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高考語文如何有技巧答題

高考語文如何有技巧答題

高考語文必備答題公式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覆、借代、反問、設問、引用、對比

三、說明文分類:

1、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程式說明文

2、科技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也叫科學小品或小品)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五、說明: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等

說明方法的作用:

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舉例子:具體說明_____ 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作比較:把____ 和 ______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____ 的_____特點.

列數字: 用具體的資料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六、記敘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追敘)

七、人物描寫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活動描寫;

2、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

八、常見寫作方法、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徵、比較、對比、襯托、烘托、反襯、先抑後揚、以小見大、託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於物、借物喻人、狀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九、語句在文章篇章結構上的作用:

總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筆、作鋪墊、承上啟下(過渡)、前後照應、首尾呼應、總結全文、點題、推動情節發展

十、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題(深化中心)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問題探究與探究思路

問題探究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第3段的這個長句,結構複雜,內蘊豐富,很難理解,但是,我們透過語法結構的分析,運用簡化結構的方法,可以把它讀懂。

首先要理清它的結構,主語“馬克思”,謂語“發現”,後面是由一個同位復指結構組成的複雜賓語。這個句子的中心意思是“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這個規律是什麼?動詞“即”後面的成分就是對其進行具體的說明。

句子的難點是對同位復指結構的分析,這個同位復指結構用動詞“即”和冒號顯示有三層意思,後一層都是對前一層的意義進行解釋說明,將其簡化後就是:“……規律,即……事實:……”。這就是說,“規律”就是“事實”,這個“規律”和“事實”指的是什麼呢?那就必須研究冒號後面的文字。由此不難看出,難點的難點是冒號後面的部分,我們把這部分抽出來單獨分析:

①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②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③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④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⑤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⑥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第一步,簡化這個短語。這個短語,實際是由6個分句組成的複句。先給每個分句標上序號,然後抓住體現分句內部關係的關聯詞,將其簡化如下:

首先必須①,然後才能②;所以③,④,因而必須⑤,而不是⑥。

由此很容易看出,這個複句也分為三層意思,①②是一層,③④是一層,⑤⑥又是一層。句子內部都是因果推理關係,由①②用“所以”推出③④⑤⑥,由③④用“因而”再推出⑤⑥。③④既是從①②推出來的結論,又是推出⑤⑥的依據,所以它是全句的重心。馬克思發現了什麼“規律”?這“規律”也就是③④。

第二步,弄明白句中一些詞語所表達的意思。

“吃、喝、住、穿”,用馬克思的哲學術語是指“物質”,“政治、科學、藝術、宗教”指“精神”。“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這是前面所說的“一個簡單的事實”,它是馬克思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這是①②句表達的基本意思。

第③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指的是生產力。“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指生產關係。“從而”這個詞表示了二者的關係,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這是說,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總和便構成經濟基礎。

第④句,“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指的是上層建築。“這個基礎”就是經濟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是馬克思的又一個重要的觀點,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第⑤句承上而來,有省略,完整的句子是“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這是說,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而上層建築為什麼發生,為什麼發展,為什麼變化,為什麼消亡,就只能從經濟基礎尋找原因。這就是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

第⑥句,過去與之相反,那是歷史唯心主義。

第三步,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把句子再次簡化,則是:

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①②,所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③④,因而必須堅持歷史唯物主義⑤,而不是歷史唯心主義⑥。

由此也便很容易理解,馬克思發現的歷史規律就是③④句闡明的“上層建築決定經濟基礎”,“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①②句闡明的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馬克思從一個簡單的事實中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

第四步,在理清句子的基本意思之後,再分析句子的附加成分。

句子的前面有一個比況結構“正像……一樣”作狀語,達爾文的發現當時已舉世公認在自然科學界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恩格斯將馬克思的發展類比達爾文的發展,以此說明馬克思的發現的偉大意義。

“一個簡單事實”的前面有一個定語,它啟示人們深思:“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這是一個人人都明白的簡單事實,但是為什麼幾千年來,只有馬克思才由此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呢?這是因為它“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這“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指的就是五花八門,形形色色唯心史觀的謊言邪說,它們“掩蓋”了事物的真相,只有馬克思才具有撥開迷霧見青天,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超凡能力。沒有這種解剖歷史的能力,人們就永遠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這把歷史的解剖刀當然就是馬克思的哲學:辯證唯物主義。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這個句子在說明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同時,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我們至少可以列舉如下九個方面:馬克思這個發現的偉大意義;馬克思能夠有這個發現,是因為他既能夠透過紛繁蕪雜的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又能夠從簡單的事實中看出深奧的道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為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所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注意文中“所以”的推論作用);既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而上層建築的變革都必須從經濟基礎方面找原因,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反之,則是唯心主義的歷史觀。總之,這個句子差不多囊括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全部基本原理。

而上述理解,我們是透過簡化句子結構而獲得的。可見,解讀結構複雜的句子,簡化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你現在掌握了這個方法嗎?下面,我們再舉些例子,請你運用這個方法對它們進行探討。

例1.但是一切外國的東西,如同我們對於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後排洩其糟粕,吸取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例2.至於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證了。(《為了忘卻的記念》)

例3.是的,①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③因為希望是在於將來,④決不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⑤於是我終於答應他也做文章了,⑥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記》。(《吶喊·自序》)

探究思路:

