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高考作文如何選擇運用材料

關於高考作文如何選擇運用材料

作文中有效地調動材料,我們應做好兩點:

一、選好材料

我們要儘可能地選擇具有以下五個特點的材料:全面的,具體的,典型的,多元的,新鮮的。

比如下面這則材料: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有一位猶太少年做夢都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的小提琴演奏家,可他沒有音樂天賦,練得非常痛苦。

有一天,少年去請教一位老琴師。老琴師說:“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給我聽聽。”少年拉了一首,拉得破綻百出,痛苦極了。老琴師問:“你為什麼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少年說:“我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師問:“你快樂嗎?”少年回答:“我非常快樂。”老琴師說:“你非常快樂,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為帕格尼尼那樣的演奏家呢?世界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果,一種花不能結果,不能結果的花更加美麗,比如玫瑰,又比如鬱金香,它們在陽光下開放,雖說沒有任何明確的目的,這也就夠了。快樂是世間成本最低、風險也最小的成功,卻給人真實的受用。”

少年心頭那團狂熱之火從此冷靜下來,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於當帕格尼尼的夢想。

這位少年是誰?他就是愛因斯坦。他一生都喜歡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腳,卻能自得其樂。

接下來,我們要把材料中的關鍵資訊甄別、篩選出來,這些資訊包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發展、經過、梗概。裡邊的一些概念、名詞、資料等資訊也應該強調出來。一些好詞好句、名言警句有很強的說服力,也需要篩選出來。上邊的材料,我們可以篩選出以下資訊: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猶太少年”“帕格尼尼”“小提琴演奏家”“沒有音樂天賦”“練得非常痛苦”“成功”“世界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果,一種花不能結果,不能結果的花更加美麗”“快樂是世間成本最低、風險也最小的成功”“愛因斯坦”。

二、做好剪裁

做好剪裁,學會嫁接組合資訊,根據不同的主題來敘述材料,這才能“裁得彩練當空舞“。敘述材料應該講求四化:

(一)語言簡潔化

有道是“兵不在多,獨選其能;藥不貴繁,唯取其效”,精當是敘述材料的基本要求。否則,會被認為是用長篇材料來湊字數,或者被誤解為“以敘代議”,文章敘述太多,沖淡了文體特徵,文章就成了“四不像”。

(二)主題鮮明化

所用的材料不可能全盤托出,千萬不要炫耀才華而忽視了主題的存在。要學會擇取材料中最能證明自己觀點的部分來表述,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從這個意義上講,引用材料要在原材料的基礎上做“減法”,削減其中與主題無關的內容,並儘可能將證明觀點的成分凸現出來,一般不要全引;當然更不能做“加法”,添油加醋,隨意杜撰篡改。如寫“目標也是種負擔”的主題,則可引述愛因斯坦“沒有音樂天賦”“練得非常痛苦”的片段,其他部分完全可以忽略。

(三)資訊最大化

要儘可能多地將你所知道的與主題相關的“關鍵資訊”——如“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猶太少年”等——表現出來。一來有利於論證自己的論點,讓論據最大限度地支撐自己的觀點;二來這些資訊可以展示你的才華,暗示讀者“我對這個問題素有研究或是關注”“我的知識庫存十分豐富”。

(四)敘述藝術化

不論是新穎的事例還是陳舊的事例,我們都要“珍惜”這些在考場上“搜腸刮肚”挖掘出來的寶貴資源,學會藝術地引用,使之成為亮點。材料要做到精當地取捨和表達。精當地取捨就是學會概述材料,摘引關鍵詞,避免敘述冗沓繁瑣。精當地表達就是要求在表述材料時要語言洗煉、筆墨經濟、疏密得當,密則密而有致、密不透風,疏則生動鮮活,疏而不散。

語文輔導:解決語文考試中作文失分的方法

試技巧:如何在考場有效時間內巧答數學

專題推薦:

高中語文學習方法:如何快速提高閱讀水平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高中語文學習方法:如何快速提高閱讀水平”,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到答題的速度,如何快速提高閱讀速度,下面是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講解

