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鳥鳴澗》

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鳥鳴澗》

透過課程理解詩意。透過故事描述初步感悟詩歌的意思。再透過誦讀理解詩意。以下是小編為您蒐集整理提供到的語文六年級教案設計《鳥鳴澗》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讀準字音,尤其是後鼻韻“靜、驚、明”,翹舌音“春、山、時、中”,邊音“落”,鼻聲母“鳥”。透過“澗”字的理解,滲透偏旁表意。

2、理解詩意。透過故事描述初步感悟詩歌的意思。再透過誦讀理解詩意。

3、學習吟誦。透過標音的長短進行基礎誦讀,再通過錄音示範進行吟唱,理解王維透過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

教學難點:學習吟誦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

孩子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吟誦一首古詩,它是--板書:《鳥鳴澗》

二、解詩題

1、齊讀古詩題目。

2、看到這個字,你能猜出什麼是“澗”嗎?

指導:“澗”字有三點水,肯定和水有關,右邊的“間”字既表示它的讀音,也表示了它的意思呢。兩座山之間的小溪溝就叫澗。

3、師總結:鳥鳴澗就是有小鳥不時鳴叫的小溪溝。

4、這首詩是我國唐朝著名詩人王維所寫,你們對他有多少了解呢?誰來彙報一下,注意用簡短的幾句話來介紹。

5、那麼這首詩又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給誰的呢?(瞭解了古詩的作者和背景有利於我們學好古詩,現在請同學們自由的大聲的朗讀古詩。)

三、讀詩音

1、自由朗讀古詩,必須把古詩讀通讀順。

2、誰來讀一讀這首詩(指名讀,學生評價)(注意讀準字音:靜、驚、鳴)

3、CAI:古詩朗誦

4、齊讀古詩

5、同學們,古詩的朗誦應該注意什麼?(同桌間相互討論一下這首詩哪些地方應該停頓、哪些地方應該讀重音?)

6、學生彙報並試讀(學習有自己的想法非常好,相信學完這節課我們肯定會知道該如何讀好這首詩。)

7、同學們,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寫景的詩)詩中寫了哪些自然景物?(人、桂花、夜、山、月、春澗)

四、悟詩情,學吟誦

1、師講述:

孩子們,詩是心靈的語言,一首詩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個春天,詩人王維來到好友皇甫岳家裡做客。皇甫嶽的云溪別墅坐落在一條山澗旁邊。白天,王維看到了漫山遍野盛開的花朵,聽到了陣陣小鳥的啼鳴,覺得很快樂。夜幕降臨了,白天裡花枝招展的大山都被染上了漆黑的夜色,小鳥們早就回到了自己的巢裡歇息了,勞作了一天的人們也安靜下來了。王維和皇甫嶽坐在種了許多桂花樹的庭院裡,四周非常安靜,連桂花飄落到衣服上的聲音彷彿都能聽見。嗅著陣陣花香,感受著這裡寧靜的美,王維很愉快,他吟出了第一句詩:

出示第一句:人閒桂花落(師生齊讀)師貼板書: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學習吟誦

如果我們用吟誦的腔調來讀,可以怎麼讀呢?

a、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並指名試讀

b、其他同學還有不一樣的看法嗎?師藉機範讀

指導:看看這個“落”,正因為桂花飄落幾乎是無聲無息的',所以要讀得短促,輕柔一些。

人閒靜下來,才能有心思欣賞周圍的美景啊。所以“閒”字拖長了。這一行詩最美的是桂花,所以“花”字可以特別拖長。(生試讀)

[師評價引導]:你的朗讀都讓我好像聞到了濃濃的桂花香了。

指導:第二行詩主要是講安靜的夜晚,四周圍都非常空曠寧靜,所以,吟誦“空”字的時候把聲音延長,可以用我們的語言把這份空曠延伸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3、過渡:夜色中空曠寂靜的春山雖然有誘人的桂花香,但也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景色還在第二句詩呢。

4、誰來讀一讀第二句詩?指名讀

5、誰來猜猜它講的是什麼意思呢?