例1.但是一切外國的東西,如同我們對於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後排洩其糟粕,吸取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這是一個結構複雜的長單句。句子所以拉得長,主要原因就是謂語前有一個很長的附加語“如同我們對於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後排洩其糟粕,吸取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遇到這種句子,只要刪除它的枝葉,即定語、狀語和補語,就能亮出它的主幹,即句子的主語、謂語和賓語。用這個方法,一般就能夠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這種簡化句子的方法,語法書上稱為緊縮法。對例1緊縮,它的基本意思是:“(一切)外國的東西,(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那個很長的狀語乃是用比喻的方法說明為什麼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

但是,有的時候句子的主謂賓結構並不能反映句子的基本意思。

例2.至於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於沒有消亡的明證了。

這個句子的主體結構是:“……事實……為……明證。”我們看不出它表示的是什麼意思。遇到這種情況要添上適當的附加成分:“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為中國女子的勇毅沒有消亡的明證”,這樣就明白這個句子讚美了中國女子殞身不恤的勇毅。

例3.是的,①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②然而說到希望,卻是不能抹殺的,③因為希望是在於將來,④決不以我之必無的證明,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⑤於是我終於答應他也做文章了,⑥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記》。(《吶喊?自序》)

這是一個多重複句,它的基本意思是由它的第一重或第一、二重決定的。對這類句子進行簡化就是抽出句子的第一重或第一、二重,語法書上謂之句子的主幹。

簡化的過程是:

第一步,給每個分句標上序號,給關聯詞語劃上橫線。

第二步,將句子變換為:雖然①,然而②,因為③,④,於是⑤,⑥

第三步,根據分句之間意義上的聯絡和關聯詞語管轄的範圍,對分句進行歸併:

經過上述歸併,就容易看出,這個句子的第一、二重便是:雖然①,然而②,於是⑤。

第四步,還原第一、二重,則是:“我雖然自有我的確信,然而希望是不能抹殺的,於是我終於答應他也做文章了。”

因為第一重是偏正關係,複句的重心在後一部分;又因為第二重是因果關係,所以這個句子的基本意思是申述作者開始“做文章”的緣由。

這種簡化句子結構的方法也是緊縮法,例1、例2是對複雜單句的省略,例3是對複句的緊縮。閱讀結構複雜的句子,不管是單句還是複句 高中化學,緊縮法常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熟練地掌握這個方法,對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會有很大幫助。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課文解讀

童年的兩件趣事極大地豐富了我對世界的理解力,並且引導我走上成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

這是課文第一段,也是課文的第一部分,開門見山,直接點題,同時概括中心,領起全文。它告訴我們,本文敘述的內容是童年的兩件趣事;敘述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它怎樣地“豐富了我對世界的理解力”,“引導我走上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由此讀者自然會想,這是兩件什麼樣的動人心魄的趣事?為什麼對作者的一生能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記得那時我的父母親不時帶我去舊金山遊覽著名的日本茶園。我蹲在那裡的一個小池邊,為慢慢暢遊在水底睡蓮之中五彩斑斕的鯉魚所陶醉。這是我最快樂的童年記憶之一。[讀完此段文字,禁不住頓生疑竇:蹲在池邊觀看水中游魚,誰沒有經歷過?這極其平常的過目即忘的小遊戲,“樂趣”在何處?怎麼會令作者“陶醉”,以至成為他“最快樂的記憶”?這與他成為“理論物理學家”又有什麼必然的關聯呢?這一連串的問號,吸引著讀者急欲閱讀下文。這篇文章,沒有任何誇飾的語言,全用平實的文字激起讀者閱讀的興致,這大巧若拙的筆法,正如王安石所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在那靜靜的時刻,我充滿了無限的遐想。我常常給自己提出一些只有小孩兒才問的傻乎乎的問題,比如水池中的鯉魚怎樣觀察它們周圍的世界。我想,它們的世界一定奇妙無比![這真是一個奇妙無比的問題!創造性的思維就在這種奇思妙想之中。讀著這篇文章,不能不激起我們的反思,我們蹲在池邊,有過類似的遐想嗎?有沒有提出過類似的問題呢?由此也更深刻地體會到古人說過的一句話:學貴有疑。疑,是學之始,思之端。於不疑處見疑,方是進焉。]

鯉魚們的一生就在這淺淺的水池中度過。它們相信它們的“宇宙”就由陰暗的池水和睡蓮構成。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池底漫遊,因此它們只模糊地意識到在水面之上存在有另一個外部世界。我的世界的本質超過了它們的理解能力。我喜歡坐在距離鯉魚僅僅幾釐米的地方,然而,我們之間卻如距深淵。鯉魚和我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從不進入對方的世界,我們之間被水面這一薄薄的“柵欄”分隔開來。[在這段文字裡,作者具體敘述自己遐想著“鯉魚怎樣觀察它們周圍的世界”,說明鯉魚生活的侷限性。在鯉魚面前客觀上存在著兩個互相隔絕的世界,但是鯉魚只能生存在水池中的世界,不能進入“我”(即人類)所生存的世界。]