一、閱讀方式:拒測試表明,用朗讀的方法每分鐘則可達500——700字。

這是因為出聲不出聲但發音器官仍做輕微運動時,運動的語言中樞會對視覺中樞產生干擾,而默視時,僅由視覺中樞把所看到的文字素材傳遞給大腦,這樣可以從容的進行思考,可以提高閱讀速度,又可以加深閱讀理解的能力。因此,再進行快速閱讀時應採取默視的方法而不採用朗讀或不出聲的默讀(當然,在是識記或背誦方面朗讀或默讀要優於默視)。

如果在做閱讀題目是發現自己有朗讀或出聲默讀的不良習慣,可在嘴中含一個乾淨玻璃球以阻止發音;也可採用限時閱讀的方法,眼睛加快掃視頁面的速度,集中注意力理解讀物內容,使發音器官來不及發音。久而久之也可克服誦讀的毛病。

二、視距大小:拒觀察,閱讀過程中,人的眼球活動並不是連續不斷的向下移動,而是時停時動的向下跳躍,眼停的時候認識文字,眼動的時候轉向下面的文字。眼停一次的時間大約是1/3秒,每次眼停認識的字數最多可達5-7個字,最少只有一個字。眼停時認識的字數叫做“視距”。一個閱讀過程,眼動的時間佔95%,眼停的時間只佔5%,因此,“視距”的大小直接影響到閱讀速度的快慢。

擴大視距,提高整體的認識能力可以透過練習得到。在練習過程中可以把一些短語或短句寫在卡片或其他小紙上,在很短的時間內從眼前掃過,然後說出短語或短句的內容;也可以把一些字數相同的短語或短句放在一組,按照字數由少到多的順序逐組排列,依次練習;另外,還可以把一篇文章提前用鉛筆圈出一些短語或短句,以圈好的單位進行練習,以擴大視距,提高自己的整體認識能力。

三、是否回視,是否能準確掃視。閱讀過程中人們的視線應從前到後,從上到下依次掃視,但由於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難寫或難以理解的字或詞語,而不得不做暫時停留或返回視線重新掃視,這便是“回視”。由於閱讀材料太難而造成的回視現象是正常的,但有些讀者的回視卻並非因為閱讀材料太難,而是因為沒有養成整體認識的習慣,又不能很好的把認識過的文字流利的組成完整的語句,常常是看完後面忘了前面,不得不回視,這就大大降低了閱讀速度。要克服回視的毛病,可透過下面練習進行訓練:從閱讀淺顯易懂的閱讀材料開始,透過限時訓練減少回視,逐步加快閱讀速度,在取得一定成效後之,可慢慢的提高閱讀材料的難度,仍採用限時閱讀的方法,最後可達到避免回視,加快閱讀速度的效果,另外在閱讀過程中應注重避免掃視的序列。

也就是說,在閱讀過程中應做到視線從上一行末端到下一行開頭時掃視準確,不要序列。如果有掃視序列的毛病,可透過下面方法加以克服:用一把木尺把要閱讀的文章左邊遮住,閱讀完上一行後,先預測下一行開頭的文字,然後再預測是否準確。這樣,在讀完一行後便有了心理準備,掃視移行時便會比較順利。

四、注意力是否高度集中。這是指在閱讀過程中視覺中樞和大腦對閱讀材料內容的一種積極的指向和集中。也就是說,在閱讀過程中,應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對材料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上,只有這樣,人們的視覺和思維才會處於一種積極的活躍狀態,才會加快對閱讀材料的認識和理解。做到閱讀時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應注意以下兩點:①閱讀前要有明確的目的,即閱讀前因明白透過閱讀文章要解決什麼問題或要獲取哪一方面的知識。如:在做閱讀題目之前可先看材料後面的題目,然後再閱讀材料。②閱讀過程中要走做到專心致志,不要三心二意,不要左顧右盼,更不要考慮無關的其他事情。以免影響閱讀速度,降低理解率。

五、正確處理閱讀材料中的數字、時間,閱讀過程中經常可碰到的數字、時間等比較瑣小的內容,尤其在閱讀科技說明文時數字、時間等內容更是比較頻繁的出現,次數多了,難免混雜。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把數字、時間用鉛筆給標出來,如果在閱讀理解過程中要用到這些數字或時間則可以透過標記很快的查到。當然,如果是比較重要或有標誌意義的數字或時間則在閱讀時便應準確記牢,以免影響下問的閱讀和理解。

