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pm2.5是什麼意思-簡介&監測方法及預防措施

pm2.5是什麼意思-簡介&監測方法及預防措施

導語: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以下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整理的pm2.5簡介、檢測方法以及預防措施,歡迎閱讀參考。

pm2.5是什麼意思_簡介&監測方法及預防措施

概述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暫無標準中文名)。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2012年2月,國務院同意釋出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PM2.5監測指標。2012年9月9日,北京市環保局監測中心表示,新版空氣質量釋出平臺2013年1月1日上線。2012年10月6日,北京35個PM2.5監測站點試執行資料全部上線釋出。

生成來源

PM2.5

顆粒物的成分很複雜,主要取決於其來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為源兩種,但危害較大的是後者。在學術界的分為一次氣溶膠(Primary aerosol)和二次氣溶膠(Secondary aerosol)兩種。

監測方法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2012年5月下發的《PM2.5自動監測儀器技術指標與要求(試行)》確定了三種PM2.5的自動監測方法,分別是重量法,微量振盪天平法,Beta射線法/β射線法。

重量法

將PM2.5直接截留到濾膜上,然後用天平稱重,這就是重量法。值得一提的是,濾膜並不能把所有的PM2.5都收集到,一些極細小的顆粒還是能穿過濾膜。只要濾膜對於0.3微米以上的顆粒有大於99%的截留效率,就算是合格的。損失部分極細小的顆粒物對結果影響並不大,因為那部分顆粒對PM2.5的重量貢獻很小。

β射線吸收法

將PM2.5收集到濾紙上,然後照射一束beta射線,射線穿過濾紙和顆粒物時由於被散射而衰減,衰減的程度和PM2.5的重量成正比。根據射線的衰減就可以計算出PM2.5的重量。美國大使館那臺知名度很高的儀器依據的就是此原理。

微量振盪天平法

一頭粗一頭細的空心玻璃管,粗頭固定,細頭裝有濾芯。空氣從粗頭進,細頭出,PM2.5就被截留在濾芯上。在電場的作用下,細頭以一定頻率振盪,該頻率和細頭重量的平方根成反比。於是,根據振盪頻率的變化,就可以算出收集到的PM2.5的重量。

危害介紹

PM2.5雖然細顆粒物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細顆粒物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研究表明,顆粒越小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越大。細顆粒物能飄到較遠的地方,因此影響範圍較大。

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為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細顆粒物進入人體到肺泡後,直接影響肺的通氣功能,使機體容易處在缺氧狀態。

已經有大量流行病學證據表明,PM2.5有急性與慢性健康效應。急性健康效應體現在高PM2.5暴露增加患急性呼吸道疾病與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慢性毒性體現在PM2.5可能誘發肺癌、COPD(慢性阻塞型肺炎)、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也有研究表明對細顆粒物的暴露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等。

全球每年約210萬人死於PM2.5等顆粒物濃度上升

中科院查明北京PM2.5六大來源

據悉,201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佈的《全球環境展望5》指出,每年有70萬人死於因臭氧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有近200萬的過早死亡病例與顆粒物汙染有關。《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也發表了研究報告,報告中稱,人類的平均壽命因為空氣汙染很可能已經縮短了5年半。

世界銀行釋出的報告表明,由室外空氣汙染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平均為每天1000人,每年有35至40萬的人面臨著死亡。具體來講,早在1997年,世界銀行就預計有5萬中國人因為空氣汙染而過早死亡。總體來說,這份報告發現,中國的空氣汙染使得城市居民的壽命減少了18年。

倫敦毒霧事件

1952年12月5日的毒霧事件是倫敦歷史上最慘痛的時刻之一,那場毒霧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無數倫敦市民呼吸困難,交通癱瘓多日,數百萬人受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首次認定PM2.5致癌

PM2.5的危害

2013年10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釋出報告,首次指認大氣汙染對人類致癌,並視其為普遍和主要的環境致癌物。然而,雖然空氣汙染作為一個整體致癌因素被提出,它對人體的傷害可能是由其所含的幾大汙染物同時作用的結果。

對顆粒的長期暴露可引發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 當空氣中PM2.5的濃度長期高於10,就會帶來死亡風險的上升。濃度每增加10,總死亡風險上升4%,心肺疾病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6%,肺癌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8%。此外,PM2.5極易吸附多環芳烴等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使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機率明顯升高。

影響氣候

人們一般認為,PM2.5只是空氣汙染。其實,PM2.5對整體氣候的影響可能更糟糕。PM2.5能影響成雲和降雨過程,間接影響著氣候變化。大氣中雨水的凝結核,除了海水中的鹽分,細顆粒物PM2.5也是重要的源。有些條件下,PM2.5太多了,可能“分食”水分,使天空中的雲滴都長不大,藍天白雲就變得比以前更少;有些條件下,PM2.5會增加凝結核的數量,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極端時可能發生暴雨。