我曾想:在水底的魚群中可能有一些鯉魚“科學家”。我想這些鯉魚“科學家”會對那些提出在睡蓮之外還存在有另外一個平行世界的魚冷嘲熱諷。他們認為,惟一真實存在的事物就是魚兒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見的世界沒有科學意義。[作者想象鯉魚由於生存環境的侷限而帶來的認識上的侷限,只承認那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水池中的世界,不承認那個“看不見”的“另外一個平行世界”。]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場暴雨。我注意到成千上萬的小雨滴轟擊在池水的表面。池水錶面變得混亂,水中的睡蓮在洶湧不息的水波沖刷下搖擺不定。在躲避風雨之時,我想弄清楚周圍發生的一切將會以怎樣的形式呈現在鯉魚們的眼中。在它們看來,睡蓮似乎是自己在運動,沒有任何東西衝刷它們。因為就像我們看不見我們周圍的空氣和空間一樣,鯉魚們也看不見它們賴以生存的水,它們為睡蓮自己能夠運動而困惑不解。[這段文字進一步說明,鯉魚不僅看不見“另外一個平行世界”,即便對水池中的世界也有許多的東西看不見,例如“就像我們看不見我們周圍的空氣和空間一樣,鯉魚們也看不見它們賴以生存的水”;因此對水池世界中的許多現象就無法作出合理的解釋,例如為什麼“睡蓮自己能夠運動”?它們對此會“困惑不解”。]

我想,鯉魚“科學家們”將會聰明地杜撰某種虛構的東西── 它被稱為“力”,來掩蓋自己的無知。由於不能理解在看不見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們將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睡蓮之所以能夠不被觸控而運動,是因為有一種看不見的神秘力在對它起作用。它們可能給這種錯覺起一個高深莫測的名稱(如超距作用,或沒有任何接觸睡蓮即會運動的能力)。[這段文字說明,鯉魚看不見另外的一個平行世界,看不見水池世界中的.水,因而對水池世界中發生的許多現象,例如睡蓮的運動,就會由於“無知”而故弄高深,作出荒謬的解釋。]

我曾想,如果從池水中抓出一個鯉魚“科學家”,事情將會怎麼樣呢?[以上的文字敘述了作者遐想鯉魚怎樣觀察它們賴以生存的水池世界;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又突發奇想,如果讓鯉魚來到“另一個平行的世界”,即人類生存的世界,它們又會怎樣地觀察這個新奇的世界呢?]放回池水之前,它可能隨著我的察看而狂亂掙扎。那麼別的鯉魚又將怎樣看待這件事呢?對於它們而言,這確實是一件可怖的事情。它們第一次意識到有一位鯉魚“科學家”從它們的字宙中消失了。就那麼簡簡單單,沒有留下任何蹤跡。不管在它們的宇宙中怎麼尋找,就是沒有這條丟失的鯉魚的蹤影。然而,就那麼幾秒鐘,當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後,這位鯉魚“科學家”便突然冒了出來。對於別的鯉魚而言,這真是一個奇蹟。[這段文字向我們暗示了兩點:一是鯉魚對“另一個平行世界”都持有一種恐懼的態度,二是鯉魚創造了從“另一個世界”生還的奇蹟,說明“另一個世界”的確存在,而且並不可怕。]

待神志鎮定之後,這位鯉魚‘科學家”就會講述一個真正令它們驚詫不己的傳奇故事。它說:“突然之間,不知怎的我就被拉出了咱們的宇宙(池水),投進了一個冥冥世界,那裡有令人目眩的強光和我從未見過的奇形怪狀的物體。最奇怪的是那個抓住我的生物竟然一點也不像魚。更使我震驚的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它的鰭,但是沒有鰭它還是能夠運動。我感覺到熟悉的自然規律不再適合於這個冥冥世界。隨後,我發現自己突然又被扔回了咱們的世界。”(當然,這個到宇宙之外一遊的故事對於鯉魚是怪誕的,大多數魚都認為這完全是胡說八道。)[讀這段文字要抓住它的中心句:“我感覺到熟悉的自然規律不再適合於這個冥冥世界”。這說明適合這個宇宙的規律將不適合另一個宇宙。括弧內的文字強調了要鯉魚們突破常規思維的模式,接受和承認存在“另一個世界”的理論是很困難的。]

以上文字作者敘述了他兒時在水池邊的遐想。這番遐想的要點是:一、對鯉魚來說存在著兩個平行的宇宙,一個宇宙中的自然規律不適合於另一個宇宙。但是,這兩個宇宙不是孤立的,“我”生存的宇宙發生的事情有可能影響鯉魚生存的宇宙。而且當我抓起鯉魚的時候,鯉魚也可以從它生存的宇宙來到“我”生存的宇宙。二、鯉魚只承認它“看得見摸得著”的宇宙,不承認它“看不見”的另一個宇宙,而且即便對自身賴以生存的宇宙,也有許多的東西鯉魚是“看不見”,因而也是不會承認的,由於這種“無知”,所以鯉魚對世界的認識有很大的侷限,對許多現象的解釋是荒謬的杜撰的。作者的上述遐想,的確新穎奇特,生動有趣,令人“快樂”而且“陶醉”,但是,又怎麼能“極大地豐富”他“對世界的理解力”,引導他“走上成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呢?你如果想要“打破沙鍋問到底”,那就請繼續閱讀下文。