六、是否能抓住關鍵語句和主要資訊。閱讀材料的文字都負載著一定的資訊,但並不是每個文字負載的資訊都相等。一個句子常由許多詞語構成,其中,有的詞語是關鍵性的沒有它,意思就表達不清,有的則不然。文段通常也是這種情況:有些詞語是關鍵的,有經驗的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並不是對每一個對文字、語段平均用力,而只抓住關鍵的詞語和句子,其他內容則依次帶過。只有這樣,閱讀才會有張有弛並達到一定速度;否則,在閱讀過程中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每一個詞語、句子上,不僅抓不住重要資訊,還會造成視覺和腦力的疲勞,進而影響閱讀速度。

文中的重要資訊分佈一般都是有規律的:在記敘和描寫性的文體中,單句的重要資訊中一般是主語,謂語和賓語;在科技文體、政論文體中,單句的重要資訊有更可能是狀語、定語和補語;在複句中,大多數偏正複句的重要資訊是正句,而在條件複句中,表示唯一條件的分句則是重要資訊。在文段中,文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主題句以及含主題句的文段是重要資訊。瞭解了閱讀材料中重要資訊的分佈狀況,在閱讀時便可有的放矢地捕捉有效資訊,提高閱讀速度。

我們可透過下面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捕捉文章重要資訊的能力。首先選擇不少於30個結構複雜的長句,用很快的速度讀完,並標出語句的重要資訊所在。直至標註準確的句子不少於27個,否則再找30個結構複雜的長句進行訓練,直到標註準確率週期在90%以上。接下來再找不同文體的文章各3篇,採用限時閱讀的方法一邊閱讀,一邊標註重要文句和語段。

以上六點對在不影響理解率的前提下提高閱讀速度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把這六點問題解決好,在以後本教程學習和訓練過程中你將會更加得心應手,你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一定能得到大的提高。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高中語文學習方法:如何快速提高閱讀水平”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諮詢中考頻道。

語文複習須具備的“武器”

審題

理解題幹是答題的前提,理解題幹,除了掌握語文學科的基本概念和術語外,如題材和體裁、形式和內容,還要理解語境中的概念,如第4題中的“審美觀念”,從語境看,可以理解為剪紙藝術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追求,文中也有“藝術特色和生活情趣”的說明。

解釋詞語

高考題中現代文的詞語解釋一般是語境義,所以應該加上一個恰當的主語,今年是加“內心”,其內在邏輯是類比,即由外而內的推理。古文中的“峻”字,也是語境義,是從物到人,由高峻引申為高傲,不必加主語。

理解

今年高考淡化了修辭手法的名稱,注重了對錶達效果的理解,第15題,強調了能力的測試。此外,注意同一個修辭手法在不同的文體中具有不同側重的表達效果,也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對含蓄句子的理解和對詩句的理解,也可以相互遷移。它們都在回答“表現了什麼、表現得怎樣?”所以,這一能力可以分解為幾個層次:一、正確理解句子的本義,二、類比或揭示句子的隱含義,三、全面理解修辭手法或表現手法的基本作用和語境效果的有機結合,四、相應的概括能力。應該提高語文的這種基本能力。

資訊的篩選與整合

資訊的篩選包括詞語、句子、段落和全文,文中第 1題側重篩選的是關鍵詞的資訊;第4題側重篩選的是句子資訊,第8題側重篩選的是段落資訊,第3題側重篩選的是全文,並要求整合與概括。今年的高考卷特別重視篩選與整合的結合,以至把簡單問題複雜化。第4題的答案中有“追求豐富多彩的式樣”,這樣概括不妥,依據文字應該是“剪紙藝術的形象(虛實相生、簡練鮮明)具有強烈的裝飾性”。這既符合“形式”的提示,又符合文中“藝術特色”的說明。第8題的答案也有不妥,應該是分層整合,答案是分類整合。我的參考答案是“維也納能不分種族地接納各種不同的人才,並能夠與之和諧相處;這種文化綜合了西方一切文化,提升了茨威格(市民)的世界公民意識。”因此,整合的基本要求是:注意文字的結構思路,善於篩選和整合資訊;注意分類、分層的整合資訊;注重資訊的具體明確和合乎題義,如詞語和句子的選擇與改變,如應該使用肯定句;如調整資訊的角度等。

高中文言文訓練

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齊景公時,晉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齊師敗績。景公患之。晏嬰乃薦田穰苴曰:“穰苴雖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眾,武能繳敵,願君試之。”景公召穰苴,與語兵事,大說之,以為將軍,將兵扌幹?燕晉之師。?