6、出示第二句,師過度:

王維剛剛還坐在桂花樹下,嗅著醉人的花香,享受著萬籟俱寂的寧靜美。

突然,一輪明月出來了,那皎潔明亮的月光彷彿霎時間給山裡的一起披上了一件白紗似的外衣,真美呀!王維不由得拍了一下座椅站了起來。這時,山澗裡傳來了一兩聲清脆的鳥鳴。原來呀,是明亮的月光讓剛剛進入夢鄉的小鳥們眼前一亮,以為是白天了呢。這充滿生機的鳥鳴聲讓這片寂靜的山澗顯得更加空靈,更加春意盎然了。王維深深地愛上了這裡。他不由得吟出了第二句,師生齊讀板書: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a、學生學習吟誦。如果我們用吟誦的腔調來讀,可以怎麼讀呢?

b、學生試著吟誦

c、指名讀,藉機範讀

[指導]:透過詩句可以看出月亮是突然出來的,也說明月亮一下子就放出它皎潔的光亮來了。所以,“月出”我們讀的時候可不能拖長。

[師評價引導]:你的朗讀讓我看到了那隻剛剛進入夢鄉突然突然被明亮的月光驚醒,以為是天亮了的小鳥。

第四行詩是詩人最喜歡的鳥鳴,所以“鳴”字拖長,而小鳥的叫聲不時啼鳴在春澗裡,所以詩人把“中”字拖長,讓我們彷彿聽到了那斷斷續續的,或悠長或清脆的鳥鳴聲。

[師評價引導2]:你的朗讀讓我聽到了小鳥歡快的鳴叫。

[師評價引導3]:你的朗讀讓我感覺到這寂靜的夜色裡蘊含著無限的生機呢。因為有可愛的小鳥,有生命的律動啊。

d、為什麼“月出”會“驚山鳥”?(學生思考,自由談談)

師小結:鳥兒本來是休息了的,因為月光讓鳥兒受驚了,更加襯托出了月夜的靜;整首詩中的“花落”“鳥鳴”都襯托了春夜山中格外的幽靜。這種手法經常被運用到古詩詞中,叫以動襯靜。板書:以動襯靜

7、咱們連起來吟誦一下,好嗎?CAI:標好音長的詩句(指名學生練讀、齊讀)

8、這首詩歌讀到這裡,老師也想讀一下,在老師讀的時候你看大螢幕,想象一下自己眼前感受到了什麼畫面。

a(出示課件,配樂朗讀)夜幕降臨了,詩人王維也許在這裡流連了一天,不忍離去,看到了這樣的景色寫下了這首詩——(師朗誦)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誦讀一遍,感受一下詩歌的意境。

b:為學生配樂讀。

c:睜開你的眼睛,你的眼前彷彿看見了什麼?耳邊彷彿聽到了什麼?你彷彿置身於怎樣的環境中?

生:我彷彿看見了山間流淌的小溪,聽見了鳥兒不停的鳴叫,我彷彿置身於詩情畫意的境界裡。

生:我看見了隨風飄落的桂花,聽見了鳥的鳴叫,還有水的歌唱,我彷彿置身於一片幽靜的世界裡。

師:你走進了作者的內心,感受到了落花,還聽到了水的歌唱,你的語言真美。

生:我彷彿看到了落花從樹枝上飄落下來,落到了地上,而且我也聽見了春澗中

9、我們來聽聽詩人的心聲.CAI:播放古詩解釋

10、有人說這首詩很簡單,只有簡單的二十個字,甚至幾分鐘我們可以背誦下來,可是我說這首詩不簡單,不簡單在他用僅僅二十個字寫了那麼的景物,給我們呈現瞭如此美麗的一幅畫卷,這首詩不簡單,還不簡單在體現了詩佛**的詩歌藝術水平!美麗的月夜在王維的眼中是一個寂靜的夜晚,在李白的眼中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眼中的月景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白居易眼中是“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在其他詩人眼中呢?

五、拓展

師:春天、月景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一樣的感受,我們也一樣可以走進大自然,感受春天,親近月夜,用我們自己的筆寫下精彩的詩篇!

《鳥鳴澗》教學反思

《鳥鳴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描寫的是春夜山間異常寂靜的景象。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按照以下程式進行學習:初讀——畫出不懂的詞句;再讀——參考學習資料進行理解;品讀——與同學深入探討重點詞句,品味詩意;誦讀——邊讀邊想象詩中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