我常想,我們就像自鳴得意地在池中游動的鯉魚。[作者由魚及人,展開相似聯想。]我們的一生就在我們自己的“池子”裡度過,以為我們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就像鯉魚一樣,我們認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見的東西。我們自以為是地拒絕承認就在我們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別的平行宇宙或多維空間①,而這些都超出了我們的理解力。(①多維空間:一般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是由長、高、寬三維空間加上時間,即四維空間。現在理論物理學界有人認為,我們宇宙的空間超過四維,如十維空間、十二維空間等,其他多出的維蜷縮得微小,以現有的科學手段觀察不到。統一場理論數學模式支援高維空間。)[作者從兩個方面揭示人對宇宙的理解和鯉魚極其相似。鯉魚只承認自己賴以生存的宇宙,拒絕“存在有別的平行宇宙”,人也是這樣,“自以為是地拒絕承認就在我們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別的平行宇宙或多維空間”;鯉魚認為自己的宇宙中只包含“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人也是這樣,“認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見的東西”。]如果我們的科學家發明像力這樣一些概念,那僅僅是因為他們不能用眼檢驗出充滿於我們周圍空間的不可看見的各種振動。一些科學家鄙視更高維數世界的說法①,是因為他們不能在實驗室裡便利地驗證它。(①更高維數世界的說法:現代理論物理學認為,統一四種力即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的前景,在於高維空間,如十維或更高理論的確立。比如對於古人來講,風暴是怎樣產生的,風暴會襲擊什麼地方,什麼時候襲來,什麼時候結束,他們是一無所知的,因為他們生活在平坦的大地上,只能靠肉眼從近似於二維平面的角度來觀察,即使有簡單的預報,也都是靠經驗來推測的。現在有了氣象衛星,從太空這樣三維角度觀察地球,在地面上看來神秘莫測的風暴被看得一清二楚,可以精準地預報風暴的動向。同樣,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傳統的四維理論太“小”,不能解釋宇宙中的四種力。當他們超越四維而在更高維中尋求統一這四種力時,就能得到一種簡單、漂亮的解決模型,科學家認為宇宙應該是簡單、和諧的。高維空間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後10-43秒,十維宇宙分解成四維宇宙和六維宇宙,四維宇宙暴脹,經過近一百五十億年,演變成今天我們生活的宇宙。大爆炸後10-35秒,大統一力分開。但是高維空間理論很難在實驗室中得到證實,因為要模擬當時的環境,需要的能量太大,根本無法做到,所以現在高維空間理論只能是“理論”。)[由於人與鯉魚一樣只相信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宇宙,所以人類的認識也就有很大的侷限:科學家相信力的科學概念,但是它無法解釋“不可看見的各種振動”(暗物質);科學家堅持用實驗來驗證科學結論,但是更高維數世界無法用實驗來驗證。]

作者在這段文字透過相似聯想告訴我們,原來童年的遐想中,蘊含了現代物理學中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即高維空間或者統一場的理論。這便揭示了童年的遐想與後來“成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某種內在的聯絡。

此後,我一直對存在高維世界的可能極感興趣。像許多孩子一樣,我貪婪地閱讀這樣一類歷險故事,其中講述的是時間旅行者進入別的多維空間,探索我們看不見的平行宇宙,在那裡能很容易使通常的物理定律不再起作用。我長大後想知道,是否在百慕大三角①神秘消失的船隻進入了一個空間漏洞,我對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②驚歎不已,書中超維空間旅行的發現導致了一個銀河帝國的興起。(①百慕大三角:亦稱魔鬼三角區和喪命地獄。指北起百慕大,西到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個三角形海域,面積約40萬平方英里。從1945年開始,據說已有50多隻船和20多架飛機在此處神秘失蹤。②《基地》系列,阿西莫夫所著描寫銀河帝國興衰的科幻小說系列,包括前傳《基地前奏》《邁向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續集《基地邊緣》《基地與地球》。)[這段文字寫由於童年的遐想而激發起來的對科幻小說的極大興趣。]

以上是課文的第二部分,寫童年的遐想。作者在童年總愛“提出一些只有小孩兒才問的傻乎乎的問題”,而這“傻乎乎的問題”中,其實蘊含著現代物理科學中最深奧的課題,正是這些問題吸引著自己對於高維空間及相關科幻小說的濃厚興趣。讀完這一部分,我們在開頭提出的疑問終於冰釋,明白了作者童年在水池邊觀賞游魚與他後來成為理論物理學家之間的某種內在的聯絡。但是,我們仍然會提出新的疑問,童年的遐想對人的一生雖然有著重大的影響,但它畢竟是天真的、幼稚的,與現實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是什麼使作者將童年的遐想變為了現實,從而最終地引導他“走上成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呢?為此,作者又向我們講述他童年的第二件趣事。

童年時的第二件事也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八歲時曾聽過一個故事,此後它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記得我的中學老師給班裡講了一個已故偉大科學家的故事。他們極其崇敬地講到他,稱他是整個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們說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發現卻改變了整個世界和我們周圍的一切。我不理解他們想告訴我們的許多東西,但是最使我對此人感興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偉大發現就撒手人寰。他們說他多年潛心於這個理論,但是他死之後,他的未完成的論文仍然擺放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從下文知道這個偉大的科學家就是愛因斯坦,“他的未完成的論文”就是關於統一場論的論文。]

我被這個故事迷住了。對於一個孩子,這是很神秘的。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麼?他桌上論文的內容是什麼?什麼問題可能會如此難以解決而又非常重要,值得如此偉大的科學家把他的有生之年花費在這種研究之中?由於好奇,我就決定學習我能學到的關於愛因斯坦的一切以及他的未完成的理論。我記得,我花了好多時間靜靜閱讀我能夠找到的關於這個偉人和他的理論的每一本書。這種記憶到現在仍然溫暖如春。我讀完當地圖書館的書之後,就開始在全市搜尋圖書館和書店.急切地查詢有關線索。不久我就知道這個故事比任何的神秘謀殺故事更加激動人心,也比我曾想像的任何事情都重要。我決定要對這一秘密刨根究底,縱然為此而必須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也在所不辭。[這段文字說明促成自己最終走上成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的歷程的是愛因斯坦,是愛因斯坦的對科學的執著的探索精神和崇高的獻身精神。理論物理學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實驗條件的限制,自己的學說很難得到實驗的證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這樣的人必須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名利的誘惑,必須有奉獻精神。那些急功近利的科學家是不屑於從事這一工作的;但是,作者在愛因斯坦的感召之下,決心對這一“神秘”理論“刨根究底”,即使一輩子事業無成、功名無望,也義無反顧,“在所不辭”。這“在所不辭”四個字力如千鈞,表明了作者堅定不移的決心。]