穰苴曰:“臣素卑賤,君擢之閭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權輕。願得君之寵臣,國之所尊,以監軍,乃可。”於是景公許之,使莊賈往。?

穰苴既辭,與莊賈 約曰:“旦日日中會於軍門。”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已為監,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賈不至。穰苴則僕表決漏,入,行軍勤兵,申明約束。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穰苴曰:“何後期為?”賈 謝曰:“不佞,大夫親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 則忘其親;援木包鼓之急,則忘其身。今敵國深侵,邦內騷動 ,士卒暴露於境,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何謂相送乎?”召軍正問曰:“軍法期而後至者云何?”對曰:“當斬。”莊賈懼,使人馳報景公,請救。既往,未及反,於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三軍之士皆振

忄慄 。?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節赦賈,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問軍正曰: “馳三軍法何?”正曰:“當斬。”使者大懼。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之。”乃斬其什、車之左附、馬之左驂,以徇三軍。遣使者還報,然後行。?

士卒次含、井灶飲食、問疾醫藥,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賢糧享士卒,身與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後勤兵。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為之赴戰。?

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聞之,度水而解。於是追擊之,遂取所亡封內故境而引兵歸。?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

僕表決漏 僕: 漏:?

行軍勤兵 勤:?

2.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

A.與(穰苴)語兵事,大說之?

B.親戚、左右送之,留(苴)飲?

C.(賈)召軍正問?

D.既往,(賈)未及反?

3.與“賈謝曰”中“謝”的意義相同的一項?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②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③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④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

⑤張良入謝?

⑥則與牛卮酒,噲拜謝?

⑦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

4.“申明約束”、“約束既定”、“臨軍約束”中的“約束”詞性應為( )?

A.三個都是動詞

B.三個都是名詞?

C.前兩個是名詞,後一個是動詞?

D.前一個是名詞,後兩個是動詞?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門,願傭隙宇而處焉。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眾莫能就一宇。故食於官府,吾受祿三倍;作於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闕足而不能理,曰:“將求他工。”餘甚笑之,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

其後,京兆尹將飾宦署,餘往過焉。委群材,會眾工。或執斧斤,或執刀鋸,皆環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執仗,而中處焉。量棟宇之任,視本之能舉,揮其杖曰:“斧!”彼執斧者奔而右;顧而指曰:“鋸!”彼執鋸者趨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畫宮於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釐而構大廈,無進退焉。既成,書於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則其姓字也;凡執用之工不在列。餘圜視大駭,然後知其術之工大矣。?

繼而嘆曰:彼將舍其手藝、專其心智而能知體委者歟?吾聞勞心者役人,勞力者役於人,彼其勞心者歟!能者用而智者謀,彼其智者歟!是足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1.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全對的一組是( )?

①裴封叔之第 ②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A.①門第 ②勞役 B.①住宅 ②驅使?

高二語文學習方法 文言文學習方法舉隅

中學生平時學習用時最多的是文言文,花工夫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頭腦發漲的是文言文,可考試時出錯最多的仍是文言文,應用起來最難的是文言文,足見文言文學習的效率之低。一年一年的文言文的考試越來越重要,分值也越來越大。在實習期間,我發現有些學生面對文言文的學習,有點望而卻步,搖頭嘆息,不知如何是好。

《語文課程標準》中談到: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我在教學實踐中,以《課程》為藍本,以考試為綱,以自主學習為經線,以誦讀拓展激趣為緯線,竟然收到良好的效果。激趣的方法如下:

一、誦讀琅琅上口,提高記憶效率

誦讀即有聲之讀,誦讀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種手段,朱自清說:“吟誦,對於探究所得的,不僅能理智地瞭解,而且能親切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就化為自己的東西。”實踐證明,誦讀可以讓學生領悟到文言文的豐富的內涵,體味到其韻外之致,得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美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語言不是靜寂的字元,學語文就要誦讀。讀文言文方法多種多樣:配樂朗讀、集體朗讀、個別朗讀、兩人對讀、男女對讀、分小組讀、表演朗讀、多人交替讀、常速讀、快讀、慢讀、輕聲讀、高聲讀、競賽讀、接力讀、模仿讀、限時讀、自選讀等,學生讀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搖頭晃腦、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讀之以情、讀之以趣、讀之以理、讀之以思、讀之以法,在讀中領悟文言文學習的樂趣,還了學習語文的真正魅力。很多時候,我和學生都陶醉在書聲中,忘記了是晦澀難懂的文言文。那優美旋律的朗讀聲,構成校園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嘗試斷句分段,學習其樂無窮

文言文離我們現在的環境相去甚遠,古人當時又未斷句分段。這幾年考試,對文言文的標點又相當重視,我在課堂上加大了這方面能力的訓練。在學生初讀幾遍的基礎上,就把無標點、無分段標誌的原文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試著標點、分段,然後與課文的標點分段比較異同,並且只要言之成理,學生自己的思維成果可以保留。如在給《桃花源記》標點時,有學生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斷句為“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和課文的斷句比較,這位學生的斷句有道理,也合理,並可見學生在用腦思考,自己在琢磨,讀懂了文言文。我大力表揚了這位學生的思考獨立性,不迷信書本、不迷信老師、不迷信權威,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學習方法避免了老師的全堂硬灌,學生的死記硬背,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自主閱讀交流,加強鑑賞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人行為,只有以學生為中心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讀書的主人,才能形成“獨立閱讀的能力”。交流是學生的思維在碰撞、發散,在交流中問題越辯越明,學習積極性也高漲。老師的條分屢析應該由學生的自主閱讀所代替。讓學生具備整體感知、體會感情、把握思路等正確並有創見的解讀文字的能力。文言文的學習尤其需要學生的自主閱讀,我教給學生學習的步驟:結合資料的解說,逐字逐句弄懂語句,勾畫出不能理解的詞和句,在課上留出時間讓學生交流,互相解決問題,然後提出疑難點,在課堂上公開提出,學生可以回答的儘量讓學生表現,確實不能解決的,我加以點撥和指導,學生的收穫特大,改變了過去由老師一人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師生都覺得枯燥無味的單向活動的教學局面。老師傳授的是學生想獲得的知識,學生的學習轉化為為自己而學,在學習中學會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交流中也鍛鍊了膽識,展示了自己的風采。

語文詩詞鑑賞及解題技巧

一.詩歌鑑賞中常見的思想感情:

●憂國憂時

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2.反映別離和戰亂的痛苦

3.同情人民地疾苦

4.對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建功報國

1.建功立業的渴望

2.保家衛國的決心

3.報國無門的悲傷

4.山河淪喪的痛苦

5.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

6.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

7.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鄉懷人

1.羈旅思鄉之情

2.對親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邊塞思鄉之情

4.閨中懷人之情

●長亭送別

1.依依不捨的'留念

2.情深意長的勉勵

3.坦陳(吐露)心志的告白

●生活雜感

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

2.昔盛今衰的感慨

3.借古諷今的情懷

4.青春易逝的感傷

5.仕途失意的苦悶

6.告慰平生的喜悅

二.五種種答題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此詩有什麼樣的意境?表現了怎樣的畫面?詩人透過什麼景物表達自己的感情?

2.答題步驟:

①描寫初始中展現的途徑和畫面(翻譯——忠於原文)。

②用4個字概括景物營造氛圍特點(以下4組)

孤寂冷清;蕭瑟淒涼;雄渾壯闊;恬靜優美+明淨炫麗。

③回答表現詩人什麼感情(先答原因,後答感情)。

3.答題示例: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時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

①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溼,燕子正繁忙的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灘上靜睡不動。

②這是一幅明淨炫麗的圖景。

③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閒適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怎樣的表現手法?怎樣的藝術手法?怎樣的技巧(手法)?怎樣抒發感情的?

2.答題步驟:

①明確告訴其手法。

②結合詩句證明為什麼。

③運用這種手法有效地表達出因---而產生的---情感。

3.答題示例:

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駱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問:此時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答:

①主要用了反襯手法。

②天位方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境的寂靜。

③兩處反襯都突出詩人出行之早 高中化學,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獨寂寞。

(三)分析語言型:

1.提問方式:此詩有什麼語言風格,語言特色,藝術?

