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文化

淺析高職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與職業道德培養

淺析高職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與職業道德培養

高等職業教育如何在傳承傳統文化教育中實現自身傳統文化教育的創新,既是高職教育面向新時代的實踐問題,又是教育理論需要給出診釋的理論問題。職業道德,作為高素質勞動者社會生活的核心內容,蘊湧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內涵,為高職教育如何從傳統的傳統文化教育中轉變出來,提供了新的視野。

1 高職傳統文化教育面向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1.1傳統的傳統文化教育與職業道德之間的衝突

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社會文明水準的不斷提高,使得職業崗位和物質精神產品的文化內涵不斷加深。社會和企業單位倡導的文化觀念、道德思想、法律和制度要求等內容所構成的思想和制度文化體系,與具體的職業崗位結合,形成了具體的職業要求,成為職業崗位所要反映的社會文化內容。

在我國,傳統文化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隨著現代經濟的開展,現代生產技術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對自己的文化傳統卻缺乏深刻反思,以至幹傳統文化教育缺乏足夠的創新,對人文科學的應用研究缺乏足夠的重視。由於傳統傳統文化教育思想的長期影響,直到現在高職傳統文化教育還存在著抽象理論多、學科知識多,貼近職業道德的內容和課程少的現象,缺乏職業教育的特點。

在發達國家,企業及員工的職業化意識已成為企業管理的基本意識,職業化已成為勞動者隊伍建設和管理的基本途徑。以國際通行的概念分析,職業化的內涵至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為追求最佳化人們的職業資質。二是以“創造績效”為主導開發人們的職業意識、三是以“適應市場”為基點修養人們的職業道德。對於職業資質來說,包括職業崗位需要的和任職者供給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二者的相宜是職業化的基本準則,以面向職業道德為基本態度,體現了對技術與人文素質的整體要求。

1.3職業道德是高職傳統文化教育的本源和載體

職業道德狀態與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收入、事業成就有著緊密的聯絡,是個體社會生存能力的基本標誌。現實情況也是如此,人們往往把職業目標的選擇與社會生存狀態的追求聯絡在一起。如,高職生在知識型、管理型“白領”和體力型“藍領”之間選擇技術技能型的“灰領”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是高職生綜合理想追求和現實可能後對生存狀態的一種定位。

2 高職傳統文化教育面向職業道德的主要涵義

2.1以適應職業道德為目標.提高高職學生的主體性水平

職業道德蘊涵了社會經濟、自我實現等多方面的價值,對這些價值的體驗形成了高職學生意義學習的基本動力,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羅傑斯認為“當學生覺察到學習內容與他自己目的有關時,意義學習便發生了”。“涉及學習者整個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發起的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因此,高職傳統文化教育如果離開了職業意義,或者只涉及理智的方式選擇教學內容、組織開展教學,是難以促進學生自覺地發展的。另外,學生對職業意義的.理解伴隨著學習程序的不斷深入而加深。實施高職傳統文化教育要以職業意義為基礎,要把職業的審美性、倫理性,藝術性和社會經濟意義等情感與價值的理解和內化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要根據理解力的發展規律,在不同的階段選擇不同的意義學習。"

2.2從職業道德的整體要求出發.加強人文知識的應用教育

從職業道德對技術與傳統文化教育的整體要求出發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必須提高傳統文化教育在課程教學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作為實現培養目標的課程及其教學,都要承擔傳統文化教育的任務。因為,即使是一門純技術的課程,它也是人化的結果,更何況它的教學過程是在人與人、人與組織及制度的關係中展開的,所以,任何一門課程和它的教學都普遍地存在著傳統文化教育的涵義。當然,就一門課程及其教學而言,有其自身的核心任務,或側重於技術或側重於人文或人文與技術的結合。第二,當前大眾對物質精神產品的文化需求不斷提高,高職傳統文化教育不僅只承擔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任務,還要承擔人文知識應用教育的重任。第三,要充分發揮學生對職業價值體驗的積極作用,把“包括與創造性或系統改進有關,維持整個組織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納入教學目標和過程之中,使得傳統文化教育對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2.3建立民主的教學制度文化.以提高學生

對社會企業制度文化的適應性開放、民主、公平是現代社會企業制度文化的普追趨勢。建立以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制度文化薰陶學生,是提高學生適應社會企業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徑。這種薰陶可以從學生在教學中的權利運用和責任落實中展開。從權利運用的角度看,要使學生具有課程設定和教育教學內容選擇的參與、建議權,教師的選擇權,教育教學過程的監督權,教育教學的評價權,從學生的責任來看,要使學生落實好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責任、執行教學制度的責任。以適應和超越於當下社會企業制度文化發展狀態的學校教學制度及其良好的執行,將為學生學會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企業、個人與他人的關係提供正規化、積累經驗。因此,要把面向職業道德的高職院校教學制度文化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和資源,進行教育意義上的創造性建構。

2.4建立與職業道德相銜接的評價方式

職業道德中的勞動者,他所開展的評價,在內容和標堆上是社會化的,在方法上是以自我評價為核心的。高職的傳統文化教育評價應與職業道德相銜接。從目標及實現的角度出發,傳統文化教育的評價處於評價授蓋的全面性和目標實現的延緩性、主體生成性的矛盾所帶來的困惑之中。因此,高職傳統文化教育對學生學習的評價,除了採用筆試的方法以外,更要採用一些主動性、表現性等以自我評價為核心的評價方式。如,建立免試製度,學生可根據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就申請課程免試,以充分地調動全體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另外,還應該加強對學生作品或大作業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結合社會化的作品評價要素從自己的縱向進步和橫向比較這兩個方面進行自我分析評價,再由教師或教師與專家組給出評語和等第。透過上述辦法,從提高自我建構、自我評價能力的核心出發,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具有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但更要看到的是,他仍然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價值迫求。面向職業道德創新傳統文化教育,走出了傳統傳統文化教育思維的困境,反映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客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