不久,我就知道愛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論文就是他企圖構造的所謂的統一場論①。(①統一場論:根據現代物理學知識,將我們的宇宙結合起來的力有四種:引力、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愛因斯坦畢終生之力想尋求四種力的統一,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理論,最終也沒有實現。現在,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和他的學生米爾斯提出楊一米爾斯場理論,運用量子力學,已經把後三種力統一起來,被稱為“標準模型”。但是這一理論因為計算繁複無比而讓人頭疼,引力仍然遊離在外。)這個理論能解釋所有的自然規律,從細小的原子到浩瀚的星系。然而,作為一個孩子,我卻不能理解 高一,暢遊在茶園池水中的鯉魚和愛因斯坦桌上未完成的論文可能存在著某種聯絡。對於用更高的維數可能是解決統一場論的關鍵這一點我不理解。[作者用這段文字歸結了對童年兩件趣事的敘述。]

以上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寫童年的第二件趣事,即愛因斯坦對自己的深刻影響,促成自己決心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童年的兩件趣事,說明了自己為什麼會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家,那麼作者這一人生的歷程是怎樣走過來的呢?請你繼續閱讀下文。

後來,在高中階段,我看完了許多地方圖書館中這方面的書,並且常常造訪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圖書館。在那裡,我發現愛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種稱之為反物質①的新型物質成為可能。(①反物質:由粒子組成的稱為物質,由反粒子組成的稱為反物質。愛因斯坦曾經根據相對論預言過反物質的存在:“對於一個質量為m,所帶電荷為e的物質,一定存在一個質量為m,所帶電荷為-e的物質(即反物質)”。)這種物質的作用形式與普通物質一樣,但與普通物質接觸之後它們將會湮沒①,並且猛然釋放出能量。(①湮沒:當一種基本粒子和它的反粒子相遇時,兩個粒子一起消失而轉化為他種基本粒子的現象。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地球上很難發現反物質。)我也知道科學家已經建造了一些大型儀器,或者說是“原子對撞機①”,這種儀器可以在實驗室裡產生微量的這種奇異物質,即反物質。(①原子對撞機:1931年,英國物理學家約翰?考克羅夫特和歐內斯特?沃耳頓發明了一種叫靜電加速器的裝置。這種裝置能夠產生越來越高的電壓,藉此把巨大的能量傳遞給質子。他們用帶有數百萬電子伏的中子,成功地分裂了鋰原子核。這個靜電加速器便是最先的原子對撞機。後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物理學家歐內斯特?O?芳倫斯研製出更強大的迴旋加速器。)[高中階段時作者即意識到,研究統一場理論必須有“原子對撞機”,以找到“反物質”。]

年輕人的一個優點就是不會由於世俗的約束而畏葸①不前。(①畏葸:畏懼。葸,xǐ。)而這種約束對於大多數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難超越。沒有考慮所要涉及的困難,我就開始著手建立我自己的原子對撞機。我一直研究科學文獻,最後我確信能夠建造一臺所謂的電子感應加速器,這種加速器能把電子加速到數百萬電子伏特(100 萬電子伏特是指電子在100 萬伏特的電場中被加速後所獲得的能量)。[此段寫作者打破迷信,克服困難,著手建立自己的原子對撞機。]

首先.我購買了少量的鈉22 ,它是一種能夠自然地放射正電子(電子的反物質)的放射性物質。然後我建造了一個雲室①,在雲室中可以看到亞原子粒子②留下的蹤跡。(①雲室:原子核物理或基本粒子研究中觀察微觀粒子徑跡的儀器。②亞原子粒子:原子層次下的質子、中子等粒子。)這樣我就能夠拍下好幾百張由反物質留在雲室中的精美照片。緊接著,我找遍周邊地區大量的電子倉庫,裝配必需的硬體裝置,包括好幾百磅(1磅=454 克)重的廢品處理鋼,在我的車間建造一個2.3 百萬電子伏特的電子感應加速器,這個加速器完全有能力產生一束反電子。為了產生電子感應加速器所必需的巨大磁場,我說服我的父母親讓他們幫助我在我讀高中的那個學校的足球場中纏繞22 英里(l 英里=1. 61 千米)長的銅線。我們把整整一個聖誕假日花費在這條50 碼(l 碼=0.91 米)長的線路上,纏繞和安裝笨重的線圈,這種線圈將使高能電子的運動路徑發生彎曲。[此段具體敘述自己建立原子對撞機所經過的艱難歷程。]

當最後建成時,這個300 磅重、6 千瓦的電子感應加速器耗掉了我屋子中所產生的每一點能量。當我接通它後,通常總是燒斷每一根保險絲,屋子變得漆黑一團。在屋子週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時,媽媽常常在搖頭。(我想,媽媽對於她不能有一個在棒球場或籃球場玩要、反而有一個在汽車間建造一架巨大的電子儀器的兒子而困惑不解。)使我感到欣慰的是,儀器成功產生了比地磁場強2 萬多倍的磁場,而這正是加速一束電子所必需的。[最後寫自己取得的成果。文章用“媽媽搖頭”這一細節,暗示自己這項科研成果的深遠意義不易為常人所理解。]