2.答題步驟:

①從以下六個詞中選一個或幾個。

雄渾豪放;委婉含蓄;華美絢麗;樸實簡練;運用口語;疊詞互用。

②結合相關語句說明。

③運用這種語言表現作者因---而產生的---感情。

3.答題示例:

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問: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答:

①此詩特點是清新自然,運用口語。

(四)煉字型:

1.提問方式:最生動傳神的字是什麼?給出一字,是否同意。

2.答題步驟:

①解釋此字在句中的含義。

②翻譯此句(忠於原文,語言優美)。

③回答表現詩人什麼感情(先答原因,後答感情)。

3.答題示例:

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問: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麼?

答:

①同意。“看”在詩中是指回望。

②離人孤獨地走了,還頻頻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腸寸斷。此字然我們彷彿看到抒情主人公淚眼朦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離別的酸楚。

(五)詩眼型:

1.提問方式:關鍵;不能刪掉的詞。

2.答題步驟:

①解釋詞義。

②點名中心。

③是全詩的關鍵。(位於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總領全文的作用;(不在第一段或者第二段)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3.答題示例: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問:“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一“關鍵”之說,為什麼?

答:

①“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之情。

②這種相思之情是從聽到“折柳”引起的。承上啟下。

③是全詩的關鍵。

三、古詩鑑賞歌訣

古詩鑑賞不畏難,考綱要求爛心間。表達技巧和形象,思想內容加語言。

素質修養固根本,神遊於古想聯翩。誦讀詠歎興會至,語言突破發先端。

平仄對仗適格律,押韻也使語序纏。語言風格有特質,術語種類要記全。

質樸清新別綺麗,簡練雋永意味先。

詩中意象無限廣,主客相融滋味長。離愁別緒託折柳,望月懷遠盡思鄉。

竹菊梅蘭君子範,春草無涯友情芳。燕飛世遷夫妻苦,杜鵑啼血寄淒涼。

蟬鳴高潔蟲悲誤,魚傳尺素鴻雁忙。凡此種種難盡舉,騷人寓意話衷腸。

分門別類條理化,意境初解識詩章。

抒情方式要記清,直抒胸臆顯愛憎。更兼觸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風雨驚。

託物言志詩魂寄,盡吐塊壘見真情。側陪正面靜襯動,樂景哀情反相成。

烘雲托月手法老,虛實結合更鮮明。雙關互文兼對仗,鋪陳排比並比興。

跨過表達技巧隘,評價順水有乘風。

思想內容怎評價?胸存型別不駁雜。寫景寄旨表不群,詠物抒懷寫高雅。

羈旅行役尋常見,思親懷鄉擬不差。故道長亭別情重,多言不忍少曠達。

懷才不遇思明主,舒嘯山水訪道家。詠史寫人堪自比,借古諷今漫嘆嗟。

邊塞風火燃詩意,或欲建功或撻伐。對號入座須謹慎,莫讓定式縛自家。

古詩浩淼如煙海,讀品思評四步法。如今識盡箇中味,居高臨下六分抓。

《離騷》訓練提高

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創的騷體詩六言為主,但又長短參差,形式自由,多用“兮”字,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B.我國文學史上素以“風騷”並稱。“風”指“國風”,代指《詩經》;“騷”指《離騷》,代指楚辭。

C.我國詩歌發展史上有兩大優秀傳統,其中現實主義的源頭是《詩經》,浪漫主義則始於楚辭。

D.“楚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屈原創制的一種詩歌體裁,另一個是指劉向輯錄的屈原作品集。

2.下列加點字的字形字音全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羈(Jī) 朝誶(zuì) 攬?(chǎi)

B.謠諑(zhuó) ?傺(chì) 鷙鳥(zhì)

C.攘垢(?òu) 相道(xiān?) 芰荷(zī)

D.繽紛(bīn 岌岌(jí) 修?(kuān)

3.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釋全不正確的一項是( )

