還想提醒一起學習心理學的朋友們,造成我們不幸福的那些“壞種子”,可不只有童年那一批。實際上,我們從未停止過給自己種種子,我們每時每刻的行為、話語、念頭都在自己的潛意識裡留下印記,都在決定著我們未來所處的境遇。

回想下自己跟金錢有關的一切,你在種什麼樣的財富種子呢?

當收到賬單時,看到銀行卡里的餘額時,看到價格很高的商品時,如果有不喜悅的感受或是抗拒的念頭,那時你在告訴自己的潛意識“我沒有足夠的錢”——它就是你剛剛種下的種子。當聽到同事突然賺到一大筆錢時,你是在為他開心還是嫉妒呢,你是在種下“有錢真好”還是“我沒有人家財運好”的種子呢?如果你要種財富種子,那就讚美金錢,感恩金錢帶給自己的一切,為他人的財富而喜悅,幫助他人獲得財富。

回想下自己的講話習慣,你是否常常評判別人或自己。

不管你在說誰不好,潛意識只接收了“不好”的種子,所以喜歡評判他人的人也會常常吸引到別人來評判自己。有時候,你需要很高的覺察力才能發現自己是否在評判。我常常聽到身邊一起學習心理學的同學說某人在清理過潛意識後變得比以前多好,這種說法其實也在講某人過去多麼糟糕,它是一種評判。下一次,試試用讚歎代替評判吧,努力關注在自己和別人的優點上,只種下“好”種子。

對家人、朋友有任何不悅的言行和念頭,都會成為障礙情感交流的壞種子;對公司、同事或客戶有任何不滿的言行和念頭,都會成為阻礙你的事業發展的壞種子;對事物有任何嫌棄的念頭,都會成為你擁有和享受它的障礙。如果真的不愛,不如捨去,只在身邊留下愛的人、事、物。

時刻覺察自己當下的言行和心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們身體力行。

然而它值得我們這樣做。因為生命即是當下。

每一個當下,我們的所想、所說、所做都在闡釋著“我是誰”,它也活生生的呈現為我們的面部和身體呈相、人際關係、事業和財富狀態等等。是的,一個人的外在呈現即是一個人的內在狀態。

所以,請你花時間去想清楚,自己到底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狀態。然後將自己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按那個標準去靠,去種下屬於自己的種子。

心理諮詢師小貼士:

當下的因,就成為下一次的果。就如之前熱議的一篇文章《30歲之後,你站在什麼面位置》裡面的道理一樣。在戀愛關係中,如果這次遇到了渣男,受傷了,在投入下次戀愛的時候,就很可能會顧慮很多,會很小心翼翼。所以,每次事件結束了,及時療愈自己,以便於再次更好的遠行。

最好的狀態就是,從前不回頭,往後不將就。

心理壓力會加速人的衰老

我們都認為心理壓力壓力會讓人變老,但是這種“老”往往指的是“看起來沒以前那麼精神、活潑”,只停留在外表的層面上。但是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心理壓力真的會讓人加速衰老,而且一老就可能達到十幾年。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刊報道,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埃麗莎·埃培爾領導的一個小組已經觀察到了心理壓力對細胞的影響。

要解釋壓力與細胞之間的關係,先得從人體細胞“分子鐘”說起。每一個染色體的頂端,都被一片被稱為端粒的DNA物質覆蓋著,它的作用是保護染色體、提高基因的穩定性。每當細胞分裂時,這些端粒便會變短,由此分裂產生的子細胞的端粒會比母細胞的端粒稍短一些。在年輕人身上,端粒酶將糾正這一過程,重新構造細胞端粒。但在年紀大一點的人身上,在細胞分裂後,端粒將大大縮小,最終細胞複製將完全終止,這意味著人的壽命也就此終結。由於端粒的長度決定了DNA複製和細胞分裂的次數,可以透過它計算出生命延續的時間,故其被形象地稱為“分子鐘”。