課文第四部分敘述了作者作為一個理論物理學家所邁出的第一步歷程,具體來說就是他建立原子對撞機的艱難過程。作者不受世俗的約束而畏葸不前,敢於超越常規的思維模式,克服各種困難,因陋就簡,終於取得成功。作者的成功之路無一不處處體現了愛因斯坦的探索精神和奉獻精神,無一不處處體現了童年趣事對他的深遠影響。

高二語文《琵琶行》教案

教案 《琵琶行》教案

《琵琶行》教學設計

一 基本設計指導思想

根據《普通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課程理念的基本要求,文學藝術的鑑賞和創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動,語文課程應關注情感的發展,讓受到美的薰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和審美創造的。《琵琶行》是一篇情感充沛的美文,透過誦讀和學案導學的,會體會到文章的情感美、結構美、語言美。

二 教材教法分析

《琵琶行》是第三模組第二單元的文章。教學本單元有一個要求就是啟發學生的審美情趣。鑑賞詩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是詩歌教學的重要內容。從審美方面說,審美物件的形式和內容是不可分的。沒有情感真空的形式美,也沒有不用包裝的情感美。誦讀是體會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可以使作者和讀者的情感融為一體 。學生透過學案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知人論世,為理解作者情感做準備,透過問題的設定,把握詩人的情感線索和結構線索。

三 教學目標定位

教學目標

1透過誦讀教學感受詩人的情感美

2利用學案分析文章結構把握詩歌的整體美

3透過語言品味領悟形象美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情境,感受詩人情感

四 教學過程主要環節 (後附學案)

第一部分 匯入:總結上節課所學,由琵琶聲入手,伴隨著琵琶聲一起走進詩人和琵琶女的情感世界。 誦讀課文第一段感受第一次的琵琶聲應該是怎樣的?(學案)

第二部分 重點解讀琵琶聲

1誦讀第二段,把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依據旋律的變化分成四段樂曲,體會每一段樂曲中演奏者的情感,並說出思考過程。(學案)

分成四部樂曲

序曲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 悲涼傷感

第一樂曲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歡樂愉快

第二樂曲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幽愁暗恨

第三樂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悲憤不平

2找同學示範朗讀第三段,思考琵琶女的情感變化和琵琶女身世遭遇是如何對應的?(用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再次解讀琵琶女的演奏)(學案)

琵琶女的情感 琵琶女的身世

悲涼傷感 深夜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歡樂愉快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

幽愁暗恨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故。

悲憤不平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 高一,前月浮樑買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寒。

琵琶聲表達出演奏者的內心情感的起伏變化,也是演奏者身世遭遇的寫照。

第三部分 解讀青衫淚

齊讀第四段,把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詩人身世遭遇進行對照,理解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時理解塑造琵琶女和詩人兩個形象的現實意義。(學案)

琵琶女 詩人

京城女 ------- 身份 ------- 京城官

色藝雙全 ------- 昔日 ------- 才權並重

獨守空船 ------- 今日 ------- 謫居臥病

受侮辱的藝人形象 受排擠的分子形象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青衫淚因憐人悲己的兩重感情交融在一起積累沉澱而成,這淚水既是對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重利薄情、重色輕才的控訴。

第四部分 小結

總結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把握詩人的行文思路,有利於充分把握詩人情感,更有利於課文的背誦。

三次琵琶聲:先是詩人送客聽到第一次琵琶聲,第二次請出琵琶女為自己彈奏一曲,彈奏結束後琵琶女又說了自己的身世經歷,詩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動,也敘述了自己的經歷,第三次再請琵琶女彈奏,為她翻作《琵琶行》。

每段之間都有對應 。 第二段演奏依據旋律的變化分成四段樂曲,每一段樂曲表達琵琶女不同的情感對應著第三段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的變化,琵琶女的遭遇又是和第四段詩人的遭遇相對應的。

第五部分 作業

你怎樣理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兩句詩的意蘊?(不少於100字)寫在作業本上。

五 板書設計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 ? 同是天涯淪落人 ? 憐人悲己 ?

琵琶聲 ←→ 琵琶女的身世 —— 詩人的身世 —— 青衫淚

高一新生必須解決的問題及要做的準備

初的生活存在著很明顯的不同。因此們一定要轉變觀念,快速調整並且要適應的方式。學會聽、學會說、學會讀、最後學會簡單的寫。學會自覺主動,學會做筆記。

下面我把認為重要的一些學習準備跟朋友們說一下吧。喜歡的可以分享。

學習準備:

1、《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必備。有條件的同學可準備《成語詞典》“唐詩宋詞鑑賞辭典》等有利於學習的工具。

2、日記本、隨筆本、記錄本、本、默寫本、大本2本

3、方格字本及字帖

還有些課堂課外評分標準,看看自己能打多少分。為自己做個評估:

1、平時成績90分起評,缺2次作業者80分起評。

2、課堂發言一次,回答得到認可加1分

3、作文、作業成為優秀範例者加2分

4、隨筆有新意、創意者加1分

5、被抽到當堂背誦,並完成任務者加1分、反之減1分。

6、小組討論,代表發言,觀點被認可者全小組成員每人加1分。

7、拓展作業,小組集體完成優秀組,成員各加1分。

8、不交作業者扣1分,累計5次不交作業者平時成績不及格。(如有特殊情況必需自己向說明 高中學習方法,並約定補交的時間。)