①謇朝誶而夕替(替代)。②?(違背)規矩而改錯。③寧溘(忽然)死以流亡兮。 ④步餘馬於皋(水邊的高地)兮。 ⑤唯昭(清楚明白)質其猶未虧。 ⑥又申(說明)之以攬?。 ⑦忍尤而攘(排斥)詬。 ⑧苟餘情其信(確實)芳。 ⑨長餘佩之陸離(修長的樣子)。

A.①⑤⑥⑦ B.①②③④ C.④⑤⑦⑨ D.②③⑥⑧

4.對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長聲嘆息而掩面哭泣啊,哀傷人生是多麼艱難。

B.?鬱邑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憂鬱愁苦我失意潦倒啊,在這個時世只有我貧窮困苦。

C.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鷙鳥卓爾獨立不能同群啊,都這樣自古代直到如今。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堅守清白而站直了死去啊,這本來就被古代聖賢所推重。

5.比較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①終不察夫民心 B.③不吾知其亦已兮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 ④佩繽紛其繁飾兮

C.①雖九死其猶未悔 D.①餘獨好修以為常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 ②退將復修吾初服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B.固時俗之工巧兮,?規矩而改錯。

C.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D.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E.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

7.默寫出課文中與下面詩句意境相似的詩句:

A.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 。

B.人生今世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 。

C.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 。

D.水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蘇軾) 。

8.《離騷》的句式長短不一,又多用對偶手法,呈現出錯落中見整齊,在整齊中又富於變化的特點。請具體說說下列詩句是如何構成對偶的。

(1)既替餘以蕙兮,又申之以攬?。

(2)固時俗之工巧兮,?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4)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5)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答:

9.《離騷》多用比興手法,正如東漢王逸所說的“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脩美人以媲於君”。請從詩中找出一些例子來,並簡要分析它們各自的寓意。

答:

10.詩人採用了哪些意象描寫自己?體會這些意象的含意。

答:

11.近世學者認為,《離騷》就是古代楚國的樂曲,因此它的音樂性的特徵也特別突出。請具體說說這首詩運用了哪些手段來增強音樂性?

答:

解析與答案

1.解析:這是一道文學常識題,主要涉及楚辭的知識。

楚辭是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作的詩歌,是繼《詩經》以後出現的一種新詩體。因屈原所作《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所以又稱“騷體詩”。“楚辭”的代表作家除屈原外,還有宋玉、景差、唐勒等。

“楚辭”與《詩經》是中國詩歌的兩大源頭。兩者比較,藝術上有很多區別:體制上,《詩經》多四言句,楚辭多長短句;章法上,《詩經》多同一章節的反覆,楚辭章法多變,很少反覆;字數上,《詩經》篇幅較短,楚辭字數多、篇章長,如最長的《離騷》有373句;風格上,《詩經》質樸無華,楚辭絢麗多彩;創作方法上,《詩經》多現實主義篇章,楚辭多想象誇張,常將神話、傳說、山水神鬼納入詩中,構成浪漫主義畫卷。總之,楚辭這種詩體擴大了詩歌的表現力,開創了新的藝術形式。西漢劉向將屈原、宋玉和西漢文人的擬作彙集一冊,取名《楚辭》。

答案:D

2.解析:A項誶,念suì。C項“垢”應為“詬”,“相”念xiàn?,芰念jì。

答案:C。

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常見的多義詞,要求根據語境確定它在句中的意義。①“替”在句中“廢棄”的意思,成語有“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替”與“興”反義。文中“朝誶”與“夕替”也構成相對的關係。⑤昭,本義日明,光亮、光明,成語有“昭然若揭”;引申清楚明白,成語有“聲名昭彰”。句中作“質”的定語,用本義,當釋為“光明聖潔”。⑥申,一般義是“陳述、表白”,這裡是特殊義,重複、再三。⑦攘,排斥、排除。但在句中“忍尤攘詬”只能理解是同義反復,故“攘”也只能釋它的反義,表“接受”的意思,這在訓詁學上稱“反訓”,即從詞的反義釋詞。

答案:A。

4.解析:A項“民生”也可釋為“人生”。B項“窮困”與上句“?傺”(失意潦倒)照應,故知不能釋為“經濟上的貧窮”,當理解是“政治上的不得志”。C項“鷙”和“鳥”並列,是一個並列片語,不能將“鷙鳥”看成是一個詞。D“死直”是“為直而死”,“直”形容詞活用為名詞,“死”一般動詞活用為為動用法。

