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學期蒙氏數學教案
幼兒大班蒙氏數學教案篇一:蒙氏數學公開課教案
蒙氏數學公開課教案
活動名稱:蒙氏數學
活動內容:《數學王國運動會》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開動腦筋思考,體會數學活動的趣味性。
2、在操作和遊戲中複習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3、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複習5以內的加減法,嘗試看圖口述並懂得運算。活動難點:透過遊戲,提高加減式題口算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加、減法板”“數字卡片”寫有1-5的數
字車庫、寫有5以內加減法的數字汽車、有1-5數字的桃子卡片,
2、學具準備:“加減法板”;“數字卡片”;寫有1-5加減法的信封若干,郵筒五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教師:大家好!我是數字王國的數字寶寶5,我們數字王國舉行了一場趣味運動會,國王讓我邀請大班所有的小朋友參加,你們想去嗎?幼兒:想
教師:我們要進入數字亡國了,請小朋友腳跟碰腳尖走,沿著蒙氏線走,心裡默默數數,看要走多少不才能走到數字王國?
二、集體活動
(1)遊戲汽車拉力賽
教師:請小朋友把紅色和藍色的定規尺分類放好,今天集體比賽的專案就是汽車拉力賽。每個小朋友都有一輛小汽車,請你們用最快的速度完
成上面的題目,將汽車停在相應的車庫裡。幼兒操作加減法半,計算出汽車上的算式的得數,並將車放在相應的車庫。
(2)送信:這個環節注重孩子的口算能力,以及檢驗幼兒對5以內的加減法的掌握情況。王國裡的送信員生病了,所以好多信件被積壓了,今天我們來個比賽,比比看誰先把心送到小動物的郵箱裡,幼兒取信封,看上面的算式計算出正確答案並投到相應的油桶裡
三、分組活動:摘桃子比賽:這個環節注重發展幼兒的交往、協作能力。將全班幼兒分成5組,教師設計了問題情境:小猴子想摘桃子,可桃樹的主人說:“你只要說出三道加法或減法的試題,答案正好是桃子上的數字,我就把桃子送給你。”教師創設情境並進行演示:小猴子我來幫你。1+2=3.4-1=30+3=3,我把三號桃子送給你。“摘桃子”的生動情境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激勵了幼兒積極思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摘幾號的桃子送給小猴子?然後說出和桃子上的數字答案相符的試題。
四、交流小結
音樂響起,教師扮演小記者採訪運動員
教師:這次比賽你參加了什麼專案?你是怎樣完成比賽的?
我代表數字國國王,給所有的小朋友頒發獎品,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進行一個肯定,給幼兒發作業紙。
五、請所有運動員退場,結束教育活動。
幼兒大班蒙氏數學教案篇二:億童蒙氏數學小班對應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按照顏色、大小等屬性將物品進行一一匹配。
2.在操作和遊戲活動中,初步感知物體之間的對應關係。
3.學習收拾學具的方法,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重點:瞭解一一對應的關係。
難點:根據一一對應關係會對生活中的實物進行配對。
活動準備
學具生日舞會卡片,操作單頁第1~4頁,分類袋,分類標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教師出示教具中的3只熊,創設情境:今天3只小熊(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要去參加森林裡的生日舞會,它們打扮的好帥氣啊,都戴著美麗的領結,小朋友看一看它們的領結分別是什麼顏色?
帶領幼兒一起指出熊爸爸帶的是藍色領結,熊媽媽帶的是黃色領結,熊寶寶帶的是紅色領結。
二、操作探索
1.按顏色對應。
熊媽媽還為它們準備了3雙鞋子,可是他們該穿哪雙呢?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吧。
教師出示教具中的3雙鞋,並帶領幼兒指出3雙鞋子的顏色。
教師引導:那這3雙鞋分別都是誰的呢?戴紅色領結的熊寶寶配紅色的鞋,戴黃色領結的熊媽媽應該配什麼顏色的鞋呢?戴藍色領結的熊爸爸呢?
請幼兒操作學具,拿出學具中相應顏色的鞋,分別擺在對應小熊的腳上。
2.按大小對應
教師:3只小熊還為大家準備了精彩的擊鼓表演,(教師出示教具中的3個鼓),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些鼓的大小,它們分別對應哪隻熊寶寶呢?
