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和心理學培養方法
教育學和心理學,都強調學生的學習動力源於內心的需要,首先是好奇心的驅使,然後形成學習的興趣,當這種興趣得以持之以恆下去,就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要從心開始。
1 巧妙匯入,引起好奇心
英語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陣地,面對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如何有效地設計課堂匯入問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儘快進入學習的狀態?
1.1興趣匯入法
新課開講時,用幾句精煉貼切,富有誘發性的語言拉開帷幕,或向學生提幾個問題,用問號開啟新課的大門,或出示掛圖、幻燈,或是在黑板上勾勒幾筆,吸引學生眼球,做到課伊始,趣已生。如高中英語第一單元《交朋友》,筆者是這樣的設計的:
friend?(3)Why do like him/her?很多學生對第一個問題都不屑一顧,但第二個問題,有學生說I have many friends,but I don’t know who is the best,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這時候筆者趁機誘導學生Is he/she honest/kind/brave/helpful? 把好朋友的特點說出來。
溫故匯入是透過對舊知識的回顧和複習,過渡到新知識的講授。上課後用三五分鐘將上節內容簡明扼要複習一遍,起到溫故知新、承上啟下的'的作用。如匯入第七單元,筆者先要求學生複述第六單元的內容,然後提出一個思考題:“What do you think will happen next?”這樣不僅複習了上一單元的內容,而且又很自然的匯入了新課。
1.3懸念匯入法
結合新課內容,巧妙設計問題,讓學生心生疑問,激發學生思維方向,直指新知識。設定的懸念面向大部分學生,只有讓學生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自始至終扣人心絃,興趣高漲,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1.4情境匯入法
學生活動的每一個空間都是一個教育源,或正效應,或負效應。語言教學是在一定的語境和情境中進行,利用真實情景中存在的資訊差,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用英語進行真實的語言溝通和情感交流。還可利用直觀教具或多媒體手段,結合課本,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比如學習New Zealand的時候,就可以放一個土著的影片,讓學生一目瞭然。
2 巧設提問,強化表達力
課堂設計巧妙提問,可以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強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2.1明確目的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提出問題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引發學生求知慾,帶動思維,促使認真思考,領會所學內容,並運用語言把知識複述出來,從而達到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化語言表達能力。
2.2提高思考價值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科學地進行設定,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問題當中,教師設定的問題必須具有引導性、啟發性,必要時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分析整合出自己的觀點。
2.3難易程度適當
課堂提問是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卻是有個體差異的,教師應圍繞主題,有層次地由易到難設定問題,啟發每個學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達到大多數學生都能經過思考回答出來。如對學生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可以給出某些提示或關鍵字,或降低問題難度,或改變成一般疑問句。
2.4有效評價回答
課堂提問時教師要環視每個學生,要善於利用有效評價法,對學生多表揚、多肯定、多鼓勵,讓學生有一種被重視、被欣賞的感覺。如:You did a good job.Well done!Go on please.Your English is incredible.You are really talented.等,消除學生緊張心理,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樂於思考、樂於開口,心情舒暢地參與教學活動中來。
2.5提高自身素養
專業素質過硬的教師會分析教材的重難點,設定針對性很強的問題,甚至根據教學目的適當改編教材,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進行提問,使學生在課堂上既學到鮮活的知識,又能體驗到英語濃郁的馨香。
靈活、機動的提問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興趣和好奇,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從提問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3 持之以恆,養成好習慣
高中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是進入新世紀的一張門票。所以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持之以恆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如:
3.1傾聽
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錄音機和多媒體的作用,利用配套錄音磁帶和光碟,讓學生接觸標準的語音、語調,形成語感。老師在課堂上儘量全英教學,鼓勵學生收看英語電視新聞,看英文電影,唱英文歌等,多途徑地提高聽力水平。
3.2讀
讀包括朗讀和閱讀。朗讀時,首先要發音準確,大聲地讀,有情感地讀,全神貫注地讀,邊理解邊記憶地讀,朗讀習慣對於英語學習相當重要。閱讀也很重要,教師要選一些符合高中生興趣、愛好,符合和年齡和心理特徵的閱讀材料,引導他們興致勃勃地把閱讀教學堅持下去,持久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3說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表達很重要。在課堂上應該多設計一些說的環節,從簡單的開始,再逐步到較長較多的。比如,讓學生表演對話,高中英語課本的speaking環節就是專門為說而設計的,裡面有特定的練習說的內容。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做值日生報告,課前表演小品,看圖編故事等,學生養成說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4寫
從抄寫字母,單詞到寫短語、句子,最後連貫成段,發展到寫短文,日記,書面表達等。養成寫作能力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如抄寫、聽寫、默寫、造句、寫日記、週記、書信等,也可以對課文閱讀內容進行歸納大意,寫main idea,讀後感等。養成寫作能力,是訓練思維能力,發展想象能力,綜合運用能力,提高組織何表達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
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與訓練是長期的,教師應該有步驟、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在教學過程中逐一落實,儘早開始,因材施教,嚴格要求,持之以恆,老師用心教,學生用心學。
[教育學和心理學培養方法]相關文章:
1.請問是否要考教育學和心理學?
2.銷售心理學:銷售新人需培養積極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