預防方法

PM2.5

1、過濾法

包括空調、加溼器、空氣清新器等,優點是明顯降低PM2.5的濃度,缺點是濾膜需要清洗或更換。

2、水吸附法

超聲霧化器、室內水簾、水池、魚缸等,能夠吸收空氣中的親水性PM2.5,缺點是增加溼度,憎水性PM2.5不能有效去除。

3、植物吸收法

植物葉片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夠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PM2.5,優點是能產生有利氣體,缺點是吸收效率低,有些植物會產生有害氣體。

4、負離子法

中科院專家、清華大學博導、教授林金明先生編著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多次講到:當室內空氣中的負離子(負氧離子)的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2萬個時,空氣中的飄塵量會減少98%以上。對可入肺顆粒物PM2.5效果極佳。所以在含有高濃度小粒徑負離子(負氧離子)的空氣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徑1um以下的微塵、細菌、病毒等幾乎為零。因此可以說,空氣負離子(負氧離子)含量的多少是衡量空氣是否清新的重要標準之一。

空氣負離子又稱為負氧離子,是空氣中一種帶有負電的離子。聯合國空氣環保領域的眾多專家研究證實,生態級負離子(小粒徑負離子)活性高、遷移距離遠,可以主動出擊捕捉小粒微塵,使其凝聚而沉澱,有效除去空氣中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塵,從而減少霧霾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生活應對

PM2.5

1、霧霾天氣少開窗,最好不出門或晨練

霧霾天氣不主張早晚開窗通風,最好等月亮出來再開窗通風。霧霾天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險天”,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霧天最好不出門,更不宜晨練,否則能誘發病情,甚至心臟病發作,引起生命危險。專家指出,之所以說霧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險天”,是因為起霧時氣壓高,空氣中的含氧量有所升高,人們很容易感到胸悶,早晨潮溼寒冷的霧氣還會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導致食管管痙攣、血壓波動、心臟負荷加重等。同時,霧中的一些病原體會導致頭痛,甚至誘發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體弱者,不宜在霧天出門,更不宜在霧天晨練,以免發生危險。

2、外出戴專業防塵口罩

一般常規口罩不會起到作用,因為顆粒物太細小,KN90,KN95,N95級別的防塵口罩才能有效過濾這類細顆粒物,同時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口罩,避免不密合導致周圍洩漏。另外,外出歸來,應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膚。比較好的防PM2.5的口罩主要是濾片而不是口罩,比如有活性炭濾片的口罩以及醫用口罩是無法防PM2.5的。

3、多喝桐桔梗茶、桐參茶、桐桔梗顆粒、桔梗湯等“清肺除塵”茶飲

桐桔梗茶有清火濾肺塵功能,能加強肺泡細胞排出有毒細顆粒物的能力,能協助人體排出體內積聚的PM2.5顆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質。

4、少量補充維生素D

冬季霧多、日照少,由於紫外線照射太少,人體內維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還會產生精神壓抑、情緒低落等現象,必要時可補充一些維生素D。

5、飲食清淡多喝蜂蜜水

霧天的飲食宜選擇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這樣不僅可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還能起到潤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補腎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食品。

6、深層清潔

人體表面的面板直接與外界空氣接觸,很容易受到霧霾天氣的傷害。尤其是在繁華喧囂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隨時要應對霧霾危“肌”外,由於建築施工、汽車尾汽、工業燃料燃燒、燃放煙花爆燭等原因造成懸浮顆粒物多,難免會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頭,造成毛孔阻塞、角質堆積、肌膚起皮等肌膚問題,所以自我保護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層清潔肌膚表層,清潔毛孔。

7、儘量減少吸菸甚至不吸菸

煙霧中有大量PM2.5,會對人體有著直接和間接的危害。如果無法阻止周邊的人吸菸,那麼應該儘量遠離煙霧。

中國政策

PM2.5

2011年1月1日開始,環保部發布的《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開始實施。首次對PM2.5的測定進行了規範,但在環保部進行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中,PM2.5並未被納入強制性監測指標。

2012年05月24日環保部公佈了《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監測實施方案》,要求全國74個城市在10月底前完成PM2.5“國控點”監測的試執行。

2012年10月11日,中國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頒佈後,環保部明確提出了新標準實施的“三步走”目標。按照計劃,2012年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要按新標準開展監測併發布資料。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95個站點完成PM2.5儀器安裝除錯並試執行,有138個站點開始正式PM2.5監測併發布資料。