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教案設計《廬山雲霧》
教學目標
1.學會用欣賞方法欣賞課文。
2.積累詞語,會用剛剛轉眼間、最、特別是更是,懂得比喻、擬人,對稱等修辭的特點和運用的好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廬山雲霧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學會欣賞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準備
分好小組,配樂兩段,投影片七張(其中文字片四張),小黑板一塊。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如果說廬山雲霧以其特有的多變、多情、多彩贏得了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千古名句,那麼,課文(廬山雲霧)就宛若一件精美的藝術晶,任我們玩賞、品味。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半是仙境、一半是人間的廬山,去領略趣味無窮的{廬山雲霧)。
出示幻燈片:美麗的廬山雲霧
二、初賞課文。
1.師配樂朗讀(廬山雲霧》(第三自然段),學生閉眼欣賞,體會美感。
2.像這樣美的景物、美的文章就值得我們去欣賞。今天,我們將要上一節語文欣賞課。
3.出示小黑板,明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①詞語、句式、段式、節奏
②劃、議、讀。
三、分賞課文。
(一)師生共同欣賞(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生晶詞賞句,用。。。標出好詞,用一標出好句,並想一想為什麼寫得好?
2.師生共同欣賞。
(生漫談,師整理)
(1)遊客乘車登山,剛剛在九江看到的山間雲,轉眼間變成瀰漫窗外的濃霧。
a.這句話寫出了雲霧的什麼特點?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b.訓練。
把句子補充完整:
廬山雲霧______,剛剛______,轉眼間______。
春天的天氣說變就變,剛剛______,轉眼間__________________。
c.指導朗讀。
用驚歎的語氣讀。
(2)霧來時,風起浪湧,霧去時,飄飄悠悠。
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給山川披上了一層飄逸的外衣。
a.理解蘊意:哪些地方寫得好?為什麼寫得好?
風起浪湧:想象海上風浪的景色,寫出了霧來時的氣勢。
飄飄悠悠:哪些事物也是飄飄悠悠的? 寫出了霧去時的輕、慢。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b.比讀,體會節奏
換成:霧來時,風起浪湧;霧去時,輕輕地飄呀飄。
霧濃時,像帷幕遮住了萬般秀色,霧稀時,像輕紗披向了千重山川。
c.指導朗讀。
男生讀霧來時,霧濃時的句子,女生讀霧去時,霧稀時的句子。
小組賽讀,站起來讀。
3.集體朗讀及分讀。
4.談欣賞體會,小結欣賞方法。
讀、劃→議、讀→評、讀
過渡:同學們,別留戀多變的雲霧,那多情的雲霧會更讓我們忘情。
(二)學生討論欣賞(第四自然段)。
1. 分小組按欣賞方法討論欣賞。
2.指名彙報欣賞過程。
師整理板書:時而時而
一半(隱)一半(留)
出示幻燈片:半是仙境、半是人間的廬山雲霧
3.評價討論學習的彙報情況。
指名一組感情朗讀。
4.集體朗讀。
過渡:同學們把多情的雲霧讀得多忘情啊!但等待著我們去欣賞的將是更壯觀、多彩的雲海。
(三)學生獨立欣賞(第五自然段)。
1.獨立欣賞。
2.老師考查。
(1)先填空,再照樣子積累(找或寫)幾個詞語:
①( )峰( )嶺 (②) (③)
④( )( )雲海 (⑤) (⑥)
(2)填空:
廬山雲霧中(⑦)壯觀的要算雲海。
每當(⑧),只見(⑨)。
特別是(⑩),更是(11)。
(3)用_______劃出兩個比喻句。
出示幻燈片:像彩練,又如芙蓉
3.指名朗讀,師予以配樂。
4.小結獨立欣賞情況,總結分賞情況。
欣賞課文不僅從詞語、句式、段式;節奏等方面著手,還可看段落連線、開頭、結尾、照應等。
四、表現課文。
(一)古人是用詩句、言行來表達對廬山雲霧的熱愛、讚美之情,今天的我們就大顯身手,去用詩讚、歌贊、書贊、舞贊廬山雲霧吧!
1.學生髮揮特長,表達對廬山雲霧的讚美之情。
2.學生表現。 (配樂)
(二)總讀課文。
同學們,廬山雲霧是多變、多情、多彩的,但如果沒有課文《廬山雲霧),我們又怎能一睹廬山雲霧的風采呢?,讓我們一起隨著美妙的音樂朗讀(廬山雲霧》。
音樂漸起朗讀聲漸起
[教案述評]
浙江省龍游縣教委教研室 賴正清
這是省教壇新秀一節彙報課的簡錄,有幾個鮮明的特點。
奇語引入美的境界。學生落座,教師就用新奇的導語為學生撩開了廬山雲霧神奇的面紗:廬山雲霧的特點是多變、多情、多彩,因而有千古吟誦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廬山雲霧)真切描繪了這半是仙境、 半是人間的美景。教師還交給學生解讀(廬山雲霧)的一把鑰匙--玩賞、品味。這精心設計的導語,很快將學生引入美的境界。
妙樂喚起美的`體驗。欣賞,必須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形成通感,才會達到最佳化的效果。範讀廬山雲霧一層飄逸的外衣時,隨著(春江花月夜)尋而幽雅恬靜,時而清越悠然的樂聲,學生閉眼聆聽,想像體驗,彷彿已經置身廬山,如風起雲湧的濃霧,如輕紗飄逸的薄霧,在眼前瞬息變換。在學生寫詩作畫、醞歌釀舞之時,又以樂配之,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的激發。
巧練晶味美的意蘊。(廬山雲霧)用詞華麗,句式富有韻律,形象地描畫了廬山雲霧的神韻。這種神韻的品味必須,透過學生自主的活動參與方能實現。這節課透過各種巧練達到了這一目的。
點劃圈注。如配樂欣賞後的標劃好詞好句,獨立欣賞時的劃比喻句。
填空補充。有晶味構詞特色積累詞語的填空,有晶味構句特色的補充,有品味謀篇特色的字詞填空。讓學生在補充和填空過程中細嚼慢晶文章遣詞造句之精、廬山雲霧之美。
句式比較。在品味霧來時霧去時霧濃時霧稀時一段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