為了研究心理壓力對細胞衰老的作用,埃培爾和同事們觀察了58位母親的白血球細胞的染色體端粒。在這些母親中,2/3的人的子女都患有慢性病,心理壓力大一些。其他母親的子女身體健康,因此她們的心理壓力相對小一些。

在兩個對照組(壓力大和壓力小)中,受試者的染色體狀況沒有太多的不同。然而,兩組中心理壓力最大的婦女,其端粒也最短。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些人身上,壓力對細胞的影響是如此明顯,相當於加速了9—17年的細胞老化。

對於這一發現,埃培爾表示並不感到意外。她說:“如果我們感到壓力,就應該認真對待,因為它可能會影響到我們體內的細胞。”在研究中,埃培爾還發現,對那些照顧病兒時間最長的母親來說,無論她們自己感覺到的壓力是大是小,她們的染色體端粒都會比較短。“她們照顧病人的時間越長,對自身健康的影響也就越大”。

埃培爾最後表示,他們將對這一課題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以確證心理壓力與細胞衰老之間的關係。她說,儘管這一研究目前尚未涉及人的生活方式、社會地位以及所處環境,但“無論你是否在照顧病人,心理壓力都會給健康亮起紅燈”。每個人都會面對各種壓力,但我們一定要學會放鬆,儘量挽回失去的“生命”。

暗示的力量如此強大

心理學上有一個墨菲定律,就是你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如果你暗示你會遲到,你真的會遲到。

上課了,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提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小玲第一個舉手,當孩子自信地說出答案時,老師開玩笑似的瞪了一下白眼:“你好笨,這麼簡單的都答錯!”全班鬨堂大笑,小玲羞紅了臉,悶悶不樂地坐下。

放學後,小玲回到家,媽媽讓她幫忙擦地板,小玲很認真地擦,但似乎總是擦不乾淨,這時媽媽過來幫忙,“你真笨,還是我來吧!”小玲驚呆了,她放下了掃帚,默默回房間。

晚飯後,爸爸讓小玲到書櫃找一本書,小玲咚咚咚小跑著去拿,正當她信心滿滿地將書教給爸爸時,爸爸埋怨了一句:“哎呀,你真笨,一本書都拿錯!”孩子臉上的笑容沒了。

漸漸地,小玲發現自己真的很笨,刷牙總是弄髒衣服、鑰匙經常忘記帶、也總記不住爸媽的電話……她上課不再舉手、放學後也不再幫媽媽擦地板、晚飯後也不再給爸爸拿書,因為她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笨。父母和老師也覺得她越來越笨了。

小玲上了初中,女老師奇怪地問小玲為什麼總是不舉手回答問題,當小玲說自己很笨,什麼也不會時,老師說:“在我眼裡沒有笨孩子,只有不夠勤快孩子!舉手越多的孩子成績會越好,這也是我總結出來的經驗。“小玲相信了老師的話,漸漸地舉手也積極了,到期末結束時,成績也飆升到了全班第三名,結束了小學連續4年倒數第一的恥辱。

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不良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事實真的如此。

聽聽下面六個母親的話,你一定能在身邊找到相似的影子:

“我孩子出生時難產,醫生說孩子可能有智力問題,這不孩子現在9歲了,腦子慢,學習也很差。”站在一旁的孩子也認為自己天生腦子有問題,但事實是孩子雖然成績差,但智力正常;

“你看我的孩子整天亂動,上課也不專心,還打人咬人,他肯定是多動症。”孩子也認為自己患上了多動症,但事實是孩子只是調皮不好學;

“我家孩子從小膽小怕事,雷鳴閃電都要躲起來,什麼也不敢嘗試!”孩子似乎想起了小時候並不存在著怕雷鳴閃電,但現在的確是怕了,自己也覺得奇怪;