請幼兒從學具中找到相應的鼓,按照大小分別擺在對應的熊寶寶身上。
探索交流:說一說,為什麼要這樣擺放呢?
交流小結:大鼓配最大的熊爸爸,較大的鼓配較大的`熊媽媽,小鼓配最小的熊寶寶。
收拾學具。
教師引導幼兒將學具中的熊寶寶、鼓和鞋分類後依次裝入分類袋中,貼好自備的標籤。
三、拓展遊戲
1.完成操作頁第2頁的活動。
請幼兒觀察每個手影像什麼小動物,把手影和對應的小動物連線。可模仿這些動物的叫聲,增加遊戲的樂趣。
2.遊戲“碰一碰”。
教師帶領幼兒2人一組玩遊戲,一邊念《碰一碰》一邊做相應的動作,提示幼兒輕輕地碰,以免撞傷。
碰一碰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裡?鼻子碰鼻子。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裡?肩膀碰肩膀。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裡?小手碰小手。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裡?屁股碰屁股。
四、活動結束
請幼兒說一說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一對一對的。例如:碗和勺子、牙膏和牙刷、杯子和杯蓋、釦子和釦眼等。
幼兒大班蒙氏數學教案篇三:大班課後蒙氏數學班
數學活動:《按數群計數》
活動目標:
1、嘗試按樹群整5、整10數數,並說出總數。
2、能大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
3、樂於參加數數活動,體驗用不同方法數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猴子撈月”;掛圖“猴子撈月”;掛圖“數手印”;音樂磁帶一盤;
教室的地上畫6個圓圈(圓圈裡寫有不同的數字)。
2、學具準備:“猴子撈月”;“金色珠子①②③”中的串珠;花生1袋。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候。
2、集體活動
①創設情境:看誰數得快又準。
教師:今天我們來舉行數數比賽。首先老師要給你們講《猴子撈月》的故事,小朋友們根據故事內容數數。(教師一邊出示掛圖“猴子撈月”,一邊講故事)有一天,1只小猴到河邊玩,看到水裡有個黃黃的月亮,大叫:“月亮掉進水裡了!月亮掉進水裡了!”於是,許多小猴來撈月亮,大家看,先來了幾隻小猴(出示5個一組的教具小猴),又來了幾隻小猴(依次出示幾組),一共來了多少隻小猴?
②引導幼兒說出總數,並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數出來的。如:我是1個1個數的;
我是先數先來的5只,再接著1個1個地數後面的。
③還有沒有其它的方法能數得更快呢?引導幼兒用5個一數或10個一數的方法
數出總數。教師再依次出示教具“猴子撈月”中的若干組猴子(數量視幼兒能力定),引導幼兒用最快的方法說出總數
複習鞏固所學知識
跳繩練習
戶外活動:看書
下午Z
數學活動:《感知數位》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感知個位、十位、百位,瞭解數位之間的關係。
2、喜歡認識數為的數學活動,體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數字卡片”;掛圖“數酸奶”;兩位數、三位數數位板各1張。
2、學具準備:“數字卡片”;“金色珠①②③”。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師幼互相問候。
2、集體活動
①認識數位
教師出示“金色珠”中的3串串珠和9顆粒珠,創設情境:小豬嘟嘟的串珠店開張了,它一大早就起來做串燒了,做著做著,迷糊的嘟嘟竟忘了自己拿了多少粒丸子出來了,我們幫幫它吧。教師引導幼兒將3串串珠擺在右邊,下方擺出數字卡片30,9個粒珠擺在右邊,下方擺出數字卡片9.
教師:這麼多的丸子,到底怎麼來表示呢?教師示範將數字卡片30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兩位數數板中,再將數字卡片9放在個位的位置。
引導幼兒認識數字39中,數字9所在的位置叫做個位,數字3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也就是個位上是數字9,十位上是數字3.
用相同的方法認識數字139,認識百位。
②幼兒自己去卡片,拼成200以內的數,再說說個位是幾,十位是幾,百位是幾。師幼共同小結:個位的“1”表示1個1,十位的“1”表示1個10,百位的“1”表示1個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