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00字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00字

導語: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本文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精心編輯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00字

這段時間,觀看了中央一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片中的情景讓我非常感動,在大流口水的同時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有如下的體會:

一、紀錄片裡面很多美食我們沒吃過

第一ji至第七jijiji都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們吃過的寥寥。而且我們發現,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費功夫的。在速食氾濫的今天,在流水線充斥的現在,在新增劑無所不能的當下,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的世界裡,哪裡才是自然珍貴的饋贈,哪裡才有浸透著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這一切,只能在電視裡,不能在肚子裡。是電視喚起了我們對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靈感的轉化

我是陝西人,看了第二ji“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較熟悉。那個陝北賣黃饃饃的人我似曾相識。

他說,老天爺會把錢給勤快人,不會給懶人的。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是這部紀錄片的靈魂。豆子經過加工可以轉化為豆腐,大米經過發酵可以釀成美酒,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轉化為美好和幸福。

三、我們的田野

鋼筋和水泥里長不出來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嚐不了美味,但是我們都已經為了生活住進了城市。被鋼筋和水泥鎖定後我們發現我們心裡卻一直存在著一片長滿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們心裡的淨土。為了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師傅讓人拉了三卡車土,把自己的樓頂開闢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長滿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鳥語花香,晚上有鄰居聚餐,樓頂上滿是開心和快樂。

中國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

《舌尖上的中國》是我看過中文紀錄片最好的一部,感覺像是看到了bbc《美麗中國》的續ji,裡面有不少鏡頭就是直接從《美麗中國》剪下的,甚至連海報都有幾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國》打敗了同時段的熱播劇,幾乎創造了一箇中國紀錄片的奇蹟。之前央視出品的不少紀錄片,拖沓冗長,解說沉悶,而這部紀錄片明顯借鑑了《美麗中國》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鏡頭切換簡潔明快,解說詞設計得也恰到好處。以食文化為視窗,滲透人文的關懷,虔誠的態度,尊重勞動,尊重自然,尊重傳統。美食,和美食背後的人與事,無不散發著濃郁的中國韻味。

導演陳曉卿表示“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00字

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出人意料地激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風頭力壓各種電視連續劇,成為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榜首,這些熱議正自然而然地朝著每一個方向迅速發散……

一部紀錄片掀起千層浪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播出後,《舌尖上的中國》便成了微博熱門關鍵詞,這幾天的風頭更是力壓美劇《絕望主婦》、韓劇《屋塔房王世子》等熱播劇,成為連日來的微博“刷屏利器”並高居話題榜,甚至讓那些“不看電視很多年”的80後,紛紛鎖定每晚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傳說中的“吃貨指南”。

更誇張的是,這部紀錄片引發的“吃貨效應”。來自淘寶的資料顯示:5月14日開播至今,淘寶零食特產的搜尋量高達400萬次,片中出現的毛豆腐搜尋量甚至增長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紹雲南火腿之後,某淘寶店產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目播出當晚。據說,有不少吃貨是按圖索驥,邊看電視邊下訂單。

被《舌尖上的中國》勾起的,不光是熒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淚的衝動。“味道是骨子裡繞不開的鄉愁。看到和家鄉有關的部分,真的會哭。”一位網友在微博裡的這段發言得到熱烈響應。《舌尖上的中國》涵蓋全國美食,讓不少觀眾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和“媽媽做的飯”。

也有在海外的留學生寫道:“有無數好心人友情提醒,千萬別在餓著肚子的情況下觀賞此片。可縱使飽腹,當那些你再熟悉不過的食物被放大得猶如一種理想時,徘徊他鄉,逗留異國的遊子們,不可避免地被一種鄉愁擊中了要害。”[

《舌尖上的中國》熱映,不少人自然開始點評或懷念起“舌尖上的母校”……於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拍攝應運而生。

美食背後是文化傳承

一顆顆黃豆,經過手推石磨的碾壓,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經過發酵等一系列時間的轉化,最終才能成為豆腐……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是《舌尖上的中國》最尋常的敘述方式:尋找這些食物的源頭,在這部紀錄片中,講述的不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饋贈,植物、動物甚至是陽光、空氣、風、水,還有最重要的:時間。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這是對於《舌尖上的中國》最初也是最終的定位。

在李安的電影《飲食男女》中,父親每週做一桌大餐只是為了能讓女兒們聚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這種建築在柴鹽醬醋之上的儒家哲學理念成了電影的靈魂。這與《舌尖上的中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透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舌尖上的中國》因此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

引發共鳴是紀錄片最常應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國》將其應用到了極致。對於每個觀眾來說,都能在這部紀錄片中找到感情的寄託,比如那些熟悉的`家鄉味道,比如飯桌上和樂融融的家庭氣氛,也比如那些美好的舊時時光。

中國人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人吃什麼,這其中涵蓋著歷史和文化的因素,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要表達的。《舌尖上的中國》更關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關係,要把挖掘到的深層次的文化資訊傳遞給觀眾。

寫吃,更是在寫人對中國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國人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事了。

“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裡閃閃發亮,揭開蒸籠,冒著白花花的蒸氣的饅頭,拉麵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馱著黃饃饃的大伯樸素的笑,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看過《舌尖上的中國》,有網友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陝北的餑餑商販、查干湖的捕魚老者、雲南的火腿匠人、蘭州的拉麵師傅……在《舌尖上的中國》裡,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背後都洋溢著樸實的氣息。片子裡那些辛勤勞動、有著質樸笑容的人們,才是組成這個國家最重要最真實的存在。其實這部片子講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後,講文化傳承。

《舌尖上的中國》聚焦在烹飪上的時間並不多,更多的畫面是在展現如何捕獵、採掘、加工、製作自然饋贈的食材,整個過程看上充滿神秘氣息,夾雜著為生活、為生存而流下的汗與淚。鏡頭裡,他們笑得很滿足,從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對生活的熱情,知足常樂。有時候我們是不是想要的太多,反而忘了簡單生活的真諦?”

與其說《舌尖上的中國》抓住了電視機前觀眾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說正在悄悄地喚起每一位觀眾心中的文化熱忱。“民以食為天”是這個農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畫面裡的天、地、陽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頭,它所喚起的是一種“懷鄉感”。它對這個已變形的社會和心理具有某種療傷式的平復作用。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挑動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國人內心深處那一根心絃。在快節奏、高速度的現代都市生活中,這根充滿著情感的心絃已然佈滿灰塵,而社會和心理也被外來的壓力不斷地擠壓變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國》所傳遞的溫情、平和、從容,悄然撥動了這根幾乎被遺忘的心絃,那從心底湧起的,洶湧澎湃的感情,將美好於記憶和夢想中迸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