“你是個很有愛心的孩子,你總是熱心地幫助別人!”本想將1塊錢買零食的孩子,微笑著將錢丟進了乞丐的碗裡;

“你雖然寫字不好看,但是你有慧根,一定能寫好!”因為媽媽說自己有慧根,所以孩子很努力地練習,沒多久寫出了一手好字;

“看你的直挺挺的小鼻子,未來一定是個成功企業家!”孩子很努力地學習、很努力地工作,朝著“企業家”的標準靠攏,畢業5年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時常見到不少父母在孩子考試前,總是叮嚀說“千萬不要緊張”,結果孩子考試時真的很緊張;當孩子挑食時,媽媽在親戚朋友面前說“他不喜歡吃青菜”,孩子真的就不再碰飯桌上的青菜;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父母總斥責說“你笨死了”,孩子就可能真的變笨;當孩子尿床時,父母總是為他辯護說他憋不住尿,孩子也真的憋不住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 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或者總是說些負面的話,孩子就很可能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所有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總是在不經意間,給我們的孩子施加了無數的不良心理暗示。孩子變壞變差,根源還是父母。

從今天起,請少給孩子一些責怪,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將收穫一個優秀的孩子!

恐懼是你的良師益友

比如說:從第一次發現自己不如其他小朋友的表現;恐懼老師及父母不喜歡自己;恐懼當自己與別人起衝突時,可能會遭受到身體及心理的報復;恐懼自己愛的人不愛自己;恐懼生病,恐懼失業,恐懼死亡,恐懼孤單,恐懼迷路,恐懼被別人拋棄,恐懼親人及朋友的生死離別,恐懼黑暗......總之是恐懼再加上一大堆的恐懼。

有些人除了恐懼生前,更會恐懼死後;恐懼死後是否成立孤魂野鬼、無人祭拜;恐懼死後是否因為生前做了壞事而下地獄。賽斯說過一句話,“根深蒂固的恐懼只被面對一次往往是不夠的”。每個人面對恐懼的方式更是截然不同,有的人可以感覺到內心巨大的恐懼,可是表面上絕對要鎮定如昔,一分一毫也不能為別人所察覺。

我記得我有一個個案,當他入學時恐懼別人欺負,於是加入幫派,為的是克服懦弱,每次火拼時他最害怕,卻也逼迫自己第一個衝上去,為的就是克服內心的恐懼,後來卻不行,罹患了巴金森氏症,手腳不聽使喚的顫抖。這個個案及隨後不久我所治療的幾個巴金森氏症患者的例子,不免令我大大的懷疑,這個疾病的起源是否與累積在神經系統內巨大被壓抑的恐懼能量有關。

另一個與恐懼最高度相關的是恐慌症,有些恐慌症的患者很明白自己從小膽小怕黑,不看恐怖片,長大後也因為一些外在的壓力而膽小害怕不已;另一些恐慌症的患者則是死鴨子嘴硬,明明內心脆弱無助,可是卻愛面子愛得要死,深怕比不上別人,又怕被人嘲笑膽小懦弱,於是也累積了巨大的恐懼能量,藉由每次恐懼的發作由心理的出口釋放恐懼的能量。患有強迫症的人則更令人同情了,因為他可能每分每秒都在擔心不好的事情會發生。

而一般的社會大眾也每日生活在各式各類大大小小不同的恐懼當中。人人都喜歡安心自在,不顧恐懼不安,可是時至今日,現代人似乎恐懼大於心安,害怕多於自在,身為身心靈整體健康醫師的我,常常在思索,這可怎麼辦呢?

生理上疼痛的原始目的是為了保護身體免於危險,以確保肉體的安全及存活,心理上恐懼的原始目的也是為了保障心靈的安心及自在,讓心靈不至於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

因此,當我們想真正的克服恐懼時,可能兩敗俱傷,也許最後被征服的是自己呢?