詩歌鑑賞 推敲有方

鑑賞評價是人們閱讀作品時對作品的感受、分析和評論,是一種審美認識活動,也是閱讀的最高層級。

下面總結教學過程中同學們容易出錯的幾個點,希望對即將進行詩歌鑑賞複習的同學有所幫助。

一、易混術語區分

(一)“方式、手法”的區分

藝術手法,又叫表達技巧,包括四個方面:

①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

②表現手法:起興、聯想、烘托、抑揚、照應、正側、象徵、對照、由實入虛、虛實結合、運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託物言志、借古諷今、化動為靜、動靜結合、以小見大、開門

見山。

③修辭:比喻、借代、誇張、對偶、對比、比擬、排比、設問、反問。

(二)“情”、“志”的區別

在詩歌裡,“情”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一般都是透過景物描寫表達出來的;“志”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理想、抱負、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透過對物的描寫表達出來的。例如,宋人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及對新事物的喜愛之情,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願同流合汙的品質,屬於言志。

(三)“情”、“景”關係區別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都是詩人把要表達的感情透過景物表達出來。“借景抒情”表達感情比較直接,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情”不見“景”;“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感情時正面不著一字,讀完詩歌后的感受是見“景”不見“情”,但是仔細分析後卻發現詩人的感情全部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

(四)描寫的角度

常見的角度有:形、聲、色、態、味。“形”、“色”是視覺角度;“聲”是聽覺角度;“態”分為動態和靜態;“味”是觸覺角度。

二、常用答題方法

(一)找出“冷詞”“暖詞”

詩歌中,某些詞語的色調實際就是作者感情的暗示,在分析時首先應該找出。

浙江省2005年高考詩歌鑑賞第16題: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

齊安郡中偶題 杜 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遊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並作簡要分析。

這兩首詩描寫的都是傍晚時刻的景色,均以荷與西風為詩歌的主要意象,都運用了擬人的表現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但是抒發的感情卻不一樣。杜詩的“落日”、 “輕”、“恨”、“背”等屬於典型的冷色調詞語,楊詩的“熱”、“藏”、“碧”等屬於暖色調詞語。所以杜詩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悽怨低沉。楊詩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於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嬌羞之態,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活潑有趣。

(二)運用答題格式

1. 對抒情形象的分析回答:身份+性格+思想。

鷓鴣天代人賦 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分析:這首詞描寫了一位思婦,即一位內心充滿“離恨”與“相思”的女性。她“眼底”充滿了“離恨”,明知視線已被青山遮斷,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著樓上的闌干(欄

幹)遠望,足見其情之痴絕。

2. 對詩歌意象的分析回答:表層含義+深層含義。

題菊花 (唐)黃 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分析: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蝴蝶也難得飛來採掇菊花的幽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而統觀全詩,詩中的菊花寓意是當時社會上懷才不遇的有志之士的化身。作者既讚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

3. 對所抒發情感的理解和回答:透過什麼+抒發(寄寓、揭露)什麼感情。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透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淡、悠然、脫俗的意趣。

4. 對詩歌意境的體味回答:客觀形象+主觀感受+交融了什麼樣的感情。

山居秋暝 (唐)王 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寫秋晚山景,描繪了山中秋雨過後清朗明淨的月夜:松間的明月、石上的清泉、竹林中的浣女、溪中的漁舟有機地勾勒出了一幅恬靜、淡遠的秋色晚景圖。這首詩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寫秋晚山景,藉以表達作者對純樸安靜、放縱山林生活的熱愛。

5. 對關鍵字的品位回答:詞語含義+手法+表達作用。

玉樓春 (宋)宋 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分析“鬧”字:“鬧”字以動寫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的濃烈氣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機勃勃的美妙境界。

6. 對錶現手法的賞析回答:手法+表達作用。

關河令 (宋)周邦彥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淒冷。

佇聽寒聲,雲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思想感情:融情於景。本詞上厥先寫薄暮悽清之景,孤獨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長鳴傳來,不見雁影,營造了一種悽清的氛圍。下厥的“孤燈”與上片相呼應,孤寂悽苦之情自然流露於詞的字裡行間。

學好語文不再愁的十條規律

生活離不開,高雅的心靈生活更是出自美好的薰染。

然而,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其實,語文是容易的:母語習得,自然天成;語文又是艱難的:微言大義,弦外有音。語文是有趣的:唐詩宋詞,英雄美人:語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語如山。

語文是快樂的:風花雪月,刀槍劍戟:語文又是痛苦的:咬文嚼字,浩如煙海。

苦海無邊,何處是岸?勤奮是舟,規律做槳;導航,順利抵港!

首:知而好,好而樂。

首先,我們要培養語文的興趣。這個培養過程,古人分為三個階段:知之、好之、樂之。先說“知之”:走進語文,不牴觸,不反感,不因對以前的老師、教材和的印象而遷怒語文;能如此,方可初嘗語文的甘霖。再說“好之”:日日操習,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棄,不因外界干擾、其他學科和分數而離開語文;能如此,方可欣賞語文的漫天紅霞。後說“樂之”:處處留心,養成習慣,言談舉止,一笑一顰,莫非語文;能如此,方可進入語文的神仙洞天!