答案:A。

5.解析:A項①動詞,審察,仔細看;②形容詞,清楚、明白。B項①②都是助詞,用於句中前後兩個節拍之間,起舒緩語氣的作用。C項①後悔、反悔;②綜觀全段,“悔”當是“追悔、反思”的意思。詩人前面說“不悔”,後面又說“悔”,看起來矛盾,實際不矛盾,因為“悔”前後意義不同。D項①形容詞用如名詞,作“好”的賓語,表“美好的品德”;②動詞,整飾。

答案:B。

6.解析:浩蕩,今義形容水勢很盛,而在句中是“荒唐、胡塗”。改錯,今義改正錯誤,而在句中“錯”通“措”,“改錯”與“?規矩”同義,更改、違背施政舉措。雜糅,混雜糅合在一起,古今字面意思相同,但現在用作貶義,而在句中用作褒義。繽紛,繁多,古今意義相同。流亡,今義流浪、逃亡,而句中是“形體消亡”,與“死”同義。

答案:D。

7.解析:這是一道在消化理解基礎上的背記題,做此類練習,也可看出屈原對後世的重大影響。A杜甫詩句,表現了對國難和人民疾苦的關心。B李白詩句,表現失志歸隱的思想。C項也是李白詩句,表示不與腐朽勢力同流合汙。D蘇東坡詩句,反映了知音不遇的孤獨寂寞。

答案:A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B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C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D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

8.解析:此題旨在注意這首詩句式上的特點,並透過這樣的分析,進一步掌握對偶修辭格。

答案:(1)一個完整詩句裡上、下句構成對偶。(2)兩個完整詩句的上、下句分別構成對偶,這種對偶形式也叫錯綜對。(3)一個完整詩句裡上、下句構成對偶。(4)上、下句內部各自構成對偶,上、下句之間也構成對偶。(5)一個完整詩句裡上、下句構成對偶。

9.解析:比興,是《離騷》在創作手法上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本題旨在對其有初步認識。

答案:“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靈脩”本意是神仙,這裡指君王。“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以“蛾眉”(即美貌)比擬自己的美德,以“眾女”肆意造謠中傷比擬朝臣對自己的造謠中傷。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鷙”指鷹、雕一類兇猛的鳥,“鳥”指一般的鳥,這裡分別比擬詩人自己和周圍群小。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所寫的衣著佩飾都比擬詩人的美德。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比擬詩人的品德更加高潔。

10.解析:課文中描寫自己意象的詩句有:“既替餘以蕙兮,又申之以攬?”,“眾女嫉餘娥眉兮”,“鷙鳥之不群兮”,“步餘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退將復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分析這些詩句的意象,是理解詩歌意蘊的重要途徑。

答案:蕙?,攬?:象徵詩人追求高尚的節操。娥眉:詩人自比美女,用以表示自己品德和情操的高尚。同時也把自己和楚懷王的關係比喻為痴心女子和負心郎。鷙鳥:鷙,兇猛的鳥,作者自喻。鳥,凡鳥,比喻朝中庸人。“不群”的鷙鳥,象徵著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君子。退將復修吾初服:喻詩人當初的志向。

詩人還用自己愛好奇偉瑰麗的香蕙芳芷比喻自己理想的崇高美好,在被廢棄後的惡劣環境中詩人仍讓自己的馬緩行在長滿蘭草的水邊高地,疾馳在長滿椒樹的山岡,依舊以荷花、荷葉為衣,表現了詩人無論“進”還是“退”,清白的操守和報國的理想始終不變,九死未悔。

11.解析:詩歌的音樂性主要體現在節奏和韻律,分析時要緊緊抓住這兩點。

答案:①押韻。根據上古音韻系統,《離騷》是隔句用韻的。如“餘雖好修?以?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餘以蕙兮,又申之以攬?”裡,“替”“?”是韻腳;“固時俗之工巧兮,?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裡,“錯”“度”是韻腳。②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字是語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在這首詩裡,一般是兩句合起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中間,增加了停頓,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③大量使用對偶句。但在整齊中又有變化。④多用雙聲疊韻聯綿詞及疊音詞。如“?羈”“鬱邑”“?傺”“陸離”等是雙聲詞,“岌岌”“菲菲”等是疊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