首先,我們要將恐懼視為一個善意的朋友,這個朋友充滿善意地提醒我們,以防止我們踏入更大的危險而不自知。如果我們不敢面對恐懼,只被恐懼的情緒嚇到了,我們就完全不知道恐懼的背後到底是何涵義,也就無從去面對。

其次,必須深入瞭解,這個善意提醒我們的朋友(即恐懼),是否過於小題大做、神經兮兮地將一切都想成最負面,且彷彿隨時會粉身碎骨、萬劫不復似的,會不會事情根本沒那麼糟,所謂“天無絕人之路”或“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而只是自己拼命的鑽牛角尖、死命的將自己逼入死衚衕?

當我們先肯定恐懼情緒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令我們免除更大的災難,再去細細詳查,勇敢的面對到底在恐懼什麼?這些恐懼是否來自頭腦當中一直想像推斷出來的危險不安?

這些頭腦想象出來的危險不但一直削弱我們的精神、體力及免疫系統的健全性,更剝奪了我們面對問題的力量感,因此,我們不但要用健全的意志力一再驅散那些栩栩如生,卻莫須有的恐懼,更要進一步加強內心的信心、自我解決困境的能力,那麼,恐懼就會是個最好的朋友,而非最大的敵人。

面對抱怨,心理諮詢師告訴你該怎麼做

在你的周圍,肯定會有如同祥林嫂一樣的人,他們喋喋不休的抱怨著自己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述說著自己的不容易,以獲取別人的同情。通常我們開始聽的時候,會給出意見,安慰一下,可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了,你會發現,他還是原來那樣子,一點都沒變。這個時候,你就要思考一下他抱怨的真正目的了。

也許他抱怨只是想贏得周圍人的關注,或者是想為自己的差錯找藉口,又或者是尋求心理上的滿足。看清背後的原因,再做回應。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我剛入職的時候,辦公室每隔十天半個月就會來一個家長,三十五六歲,打扮精緻穿著講究的媽媽。她從向老師詢問孩子的問題開始,接著就會說到孩子在家的情況,然後就自然而然地說起自己的情況。她和聰聰爸爸離婚了,但沒有告訴孩子,一直住在一個單元裡,維持一個家庭的“完整”。

“聰聰爸爸也就是人在這裡而已,懶得什麼都不幹,而且孩子的撫養費一分都不給。每天回來,我給孩子做什麼買什麼,他就吃什麼。我自己弄孩子學習,還有工作,有時都不知道怎麼辦了?”每說到這些,不管哪個年紀稍大的同事在,都差不多到了“感嘆她心眼好,活得不容易,安慰她為了孩子,不能放棄,外加看她掬一把眼淚”的時候了。

一個多學期過去,她抱怨的內容一直沒有變,但再來的時候,同事們會像躲“祥林嫂”一樣想辦法離開。那時年輕的`我很奇怪,身為“精算師”的聰聰媽媽媽,怎麼讓自己活得如此辛苦,讓聰聰爸爸這樣佔便宜。

有一個同事F和先生都在畢業班,早來晚走,趕不上接送孩子的時間,就讓公婆來同住。婆婆向她抱怨,早上孩子賴床不好好穿衣服,太累人了。F就早半個小時叫孩子起床,把孩子打點好讓孩子在沙發上看一會兒書。婆婆又抱怨孩子書包太沉,孩子不自己背。婆婆本身腰腿都不好,F就買了拉桿書包,可以拉著走。

接著,婆婆抱怨孩子放學不回家,非要在小區裡和同學瘋跑,不上樓來,陪她玩太累。F教育孩子,放學快回家,別讓奶奶累著,可孩子卻說,是奶奶讓爺爺拿著我書包先上樓,讓我玩會兒。

幾次過後,F和他老公也很無奈,怕累到好人,就在小區裡找個託戶接送孩子,讓奶奶爺爺回自己家休息。結果沒兩個月,婆婆又給他們打來電話,說自己住著光兩個老人大眼瞪小眼兒,更覺得哪裡都是病不舒服,希望回來接送寶寶,看看孩子還是高興。我同事徹底無語了。