次自主:觀千劍,操千曲。

古人云:“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強調的就有自主學習的重要。語文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的“教”不會直接提升的學習水平,而只能透過的自主學習,自求理解,才能逐漸達到“自會讀書,自能”的境界。

企圖靠老師講得好、深、透,學生只管默默聆聽、就學好語文,這種想法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自學,作好自主學習規劃,加大自主練習的力度,自奮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條極重要的語文學習規律。

必多寫:思欲麗,筆磨禿。

同學們學語文所為何事?我以為可以用十二字概括:豐富心靈、明白事理、完美生活。這就是要鍛鍊自己的感性和理智,我簡化為“思欲麗”:情感思想要富贍犀利!現實中,我們許多同學只會作題,從來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鍛鍊,其情思通常表現出兩個缺陷:一是“淺”:情感幼稚化,平面化,既無深情,也無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導致了關注的主題窄,既少閱歷,又缺大氣。要糾正這兩個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廣”,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寫”可以醞釀和昇華情感,“寫”可以廓清和鍛造思想。“思欲麗”,必多寫!

堅持寫日記,這是許多偉大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週練習寫作兩次: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鮮活素材;讀書筆記一篇,養成閱讀習慣,整理讀書收穫。三年裡,能寫到三至五萬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如此,方可謂:“筆磨禿”。

定多讀:破三春,匯九流。

在你學習的這三年中,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的閱讀,這就叫“勘破三春”。閱讀時,要涵蓋古今,包舉文理,融會中外,首重哲學,這就叫“融匯九流”。

舉凡人類心靈智慧的結晶,能開眼界、除迷狂、啟思維、美德行、富心靈者,均可大讀特讀。尤請注意:不要只讀文學作品,只讀中國作家。

強積累:有詩書,有成竹。

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樣(模板)應該是什麼呢?當然是前賢今人的成功之作。茅盾背《紅樓夢》、蘇步青熟讀《古文觀止》的例證,當是大家熟知的。透過長期的艱苦的積累,在頭腦中建立起豐富的“語言正規化”,形成“興奮灶”,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腹有詩書”。

運用這些“正規化”,模仿著“說”,模仿著“寫”,先求其“形似”,後求其“神似”,最後求其超越。這樣,就很容易有學習個充實感、成就感、條理感,就不會再感到語文學習空泛、無力、不可捉摸。這種狀態可以稱為“胸有成竹”。

重感悟:思千載,想萬物。

古詩云:“心有靈犀一點通”。怎樣才能作到對語文學習“心有靈犀”呢?首先,要廣見博聞(多讀)、反覆嘗試、積累正規化,因為總是出現在辛苦勞動之後的彩虹;其次,要養成聯想和的良好習慣,力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決不壓抑、束縛自己的飛翔;再次,要努力營造平和清明而又躍躍欲試的狀態,沉浸其中,體驗品味,不急於求成;最後,要敢於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透過積累、模仿而形成的思維的有效性。

經過多次成功的靈感閃現,就要總結自己感悟的角度、方式、條件,把它變成自己進一步學好語文的利器。

細思考:學而思,思而得。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記》也強調:慎思、審問、明辨,就是要謹慎的思考,審慎的發問,,明確的分辨。在語文學習中,欲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先要多思:不論哪個學習環節、何種學習任務中,決不盲目接受任何未經自己思考的東西,這樣方可保持自主性,提高學習的興趣,使多讀有味,多寫有效,積累有益;次求深思:決不淺嘗輒止,而要多方追問,務求水落石出,直至原形畢露;後求善思:不鑽牛角尖,而是隨時以元認知策略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反思,克服情感干擾,理性分析和接受老師的點撥、同學的幫助,方可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建立起融通、靈慧、深刻、嚴密的思維個性。

求精熟:啟而發,點而悟。

語文學習欲求“精熟”,貴在得名師“點撥”,因此學生必須懂得一點教師“點撥”的道理。

點撥之妙,首在得“人”: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心態、不同的性格,教師會以相應的點撥他,或要言不繁,或鋪路架橋,或舉例引導,或反向激將,或重申基礎,不一而足;點撥之妙,次在得“時”:學生要積極思考,主動暴露自己,以便老師點撥在關鍵之時,教師則要善於觀察,瞭解學生思維狀態的外在表現,決不放過點撥良機;點撥之妙,還在得“度”:引而不發,導而不灌,開而不塞,撥而不代,只要學生有所感悟,明確了方向,就不再浪費其時間,不再代替你思考,讓學生真正去自主學習。

有個性:思結果,成一家。

語文是發展學生心靈的學科,語文學習的最終指歸是形成學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養、鮮明的個性。當然,這裡的“個性”,從狹義講,是指語文學習規律的系統化、個人化,也即形成有每個學生自身特色的語文學習理論,即所謂自成一家。

這就必須:首先建立元認知策略,形成監控自己思維、感悟流程的習慣。在長期的語文實踐中,不斷總結昇華,強化有效的正確的習慣,糾正無效的錯誤的做法。其次是學會總結反思,透過計劃總結的方式,筆記的方式、作文後記的方式、分析的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理性思維的層次。其次是學會交流共享,透過發言、同學交流師生討論的方式,吸收對自己學習經驗的有益的指點;還可以透過網路論壇發表,接收同好者的反饋,不斷完善自己經驗的表述方式及實質內容。最後學會實踐檢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恭行。透過實踐檢驗,我們可以收穫成功的喜悅,我們更應該善待失敗的苦澀,這是不可替代的人生經驗,也是形成個性化語文學習經驗的必然歷程。

要跳出:課內法,課外路。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學習語文最重遷移。因為“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的最終的成功,還在於學生在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語文求生存、謀發展。為了實現語文學習的良好的正向的遷移,我們在學習中必須:①跳出語文課程學語文。從科學觀察思考問題的哲學方法,從科學成功人物的人生經驗,從科學各國各洲的風土人情,從科學嚴密的推理邏輯,從理化科學細緻的觀察功夫,從美術音樂科學藝術鑑賞的規律和經驗。②跳出語文課本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