下面,這個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有一個學生,在我擔任班主任的班級,因為學習的問題總來找我傾訴。每次我都放下手裡的活慢慢聽她說,然後想盡辦法勸她別難受,幫她想辦法解決。在其他科目老師向我反應她的問題時,我還會替她解釋,讓其他老師給她時間慢慢改變。後來她初中畢業,考上了本校的高中部,還是會來找我,基本上還是同樣的問題。我也不再和以前那樣積極回應了。

聽到的事故帶來的啟示

那天在地鐵上,聽見一個五十來歲的媽媽向女兒訴說丈夫的不是:“你說你爸,就那麼點勞保,平時我省得要命,都不夠他去醫院霍霍的。有點不舒服,其實就是點老年病,上歲數都那樣,不用人說,就自己往醫院跑。拿回來一大袋子藥,往桌子上一堆,天天看著,也不按時吃,過期了再去換一批。我也不敢說他,說他還不夠跟我甩臉子,鬧騰。閨女,回來你說說他。”

二十歲出頭的姑娘回頭跟媽媽說:“我可不敢說我爸,我說你別看病去,他也該跟我鬧了,上次說不買那個什麼廣告的降壓儀,他就跟我喊:你不孝順,你不聽話,你不想讓我好。我可不敢惹他……”

我想起了小時候,感冒發燒媽媽帶我去看病,從醫院回來的路上還咳嗽就問,媽媽,我都去看病了,怎麼還不好?媽媽失笑說,以為醫生給你看完病就好了,你不是得吃藥嗎,吃藥病才能好啊。

呵呵,大概地鐵上母女口中的爸爸就犯了我小時同樣的錯誤。但是,小時的我是把看病和治病的關係混淆了,以為看病就等於治病,其實,“看病”只是診斷,“吃藥”才是醫治。

大人一定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他去找醫生未必是為了“醫治”——可能是為了得到大夫的認同,你看,大夫給我開藥了,也說我有的毛病;或者為了顯示特別自己很注意身體,一有了小症狀就馬上去就醫;再或者是希望別人因為他的身體情況對他格外遷就等等別的原因。

“看病”和“吃藥”的區別

如果把我的學生比做事生了病的人,把我比作醫生,她一再來找我,其實並不是為了“治病”。我那些絞盡腦汁為她量身定做的可行性方案就好像是“藥”,可氣可嘆的是,她一樣也沒有“吃”。

因為我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別人怎樣看待我的問題上,我總是很緊張焦慮沒有心思學習,所以我成績才不好。這是我學生的心理狀態。雖然一年前我沒有學過心理諮詢的專業知識,但事實上,我確實用了“產婆術”引導她認識到平時沒有人會時刻注意她,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因此不用那樣緊張別人的看法。

那為什麼她不在我的建議下,改變自己的狀態呢?

首先,她僅僅是希望得到我的認同。雖然表面上聽取了我的建議,但我的建議不是她來找我的目的,她的目的是從我的認同中得到心理的滿足。一次我問她,為什麼不去找現在的班主任說她的困擾,她回答:“我覺得你理解我。”正是這句話給了我很大啟發,讓我開始明白她的本意。

其次,她害怕改變帶來的變化。任何成長總是伴隨著改變的痛楚,她把自己縮在一個套子裡不願嘗試改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她把自己的焦慮當做是成績不理想的理由,不是我學不好,是我心理狀態不好,沒有辦法全力以赴去學。如果她改變自己的嘗試也沒有帶來好的成績,那麼連這個理由都失去了。害怕改變後失去原來的藉口,這是最深層的心理狀態。

這樣我們就不難懂得,有很多時候,別人向你抱怨甚至向你求教時,他們的目的未必是改變現狀。其實只是希望得到你在輿論上的支援和對他做法的認同,也是為自己的不成功找到了一個“不可改變”的理由。

從前那個學生家長,一個成功的精算師,不會算不清楚自己婚姻生活的得失,身邊也不會沒有親人朋友幫她出各種各樣可行的辦法。但是,一年過去,她的生活沒有任何的改變。她的“傾訴”和“抱怨”只為了證明:我確實為兒子做了很多犧牲,我確實為家庭做了很多;如此證明她是一個“好人”,從而在各種輿論關係中佔有“制高點”的位置。

用一個教育者的眼光來看,勉強組合的家庭是不會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的,但是那個媽媽害怕將生活改變,或者害怕擔負孩子教育的全部責任,於是,用這樣忍辱負重的方式並樂此不疲地向身邊人訴說,以此證明自己已經非常努力,無能為力了。

如果她真的急於對改變自己和孩子的狀態,就不會一次次來向我們這些不相干的人抱怨,博取幾句“你真是太不容易了”“孩子還不好好學,真是他不懂事了”“真是,他爸爸怎麼能這樣不負責任,太辛苦你了”之類表示同情的話。作為媽媽,她也正好在孩子一直沒有進步這個問題上,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開脫理由。

再說說同事的婆婆,她希望得到的是媳婦兒子的認同——認同她的不容易,而同事錯誤地接受了資訊,認為是孩子的行為讓老人難以接受,一直忙於解決具體的小問題。所以才會解決了這個問題,又蹦出那個問題,一個一個的連環誤會,使得媳婦心生不滿,自己找了託管解決孩子的接送。這下讓兩個老人徹底失去了“抱怨”的機會,更加失落。

從有一點苛刻的角度審視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人”,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在輿論道德上取得較高的位置,雖然不會帶來什麼具體利益,但是會帶來很高的心理滿足感。

這就是為什麼,一方面他們會一再訴說自己的不容易;而另一方面你在向他們提一個相反的意見時,他們自己會找出一堆理由反駁說自己不可能這樣做。並且寧願繼續“忍辱負重”地去接續原來讓他們十分不滿意的生活狀態。

做一個深諳其道的“好人”

我說的這些,其實都是心理諮詢師會遇到的來自求助者的“阻抗”。心理諮詢師要破除其內心阻礙,幫助其自我成長。但平時的聊天哪裡有這樣專業,找你抱怨的人不是來找你尋求自我成長地道路,你就真的沒有必要那麼認真的好為人師,急於替人家出主意想辦法了。

那我們如何應對呢?

首先,你要明白“智子疑鄰”的道理。“天雨牆壞”鄰人說“不修,將有盜”,被認為有盜竊的意圖,而自家兒子說了同樣的話,就被認為蓋世聰明。

在聽到別人的抱怨時,要看清和他的親疏關係。

如果是普通關係,順水推舟,順水人情,就當自是一個傾訴物件,聽聽而已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如果涉及到對別人的評論,笑一笑不評論,抱怨的人找不到被認同感,自然會另覓他處;再或者“稜一點”地應對,女友抱怨BF不疼人,你只一句“他這麼不好,你怎麼不乾脆離開他呢”,女友肯定翻著白眼想你怎麼冷得不近人情。

而像那些你不得不去負責的人,比如孩子,學生,下屬團隊成員,理解過多反而是一種縱容;像諮詢師一樣,在建議的時候留作業,並且做數量上的測評,另對方改變是可以實現的。

如果是至親關係呢。那隻能說因人而異,看清本意,對症下藥了。比如那位同事,其實他只要明白老人的心理,常常當著孩子誇一誇老人“看奶奶爺爺為了你,這麼辛苦,你一定要聽話”,表彰一下老人在家中不可缺少的位置“奶奶爺爺太不容易,要是沒有您們,我們自己可忙不過來”,老人的“好人”心理自然就滿足了,被“認同的願望”也實現了。矛盾誤會自然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